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男新海誠的背景心法】#葉郎電影徵信社
一整個世代的日本動畫創作者都註定要活在宮崎駿巨大的的影子裡。
所以每當什麼人有了什麼突破性的發展(比如打破某吉卜力電影票房記錄之類),大家就要趕忙去打擾可能剛好出來倒垃圾的宮崎駿老先生,詢問他對後輩的評語和被超車的心得。
在《鬼滅之刃》之前,上一次被這樣注目的是《你的名字》。對《你的名字》的導演新海誠來說更倒楣的是,「他」的名字 Shinkai Makoto 偏偏是繼 Hayao Miyazaki 之後唯一廣為西方觀眾熟知的日本動畫創作者姓名。於是「Miyazaki 第二」、「Miyazaki 接班人」、「Miyazaki 的挑戰者」等等標籤紙就緊緊黏在新海誠身上,怎麼撕都撕不完。
事實是新海誠不僅不是宮崎駿第二,而且一點都不想成為宮崎駿第二。和倒楣的細田守不同的是,他的創作事業不僅沒有在宮崎駿的陰影裡待太長時間,還成功走出迥異於宮崎駿所定下來的產業規格以外的一條新道路。
新海誠的秘訣:背景。
▉ 數位革命下的一人樂隊
新海誠的崛起,走的是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沒有吉卜力/德間或是東寶這些片廠的系統作為背後靠山,他從一開始就採取一人樂隊的方式獨力完成作品。他就是自己的背景。
新海誠大學念的是文學,畢業之後第一份工作是在遊戲公司沒日沒夜地設計網頁和製作遊戲影片。這時候動畫不是他的職業,而是業外的興趣。
和宮崎駿前輩出身手繪動畫的黃金年代不一樣的是,新海誠非常幸運地活在一個數位革命的奇蹟年代。無所不能的電腦,使專業創作者和業餘創作者的界限變得模糊,因為像新海誠這樣的業餘者也可以在沒有片廠資源當靠山的狀態下,獨力完成他的前幾部短片作品。
另一個美好的奇蹟是可以快速複製的光碟燒錄機以及協助他擴散影片資訊的網站。
「那時候還沒有 YouTube 或是(Facebook 之類)社群網站。我記得當時我們的同事發現有個傢伙在網路上叫賣他自己製作的5分鐘動畫短片。那時候他根本是自己燒光碟,然後拿去漫畫市集自己叫賣。那傢伙正職是在一個電腦遊戲公司上班。從週一到週五天天加班到深夜。然後再趕回家創作自己的動畫短片,並且一張一張慢慢燒光碟來賣。」著名製片兼 CoMix Wave Films 董事角南一城在一次訪談中回顧2001年發掘新海誠的傳奇經歷。
「一個人要幹這麼多活真的是有點太多了,尤其是還得燒光碟。所以我就跑去告訴他說:這樣吧,起碼燒光碟跟賣片子的活兒讓我們來代勞吧!」
新海誠的下一部短片——片長25分鐘的《星之聲》仍然維持一人樂隊模式,在他的Mac G4上一人包辦繪製、剪接、配音(他日後的妻子、當時的女友在配音階段也幫了一點忙)。
事實上2003年開始和 CoMix Wave 籌備第一部長片《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的時候,他原本還打算繼續如法炮製。只是片長慢慢擴充到90分鐘,場景數量也開始突破上千個場景,一人樂隊的模式終於不得不作一些修訂。
CoMix Wave 原本做的是漫畫授權業務,完全不具備動畫製作的人力編制。簡單說就是該公司沒有絲毫接近吉卜力的樣貌。角南一城回顧當時當時公司另一個剛到職的製片伊藤耕一郎(日後成為《你的名字》製片)看完企劃之後,劈頭就問:
「請問電影裡頭的這些背景要誰來畫?這部電影有上千個場景耶~」某個人回答說大概是新海誠自己畫吧。「那他得畫整整十年才畫得完啊!」伊藤難以置信地驚呼。
▉ 新海誠的背景是這麼練成的
2004年的《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是新海誠第一次不用親自下海畫所有背景的動畫作品。為了避免花上十年才畫完,CoMix Wave 殺去東京藝術大學招募人手加入團隊,來分攤這上千個背景的繪製工作。
他們第一個遇到的麻煩是工具。新海誠的背景是完全用電腦畫的(人物仍是手繪),可是當時接受學院訓練出來的學生仍然使用畫筆當成創作工具,所以他們必須從電腦操作重新學起,才有辦法練成新海誠的背景心法。
其實我們也幾乎可以確定宮崎駿本人不太使用電腦。今年吉卜力工作室把所有作品打包授權給串流巨人 Netflix 時,據說負責最後拍板定案的宮崎駿還反問說 Netflix 到底是什麼,「因為我不太用電腦的」他說。
而電腦和數位相機這兩樣新海誠正好趕上的發明,則是他練成著名的華麗背景術的秘密武器。
