秋天。來了。
秋天。很有意思~
問蒼天什麼季節最忙?
秋天(多事之秋)
什麼季節最公平?
秋天(平分秋色)
什麼季節最簡單?
秋天(一葉知秋)
什麼季節最長?
秋天(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什麼季節最爽?
秋天(秋高氣爽)
什麼季節最險?
秋天(秋後算帳)
什麼季節最曖昧?
秋天(暗送秋波)
什麼季節視力最好?
秋天(明察秋毫)
這是從群組看到的😂,有趣。
總之。秋天來了,
注意天氣變化,
照顧好自己跟身邊的人,
還有….
踏
實
做
好
防
疫
措
施!!!!!🌹
秋波意思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美官方交往的內規是什麼?先前是怎麼規定的?】
日前,國務院宣布將廢止與台灣官方交往的「內規」。正式聲明中指出,在《#外交指南》(Foreign Affairs Manual)或《#外交手冊》(Foreign Affairs Handbook)中規範行政部門行為的段落將解禁。
➤ 觀測站之前報導
https://reurl.cc/YW1nkx
到底什麼是《外交指南》以及《外交手冊》?台美之間的行政部門互動有哪些規定?大家知道嗎,其實大部份關於行政部門涉台「政治事務」的準則(或者限制),其實都 #不在 這兩樣公開文件裡面喔!
更多細節請參閱 Taiwan Policy Initiative 台灣政策研究小組 的最新的一篇文章(https://reurl.cc/NXjENx ,刊登在14日蘋果日報紙本),我們這邊用QA的方式來整理一下。
1、《外交指南》以及《外交手冊》是什麼?
簡單來說主要就是規定國務院的行政事項,包括外交體系的組織、人事、以及行動相關規章,這有點像是我國外交部的組織法、證明文件處理辦法、與各式外交行政事項處理辦法的綜合體。
《手冊》當中一共有23條跟台灣相關的規定,比較多跟國務院的組織和日常行政有關,例如國務院如何註記以及分類台灣。其中14條是跟會計、內部文件分類有關的,例如如何標記在AIT工作的員工、薪水發放的編號、或者郵政信箱等等。
而在《指南》當中,一共有35條跟台灣相關的部分,大多是規範外交領事人員的處理方式。其中最有趣的大概就是跟領務相關的規定,尤其是申請護照及簽證時的註記方式。
在台灣人申請的狀況特別有一條來註明,表明台灣是「#地理名詞」。申請人如果來自台灣然後說自己出生在中國,那必須把他註記出生在中國;但如果說自己出生在台灣,那必須註記出生在台灣。如果申請人寫說出生自「Taiwan, China」,那就必須要問他兩者中到底是哪一個。規章特別講說不能夠註明「Taiwan, China」、「Taiwan, Republic of China」、或是「Taiwan, ROC」。
而在下一個章節-「承認護照」的相關規範時,特別標記出台灣、不丹、加薩走廊、與伊朗 四個非邦交國或領土。此時「台灣」這個名詞變成一個「#跟美國沒有外交關係的政治當局」(authority)。另外還有章節是賦予美國在台協會「準」領事館的地位,可以發簽證和判斷外交豁免的範圍。
總之在這些規定當中,美國明講了如何和各國做交流;而對非邦交國來說,這些交流並不涉及到國家承認或政府承認的問題。
2、內規限制與台灣的交往,到底規定了什麼?
在公開的文件當中,除了《手冊》及《指南》之外,我們無法找到限制行政部門與台灣官方接觸的規定,因為這些都是「內規」,這也是此次蓬佩奧宣布解禁最引起討論之處。
在美台斷交之後,國會制定《台灣關係法》規定雙邊關係為「非官方」的關係,而行政部門據此訂出了以「美國在台協會」對應「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已於2019年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的非官方互動模式,在法律上兩者皆屬於「民間機構」。至於美國行政部門如何與台灣官方部門互動,就是屬於內規的範圍,而這些內容從來都沒有公開過。
我們能夠確定的公開資訊是,美國政府在1994、2001、2006與2015年前後都曾對美台關係往來準則做出些微調整,但我們無法得知具體規範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在外交人員們和美方互動的時候得知的,而且有些事情有明文規定,有些則沒有。
從雙方互動來看,「過去」我們的駐美外交人員以及行政官員,在原則上是不得進入白宮或國務院的。除此之外,台灣能夠訪問美國的官員層級也有很多的限制。而且,我們也不能用官方名義舉辦跟國家主權相關的活動(例如國慶活動)。在我們的駐美代表處及辦事處,國旗更不能在「室外」展示(有些領事館的變通方式是將國旗放在透明玻璃室內,從外面可以看得到裡面)。在很多台灣的非邦交國,都面臨類似的限制,不只有在美國是如此。
➤ 參考:國旗要進來呢,還是出去?
