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podcast講我跟龍哥的戀愛故事,超多聽眾說很好聽&敲碗續集🤣 錄音時忘了說,其實龍哥覺得跟我在一起很輕鬆、也很常稱讚我的一點,就是「我對於吃很有主見」。
龍哥說一般韓國人,大多習慣由男生來決定餐廳和約會行程。偏偏他超級不愛找餐廳。而吃貨我呢,超愛找餐廳。跟我出去,不會出現「我隨便啊~都可以~看你」「什麼你說要吃烤肉?但烤肉很油耶」的那種假隨便、真猜謎。我很堅定自己想吃什麼,而他則開心放空腦袋跟著吃就好。
也因為跟著我到處吃,他的純韓國胃,慢慢轉換成國際胃。活了快四十年,他才第一次吃墨西哥菜;中式料理不再只知道炸醬麵糖醋肉(但八角&九層塔他還無法習慣)。現在還愛上了香菜,吃河粉時香菜太少,他會跟店員再要。
不只吃,喝的他也開眼界。茶飲店賣的珍奶之外,我自己做的飲料,酪梨牛奶、西瓜牛奶、氣泡果汁…龍哥都會驚訝「原來可以這樣喝!」
而到了夏天,心頭好就是氣泡飲了!
站在榨油機器旁一整天,回到家裡,龍哥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在洗手之後🤣),就是開冰箱拿可樂來喝。但我不想讓他喝太多現成的飲料,所以有了Sodastream這台氣泡機之後,我就會算好時間做好飲料,連同杯子一起冰在冰箱。讓他可以馬上解饞,又比較健康。像是︰
👉 西瓜汁+氣泡水,西瓜本身有甜味,不需要另外加糖,健康又好喝。
👉 果醬+氣泡水,因為果醬製造過程本身有砂糖,味道很夠,龍哥甚至還以為我加了雪碧進去,但其實只是果醬和氣泡水而已(他最喜歡草莓果醬)。
👉 之前團購的韓國蔬果汁+氣泡水。這是IG讀者教我的~因為之前團購的果汁很濃,他大推加氣泡水,我喝了也很喜歡。
👉 我自己最愛的則是什麼都不加的原味!氣泡水跟什麼食物都搭,可以刺激味蕾、解膩又解熱,不管是吃烤肉、炸物、餛飩湯…都很搭。
氣泡水還有超級多不同的食譜,配梅酒也很讚!我看韓國人的料理祕訣,還會用氣泡水讓煎餅更好吃。就是用氣泡水加在麵粉,再下鍋去煎,煎餅的口感會更脆!(我看英文網站,也可以加在鬆餅裡)
我本來就常喝氣泡水(韓國有很多自己的牌子),之前習慣買小瓶的一手包裝。但一來這樣會製造很多塑膠垃圾。二來,有時候開了沒馬上喝完,氣泡會愈來愈少。
而Sodastream是一間百年公司,1903年在英國成立(現在總部在以色列)。是氣泡水機器的專家,也很在乎資源問題。三星在幾年前還曾和他們合作,推出一台可以直接出氣泡水的冰箱。
這次團購的機器有兩種,一種是外型方中帶圓的Source,一台是圓弧的Spirit。兩台都是自動扣瓶,不用插電、不用遷就電線位置。兩者差別如下
▶️ 我買的是Spirit,價格比較便宜,體積比Source小一點,打氣是壓上面的圓鈕。我的廚房東西多,想要小一些的尺寸,就選了Spirit,覺得它實惠又好用。我看某電商平台賣4,900,這次團購價只要3,580!
▶️ Source也很美,它的打氣方式我覺得會更直覺,是整塊往下壓,而且有氣泡指示燈。但它價格較高,而且比Spirit大一點點。某電商平台賣5,200,團購價只要4,500!
就是看自己的需求&預算來選擇!
用這台機器,瓶子可以重覆使用,而且喝完都能隨時再打來喝,不怕缺貨。我現在冰箱裡就都會放一瓶打好的氣泡水🥰 (鋼瓶我有多買一瓶放著,才不怕臨時用完)
原本團購Spirit是沒有白色的,這次特別拜託廠商把白色也放進來,所以有白色的可以買喔,不過限量只有80台!(綠色也好好看~我今年很愛薄荷綠所以一度也考慮綠色,不過韓國竟然沒有綠色!)