出身百年建設公司家族的新海誠,小學的時候就用考試考第一名的約定跟爸爸換來一台當時要價70萬日圓的 Sharp 電腦 MZ-2000。有了這種早於同輩許多年的資訊素養,才使文學系畢業的他得以在專業完全不同的遊戲公司工作。
緊接著數位相機的年代來了。
「當時相機開始變得非常便宜,每個人都玩得起。於是我就開始東奔西跑,拿著我的相機拍攝各種都市風光和街景,傳到電腦裡頭之後就用來當成我作畫的基礎。」新海誠在一次訪談中談及他1998年獨力完成《她和她的貓》的經驗,其中大量用相機拍下的照片正是輔助他完成數量繁多的背景繪製的關鍵。
他之所以比其他動畫創作者更早使用而且更廣泛使用電腦,不全然是一個美學的決定。效率和成本才是第一考量。在《你的名字》之前他不可能用吉卜力甚至好萊塢的規格工作。然而新海誠利用相機和電腦完成的這些背景,終究建立了專屬自己的美學。
他說:「吉卜力動畫的最大特徵是裡頭這些角色的動作。他們動起來就像真的人一樣生動。然而我自己的著力點則是在背景上頭。背景對我來說無比重要。所以我們會去現場實地考察,確保盡可能重塑真實。就算是那些前頭沒有人物在的空景,我們也希望做到細緻真實。」
因為電腦繪圖最終仍是繪圖,所以即使成品有相片一般的犀利真實感,它仍會在創作者需要的地方說謊,提供和現實場景不一樣的細節。新海誠的背景就像是經過他的眼光調校過的現實強化版:更飽和的顏色,更劇烈的光線變化,多到可以說故事的畫面訊息量。就有如戀愛中的人看世界的眼光一樣......
▉ 站在和宮崎駿截然不同的時代舞台
新海誠除了不同於宮崎駿用角色動作說故事,而改用背景當成推進故事的主要力量之外,還有另一個根本的差別更使他永遠不會成為宮崎駿第二......
他們身處完全截然不同的時代舞台上:宮崎駿成長於戰後百廢待舉的日本,他的動畫事業則建立在經濟爆炸性成長(以及環境和社會衝突)的年代;新海誠則成長於歌舞昇平的日本,動畫事業則起自經濟泡沫後的平靜死水中。
這樣的時代條件使他們的創作心理出發點有了相差十萬八千里的不同:「他(宮崎駿)更像是父親、老師、校長一樣的人物......一出口就是道德倫理,對人們應該做什麼、要怎麼過活有具體的想法。你可以說他是像權威一般存在的人物」新海誠說。
「我不確定是世代因素或是我個人的因素,我永遠無法告訴青少年他們該做什麼,該怎麼過活。因為我完全清楚記得自己還是青少年時的迷惘狀態,我記得那些挫敗,記得那些男孩向女孩告白的興奮。這些情緒仍然還在。這就是為什麼我跟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成長於和平年代的新海誠,更常在電影中描繪的不是什麼企圖改變世界的革命性議題(比如環保),而是生活經驗、童年回憶和數位時代中人跟人之間的疏離。
文學系畢業的他其實更接近他最鍾愛的作家村上春樹的電影分身,經常從日常生活最簡單的事物出發,在枝微末節中找到故事:
「我總是以文字為出發點。比如《秒速五公分》中的角色台詞『我希望明年櫻花盛開時我們仍可以一起賞櫻』。電影的所有畫面就是從這一句話開始的。」新海誠說。
該片中的主要故事線——被大雪攔阻而延誤赴約的火車橋段,甚至也是新海誠生活中真正發生過的經歷。新海誠電影中那些被吉卜力工作室的鈴木敏夫特別指名讚歎的天空背景,同樣出自新海誠每天在東京的生活經驗,因為就像世界上所有過度擁擠的大都市一樣,東京最美好的一面都必須是抬頭仰角看到的天空和建築天際線。
我們大概無法想像宮崎駿電影中的王蟲追逐或是波妞的海上飛行是改編自個人真實經歷。
有趣的是或許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其實新海誠也曾在2011年推出一部87分像吉卜力電影的《追逐繁星的孩子》。這部失敗之作沒有拉近他和宮崎駿的距離,反而是當年發生的另一起重大事件311大地震觸發了新海誠風格的漂移:
地震當天人在東京的新海誠就像所有人一樣被迫面對東京的街景、大家習以為常的天空和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隨時消失的巨大背景情緒《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就是這個新的背景情緒的產物。
「我們的社會、我們生活的城市並不會永遠存在。在這種氛圍下作為一個動畫創作者,我有義務去寫一個靠自己的力量去主動改變命運的故事」新海誠說。
於是一場空前的天災,非常微妙地讓新海誠和宮崎駿這兩條原本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開始交會......
