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Bloomberg新聞重點摘要
<亞洲中東新聞>
*恆大集團以百億人民幣價格 將旗下盛京銀行20%賣給當地瀋陽政府的控股公司
*瀋陽官方控股花百億收購恆大旗下盛京銀行20%股權 許家印的富豪牌友受惠
*中國人民銀行要求24家金融機構協助地方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 並對部分購屋者放鬆貸款
*中國大陸趕在十一長假前遏止了Delta變種病毒疫情擴散 避免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
*港府發放電子消費券奏效 香港八月零售業跳漲11.9%創四個月新高
*暴雨導致昭披耶河水位大漲 泰國官方正為曼谷可能的水患做好準備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收入驟跌43%可以解釋為何供應政策如此嚴格 2020年石油銷售收入是2018年的一半
*沙烏地阿拉伯預估2022年石油收入將激增 並預計將預算赤字縮小到經濟產出的1.6%
*因低庫存、缺煤炭引發的燃料爭奪戰 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
*伊朗將展開以對抗以色列為目的的軍演 部隊部署在亞塞拜然邊境引發該國不滿
<歐洲非洲新聞>
*冬季供暖週五開始 歐洲天然氣與電力價格再度飆至紀錄高位
*三家英國能源供應商抵擋不住高昂的天然氣價格宣布倒閉 170萬用戶需要新的電力供應商來撐過冬天
*市場已喊出油價可能衝破每桶200美元 布蘭特原油本週出現三年來首次觸及每桶80美元的價位
*英國政府批准5億英鎊的紓困金 要協助民眾度過生活成本大增的冬天
*歐洲請求俄羅斯多釋出煤炭恐怕會失望 短時間內俄國只能少量增加供應
*法國九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升溫2.7% 義大利升高3% 全都肇因於能源價格飆升
*德國通貨膨脹躍升至4%以上 為近三年來最高點
*英國房地產市場仍處於後疫情時代盤整期 倫敦第三季房價成長4.2%全英最糟
*德國勞工市場復甦步調依舊緩慢 九月失業人口減少3萬人讓失業率維持在5.5%
*旅遊業蓬勃復甦帶動塞席爾貨幣一飛沖天 當地盧比今年以來已升值逾60%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在索契拜會俄羅斯總統普丁 不顧美國制裁威脅廣泛討論擴大國防武器的合作
*歐盟擬投注20億美元預算 遏制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法國前總統薩科奇一年內兩度被定罪 創下法國歷史新頁
<美洲新聞>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稱國會已達成協議避免政府週五關門 將延長政府支出到12月3日
*美國上周初領失業補助申請人數意外連續第三週上升 加州申請件數再度激增
*短缺現金的電動卡車製造商Lordstown 即將達成協議將俄亥俄工廠出售給台灣富士康集團
*新冠疫苗問世九個月 世界衛生組織稱逾55國尚未達到10%的疫苗覆蓋率目標
*美國大部分的州確診病例開始下降 復甦跡象擴大47州經濟前景升溫
*羅氏藥廠的抗體雞尾酒療法 實驗顯示可降低新冠住院病患的病毒量
*G7部長級會議將針對重啟全球航空旅行展開討論 航空公司呼籲將歐盟疫苗護照推廣為全球標準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鼻子扁扁樣子傻乎乎,圓滾滾的身形像小豬,長有一雙直立的「蝙蝠耳朵」,今集《動物百科》要介紹這隻親人貪玩的法國鬥牛犬。 聽到法國鬥牛犬這個名字,大家普遍以為這個狗種起源於法國,但其實牠是源自英國。1800年代,英國繁殖者利用英國獒犬,繁殖出一種體形較小的獒犬,命名為「Toy Bulldog」,樣子和...
