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解密】網路上搜尋到的系列文章,作者是shanemate,內容與建議多半是來自於較新的論文研究,摘要分享給大家。結論先來,四大要點:
一、運動讓你不復胖: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脂聯素的分泌。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中高強度運動四到五天。
二、該吃什麼?
-避免糖與代糖的攝取,減少對甜味的依賴。
-減少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改吃未精製的五穀雜糧。
-不僅僅吃低GI飲食,而是要吃低FII飲食
-增加天然脂肪的攝取,例如牛油,豬油,奶油,魚油,冷壓椰子油。攝取未過度加工的單元不飽和脂肪,例如冷壓初榨的橄欖油,酪梨油,亞麻子油。
-避免氫化植物油(例如氫化椰子油),避免加工的多元不飽和脂肪,例如沙拉油(大豆油),玉米油,芥花油(canola oil),花生油,葡萄籽油。
-避免油炸物。
-避免脂肪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一同攝取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適量,甚至少量的蛋白質攝取(一公斤體重0.8~1克),這和減肥無關,和長壽有關。
-增加天然有機蔬菜水果的攝取。
三、限制進食的時間與頻率:把一天的進食時間限制在八小時內,剩下的16小時都不要吃東西。例如只在中午12點到晚上八點之間進食。這叫做16-8的間歇性斷食。
四、釋放壓力與充足睡眠:飲食不是肥胖的唯一原因。如果肥胖是因為長期的壓力,飲食的效果會不太好,培養運動的生活習慣,釋放壓力反而比較有效。睡眠不足也會讓人變胖。
【肥胖解密1:肥胖的設定點理論 Set Point Theory】
人體有一個自動穩定體重與體脂的機制「恆胖計」,所設定的體重或體脂程度,就叫做設定點(set point)。胖子之所以胖,是因為他們的設定點高,減肥失敗是因為減肥的方法沒有改變設定點,所以節食一段時間後都會復胖。瘦子之所以瘦是因為設定點低,怎麼吃都不會胖。
不同食物吃進肚子,對於賀爾蒙的影響都不同,所以就減肥而言,不同食物的一卡路里都不一樣。減肥要成功,一定要慢慢改變身體恆胖計的設定點。哪些賀爾蒙是引響肥胖的關鍵角色?
1. Insulin 胰島素與 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阻抗
2. Leptin 瘦體素與 Leptin Resistance 瘦體素阻抗
3. Incretin 腸泌素
4. Cortisol 皮質醇
【肥胖解密2:胰島素讓你胖】
體內的胰島素量和肥胖有正相關。胖子的胰島素分泌量比一般人平均高出20%,且胰島素和體脂比例,腰圍等都有正相關。
肥胖,不是熱量失衡,而是賀爾蒙失衡!減肥的關鍵不是如何平衡熱量,而是如何去平衡賀爾蒙。如果胰島素讓你胖,那麼減肥的目標首要就是降低胰島素的量。
【肥胖解密3: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是身體內胰島素失去作用的指標,它與一系列的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阿茲海默症)都有密切的相關。
長期持續地高胰島素濃度會一步步提高胰島素阻抗。這裡有兩個要件,高濃度與長期。這是目前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的狀況。他們一步步看著自己走向終點,指標就是注射的胰島素劑量。就算在健康人體內,高胰島素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
為何在一開始就有高胰島素?很明顯,精緻的澱粉,糖等高GI的食物是個主因。但別忘了,我們還需要第二個要素,時間,長期且持續的高濃度胰島素才會產生胰島素阻抗。
那麼要如何維持體內胰島素一直在高檔?你就一直吃就對了!早餐後吃個點心,喝杯加糖熱拿鐵,中餐後來杯含糖飲料,下午再加個下午茶,晚餐後吃甜點,睡前加宵夜。你就只要一直吃吃吃,一天六餐或是含糖飲料不斷,就可以持續維持體內胰島素在高檔。
【肥胖解密4:胰島素阻抗的成因,新的典範】
肌肉一方面會使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當作能量來源,另一方面會接受胰島素的指令把葡萄糖轉為肝糖儲存起來備用。