#團購再加送
📌專用水瓶500ML 2入/組or好好帶專用水瓶500ML 1入(隨機不挑款)
📌團購商品滿$4,000元再送一個糖漿(口味隨機不挑款)(我看糖漿一罐要台幣五百多耶)
#總代理有保證
都是總代理恆隆行的產品!所以後續主機保固2年、維修需要客服,都是有人負責的,不用擔心喔。
🛒 夏日散熱這裡買
https://gbf.tw/wjv5v
稱讚食物好吃英文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神父問一位gay友,
「現在,有一個同志的舞台準備搭起,如果要更多人支持同志的話,那麼,要邀請蔡英文上台呢,還是柯文哲?」
那位gay友不假思索的回答,
「當然是柯文哲.」
「為什麼呢?」
神父問,
「蔡英文的支持者,本來就是支持同志的,即使不邀請蔡英文上台,他們依然會支持同志.」
那位gay友深吸一口氣,擺出一副羽扇綸巾的樣子,
「相反,柯文哲的支持者有許多中間選民,如果要支持同志的人越來越多,擴大挺同的票源,當然是請柯文哲上台,說服同溫層以外的人.」
神父聽了,微笑了一下,
「恩,你會得到一堆廢票.」
「嗄?為何?」
「柯文哲稱『我投票時投反對你,但我允許12萬5000人上街遊行』,後來又說他投廢票,讓這樣的人上去,得到讚揚,不就是告訴其他人,我們不需要真正的支持,只要投廢票給我們就行了嗎?投廢票,投反對票,就等於是在支持我們.」
神父滔滔不絕的說,
「說到底,把支持自己的人當作無條件的支持,本來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同志族群裡,也有人不支持同婚,也有明明是同志卻跟著一起反同的,同志本身就不見得絕對支持同志,何況其他人呢?蔡英文的支持者裡,難道就沒有所謂中間選民嗎?看著你讓這樣的人上台來,而真正支持自己的人下台去,投廢票,好像是什麼偉大的事一樣,真正支持你的人的支持,你當作理所當然,而不值得一提,彷彿是廉價的化妝品,這樣子,他們不會把支持的票轉而投廢票嗎?轉而成反對票嗎?畢竟你就是這樣告訴他們,像柯文哲這樣子投廢票或是反對票的,才能得到我們的重視.」
那位gay友聽了,大吃一精,沉吟了半晌,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雙眼發亮,
「那這樣好了,蔡英文也上台,柯文哲也上台,這樣子,兩邊的票我都有了.」
他說,並開始得意起來,彷彿這是一個偉大的計畫.
「恰恰相反,你會得到更多的廢票,和反對票.」
「這...這是為什麼呢?」
那位gay友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
「蔡英文是真正支持同志的人,並且因為同婚,而付出了代價,柯文哲則是假意支持,實際上反對,根據摩鐵張的說法『據悉,蔡壁如甚至跟李國憲說明, 認為李代表安定力量參選沒關係,安定力量反同,柯p也反同,但他們不能明說,李就當作去交朋友,吸納一些支持者也好.』他只要享受支持的名聲,不要支持的代價,而且還想要反對的票,本身是『不表態的反對』裝作支持,也有反對的樣子.」
「一個是辛苦付出的人,同志聲勢好的時候,他支持,聲勢不好的時候,他依然支持到底,關鍵時刻,堅持通過同婚,並且承受反對方的壓力,以自己的政治生命做為賭注;另一個是同志聲勢好的時候,就想上台去,支持者稱同婚都是他的功勞;同志聲勢不好的時候,就說『我有不表態的自由』,並跟著其他反同的人投下反對票,把同志本來遊行的自由,說成是自己允許的,你讓他們兩個都受到同等的待遇,在其他人眼裡看來,我只要像柯文哲這樣子去對待同志就可以了,歡喜的時候收割,關鍵的時候逃跑,艱困的時候跟著踩上一腳,然後接受同等份的喝采,何必要像蔡英文這樣辛苦呢?」
「人人都像柯文哲這樣去支持同志,而像蔡英文這樣支持同志的人,卻越來越少,你得到了很多的柯文哲,少了一群蔡英文,你得到支持,是虛的,真要到投票的關鍵時候,全都跑去反同的那邊,一堆平時反同的人,有好處的時候,全都稱自己是挺同的,支持等於反對,反對等於支持,如此一來,挺同的能量被消耗了,反同的人卻不斷增加,柯文哲上台後,投廢票的依然投廢票,反對的依然反對,支持的人支持的價值,卻被貶低成一文不值,甚至有感到不公正的人,不再支持,到後來,需要支持的時候,人們不見蹤影,面臨反對的時候,卻有一群人加倍的反對,同志與支持同志的群體,焉有不衰敗之理?」