科曼法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食加選物 #某某法式點心盒
吃甜甜👉https://lihi1.cc/yMecr
肥嘟嘟的 #達克瓦滋,奶油霜呼之欲出,好想咬一口。咬了,牙齒碰觸到脆殼,咀嚼著蓬鬆,焦糖奶油霜爆出濃郁深邃的甜香,正當以為這是一款醇厚的達克瓦滋時,變奏響起:香蕉的熱帶氣息翩然降臨,酸甜果味輕舞飛揚,烤鹹胡桃閃爍如星,點亮味蕾。
貝殼狀的 #瑪德蓮 一副端正的模樣,還能怎麼變裝?入口竟有鹹香!那是鹹蛋黃,和台灣糖煮鳳梨手牽手,引導鳳梨的果甜與焦化奶油的香氣,令人驚喜。也不只有特別款,經典的大溪地香草,融入柔軟鬆化的瑪德蓮糕體,飄出花香的甘美溶於舌上,真是很美味。
瑪德蓮的近親 #費南雪,則不見金磚造型,成了一口大小,深可可色來自紅水烏龍,焙香活躍,滋味爽朗;諾曼地的酥鬆餅乾 #沙布蕾,外圍一圈細白砂糖,閃耀如鑽,口感更脆;#磅蛋糕 飄散橙香與花香,原來是日本柚子與桂花,細緻濕潤的質地十分舒適。
將尋常的法式常溫點心,詮釋得細膩高雅,如此功力則出自「Quelques Pâtisseries 某某。甜點」。
#某某甜點 於2015年開幕,將近六年來已成台北很具代表性的法式甜點店。二位創辦人Lai與Lynn,都是巴黎「斐杭迪高等廚藝學校」(Ferrandi)的畢業校友;有意思的是,Lynn在去法國學習甜點前,大學唸的是服裝設計,Lai則是廚藝科班出身,二人都是在巴黎才真正理解法式甜點之美,也興起一同開店的念頭。如今,Lai執掌內場,Lynn主管外場,將自己的法國經驗回饋給家鄉台灣,在不斷摸索自我風格的過程中,結合台灣茶、當季水果等東方元素,製作出一款款精緻靈動的法式甜點,圈粉許多人。
這一次,美食加開出三款某某甜點的 #法式點心盒,只要一嚐,就能體會某某的 #精確作工 與 #細膩風味。三款點心盒都份量適中,小巧易吃,讓你輕鬆在家享受法式風情!
🍪美食加精選組合
Banoffee 達克瓦茲 (焦糖/鹹胡桃/新鮮香蕉)
桂花柚子磅蛋糕切片
紅水烏龍費南雪
鳳梨鹹蛋黃瑪德蓮
大溪地香草瑪德蓮
莊園巧克力鑽石餅乾(6入)
🍪Banoffee 達克瓦茲組 (焦糖/鹹胡桃/新鮮香蕉) 5入
🍪瑪德蓮雙重風味組 6入
大溪地香草瑪德蓮 x3、鳳梨鹹蛋黃瑪德蓮 x3
讓 #某某 的甜點帶你回到某時、某地與某人共享的甜蜜時光吧!
👉https://lihi1.cc/yMecr
科曼法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傳說最近某中國女子在法國見到一家中國銀行,即刻感動痛哭。若在曼城竟也見到「北京建工國際」的住宅新樓盤,而且已經建成,風貌竟幾分似上海以前英租界,一瞬間不知會不會分享到一點想流涙的晚舟歸航感覺?
中國人打科興、用華為、中國人在曼城優先買國樓。總之選擇多就好。海外的遊子喲,無論你去了多遠,祖國在你眼前,在你心中,祖國與你同在。
科曼法國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鼻子扁扁樣子傻乎乎,圓滾滾的身形像小豬,長有一雙直立的「蝙蝠耳朵」,今集《動物百科》要介紹這隻親人貪玩的法國鬥牛犬。
聽到法國鬥牛犬這個名字,大家普遍以為這個狗種起源於法國,但其實牠是源自英國。1800年代,英國繁殖者利用英國獒犬,繁殖出一種體形較小的獒犬,命名為「Toy Bulldog」,樣子和性格都與現今的法國鬥牛犬相似。親人可愛的Toy Bulldog深受英國工人階級喜愛,不少家庭都飼養這狗種。直到英國工業革命時期,一些蕾絲工人帶同飼養的Toy Bulldog移居到法國諾曼第小鎮,將這個狗種引入法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03/VQBGUTNSYZFOBDTETTZLAQY4F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法國 #鬥牛犬 #英國 #工業革命 #蝙蝠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SwV2RfjGtE/hqdefault.jpg)
科曼法國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2:36) 【五分鐘新聞快報】
(00:11:09) 【專題報導】金球獎爭議風波持續延燒
(00:35:01) 【梗你聊八卦】詹姆斯法蘭科性侵疑雲,賽斯羅根宣布不再合作
【梗你報新聞】2021-MAY. WEEK 3
國內外影視新聞一週總整回顧
.
▶ 收看本篇YouTube版本:https://xxyfilmcritics.pros.si/3gebf2
▶ 收聽本篇PODCAST版本:https://pros.is/3gd7x6
▶ 【方格子】新聞圖文整理:https://pros.is/3hjvaa
.