肌肉的胰島素阻抗:肌肉使用(氧化)葡萄糖的能力與儲存葡萄糖的能力都下降。
肝的胰島素阻抗:肝臟持續不斷地製造葡萄糖,同時肝臟也累積了一堆脂肪。學界已經認可脂肪肝會形成胰島素阻抗。
上述這兩個胰島素阻抗都有脂肪的異常累積(ectopic lipid accumulation)。脂肪的異常累積是說脂肪儲存在不正常的地方,例如肌肉與肝臟細胞內。因為脂肪的過度外溢,把細胞裡面塞滿滿的。
脂肪細胞分泌脂聯素(影響脂肪累積與形成胰島素阻抗最重要的激素),脂聯素分泌不足會降低脂肪細胞儲存的能力,造成脂肪外溢,然後導致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疾病。
【肥胖解密5:胰島素阻抗的解方,新的典範】
想辦法去提高自身脂聯素的分泌才是治本的解方。目標:
1. 降低體內胰島素濃度(胰島素會阻止人體使用脂肪作為能量,進一步提高胰島素阻抗)
2. 大量消耗細胞內被塞滿滿的葡萄糖與脂肪
3. 提高自身脂聯素的分泌。
方法一:運動
長期且持續的運動才有顯著的幫助。持續到半年以上的運動訓練,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運動4~5天,不管是哪種運動(有氧或重訓)都可以,但只有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有用。
有氧運動:以自己最大心跳率(Maximum Heart Rate, MHR)的百分比決定運動強度。
中強度:60~70%MHR
高強度:70~80%MHR
重量訓練:以自己的最大肌力 (1RM,只能舉起一次的重量)的百分比為主。
中強度:60~65% 1RM,只能夠做15下就力竭的重量
高強度:75~80% 1RM,只能夠做8~10下就力竭的重量
鍛鍊後,肌肉細胞裡的粒線體數量會增加,還可以增加大腦內BDNF的提高,改善大腦的每個功能(學習,記憶,情緒,創意等)。
方法二: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是一種超低碳高脂飲食,10%的碳水化合物,10~20%的蛋白質,70~80%的脂肪。生酮飲食不吃任何澱粉與糖,不吃水果(有果糖),10%的碳水化合物都來自蔬菜。也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因為肝臟會使用胺基酸製造葡萄糖)。當身體沒有葡萄糖,就只能使用脂肪當作能量來源。
生酮飲食對於減肥有奇效。因為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就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身體的胰島素始終維持在低檔,直接降低身體恆胖計的設定點。胰島素一直在低檔,就直接改善了所有和胰島素相關的代謝症候群疾病,例如肥胖與糖尿病。
方法三: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在減肥與降低胰島素阻抗上有驚人的效果,上面低碳飲食的好處(減肥,降低HbA1c,提高 LDL/HDL,降低血脂濃度)它都有。且有提高腦內BDNF、抗老化、治療關節炎、提高體內生長激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好處。
小孩,還在發育的青少年,孕婦,哺乳婦女,及瘦弱的老人不適合進行斷食。
【肥胖解密6:肥胖的終極原因 The Ultimate Cause】
瘦體素是控制食慾的關鍵賀爾蒙。當瘦體素分泌量低時,會觸發飢餓素使人產生飢餓感,提醒說該吃飯了。瘦體素分泌量高過一個閥值時,會刺激腦部會發出飽足感,告訴人已經吃飽了,不用再吃了。高濃度的胰島素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與瘦體素阻抗。胰島素一方面幫你囤積脂肪,一方面又告訴你還吃不夠,怎麼吃都吃不飽。
只要一進食,胰島素上升,血液中脂肪酸濃度就馬上下降,六小時後才回到原本的濃度。也就是說,只要你一進食,就不會燃燒脂肪。運動是為了降低胰島素阻抗,並不是為了消耗熱量或燃脂。
要怎樣降低恆胖計的設定點?要降低體內的胰島素。減少進食時間、挑選不刺激胰島素的食物。所以減肥不需要計算熱量。不用計算熱量不代表不控制飲食,暴飲暴食,而是要傾聽身體的聲音。不餓不吃,餓了才吃,吃飽就好。當你的設定點降低,身體自然會降低食慾與增加飽足感。
[肥胖解密7:高蛋白減肥法有效嗎?]
