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麻糬
在日文中,「餅」念做mochi,音譯成麻糬。
之前翻了一本書,日文漢字是「柏餅」和「櫻餅」,但編輯認為「餅」跟一般台灣人的認知不同,所以改為「槲葉麻糬」和「櫻花麻糬」,但「鏡餅」(就是這張圖裡的這個)呢?要翻成「鏡麻糬」?(另外像是薄口醬油,中文要翻什麼?直接用漢字還是?而且薄口醬油只是顏色比較淡,用的鹽比濃口還多!中國的話大概就是生抽和老抽了吧)
《年糕去澡堂》這本裡把麻糬翻成年糕,但麻糬並不一定是「年」糕,麻糬隨時都可以吃,年糕是新年限定。
好啦我現在在翻韓國的麻糬繪本。我們都叫「辣炒年糕」,韓國的春節時吃的「年糕」的確是長條形的,但中秋節的「松餅」呢?我暫時翻成了「松糕」。但是在解釋的句子裡,就變成了「農曆8月15日中秋節用新米製成的麻糬」,還是得翻成麻糬,不能翻成年糕。
故事本文第一句就是:「明天就是麻糬們的聚會了」,這裡也不能翻成「年糕」們,因為也只有一種是過年時吃的。在我的中文語感裡「糕」跟「麻糬」的口感也是不一樣的。(說「糕」我會直接想到像發糕那種口感)
所以到底要直接引用漢字「餅」,還是用糕,粄?還是用麻糬?
粄條日文 在 飛行寶貝Party in the Ai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芬妮@汐止忠厚托育中心
#日文口譯 活動Day2
今天要進行第二天的口譯活動了!這次帶領38位日本客人參訪的對象比較特別。台日雙方都是育兒院/幼稚園的經營者!所以芬妮偶然地有了與小朋友接觸的機會!
還可以把小朋友的手製的拼貼繪圖卡片帶回家。無憂無慮的小朋友一直和我們揮手打招呼,芬妮的心都要融化了呢!!!
昨晚最棒的是可以和大學同學Anita一起工作,38人大團走散不是開玩笑的!所以我們就分工合作來照顧大家的各種需求/疑問。
晚餐時除了要替大家翻譯作為溝通的橋樑外,還要同時check6大桌的酒水是否充足,遇到薑母鴨啦,紅蟳粄條等比較特別的料理時也要去各桌解釋介紹。
陪喝一杯當然也是必要的社交活動啦。所以說口譯不是這麼單純地用某個語言來換錢的交易喔!!!
是要付出心意與感情滴!
給有志從事口譯活動的寶貝們做一個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