https://reurl.cc/qmd3oR
3、歐巴馬時期訂的內規?
根據新聞報導,2015年歐巴馬政府曾經因為時任駐美代表沈呂巡在雙橡園舉辦元旦升旗典禮,但沒有事先通報,而修改了內規。當時沈大使未通報美方就在具官方性質的地點公開舉辦升旗典禮,甚至還有許多穿軍服的代表參加,其高調行為的確讓美方相當錯愕。
而事後沈大使據理力爭,認為我國不能事事受限於美國,應該要自信地展現主權象徵,這在當時著實引起了一場外交災難(註:我們的確需要自信展現主權象徵,但台灣在非邦交國本來就是需要盡量配合當地國家,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可以做,外交非常重視互信與默契)。
新聞說美方後來修訂內規,明文規定對台交往限制。但其實這些新聞報導裡提到的新增內規限制與台灣官方交往的慣例,早已經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不是在歐巴馬時代才出現的。例如,過去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官方」是不能辦升旗典禮的,照例都是由僑團主辦,並且辦在學校或者公園。這種作法其實在絕大多數的非邦交國都是如此。
那到底當時修改內規是什麼意思呢?推測當時的作法是正式將某些規定「明文化」(例如明確講說不可以在雙橡園由代表處自己辦升旗典禮這類活動),但這些明文化後的內規同樣並未對外公開。
4、內規的修改及意義
過去有很多人不斷呼籲美國政府修改這些限制與台灣交往的規定,包括台美人社團長期爭取,以及國會部門在多個法案當中加入呼籲檢討的文字。例如2018年《台灣旅行法》呼籲加強雙方官員互訪交流,以及甫通過不久的《台灣保證法》,內容呼籲政府檢討國務院對台交往限制並定期向國會報告。
在過去四年當中,台美關係已有顯著地進展,例如我們的駐美代表已經可以公開地進入美國國務院參與國際會議,美台行政官員會面的照片也常常公開在國務院官方社群平台。美軍也定期會釋出一些與各國軍人交流或受訓的照片,而其中可以看到我國的軍方代表著軍服的公開照;甚至是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於2019年5月訪問華府時,與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會面的訊息也都由美方同意公開。這在過去都是無法想像的,台美關係很顯然是在朝向「正常化」前進。
此次美國行政單位主動廢除對台交往限制當然是我們所樂見的發展,但這個時機點對台灣官方來說就只能低調再低調。主要是因為川普政府即將交接,華府政策圈有許多人擔心這些最後時機宣佈的政策沒有經過充足討論,或者擔心說川普政府只是拿台灣當做籌碼來胡亂刺激中國。台灣官方對這類的爭辯最好要小心避免被捲入其中;而對我們一般民眾來說,要做的事情則是要去理解這些爭論背後的理由,進而能夠和政策圈的人們做溝通與交流(一般來說,大部份的政策圈菁英們會覺得,不需要這樣子高調做事情,這樣反而會引起爭議,對台灣來說不是好事。他們認為,內規其實不影響實質台美關係的進展)。
5、小結
雖然不少觀察家認為這些改變都是臨去秋波,無法長久,有可能會被馬上改回來之類的。不過,這邊還是要提醒一下,台灣議題在兩大黨之間是具有高度共識的:長期以來穩定地獲得兩大黨國會議員們近乎無異議地全面支持。即使拜登的外交團隊在細部政策上會有所不同、台美關係或許也不會像過去四年一樣如此高調進展,但大方向不會有顯著的改變(我們前面也提到過,台美關係肯定是會相對比較沉寂一些,因為新政府上台後,人事交接就需要很多時間)。長期耕耘台美議題的美國草根倡議組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的會長簡明子,在回應國務院解除對台限制聲明時也表示:「對於未來美國政府可能會恢復這些自我施加的限制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沒有美國政府會屈從於中國」。的確,如果拜登團隊把內規改回來,將會與國會共識衝突,而且等於直接跟中國示弱,在當前情勢下不會有人想要這樣做。