研究者在以色列找來了322位志願的胖子,隨機分成三種減肥飲食,並且嚴格執行兩年(2005-2007):
第一種是低脂飲食,並且限制熱量為男性1800卡,女性1500卡。這派飲食就是普遍最流行的,減少熱量攝取(但是大於基礎代謝率),製造熱量赤字的減肥法。飲食中有30%脂肪,碳水化合物則以穀類,蔬菜水果為主,避含糖飲料和脂肪攝取)。
第二種是地中海飲食。一樣限制熱量(男性1800卡,女性1500卡),攝取大量蔬菜水果,避免紅肉,以魚和雞肉代替,飲食中有35%脂肪,以橄欖油和堅果類為主。
第三種就是標準的阿金飲食。不限制熱量,從低碳(20g/day)開始到中碳(120g/d)的循環(阿金飲食說不用一直維持在超低碳)。
結論:只要吃對食物,不需要限制熱量。即使熱量攝取相同,低脂與地中海飲食的結果大相逕庭(血脂、膽固醇等也都不同,地中海優於低脂飲食),這說明同樣的一卡路里,如果來自不同的食物,對身體的賀爾蒙影響也會不同,a calorie is not a calorie。
【肥胖解密8: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雖然蛋白質不會引起血糖升高,但蛋白質還是會刺激胰島素分泌。1967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空腹胰島素佔了24小時胰島素總分泌量的50%。
血糖很重要,但也別忽略了胰島素。如果只顧血糖,你有可能攝取了低GI,但卻會引起高胰島素的食物,結果依舊造成肥胖與糖尿病。
當食物一進入口中,胃就會分泌腸素胰素(incretin, 包含GLP-1與GIP兩種肽),腸素胰素會馬上指示胰島分泌胰島素。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都會刺激腸素胰素的分泌。所有的食物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只是程度不一。
FII值依序最高的分別是 馬鈴薯、白麵包、全麥麵包、白米飯,炸薯條。FII值最低的是全麥義大利麵,義大利麵、裸麥麵包、糙米飯。全脂牛奶的FII值遠低於脫脂牛奶。
純脂肪的胰島素指數相當低,大約是白麵包的3%。腸素胰素除了刺激胰島素分泌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降低胃部蠕動,這個作用會增加人的飽足感,告訴人們快吃飽了。
簡而言之,腸促素對於肥胖同時有一正一負兩種效果,一方面增加胰島素,另一方面增加飽足感。蛋白質對於肥胖的效果取決於這一正一負的作用。就長期追蹤研究的調查來說,喝全脂牛奶有助於減肥,脫脂牛奶則不會。提高肉類的攝取則和體重增加有正相關。
【肥胖解密9:碳水化合物假說與沖繩】
在日本有一群人,很長壽,百歲人瑞比例全世界最高,這區的人口平均BMI是20.4,他們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風等疾病比例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低,但是他們的飲食有85%是碳水化合物。他們是沖繩人。確切地說,是沖繩的老人。
雖然吃的是超高碳飲食,可是他們都很瘦,沒有肥胖的問題,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中風)與癌症的比例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低。傳統沖繩人的主食是紫地瓜(69%),配上一點點米飯與五穀雜糧、豆類、和一點點魚。飲食中碳水化合物85%、蛋白質9%、脂肪6%。
地瓜、粗糙的五穀雜糧與米飯麵包等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差別在哪裡?膳食纖維。纖維是一種保護因子,會減緩食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的上升速度。除此之外,纖維會妨礙結腸吸收脂肪酸的速度,這會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還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減肥不必然要減碳,但是要提高纖維的攝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白飯,白麵條,麵包與馬鈴薯替換成高纖維的五穀雜糧。目前學術界對長壽研究的共識,是熱量限制與蛋白質限制,沖繩飲食完全符合這兩項原則。
【肥胖解密10:糖與代糖,苦澀的真相】
一份葡萄糖吃入體內只有小於5%會合成脂肪。同時葡萄糖會刺激胰島素與瘦體素,大腦知道我們吃了東西,會知道何時要給我們飽足感。果糖不會刺激胰島素與瘦體素,大量攝取果糖不會給我們飽足感。果糖100%進入肝臟代謝,它不會變成肝醣儲存起來,全部的果糖都必須被肝臟代謝掉。
這些果糖除了一部分變成能量外,其他會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尿酸質、新生的脂肪與膽固醇,還會刺激肝臟的發炎反應。人體的膽固醇有八成是肝臟製造的,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變成人體內儲存的比例極低。吃蛋黃不會給你膽固醇,但是吃果糖,會。
糖會提高得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攝取果糖不好,那我們改用代糖好了?但習慣喝越多代糖飲料的人體重增加越多。代糖的使用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還可能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在進食後兩個小時,阿斯巴甜組(Aspartame,圓形)與甜菊組(Stevia,方形)的胰島素指數是蔗糖組(Sucrose,三角形)的五倍以上!這表示在同樣的血糖變化量下,代糖組的人需要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去工作!代糖確實不會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但是它會間接影響人體對於其他食物的胰島素反應。和保護性的纖維相反,代糖似乎會加大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肥胖解密11:飽和脂肪錯了嗎?】