____________________
到myVideo觀看新海誠所有作品:https://pse.is/3al364
現在加入會員,每天不用四元再送看片金:https://pse.is/387zgu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410的網紅蕭宇辰小火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字重生計劃】和Neko嗚喵、啾啾鞋、超級歪、A Jie、蕭宇辰小火車 一起交換書來聊聊心得! 訂閱說書:http://pressplay.cc/speakingofbooks 說書網站:http://sobooks.tw 【來看看其他人換到什麼書吧!】 NeKo嗚喵(主揪) → https:/...
「秒速五公分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文字溫室・黃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蕭宇辰小火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貪眠狐 Keni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心得] 秒速五公分(動畫+小說+漫畫) 心得- 看板shinkai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心得#新海誠#秒速五公分- B9 留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小說秒速5公分- 我的後大學時代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秒速五公分心得2022-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閒聊] 秒速五公分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秒速五厘米-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Re: [閒聊] 秒速五公分是不是只有第一段最好看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秒速五公分ptt : mac office 2011無法啟用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閒聊] 秒速五公分-觀影心得-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閒聊] 關於《秒速五公分》的一些解答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秒速五公分好看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秒速五公分好看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閒聊] 秒速五公分食完心得hwsh60013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秒速5公分小鴨<> john wick 2 線上看 - Youtube 下載網頁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討論] 看完秒速五公分很憂鬱正常嗎- C_Chat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閒聊] 秒速五公分為什麼我要早場看這個-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好雷] 秒速五公分- 看板movie - PTT影音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秒速5厘米/秒速5公分影評 年輕時的愛情總是深刻卻又無能為力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Re: [閒聊] 秒速五公分是不是只有第一段最好看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秒速五公分ptt 【劇透心得】【輕小說】秒速五公分 的評價
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文字溫室・黃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常慶幸在看見這部作品以前,全面杜絕所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甚至連預告片我都捨不得看,從知道這部作品在製作的時候,我就期待到不行,當我坐在口碑場的那一刻,好像有種「啊…終於等到你了!」的感覺,當下一瞬間感動湧上心頭,難以表達我的等待有多麼讓人激動。
喜歡新海誠導演好久了,從秒速五公分、追逐繁星的孩子、言葉之庭…好像一部部跟著他的作品一起成長,這一次我依然沒有失望,反而獲得更多感動,全新的合作陣容讓我覺得新海誠又再一次進化了,喜歡他突破自我的那份堅持,把視野與世界觀拉得更廣,雖然這次作品在分鏡與敘事上,還有些微的混亂(畢竟時間軸的故事本來就不好交代),但我還是得說,真的是太棒了,一定要去電影院才能夠欣賞到這部作品的用心與震撼。
接下來稍微提到觀影心得(有雷注意)
故事從一開始的伏筆就非常多,從劇情最初兩人的身體交換,上課提到的「逢魔之時」、以及彼此慢慢在互換生活裡頭找到依賴與在乎感,雖然現實中我們不會有這麼奇妙的相遇,但也藉由這部作品提點了我們,人生就是一期一會。
所有緣分必須把握當下、不要迷惘,有時候錯過就沒辦法再回頭了,我很感謝導演沒有把這部劇情的最後如同秒速五公分一樣,選擇悲劇結尾,整部作品的哭點在於女主角全力奔跑想拯救村民的那個過程,不小心跌倒了以後,躺在地上傷痕纍纍地凝視手掌的那瞬間,上頭的字與我預料的有所出入,一瞬間真的眼淚崩潰止不住😭我真的很喜歡男女主角在見面的剎那,彼此傳達情感的那份勇敢,也很喜歡導演將兩人視角互換以後,藉由對白傳達出的苦澀感,相信青春期的我們似乎也曾迷惘過、想念過,彷彿我們都有可能成為他們其中一方。
我想、文字的心得跟感動是不成正比的,感動得到了太多,僅僅用文字無法說明,我發自內心推薦這部作品,並且希望大家拿出行動到電影院好好欣賞,我敢發誓這部作品的精美程度憑著電腦觀看是很難感受到的,必須要用大螢幕好好欣賞一下才行👍除了動畫製作成本很高以外,作品也凝聚了非常多人的心血才能誕生哪😹我心裡的背景之神「新海誠」似乎又更上一層樓了。
#君の名は
#你的名字 #新海誠
#說了那麼多就是希望大家去電影院👍
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蕭宇辰小火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文字重生計劃】和Neko嗚喵、啾啾鞋、超級歪、A Jie、蕭宇辰小火車 一起交換書來聊聊心得!