但很可惜,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台灣有一些政治人物持續唱衰美台關係,認為所有正常化的進展都沒有用,甚至還有些人不斷譴責台灣「刺激中國」,又或者認為這只是川普與蓬佩奧臨走前的一場秀。這些說法都實在大可不必,有些甚至可能阻礙台美關係發展(一些人士說自己親美,但又說台灣不可以跟美國太親近,其實背後潛台詞多是想說我們該跟中國親近一點)。我們認為,除非美國國會與兩大黨正式改變對待中國的態度,否則,美台關係應能繼續穩健發展。
蓬佩奧卸任前送給台灣一個大禮,我們就感謝地收下。其他台美關係的部份,我們就繼續努力吧!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秋波意思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事務所在徵召新人,面試了不少人員,雖然我不是專職人事,但是因為早年事務所的同仁都是我面試錄取的,表現都蠻優秀,很慶幸自己的的眼力還可以,關於求職則想給社會新鮮人一點建議。
一、履歷一定要放照片
在茫茫人海中找人,對面試官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印象,選一張端正清晰的照片有助於提高得到面試機會,也象徵您對應徵工作的熱忱,盡量不要隨手用手機拍,模糊過小的照片會讓人覺得您可能是個不重視細節的人。
二、履歷要聚焦
很多人從國小念幾年幾班,國中參加什麼社團都寫出來,會模糊教面試官的印象,最好對較囑意的工作特別修正履歷,只寫出對工作有幫助的經驗及較近的兩個工作經歷,否則洋洋灑灑一大篇,面試官可能要看上百份的履歷,很容易就略過對您最有利的部分,失去被面試官看上的優勢。
三、履歷職稱要適當
有的人在過去的工作中或許因為工作需要被掛上顯赫的稱謂,如果要應徵的職位不到那樣的位階,可能會使面試官認為不好意思讓您低就,而略過您的履歷。
四、請重視求職信
除了履歷之外,請針對各家公司簡單幾句話說明想求職的理由,最好還能簡述該公司的理念或產品跟自己的價值觀或經歷哪裡相符,不要直接套用人力公司例稿,比較容易在眾多求職信中脫穎而出。
五、詳細閱讀面試通知信的應注意事項
本次我們發出的面試通知書,已經載明請自行來電與助理安排面試時間,還是有不少被通知者套用人力公司例稿「靜待貴公司通知面試時間」,讓人會有不夠細心的第一印象。
六、面試禮儀
不要遲到,也不要早到,面試官或許有自己的行程,早到遲到都是一種不禮貌。最好能先跟面試窗口確認適合的服裝,以免出糗。瀏海過長、鬍鬚不整都應先處理,以免面試時分心。
七、攜帶履歷及所需文件
即使已經寄出電子履歷,還是要攜帶備份前往面試,以免面試官臨時找不到,或有任何狀況,以展現您面面俱到的優點。
八、先作答再發問
禮貌上應先讓面試官發問完所有的問題再發問自己想要問的問題,避免讓面試官覺得您想從公司得到的比您想貢獻給公司的多。一個小秘訣是,前一兩個問題最好是上班時間、上班內容相關的問題,薪資的部分應避免放在第一個問題。
九、展現你的資歷、個性能對工作有什麼貢獻多於你想從工作學到什麼?
這是新鮮人常遺漏的部分,即使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也可以說明自己的個性是細心、大膽還是有創意或是善於溝通,不要只說我什麼都不會請公司多教我。
十、臨去秋波
離去前謝謝面試官給予機會面試機會,離去後寫E-mail補充未盡事項,表達自己想要進入該公司的意願(如果真的有意願),歡迎面試官有任何問題可以盡管詢問。
以上是小小的面試心得,分享給最近有應徵需求的人。
秋波意思 在 張小筑Ya Chu - 早!教你送秋波~ (其實我不知道這什麼意思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