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和人體內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聯。脂肪的膽固醇假說是錯的,反倒糖(果糖)的攝取才是關鍵。
大量吃脂肪的好處(降低血脂、膽固醇)都來自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當血液中同時存在著大量的葡萄糖與脂肪酸,這些脂肪酸進入肌肉細胞之後就會妨礙胰島素的工作,提高肌肉的胰島素阻抗。
但是如果飲食中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只吃蛋白質與脂肪。在人體內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與甘油,沒有葡萄糖。這兩類食物都是零GI,不會升高血糖,就沒有了上面的問題。
可以正常攝取飽和脂肪(動物油,椰子油),但是請避免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同時攝取。建議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例如橄欖油,酪梨油。除了富含omega-3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魚油、亞麻子油)以外,避免其他的植物油(氫化植物油,葡萄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等,所有一切外面餐廳普遍使用的油)。
吃奶油會讓你瘦,當你只吃奶油的時候。奶油讓你瘦,但奶油麵包會讓你胖。
系列原文:
https://shanemate.blogspot.com/2017/01/1-set-point-theory.html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粒線體數量」的推薦目錄:
- 關於粒線體數量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粒線體數量 在 Jessi.de傑西德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粒線體數量 在 超人叔叔 Bruce Tyson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粒線體數量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粒線體數量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粒線體數量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粒線體數量 在 健康2.0 - 很多慢性病是因#粒線體出問題... #3招日常動作 的評價
- 關於粒線體數量 在 《80%慢性病和細胞粒線體有關! 》2019 08 09『1600ㄟ播新聞 ... 的評價
粒線體數量 在 Jessi.de傑西德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Regulat 瑞古樂」右旋乳酸 輕盈能量 紅色350ml
📣【食用方法】飲用前請先搖勻,每日二次,每次10毫升,於每天早上空腹、睡前口含30秒後再吞下,可直接飲用或加冷開水稀釋飲用。
👉【主要成分】REGULAT kaskadenfermentiertes精礦100毫升,包括水,檸檬,無花果,核桃,大豆豆,椰子,蔥,蔬菜甘油,芹菜,豆芽,朝鮮薊,豌豆,小米,薑黃 ),濃縮橙汁,鎂,維生素C,天然風味,香子蘭豆提取物,氯化鋅,硫酸錳,幹維生素D3,菸酸,泛酸鈣,鹽酸吡哆醇, 核黃素,鹽酸硫胺素,鉻(III)氯化六水合物葉酸,氰鈷胺。
👉【適用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大病初癒人士、身體免疫力下降人士、過敏體質者、腫瘤患者、皮膚病患者。
👉【產品介紹】
包含集中力量REGULAT營養鉻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在正常的情況下,鋅支持一個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代謝。鎂,錳,維生素 B1,B2,B3,B6,B12和維生素C的正常能量代謝是非常重要的。鎂,維生素B2,B3,維生素B6,維生素B12,泛酸,葉酸和維生素C的減少疲 勞和疲勞。維生素B1有助於心臟功能正常。維生素B6,B12,C,D3和鋅支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維生素B2,維生素C,鋅,錳,具有抗氧化防禦系統的特殊含義。鎂,維生素B1和B6是正常神經功能的重要。
👉【產品功效】
1、增加粒線體數量與功能,修復粒線體,提升細胞能量製造。
2、抗氧化抗發炎,增強免疫功能。
3、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
4、抗血栓調節血壓。
5、促進消化。
6、抗老化。
7、抗癌抵禦腫瘤。
粒線體數量 在 超人叔叔 Bruce Tyson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訓練,比你想像的難很多】
.