訂閱說書:http://pressplay.cc/speakingofbooks
說書網站:http://sobooks.tw
【來看看其他人換到什麼書吧!】
NeKo嗚喵(主揪) → https://youtu.be/HwQ5E0oyYe0
囧星人→https://youtu.be/1_ZJY_dCJNM
啾啾鞋→ https://youtu.be/5ia0o_S_H1s
A Jie →https://youtu.be/jRcK3uQsr4w
超級歪 → https://youtu.be/b1wpazGVBlQ
說書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obooks.tw/
蕭宇辰小火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homas.the.minitra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0uBaIS9AWA/hqdefault.jpg)
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貪眠狐 Keni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秒速五厘米 主題曲 one more time 泠風ver
原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歌名:One More Time
作曲:Masayoshi Yamazaki
編曲:蘇德華
填詞:劉卓輝
原唱:鄭中基
翻唱:鏡泠風
歌詞:
原來共你已分開匆匆數年
竟發現我到這天走不遠
繁榮鬧市里孤孤單單再流連
如今卻沒法有半天可相見
*One More Time
其實想起了你我的心會暖
One More Time
還是想起了你的哀怨
(還是想起了你統統都已變)
#長途跋涉我甘心追億到從前
總會夢見到躍起的秋遷
甜言蜜語也簡簡單單似無言
明天我沒有更美好的打算
Repeat *
•披星戴月忐忑已何時
當天那樣痴心得沒有分寸
我與你不覺路遠
我與你只覺熱暖
仍然能纏綿渡過飄泊歲月乍看不見
一生里面多少煙花會重燃
心里面多少天沒有風雨
你教我失了預算
你教我感覺善變
如何能提防在那歡笑背后會有底線
Repeat #
難道抹干眼淚即繼續愛戀Woo
假裝不出沏洒 像昨天
當天故事仿佛只給我流傳
當天你像一顆心沒有污染
我對你只有奉獻
我對你可有負欠
何時能回來共我一切放下再愛一遍
一生里面多少火花會燃完
心里面多少張掠過的面
我押上千注萬注
我卻這一次大意
而完完全全沒法輸了以后再戰一次
Repeat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V3JWJQfpsE/hqdefault.jpg)
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心得#新海誠#秒速五公分- B9 留言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b6 認同你說的,不同年紀會有不同體悟這句話. ... <看更多>
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小說秒速5公分- 我的後大學時代 的推薦與評價
畢竟悲觀的人不值得可憐,只有在悲觀之後的樂觀才能成就一個偉人。 秒速5公分-封面. 櫻花抄. 『我沒有告訴明里關於自己寫了一封信,以及那封信 ... ... <看更多>
秒速五公分心得 在 [心得] 秒速五公分(動畫+小說+漫畫) 心得- 看板shinkai 的推薦與評價
相信很多只看過動畫的人,會搞不懂第三話的劇情,雖然說動畫版本應該是刻意想引起觀
眾自身的回憶,但我覺得誤會了這故事有些可惜。因此以下用我看完各種版本後的理解,
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寫寫心得。
1. 貴樹結局在平交道與明里相遇時,為何不去追明里?他不是還喜歡明里嗎?
Ans: 不管多麼強烈的思念,在距離的阻隔下,都會被時間沖淡,到最後一點也不剩。小
說中有提到主題曲是初中時流行的歌,彼此都還深愛對方,是初中時的事。大概在升上高
中之後,感情就和勉強維持的書信來往一起中斷了,那份思念就只剩下一種單純的感覺在
內心深處,各自在沒有對方的陪伴下展開新的人生。
反過來說如果貴樹真的對明里放不下,十五年後還會去追明里的話,那他應該是回到
東京後就拼命尋找明里才對,而不是小說中在大一時就和一個打工認識的便當妹交往。
另外,最後貴樹的笑容,應該是他想起了明里鼓勵他的那句話,”貴樹,我相信你一定可
以的!”又或是實現了再一起看櫻花的願望。
2. 為何貴樹這傢伙一直耍憂鬱,而明里看起來很快就忘了貴樹?