gay友聽了,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神父摸摸鬍子,如是說,
「原本有10個人鐵定會支持你的,今天,你為了求取20個人支持,而讓一個假支持真反對的,成為了表率,看起來好像獲得了20個人的支持,實則動搖了支持者的信心,真要到支持的時候,10個假支持的人一哄而散,全都跑去反對你,10個支持的人被這些人所影響,或跟著離去,或覺得不公正而杯葛,到最後,原本有10人支持,可能只剩下1個人支持而已,這就是真正的同溫層阿,brother.」
「更何況,有些挺同的人,先前向他人要求絕對的支持,用不夠支持、支持的不夠,向其他人施壓,尋求更多的支持,彷彿沒有力挺到底,就不算是支持,而是在反對他們.現在,你讓一個不支持或根本反對的人,得到了讚美,也對他沒什麼要求-他人見了,會不會覺得先前的態度是被欺騙呢?下次這樣的方法和要求,其他人會買單嗎?當我一說支持,卻得到無窮無盡的索求,而像柯文哲這樣,不表態的自由,卻沒有任何要求,而得到讚譽,那我還不反對你嗎?還需要表態嗎?」
在這個moment,一旁一位英粉朋友說話了.
「但是我覺得柯文哲跟蔡英文一起上台,有助於增加蔡英文的支持度.」
「為何呢?」
神父看著他如同老鷹般銳利的眼睛,提出了疑問.
「因為柯文哲有很多中間選民,如果這些中間選民看到蔡英文受到同志支持,又肯跟柯文哲站在一起,那麼,也就能突破同溫層,把票投給蔡英文了.」
這人搖頭晃腦,左顧右盼,露出了狼顧之相,一臉老謀深算的樣子.
「你這狗頭軍師.」
神父說,
「啥?」
「你這也是看到眼前的小花,而忘記背後熊熊的森林大火,只看見表象而已.」
「你不能把支持者的支持,當成無條件的支持,認為他們是一群沒有感受而且扁平的人類.」
「柯文哲先前羞辱蔡英文,又說他身邊的人都貪汙,你要他們毫不避諱的站在一起,甚至討好他,不就是當支持者是塑膠做的嗎?不就是在容許他繼續攻擊蔡英文嗎?」
「若真有中間選民存在,那也是一群搖擺不定的人,看到柯文哲這樣,挺同也可以,反同也可以,還得到同志的稱頌,而蔡英文,除了要對同志負責,還得忍受反同的人的唾罵,其支持者,受到相當高的標準要求,不能語出任何歧視言論,或開過頭的玩笑,不能恐同,要友善同志-相反,柯文哲的支持者則不用遵守這種教條,專門罵臭gay、屁精,整日在八卦版上宣傳gay多麼容易得愛滋,若有這樣的中間選民見到他們的領袖居然成為同志的寵兒,難道不會說一聲,『操,這樣也行.』他們本來就是一群不想要被貼反同的標籤,卻又對同志抱持疑慮的一群人,覺得進步議題的光環很不錯,卻討厭被束縛或者付出代價,今天,有個被擁戴的壞學生可以當,做壞事不但不被責罵,還被稱讚,誰要當處處受掣肘,做實事的好學生呢?蔡英文和柯文哲同在台上,你讓他們看起來都一樣了,他們還不跑去支持人性化的阿北嗎?」
「你這就是把蔡英文的選票趕往柯文哲那裏去罷了,柯文哲私底下反同,得到安定力量的支持,原本應該支持蔡英文的挺同票,又因為柯文哲和蔡英文看起來一樣,都挺同,而模糊了邊界,不就是在把原本能得到的票,都分給對方,把辛勤工作的螞蟻,儲藏的食物,給好吃懶做,還大肆破壞的蟋蟀嗎?brother.」
「別忘了,柯文哲的支持者們還這麼主張著,『迫害同志修法最大的就叫蔡英文政府』、『蔡英文把柯文哲和祁家威釋憲後可以穩穩地將同婚編入民法這件事,妥協於反同團體,最後只剩下歧視性專法』、『蔡英文刻意阻擋導致只有專法能實施』、『柯文哲才是開第一槍讓同志修法成功的人』,你要蔡英文的支持者接受這種『非事實』,而只為了不一定能得到的空氣選票嗎?如此一來,明明是和反同合作,在北市性平會安插多名反同人員的人,是同志的救世主,蔡英文只是來沾光,蹭同志,而且妥協反同的人,甚至是迫害同志的人,柯文哲的角色,變成蔡英文,蔡英文的光榮,變成柯文哲的,柯文哲挺同,蔡英文反同,這樣子顛倒是非的事,你能接受得下去嗎?brother.」
那位英粉朋友聽了,腳往地上一蹬,撫著胸口,好像得到了氣喘似的.