首先,這篇文分為幾個重點,力學暫且跳過:
一、常見錯誤觀念
二、有氧/無氧與能量系統
三、運動肌肉收縮和能量系統
四、肌纖維型態和能量系統
五、總結
.
【一、】
訓練的內容和目標不一致、運動表現和外觀也不一致,
其實是常有的事,但更重要的一點-----起初是想得到健康,但其實是在傷害身體。
這些都是新手常掛在嘴邊的說法,或是非專職人士會有的觀念:
-想先瘦下來才開始練重訓?
-只是想運動表現好,所以應該避免練太多重訓?
-體能看似很好,運動表現不上不下
-體態看似很好,運動表現卻很差?
-體態看似很差,運動表現卻很好?
.
這些則是老手都經常會跌跤的常見情形:
-上班前去健身房、下班直衝健身房,一天運動好幾個鐘頭,一週好幾天都這樣
-健身沒有針對生理壓力做必要的調控,沒有計畫性的更改訓練強度和所謂的訓練量,每次去就是炸
-飲食沒和壓力源配對,不用多精細,但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差太多
-睡眠沒和目標配對,長肌肉、增進爆發力,一直用不太好的狀態下去操,根本凶多吉少
還有很多就不再列舉了,這些可能性僅是最常見的幾個,就已經會有很高的失敗率(心理層面會先...),還會減年損壽(主要是自由基的部分...)。
.................................................................................................
[不是重點的部分]
要完美的符合訓練目是不可能的,大多人幾乎都為了經濟、家庭,
甚至單純的存活而煩惱著,變數實在太多了,
且又有幾個人願意錢少賺、在別人眼中生活過得樸實無華且枯燥?
所以要"完全的個體最佳化",
根本不可能,就算是職業選手都有酒攤要跑(?
不過還是有最具經濟性的訓練方式啦,首先要盡可能具備事半功倍的特質,
而不是每天花兩三小時以上就只是為了進步,那個我稱之為最低時薪,沒確切的方法。
要不碰運氣就獲得進步,不是單靠苦練,是入門訓練學的觀念要有,首先要--------了解自己,學習基本知識(暫且統稱運動生理方面)
基本上沒有入門解剖學、物理、生化、肌肉學、訓練學、生理學等的知識,自主訓練要發揮自體極限【絕對】不是苦練就可以辦到。
我們必須先撇除自己的喜好、主觀意識,
客觀地看待訓練(訓練和運動意義上可能非常不同,建議不要相提並論),
當然我也不是要將訓練狹義的侷限於"重量訓練"。
最後在提醒一下,別被誰無師自通的健壯友人影響了你的思考能力,
不要以為沒有運動生理知識就不會有巨大的肌肉,
我還看過連cable crossover胸推角度都不會分辨的老鳥教練,
更不要說cable crossover的基本物理限制都完全不知道,
但沒知識一樣看起來很"粗"。
就只是因為他看起來很明顯與眾人不同,並不代表什麼,
他碰運氣達成的,他也一樣會讓你碰運氣,你運氣好就頂多練不起來,運氣不好就運動傷害,
這個圈子不大,相信我,待久了也真的肯下功夫念書的都會懂我在說什麼。
.
