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中國15式輕坦是高原王者:"打得過它的上不來,上得來的打不過它"】
為了應對中印邊境緊張局勢,近日西藏軍區某合成旅組織多兵種、多科目實彈綜合演練。6月17日,央視《軍事報道》節目公開了我軍多型高原作戰裝備,其中解放軍最新列裝的15式輕量化主戰坦克在高原環境中展現了強大的作戰性能。
作為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大國,解放軍裝甲部隊需要應對多種不同的作戰地形。但50噸級的99式坦克只適合在廣袤的北方平原使用,對於南方水網地區和西部高寒地區,重型坦克的機動性將受到極大限制。針對這樣特殊的作戰環境,中國研制了最新的15式輕量化主戰坦克。
據目前披露的信息:15式坦克全重在30噸到33噸之間。雖然頂著輕型坦克的名頭,但15式的防護也相當可觀。其采用了當今主流的模塊化防護原理,可根據不同的威脅等級換裝包括爆炸反應裝甲、陶瓷復合裝甲、格柵裝甲等裝甲模塊,最大噸位可增加到36噸。
15式炮塔正面各安裝了一塊楔形裝甲模塊,戰場受損可隨時更換。炮塔後部安裝了多層金屬格柵,平時可以放置各種雜物,也可防禦RPG等反坦克火箭筒的攻擊。此外,15式炮塔側面還可安裝多塊附加裝甲快,進一步提高對空心破甲彈的防護。
在車體防護上,15式正面可安裝復合裝甲和反應裝甲模塊,車體側面還可在橡膠裙板外側加掛類似M1坦克的大型附加裝甲模塊,極大提升整車防禦能力。不過15式畢竟是一款輕量化坦克,即使炮塔和車體在滿掛載狀態下也只能扛住中口徑穿甲彈和老式反坦克火箭彈,面對印軍T-90S的125mm穿甲彈和新型反坦克導彈,15式還是扛不住的。不過我們也不會拿輕型坦克去和別人的重型坦克硬碰硬,15式坦克的定位就是"打的過我的上不來,上的來的打不過我"。
為了適應高原作戰環境,15式采用了一臺最大功率650KW的渦輪增壓柴油機,在空氣稀薄的高原地區啟動速度快。出於技術成熟考慮,15式並沒有采用液氣懸掛系統,而是采用了可靠的半主動扭桿懸掛系統。配合大功率發動機,15式的最高公路時速可達70公里,並且具備一定的涉水和潛渡能力,在高原和南方水網地區機動性十分靈活。
在火控方面,15式坦克具備99A主戰坦克水平的火控和觀瞄系統,炮塔右側為車長獨立集成觀瞄系統,炮塔左側為炮長集成觀瞄系統,集成了白光、紅外、微光等功能,不但具備"獵殲"作戰能力,還賦予坦克精確的射擊能力,非常契合輕型坦克快速機動作戰的特點。
與99式和96式采用的轉盤式自動裝彈機不同,15式采用了尾艙式自動裝彈機,105mm穿甲彈儲存在炮塔後部的彈倉中,最多可存儲18發炮彈。在工作時通過輸單機構送入炮膛,最高射速可達每分鐘8發。15式的炮塔采用彈藥隔倉化設計,增加了泄爆孔,可以防止被命中後的二次殉爆,提高了安全性。
在火力方面,15式安裝了一門94式105mm主炮,在制造工藝上采用了加長輕量化炮管,其倍徑達到了驚人的59倍,是當今威力最大的105mm火炮。在發射105mm鎢合金穿甲彈時,可在3000米開外擊穿550mm以上的垂直鋼裝甲。除了當今第一梯隊的主戰坦克,這樣的威力已足夠對付中國周邊國家裝備的坦克。印度陸軍的T-90S和T-72均無法承受15式的正面一擊。
作為解放軍最新列裝的高原坦克,15式的性能足以壓制印軍在周邊部署的任何裝甲車輛,在未來可能到來的沖突中,15式坦克必將扮演重要的地面突擊角色,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穿甲彈威力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款是瑞典紳寶波佛斯動力(Saab Bofors Dynamics)的AT-4反戰車火箭彈,另一款是台灣中科院的紅隼反裝甲火箭彈,兩款性能展示比較
【國防自主的範例 取代外購AT-4的紅隼反裝甲火箭】
影片前段是瑞典AT-4反戰車火箭射擊移動靶,影片後段則是我國紅隼反裝甲火箭擊穿裝甲版的測試。
先談談AT-4,這是取代M72 LAW火箭彈的反裝甲火箭,1987年服役至今,能夠在400m外貫穿450mm(一般HEAT彈頭)或600mm(高穿透力彈)的滾軋均質裝甲(Rolled homogeneous armour,RHA),也有破壞掩體或碉堡的高爆雙用途彈(HEDP)。
因為AT4是一次性武器,這些火箭都預先裝填在發射器中。此外因反恐戰有很多住民地戰鬥的需求,最新版本的AT4-CS(Confined Space)在發射時,會從後方排出鹽水以中和火箭後燄,讓使用者可以安全的從掩體或建築物內發射。
數據上看起來,就算AT-4最高600mm的RHA穿透能力,也不能對付主力戰車正面裝甲,不過這類單兵攜帶的反戰車火箭,本來就不是正面跟主戰車硬扛,而是射擊戰車的側面或後面,甚至在建築物或高地上,居高臨下射擊戰車頂部。
或對付防護力差一大截的裝甲車、其他軍車、低飛懸停的直昇機,又或是拿來擊穿掩體、摧毀機槍陣地等,用途並不限於「反裝甲」。
我國部隊也有採用AT-4(早期型),但是在AT-4超過使用年限(更古老的彷M72 LAW的66火箭彈更不用說了),中科院決定不再外購,自力研發與AT-4同等級的火箭彈,即後來命名為紅隼(Kestrel )的反裝甲火箭。