Ans: 兩人都很愛對方,只是分開後選擇面對現實的方式不同。
兩人從小就很像,常常轉學,內心較同齡的同學來得成熟,都是孤獨的,直到遇到對方,
才覺得只要和對方在一起,以後去哪也不怕,多希望能和對方永遠在一起。上了初中後,
雙方都想讓自己忙碌,參加運動性社團,直到明里耐不住寂寞寫信給貴樹,貴樹才了解到
自己沒有明里的生活是多麼寂寞,表面上很多朋友,但實際上還是孤獨一人。就連寫給對
方的第一封情書兼道別(分手)信,也寫得很相似。
在那個奇蹟般初吻的夜晚之後,兩人都不願將信送出(貴樹的是先被風吹走,但小說有提
到即使沒發生這件事,他可能也不會送出),因為感覺太美好,必須分離的現實又太痛苦
,無論是喜歡或道別都說不出口。
相似的兩人有個決定性的差異,那就是明里所希望的,是分開後的兩人只剩自己一人也能
好好走下去;而貴樹希望的,是自己能有保護明里的力量,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自責,責
怪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無法在一起的局面。
隨著思念變淡,明里的那份感情轉化成讓她自己能努力生活的動力;貴樹則是留下不停地
鞭策自己要變強的意念,內心還是像以前一樣封閉著。
明里成為了幸福的待嫁人妻,但在小說中不敢把當年未送出的情書看完,可能是怕在婚禮
前看了影響自己心情,想等結婚後過了幾年再來看。可看出並不是明里比較薄情,兩人都
很重視這份回憶。(貴樹則是感情不順的科技新貴,小說提到貴樹的工作能力很強,薪水
是同事裡最高,戶頭裡的錢多到超出他的想像)
3. 第三話那個眼鏡娘是?
Ans: 動畫只出現幾幕的水野理紗,在小說和漫畫戲份都蠻重的,和貴樹交往了三年。只
是礙於現實層面工作太忙,貴樹辭職前更接下了一個爛案子,搞得心力交瘁,加上內心封
閉的習慣,導致分手。從這邊更可以理解到,貴樹絕對不是因為心中一直愛著明里,才和
理紗分手。
漫畫中在分手時,理紗還扮演了開導貴樹的角色,讓他說出心中封閉已久的這段往事
,理紗最後安慰貴樹說,希望他能原諒心中那個當時什麼都做不了的自己。
4. 澄田花苗的後續?
Ans: 小說中貴樹搭飛機離開種子島前,只有讓花苗來送機,花苗哭著告白並道別。
漫畫中,花苗回到種子島當護士,在結局的時間點,被衝浪的夥伴告白後,想起對貴
樹的感情,在姊姊的鼓勵與幫助下(透過學校關係打聽貴樹的聯絡方式),花苗衝去東京想
見貴樹一面,但因為貴樹離職找不到人,花苗就到很久以前聽貴樹說過的老家附近逛逛(
剛好結局時,貴樹也在那附近晃,在平交道遇到明里後繼續往前走),漫畫的最後一幕是
,在公園裡的花苗遇見了貴樹。
在這個當下,花苗充滿勇氣,而貴樹也結束掉無法喘息的工作和情傷後再出發,決定要真
心待人不再讓身邊的人受傷。相信這兩人之後會有好的發展。(甚至還給他們各留了備胎
。理紗最後和貴樹道別時有說也許之後兩人都改變後,說不定又會再發展新的關係;花苗
則是在種子島有衝浪男等著她)
最後,很多人說這部動畫太過現實,但也可以說是明里和貴樹的感情太過夢幻,無法
在一起的結果,讓看完的惆悵感很強烈。如此契合的兩人,被時間和距離無情的分開。如
果晚一點相遇的話,是不是就能順利走下去了呢?假設晚了三年相遇,那時有手機,還能
約好考同個地方的大學,相信應該有辦法做到。又或是換個時空背景,如果分開時已經有
了視訊通話,智慧型手機隨時和對方聯繫,是不是也有機會維持下去呢? 如果在種子島
能看見明里就好了。如果能變成鳥去明里那邊就好了。太多的如果,更顯得現實的無奈。
”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把這樣的心情詮釋的很好。
以上,動畫+小說+漫畫綜合的心得,喜歡的話建議都補完,看完動畫感到很惆悵鬱悶
的人,更是要找來看看。(但加納新太版本的小說就不建議,雖然從不同角度補了一些東
西,更多是和其他三個版本搭不上的,就算要看也當成獨立作品比較好,輕小說板有板友
分享心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70.233
※ 編輯: rnsg 來自: 118.160.18.114 (03/22 13: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