每個人都有他習慣、喜歡的方式,
就像是自己做的料理好不好吃,
可以是個人隨興的灑灑蔥花、鹽巴,
覺得吞得下去吃得飽就好,能不能接受、喜不喜歡當然可以是主觀的。
而且應該很多人都相信,少部分無師自通的人,也能有異於常人的優異表現,
不過懂不懂原理,做一道料理能不能好吃又不傷身,那完全是兩碼子事,
且能有天份又有研究精神的,可說是非常罕見。
另外,我們得留意某些現象:
"我沒有要專精到米其林幾星"、"我沒有要練太壯"、"我沒有要舉很重"、"我沒有要練得很誇張"等..
這些說法,通常會先限制你的發展,就像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一樣...
(因為通常都達不到,講話才這麼酸?)
再者,一道吃不死人勉強填的飽肚子的料理,
並不包含顧慮到營養素的學問,
更不要說要涵蓋食品化學的學問在裏頭了。
亂練,就像亂煮,吃不死你不代表吃不死別人。
食物本身的意義,就在於提供營養素,
訓練本身的意義,就在於盡可能的接近目的。
(想吃垃圾食物當然可以,但是主要的營養素你搞定了沒?風險你有想過、查資料研究過嗎?)
(話說研究文獻,其中的科學實驗,實驗過程限制的變數和執行方式其實沒辦法讓瑕疵完全沒有,瑕疵一樣一堆,很想寫又很怕被一些smart ass在沒搞清楚前因後果再來會錯意...)
(沒辦法,有時候人難免會不知道自己很主觀,然後思考方向有問題又不容糾正,戳他又自己鬼打牆)
(文獻不是沒用,但也要先學會懂得看文獻,同時具備一點經驗值來將其實際化,這樣文獻才會用對地方啊)
.................................................................................................
【二、】
言歸,訓練到底有多難-[能量系統]
首先,訓練最困難的地方之一,
就是"能不能"同時顧慮到能量系統,
首先對運動相關知識不太有概念的人,
我大概解釋一下能量系統是什麼。
[能量系統]大概是在解釋人的身體,
透過哪種方式"合成"身體所需的<<能量>>,
而能量就是所謂的<
這是一個攜帶化學能的分子結構,
透過化學鍵斷裂來釋放[化學能]...
身體需要的能量其實是化學能,嚴格上來說不是食物喔,那是不準確的。
不過食物確實是主要的能量源頭,但必須降解到最[基本單位],
再從這些"基本單位"透過[能量系統]生成<
(((食物到基本單位,例如:
脂質->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蛋白質->胺基酸
這些基本單位,會透過上述所謂的有氧/無氧系統的"加工",
得到最後可用的"能量"<
(這些系統一直都是啟動的,需求不同時會做出額外的調整)
"身體需要的能量,嚴格上來說不是食物",
用個新聞來比喻:
受困十三天的足球隊,
在沒有食物吃的時期還可以吃自己,
因為身上還有僅存的醣源、脂肪、蛋白質,
這些都可以透過【能量系統】代謝來用。)))
.................................................................................................
【三、】
[運動肌肉收縮和能量系統]
-
和全身的細胞一樣也是使用<
而運動中常聽到的【能量系統】則主要可分為【無氧】和【有氧】。
-
所謂的有氧和無氧如果是說運動,
區分的方式可以有簡化的方式,
那就是看當下。
-
##舉兩個無氧運動的例子:##
1. 我正在運動,而這個運動主要的重點是扔鉛球,那麼正在扔鉛球的這個行為大概叫做無氧運動。
2. 他正在運動,而他的運動主要的重點是嘗試用棒球扔出最快球速,那麼正在扔棒球的這個行為大概也可稱之為無氧運動。
這兩個例子的共通點,都是當下持續的時間非常的短暫,且假設很費勁。
不過這兩個例子的瑕疵,在於沒有設定先決條件,
如果剛剛我扔的鉛球、他剛剛扔的棒球,是可以連續扔500顆不休息的程度,
那麼再用力都不能說是無氧運動了。
不是無氧運動的特徵,就是外在運動表現會衰減,
第1~第10顆都可以扔得又快又遠,但後續所產生的衰退表現,
則是逐漸從無氧"退階"至有氧運動的證據。
所以還是得看運動者當下所產生的外在運動表現,在完全不休息的情況下,
簡單的方式是休息3-5分鐘左右,再重新進行測驗,就確定可以測得無氧運動的輸出水平。
-
##至於有氧運動就複雜多了##
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個運動的當下,
除了上述的判別方式之外,還有個人的有氧代謝能力。
人體大部分時間能量代謝主要來自呼吸作用,
這個呼吸作用嘛...跟肺部氧交換率有蠻大的關聯性,
我們進行有氧代謝來產能的時候,粒線體內的細胞色素需要持續將質子向粒線體內膜間隙打出來維持質子驅動力,
這個驅動力則需要持續的氧氣供應來接收內膜間隙的質子並維繫內外離子梯度差,一旦最終電子接收者不存在(氧),
這個梯度差就無法維持,有氧代謝ATP便無法繼續,很危險滴。
不過在運動方面時肌肉的有氧代謝就不一樣了,
在能量使用的需求大於生成速度,最多就是無力繼續,
如果硬要...那當然會像上面說的,很危險。
有氧運動的分辨方式,為什麼我覺得很複雜?