原本國造新型火箭彈的初期型版本(2009年),只有300m射程,穿甲能力也僅300mm,與古老的M72差不多,顯然不能滿足需求。
但後來2013年下部隊測試的版本,改良很多,射程可達400m,穿甲威力也達到400mm RHA。為了應付巷戰需求,中科院也開發了「攻堅彈頭」(也就是前述的HEDP),可以擊穿20cm厚之鋼筋強化混凝土,表面破壞直徑達70~90cm。
目前我國採購紅隼反裝甲火箭的單位,除了海軍陸戰隊(700套)與憲兵(445套)外,海巡署為了加強東沙與南沙海巡官兵的火力,也採購了84套。
影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saabtechnologies/videos/121106036239213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8JN1tf28I
#editor_R編
穿甲彈威力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似乎非常厲害耶~~(✪ω✪)
1980年代後期的M1A1開始裝備的120公釐M256光膛砲,如果發射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在2000公尺外都可以擊穿80公分厚的鋼板,至今仍是西方世界最有威力的戰車砲。
#戰車 #陸軍 #軍購
穿甲彈威力 在 微型脫殼穿甲彈的威力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這樣50機槍脫殼穿甲彈不就可以對一般裝甲車造成威脅?但對ZBL-08步兵戰車應該無用(軍事迷基地第1頁) ... 這類子彈可以讓二戰的反坦克槍提升威力了. ... <看更多>
穿甲彈威力 在 一颗炮弹击穿十层钢板- 婷婷看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威力 惊人!实拍中国新式 穿甲弹 测试:一颗炮弹击穿十层钢板. 974. 974. 94. 335. 婷婷看世界的更多视频. 00:16. 平底锅能挡住子弹吗? ... <看更多>
穿甲彈威力 在 Re: [討論] 解放軍新型穿甲彈威力巨大! - 看板Military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這就是戰場搶修啊,全程看下來真假各半吧。
我沒在現場看,我來作勘估,就是超過三小時經濟修復時效,就拉回保修收集站了
這台車主損是在砲塔部,戰車的砲塔和底盤是二個總成,對車身和傳動並沒有受損
以影片來說,他的引擎受損,後面也有說到要換總成。
如果有引擎來說,單純換引擎總成,以國軍二級廠來說120分鐘是基本的。
這些人是軍區裝備修理大隊,也就是國軍的4級(地區聯保廠再生所)換個引擎跟吃飯一樣
注意他的編組有焊工兵和鉗工兵,所以明顯不是二級的(修理排)
保修組長(二級軍士長)有說8分50秒說吊砲塔就花二個多小時,這也是舊式坦克的問題。
不像新一點的戰車,拆龜殼就可以吊了,也就是引擎室是一個獨立空間,模組化的設計。
他後面也是要回去廠內大修,這個片子不過吊個引擎,國軍也有這個科目
基地就會測了,他最終傳動和變速箱又沒壞,他的時間都花在砲塔了
給我88車和履保我也作的到啊,重點他們是四級,作二級的事,沒有比較強
解放軍這種片很多,可以看可以參考,至於單純的怕或看不起就沒必要了
1.5分44秒換通信機總成,在全車電系失效引擎無法起動下。
怎麼過電作測試(9分37秒就說電瓶損壞了、10分10秒說發電機損壞)
2.裝上去後,又把砲塔吊走,作業程序反向
3.11分18秒的水管顏色和車內佈局不同,斷口過分整齊。
所以這明顯是為了介紹後面的工法布的梗,修理的展示
4.解放軍已經配合使用內視鏡,國軍還在用手感覺滲漏
5.第二台車只有線束受損,當然三小時內就可以完工,又不用換總成和次總成
6.車身線束是最難檢查的部份,所以美軍都是用表頭測試儀,當然國軍還是經驗啦..
====
其他重點
15分51秒上車用小鐵梯,不用花多少錢,官兵上車快又安全,
相較國軍還叫阿兵哥用爬的,雙方對實戰的要求就有落差...
他的機保車是箱形,也就是機儀具可以帶比較多,國軍還在用悍馬就...
※ 引述《proudhao (鹽瀆小豪)》之銘言:
: 視頻地址: https://ppt.cc/UEna
: 央視軍事頻道的節目,99式坦克發射穿甲彈,一炮貫穿59坦克。
: 擊中瞬間真的很震撼!
: 1:50左右開始
--
「過兒,你武藝精進不少,莫非有什麼奇遇?」
「郭伯伯,被芙妹砍斷手臂后,沒想到因禍得福,
被我在深山裡找到一個劍冢!」
「哦?是哪個賤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7.179.211
※ 編輯: notepad67 來自: 125.227.179.211 (11/20 02: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