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申報六月底不延長,政府根本「飽漢不知餓漢飢」!6/15後開放臨櫃,更可能防疫破口。到底急什麼!
昨天質詢蘇貞昌院長,更為國人請命,每年都須繳交的綜所稅、營所稅,因為疫情關係三級警戒延長到6/28,全國民眾生計、收入、生活大大受到影響,避免雨天收傘的狀況,繳稅是否能順應疫情放寬到七月底前截止。不過多一個月政府也不肯,這是「飽漢不知餓漢飢」,難道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手頭吃緊?實在沒有同理心。
財政部所言,目前全國已有七成民眾繳納稅款,換言之,有沒有想過剩下三成,數百萬的民眾為何尚未繳納?除了報稅習慣外,更代表著是手頭吃緊、生活困難,是否受疫情影響,造成關店、停工、失業,而有龐大的經濟壓力呢?
再者,「稅一定要繳」,這是國民應盡的義務。然而因為疫情三級警戒是百年來的災情,且早已宣佈至少要到6/28日,6/28能不能解除都還未定之數,財政部連多放寬一個月、半個月都不肯,國庫不可能一滴不剩,所以合理解釋是作業方便嗎?為了一個作業方便,要讓受疫情影響國人承受壓力。疫情期間,這樣會不會太官僚?
蘇院長承諾會「滾動檢討」,在六月底前希望還有更改的空間。雨天急著收傘,受到疫情影響的民眾藍綠皆有,更多的是無奈的中產階級,多少人是紓困沒份、疫苗排在最後幾類,還要被迫六月底強完成報稅!開放臨櫃繳稅,更會增加群聚感染風險,以及公務同仁的負擔;還是一句,要有同理心,別「飽漢不知餓漢飢」!
#政府堅持六月底前完成報稅
#疫情影響真的大
#政府別雨天收傘
#稅一定要繳 #但截止日應該更要有彈性
#同理心 #飽漢不知餓漢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
稅一定要繳 在 小z美國代購代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開工大吉 相信很多辛苦的一一姐姐 叔叔們都開始上班了🧧🧨 加油新的一年一定會有更好的事發生!在中華航空第一線的服務的姐姐哥哥們辛苦了!
阿媽和一一可以成功回台灣、真的你們也撐了很多壓力... 加油喲
小萬歲好幸福又有阿媽和姨姨的紅包!又有乾爸台灣來的祝福..
人生真的是開心💕 還有媽咪一到隨便去玩又中了約台幣4萬五! 但扣一扣稅變三萬😂😂😂😂該繳的稅一定要繳喲!
但都是好運!
只要有留下祝福大家的話就有機會抽出太可愛的 #拉斯維加斯鑰匙圈 喲🧧
大家新年快樂喲💕🧧
稅一定要繳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戶自用住宅免稅的規定而言,台灣相對相對台嚴苛,房仲說這就像把自住客全面都成了投資客,尤其持有期間的土增稅、房屋稅等不能扣抵,如果稅制真的過關上路,對自住客來說賣屋壓力也成了課稅壓力。......↓房仲業務員陳泰源:「過去這5年來平均的漲幅1年就有1成的漲幅。」
20年老大樓地點好,所以漲幅驚人,但套上財政部房地合一稅制版本,未來如果要賣屋,連自住客都得多繳稅。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如果以過去5年這樣正常的漲幅(估算),持有1年就已經賺了將近400萬了,好像連自住客都是投資客一樣,變相的就是誤傷了,你連一般的自住客、長期持有的你(政府)全部都打到了。」
因為舊版本規劃交易總金額在4000萬以下就不課稅,現在改成以獲利400萬當基準,超過的都要課10%,以這間中古屋來說,就算是自住沒有出租,持有超過6年,照樣得掏出10%稅負。
房產專家田大權:「賦稅署是用一個2千萬的房子為例,每年漲3%,也就是60萬,連續持有6年,是不是360萬,算一個整數400萬這樣子算出來的,這一個計算的方式,它是以房價持續上漲為前提,但是財政部認為房價不會上漲了,這時候可能出現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就是說如果房價不會上漲,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又是所得稅的話,那收得到稅嗎?」
稅制結果與立法初衷不只出現大矛盾,更大爭議是太過嚴苛,因為在法國出售住宅,可以享有1戶免稅優惠,至於在德國,持有3年以上的自用住宅也不用繳稅,日本自用住宅的免稅額是訂在台幣810萬。
房產專家田大權:「400萬這種絕對數字一出來之後,其實它已經無所謂高低的問題,反而市場會找到另外一個空隙,也許會炒作中低總價或是低總價,因為我們看到其實像現在南部或者其他非大台北地區之外,從800萬漲到1200萬的房子非常非常多,如果1千萬賣到1500萬,獲利是5成耶,5千萬的房子賣了5500萬,獲利只有1成,獲利率完全天差地別,但是稅制是一樣,這到底哪裏有問題。」
不同的獲利率卻課同樣的稅,讓專家看了都納悶,再加上對自住客而言,好不容易攢錢買了房,想不到在財政部眼中也是炒房投資客。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現在房子賣了要繳土增稅,一定要繳土地增值稅,還有持有年限裡面,繳的房屋稅和地價稅,甚至你銀行貸款利息都應該列入你的成本扣除,這樣再來課,譬如說10%,那我會覺得說很合理,我所有的成本政府(如果)不承認,你要怎麼說什麼是房地合一制。」
雖然財政部版本還得經過立院三讀通過,但課稅的不確定性肯定讓房市交易更慘淡。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80096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9161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