如果我現在在扔鉛球,而且真的很用力,然後每扔一次就休息3-5分鐘,
總共花了2小時,但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休息,心跳率平均值也不高,這個過程到底該叫有氧還是無氧?
不過假如跑步連續用4分速跑一個鐘頭沒停過,我們可以肯定這叫有氧運動,因為無氧運動沒辦法連續輸出相同的功率長達這樣的時間。
總之不論何時,能量系統都是同時開啟,
人體在日常活動沒有"純有氧"或是"純無氧",
只有針對"當下"的活動所需的作工,
供應的能量系統來源為何。
-----能量系統方面稍微細節一點點的內文-----
有氧和無氧在能量代謝的差異上,
就是一個葡萄糖分子能代謝出可用的ATP分別是36~38個(醣解作用,krebs cycle,ETC)vs. 2個發生在醣解作用的總和,
(氧化磷酸化vs.受質磷酸化)
-
[無氧]包含常聽到的"磷酸肌酸"和"無氧醣酵解"系統。
<無氧醣酵解又稱之為乳酸系統,因為最終電子接受者氧氣不存在,丙酮酸成了最終電子接受者而形成乳酸>
-
[有氧]則是透過呼吸作用來合成ATP,通常教科書稱之為有氧醣酵解,
不過回想起來老師說應該要看詳讀呼吸作用,這樣或許會比較清楚。
<有氧代謝除了都需要透過呼吸作用,在代謝食物降解後的這些基本單位,共通點都是乙醯輔酶A進檸檬酸循環。>
-
[有氧]後續的代謝程序,大致上就是在粒線體基質中繁瑣的克氏循環"產出"氫離子電子攜帶者,主要是在下個步驟"電子傳遞鏈",
產生主動運輸,形成質子驅動力,ETC最後一個步驟將磷酸基接上產生ATP(ADP->ATP)...>
-
(能量系統沒這麼簡單,不要以為看懂了,而且每個人對應不同的解說方式也會有不同的理解,但不代表答案有好幾個,只是你會需要反覆驗收這些邏輯)
-----能量系統方面稍微細節一點的內文結束-----
.................................................................................................
【四、】
[肌纖維型態和能量系統]
人體有已知的纖維型態,
就是所謂的白肌(Type IIb)、紅肌(Type I)、粉紅肌(Type IIa),
但纖維型態的所有種類並沒有清楚的定論,
仍處於暫定或有待確認之事實,
所以我們就先說上述三種。
-
白肌中的微血管分布應為極少或全無、
粉紅肌則為些許至較多、
紅肌則為極高,
微血管分布越多者,
其代謝型態也有不同,
如上所說的無氧和有氧代謝之分。
而血液流通較多者,
粒線體數量也顯著越高,
代表肌肉收縮時所用的能量代謝方式有區隔。
-
三種纖維型態都以不同大小的運動單位所支配,
而運動神經元掌控這些運動單位,
透過軸突傳送電位差,
在激活了運動單位,
使肌肉纖維收縮。
-
(我們可以大致上將由大到小的運動單位歸類為白肌>粉紅肌>紅肌)
-
在"最佳狀態"下,
我們能夠在激活最大的運動單位下,
使它能有化學能轉換為力學工之實,
就是激活了也真的有發揮用處,
肌肉真的有收縮的能力。
-
而當最大的運動單位被激活時,
較小的運動單位也一並被激活,(參考Henneman's Size Principle)
意思就是如果你激活二頭肌的最大單位,
中的到小的也被激活。
-
至於為什麼要說"最佳狀態",
以及[能量系統]?
