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不知道的教師節 ▵
教師節是一個感恩老師們的日子,但你知道世界上最早是誰開始這個節日的呢(感恩の始祖)?答案是,來自歐洲的葡萄牙!早在1890年5月18日,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葡萄牙語:Universidade de Coimbra)應屆的大學畢業生,為了感謝老師教育 ,在畢業典禮紛紛向老師敬獻彩帶,老師會在彩帶上簽名,還給學生留做紀念。爾後,葡萄牙政府就把這天訂定為教師節,每年舉行慶祝活動,從1890到現在,已經超過130年了,而葡萄牙政府這個尊重老師的做法,也被世界上其他國家效仿。
為什麼台灣今天是教室節呢?1939年,中華民國教育部設立農曆8月27日為教師節,同時頒布了《教師節紀念暫時辦法》。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原因並未推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於1952年頒訂至聖先師誕辰及教師節改為9月28日,該日又稱「孔子誕辰紀念日」(根據《孔氏祖庭廣記》記載,孔子出生於魯襄公22年10月庚子日,換算到夏曆是8/27。推算回國曆是9/28)
祝福各地的老師們,不管是體制內或是體制外的老師都很辛苦,謝謝你們的努力耕耘!
__________
▲ ZA SHARE 創新創意大會
▲ 展覽時間|2021/11/18 (四) ─ 11/21 (日)
▲ 展覽地點|臺北 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
#ZASHARE #創新創意大會 #靈光炸現 #EUREKA
#教師節 #謝謝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要介紹生物律動特展,一開始先由展覽組策展人 #林怡萱小姐 為大家介紹去年為什麼會策這個展。再來由展覽組教育活動人員 #王凌卿小姐 為大家詳細介紹國外空運來台的13個展件作品。 1、聽見空間:雙耳讓我們得...
科英布拉大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校園建築是一種環境教育,可以孕育氣質!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 Coimbr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建於1290年,古老宏偉的建築,散佈在山坡上,形成一座美麗的山城。在這樣一座城市中學習,大學生的氣質與氣度,肯定與那些校園建築醜陋、周遭攤販混亂吵雜的大學,所培養出的學生截然不同。
科英布拉大學 在 背包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科英布拉Coimbra這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至今依舊可見到不少保存良好的古羅馬建築,這兒也曾經作為葡萄牙的首都,成為葡國王權的中心。
然而另一個想來科英布拉的理由,莫過於這裡擁有建於1290年,葡萄牙語世界最古老的學術機購-科英布拉大學,並在中世紀後期逐漸讓這座城市轉變為葡萄牙的主流文化中心,連葡萄牙傳統樂曲Fado在這兒都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版本,
科英布拉大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要介紹生物律動特展,一開始先由展覽組策展人 #林怡萱小姐 為大家介紹去年為什麼會策這個展。再來由展覽組教育活動人員 #王凌卿小姐 為大家詳細介紹國外空運來台的13個展件作品。
1、聽見空間:雙耳讓我們得以偵測聲音的方向,幫助我們建立周遭環境的空間意識。將有雙耳聽覺的頭像放在遠處,空間的聲音傳送回你的耳機,讓你能夠體驗遠端的空間感。
拍博曼 [愛爾蘭/英國]
2、聽聽看:你聽得到是因為大腦蒐集並處理空氣中分子的震動,震動在大腦中變成化學訊號。藝術家與科學家聯手打造,讓你探索人類趣味橫生的聽覺世界。
拍博曼與安‧凱莉 [愛爾蘭]
3、聲光艙:這個貝殼狀的裝置將你包覆在沉浸式的影音結構中,眼前看到特製的影像,低頻透過地板連通,在環繞立體及觸覺的聲音中共振,將聲音轉換成震動穿透身體。來體驗一下自己的環繞立體聯覺電影吧。
泰茲 [義大利]
4、聲囊:我們的聲音體驗不只是聆聽而已,身體也接收到產生聲音的震動。這件裝置藝術讓聽者能夠聆聽及感受聲音,結合兩個擴音器與六個傳感器,在聲囊內打造3D聽覺及觸覺體驗,高沉浸式的環境帶你-進到藝術家體內。
森田智嗣 [日本]
5、感覺鏈:這個高度參與的體驗讓人串連起來,打造獨特又不斷變化的音樂饗宴。藝廊內懸掛的金屬鏈邀請你成為音樂鏈的一環。