最後,一邊在旁聽著我們對話良久良久,的小女孩,忍不住說話了,
「神父神父,到底什麼是中間選民呢?」
神父盯著那小巧的嘴唇,及肩的長髮,明亮的眼睛透露出超越年齡的撫媚,嚥了一口口水,指向遠處的街道.
「看,那就是中間選民了.」
小女孩歪著頭,循著神父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個穿著西裝筆挺的人,對著一個乞丐大叫,
「我是中間選民,給我錢!!!!!」
小女孩見了,驚訝地說,
「原來那就是中間選民呀.」
「是阿,這世上什麼人都有阿.」
神父摸摸鬍子,牽起了小女孩稚嫩的小手,
「走,我們回家吧.」
小女孩被touch到了,大力的甩開神父的手,
「等一下,我們又不住在一起.」
「我是中間選民呀,你應該跟我回家才對.」
神父假裝露出疑惑的表情,
「什麼中間選民嘛,根本就是個變態而已.」
小女孩大罵,
「你答對了,聰明的女孩.」
神父愉悅地說.
【贊助神父的菸 找回人生方向燈】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稱讚食物好吃英文 在 懶貓太太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貓太太]
貓太太自從回到職場後,已經很久沒發文了,這段時間我的兩個孩子,分別進了公幼大班,以及公立小學。一個學期下來感受很多,今天想說小女兒啵啵在公幼學到的事情。
-----------------------這篇文照樣很長,請見諒------------------
啵啵轉學到公幼後,已經唸大班的她,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我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們每天都會去小學操場跑步跑兩圈,身體練得比較好,再來就是沒有分科教學,所以沒有固定的教學活動學習ㄅㄆㄇ,跟數字邏輯,也沒有簿本作業,聯絡本一週才發放一次,所以書包常常只裝了三個碗跟湯匙跟水壺。
那啵啵在學校都在學習什麼呢?我覺得是一言難盡的東西。
他們幼兒園上學期一直在做奶油泡芙。每週五的聯絡簿,老師都打了滿滿的一張他們的活動。
一開始是老師發現孩子很挑食,於是設計一個活動討論「喜歡跟不喜歡的食物」,她們帶著孩子分辨到底是食物裡的什麼讓他們喜歡、不喜歡,是什麼樣的食材,帶來不同的感受。
後來他們開始實際品嚐食材,討論食物過敏是什麼?調味是什麼,不同的調味會怎麼互相影響。最後,根據孩子的喜好,嘗試找出大家想要製作,且大家都能吃的料理。
為了討論出這個食物,他們花了一週的時間,將班上同學對食物的喜好(例如有人不愛肉桂)及禁忌(例如有人不能吃核桃)討論一遍,並將內容用表格統整出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決定是:
「奶油泡芙」!!!!!!
原本以為老師準備材料,帶著孩子按照步驟做一次,這個課程就完結告一段落了。沒想到這才是開始!
他們開始研究食譜該怎麼看:食譜圖說要對照頁數,才能找到詳細的作法說明,除此之外還有溫度、份量、步驟、工具。(這個部分孩子得學習書本編排的邏輯,以及數字的概念)
老師帶著他們討論如何拆解步驟:要分成泡芙皮、卡士達醬兩種分別製作,然後開始「購買食材計畫」,對,老師要帶30個大大小小的孩子去「購買食材」(好勇!)