01 金球獎爭議風波持續延燒 NBC拒絕轉播、湯姆克魯斯退回所有金球獎座
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的金球獎,近期因協會成員缺乏種族多樣性,前主席爆出種族仇恨不當言論後,遭到好萊塢眾星群起抵制;負責轉播頒獎典禮的NBC在上週宣布不再為金球獎轉播典禮。而曾憑藉《七月四日誕生》《征服情海》《心靈角落》等作品獲得三座金球獎的湯姆克魯斯,也在NBC發布聲明同時將三座金球獎座退回給協會。
.
02 超過18年的故事即將吹熄燈號 超人氣脫口秀《艾倫狄珍妮秀》明年收攤
去年在疫情重創好萊塢娛樂產業之際,知名脫口秀主持人 艾倫狄珍妮爆出疫情期間對旗下幕後員工職場霸凌、種族歧視言論、曾對來賓大小眼,以及公眾形象表裡不一等公關危機;上週艾倫所主持的《艾倫狄珍妮秀》,在與觀眾度過18個年頭後,決定在明年正式收攤。艾倫向THR強調,這項決定早在16季播畢時就有動念,與去年的風波事件無關。
.
03 《鋒迴路轉2》豪華陣容持續發光 戴夫巴蒂斯塔、艾德華諾頓、賈奈兒夢內、凱薩琳哈恩
根據THR的報導,繼戴夫巴蒂斯塔以及艾德華諾頓加入《鋒迴路轉2》卡司陣容後,曾演出《顫役輪迴》的女星賈奈兒夢內,以及近期演出漫威影集《汪達幻視》的凱薩琳哈恩,也都在上周陸續加入卡司行列。儘管目前卡司陣容豪華,首集的好口碑讓續集期待值爆表,但目前續集的劇情仍屬保密階段,暫時無法確定劇組未來的詳細計畫。
.
04 《寄生上流》奉俊昊將執導首部海洋動畫電影
根據Variety報導,去年以《寄生上流》風光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的奉俊昊,將著手開始製作一部有關人類與深海生物的韓國動畫電影,並與韓國視覺特效公司【4th Creative Party】合作。這是雙方繼《非常母親》《駭人怪物》《末日列車》《玉子》後的第五度合作;目前本片尚未確認配音卡司,以及正式片名。
.
05 防疫分組拍攝 漫威影集《驚奇女士》亞特蘭大順利殺青
根據Variety報導,全新漫威影集《驚奇女士》已在亞特蘭大片場完成拍攝作業;儘管泰國疫情嚴重,漫威仍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分成三組進行拍攝作業。如此一來,若是其中一個劇組傳出疫情,另外兩個劇組依舊能夠持續運作,分散風險。目前驚奇女士這個漫威全新角色,將會率先在《驚奇隊長2》中登場,排定2022年11月11日上映。
.
06 《黑豹2》《蟻人3》陸續展開選角作業
根據多家外媒報導,《黑豹2:瓦干達萬歲》《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已陸續展開選角作業;其中《黑豹2》正在徵求40到60歲的男女演員,扮演法國及荷蘭外交官;以及20到40歲的男女演員扮演法國及荷蘭雇傭兵。《黑豹2》目前預計在今年暑假開拍,從此選角看來可能與瓦干達在門戶開放後的外交關係有密切關聯。
.
07 迪士尼確認《叢林奇航》《尚氣與十環幫傳奇》《脫稿玩家》等多部電影發行方式
近期舉行第二季財務會議的迪士尼正式宣佈今年多部電影的發行方式;由巨石強森及艾蜜莉布朗所主演的《叢林奇航》,將於7月30日於院線串流同步發行;漫威的《尚氣與十環幫傳奇》,以及由萊恩雷諾斯所主演的《脫稿玩家》,則是在未來院線上映後45日,於Disney+上登場。另外,Disney+未來在6月1日及30日分別於馬來西亞和泰國上線服務。
.
08 回不去的死黨?詹姆斯法蘭科性侵疑雲,賽斯羅根不再合作
曾經合作過《大明星世界末日》《名嘴出任務》《青蜂俠》《大災難家》等多部喜劇大片的好萊塢難兄難弟 賽斯羅根、詹姆斯法蘭柯,似乎因詹姆斯法蘭科的多起性侵指控後而變得漸行漸遠。賽斯羅根近期在《週日夜現場》上坦言,已經不再與詹姆斯法蘭科合作,並強烈指責一切有關虐待和騷擾行為。
.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XXY、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ZSkjnfeFz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lqMnb01w1fbC4KoP77CINUS280g)
科曼法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iAqx5pXi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