哈維爾‧杰瑪維契,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聲音藝術研究中心 [北愛爾蘭]
6、移動情緒:你將受邀來量測情緒,這是聲音藝術研究中心正在進行的音樂及情緒實驗之一。你的身體是否喜歡你自以為討厭的音樂?本實驗運用心律監控及膚電反應來讀取身體對精選音樂的反應。
尼爾‧克格蘭、哈維爾‧杰瑪維契、米格爾‧歐提斯、彼得‧漢利、班傑明‧納普、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聲音藝術研究中心 [北愛爾蘭]
7、電子音樂桌:這是一個協同式多用戶的影音體驗,桌上編碼的物件由感應器讀取,每次移動時就能創造出不同的聲音。此作品出自巴賽隆納龐貝法布拉大學音樂科技組之手,讓多人能夠同時彈奏樂器,開創音樂的無限可能。
反應系統 [西班牙]
8、泰雷明琴 V2:不經觸碰來製造聲音。泰雷明琴是史上最特別的樂器之一,在樂器周遭創作干擾圖樣,就能做出音樂。這件裝置藝術展示了聲波如何透過空氣傳送,這件原型設計將用音樂教你聲音的科學。
尚‧麥當勞、艾力克斯‧宏貝克與安珀‧緹蘇 [美國]
9、音波椅-獻給什麼都不缺的女孩:每間藝廊都需要一些椅子,但可要當心這張椅子。這張椅子由1920年代的椅子改造而成,充滿聲波電荷。操縱控制面板上由電壓控制的震盪器,就能根據個人喜好用身體感受聲音的力量。
大衛‧漢德福 [英國]
10、竊體者:這是一個讓你在藝廊自己創作音樂的機會。在軟體站自己動手採樣,隨後立即收到個人舞曲的音樂反饋。
艾力克斯‧道與席奈‧米妮 [愛爾蘭]
11、樂器人:這件實驗的音樂作品於三個螢幕播放,為三幅一聯的影像。此作品由查亞‧赫塔(Chaja Hertog)與三位音樂家合作一年,打造、發展出適合每位音樂家的獨特樂器。這些樂器變成身體的延伸,模糊了音樂家與樂器之間的界線。樂曲用三台攝影機同時拍攝、一鏡到底,造就即時的裝置藝術。
音樂家:米夏‧柯──鋸琴、沙夏‧阿赫拉諾福──酋力‧波立帝──打擊樂器查亞‧赫塔與尼爾‧奈德勒合作 [荷蘭]
12、心跳與節拍:這件獨特的樂器結合「龐克科學」與日式創新,將你自己的心跳變成曲調的基礎。這件樂器將你的身體當作電路,讓脈搏發出聲音。你可以加進聲音樣本,搭配自己的心跳一起演奏。
佑希赤井 [日本]
13、音波床:該上床了,但這不是拿來睡覺的床,低音喇叭播送深層、親密的音波音景至整張音波床,串連你的感官,讓你不只聽到傳送的聲音,還能感受到聲音。音波床探索我們與音樂之間非常私密的關係。想像一個滿溢聲音的池子──滑進池子泡個音波澡吧。
卡芙‧馬修斯及身體音樂 [英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FUIR_c8JNA/hqdefault.jpg)
科英布拉大學 在 Ting-Wei Ch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Albert Roussel (1869-1937)
Joueurs de Flûte Op.27 No.1 Pan, No.2 Tityre (1924)
Flute: Ting-Wei CHEN
Piano: Srebra GELLEVA
Recorded on 24.10.2014 in Orchester Studio MDW, Vienna
A litte bit description on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ueurs_de_fl%C3%BBte
Basically the four pieces (from which I just recorded two of them) were written for four different Flutists at that time and were written after four figures of ancient Mythology.
The score is also available in IMSLP
Feel free to comment or contact with me.
Thanks for watching!
阿爾伯特·魯塞爾(1869-1937)
吹笛人,作品二十七(1924) 之一:潘神,之二:替提荷
長笛:陳廷威
鋼琴:史列布拉‧吉利娃
2014/10/24錄音於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
上面維基百科有英文對此曲簡單的介紹,基本上吹笛人四首分別獻給當時不同的四位長笛演奏家,四首曲子也是根據不同古代神話的角色譜寫而成,然而在此只有其中兩首。
此曲在線上IMSLP也有樂譜可供參考。
感謝聆聽,歡迎留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ViMgOiCdw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