就像電玩在打怪一樣,為了購買食材,他們又得開始學新的技能了:
購買食材就得列清單啊!所以孩子得會整理食譜上的訊息(例如,卡式達醬跟泡芙皮都需要蛋,那就得加總),而且因為看不懂文字,得用圖像跟數字記錄下來。
費了一番功夫,終於將購買清單整理出來了,老師們就帶著孩子去買食材,這中間要做的事前準備與溝通有多少,光想就知道是非常繁複的。由於第一次沒有買到香草莢(香草精),他們一共跑了兩趟才將所有的東西買齊,中間還發生蛋被打破等各種麻煩與笑料!!
製作的過程,他們本著一貫的精神,研究食譜,實際製作,並討論所遇到的問題,甚至在校外教學時去了聖瑪莉丹麥麵包莊園,看泡芙師傅怎麼做泡芙,並跟師父交流經驗,回到學校後,再討論自己做得跟泡芙師傅製作的差別在哪裡?再用討論出來的新方法重新製作一次。前前後後,啵啵說他們一共做了三次泡芙,最後才在親子歲末聯歡會中,用自己捏得陶土盤呈出來給家長品嘗。
寫了這麼這麼多,其實中間還有許多過程我都省略沒寫,因為真的一言難盡。你說啵啵在學校學了什麼,老師的確無法一言以概之,也很難現場請小朋友展示什麼給你看,我們不過就是吃到了一個好吃的泡芙。
寫到這裡,我突然全身起雞皮疙瘩、眼眶泛紅,其實老師可以自己準備所有的東西,然後就開始做,甚至是做成半成品,讓孩子只要做出擠的動作,一樣有作品可以呈現,爸爸媽媽一樣會拍拍手說好棒,這是只需要一個上午就能解決的事情。但啵啵他們第一次討論喜歡跟不喜歡的食物,是十月份的事,準備好材料開始要製作奶油泡芙已經是12月了。
省事求速達,被剝奪的是孩子學習的機會。例如買食材這件事,明明老師自己去買好更快速,但老師不厭其煩地帶著孩子一一去練習:如何統整食譜的訊息,學習如何跟店員溝通,看食物的保存期限,要怎麼保護食材、東西一次沒買齊怎麼辦?
這兩個月當中,孩子經歷的都不是白費的,他們將蛋打破了,要討論碰到問題該怎麼解決;討論要選哪一樣食物來製作時,知道做一個決定時要考慮大家的需要;以及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經過多少的過程與努力不懈,
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東西,我在生活中也源源不絕得感受到:
前幾週,啵啵進廚房幫我一起煮晚餐,那天,她幫忙切了青椒、四季豆,還拿起鍋鏟幫我炒菜,晚餐時跟姊姊熱心的擺盤、佈置餐桌。開動後,爸爸頻頻稱讚她們煮得很好。我舀起一匙「四季豆炒肉末」,覺得肉末炒得太乾太焦了,於是「斗膽」進了諍言:「啵啵,我覺得這個肉炒太久了,變得有點乾」
為何會說是斗膽呢?因為啵啵一直是個說不得的孩子,只要批評她,通常她就會不爽,開始發脾氣、盧小小~
我正準備迎接她的脾氣時,卻聽到她若有所思的說:「我也這麼覺得耶,馬麻,我們下次不要炒那麼久」
世界十大不可思議之「啵啵聽得進批評」!!!!
她接著說:「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生氣嗎?」
「對啊!為什麼??」媽媽真的很想知道。
「因為,我們做奶油泡芙時,老師都會跟我們一起檢討哪邊做得不好,下次要怎麼改進。」
有許多人說,大班應該要讀私幼,趕快將注音拼音、數字,甚至國字學一學,到小學才不會趕不上同學,經過這個學期,我卻發現老師教會她的,是我花了好長時間苦口婆心她都聽不進去的事情。這些都是很難用一門課獨立學習的。幼兒園的英文叫做preschool,也就是學前教育,進入小學,孩子們的學校生活時間被切割成一節一節的,知識被統整呈一門一門的,也只有在學前階段,有充分的時間可以讓他們自由揮灑,在團體生活中學習這些這輩子都受用不盡的能力。
這樣的課程,如果你要在外面花錢上課學習,以台北市的才藝課程收費,數萬元都跑不掉,但在一間不偷趕進度的幼兒園,按照教育部課綱正常化教學的幼兒園,卻只要非常平價的收費就能得到,這麼平價又優質的學習環境,可不可以讓更多的台灣孩子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