-
首先要產生越多的收縮力來移動越重的質量、加速質量,
都需要越多肌肉纖維的參與,尤其是白肌和粉紅肌的協助,
當然也在時間單位下耗掉越多化學能(ATP化學鍵斷裂),
而一堆ATP化學鍵同時裂解一次為ADP,短時間單位內越耗能則產生越多ADP,
不過身體是有一定的ATP總量恆定,
對於身體來說暫存ATP總量只要偏低生理機能受影響越嚴重。
在連續的最大輸出當然就不被允許,
一方面是最大輸出會快速消耗暫存ATP,
存量一降低工率就下滑,
一方面纖維型態大多無法提供、或是條件不理想,
以氧化磷酸化來供應能量(白肌和粉紅肌),
因此能量供應一旦不足就無法繼續以高工率持續運動。
無法持續以高工率運行,大致上來自於過高的ATP使用/合成需求,
在來不及獲得氧分子的情況下,離子梯度差將無法維持,
也因此能量代謝會"卡關",暫存能量根本不足以供應"最佳狀態"的最大單位活化,
有氧根本來不及,要不要"優先"和及時送過去到白肌很可能也是一個問題。
(試試看5分鐘內跑完3公里給你一億元,
不是百米能不能10秒跑完的問題。)
(上面提到ATP的化學鍵斷裂會釋放化學能,
ATP化學鍵的裂解會用在肌肉收縮中的myosin的"爬行"(還有一堆功能,跳過),
造成肌肉收縮)
[之所以纖維型態和能量系統有關,主要是取決於纖維型態的相對應磷酸化類型,大家都是以ATP化學鍵斷裂的方式獲得化學能]
-
其中紅肌粒線顯著較多,血流量(含氧)較高,
能以氧化磷酸化的狀態下運行(只要能獲得氧分子就能持續代謝出ATP,參考電子傳遞鏈的細胞色素)。
不過缺點是紅肌因為橫斷面積小、化學層面限制而收縮速率度低,因此收縮力度低,優點是產能到收縮的條件是持續的氧供應即可。
目前仍假定紅肌需要更大的運動量,而非強度,因為徵招到紅肌非常容易(動機很低),
也許是因為時間單位下的收縮力度較小,張力低,生長因子也因此受影響。
-
較為合理的是,目前一切以紅肌主導的運動型態(時間單位下較低的收縮力度),
就算大量運動也尚未觀察到有巨大的肌肉,上述的猜測目前仍算合理。
(很可能直接打藥材會跳過機制直接造成顯著的成長,反正受體數量因荷爾蒙濃度改變,然後受體有接收到荷爾蒙訊號,我大膽假設)
.................................................................................................
[廢文一小段]
肌肉的成長,
首先受許多因素所限制,
最主要先受限於"同化代謝"和"異化代謝",
也就是分解和合成。
活著、運動都屬於分解代謝,
都消耗熱量。
吃則是合成的唯一來源,
不過會不會長肌肉,
合成率則隨著運動條件變化。
(有沒有在最大可恢復量裡運動)
訓練成長隨著訓練強度,
這裡我指徵招的單位大小)x量(總作工,時間單位下質量移動了多少距離,例如多重、做了幾下幾組)
這也是為什麼做"重量訓練"(抗阻力運動),
能夠較為有效的使肌肉大小增長、粒線體一並增加,
而不是只有所謂的"有氧運動"才能增加粒線體。
事實上,粒線體的細胞增殖和纖維橫斷面積有直接關聯,
如果訓練強度和總量有拿捏合宜,
粒線體的增加效率並不亞於(應為遠大於)所謂的有氧運動。
(這點需要探討有氧運動的本質,尤其在盡可能不大量累積自由基的情況下,因此如果喜好是每周跑300km就...)
總之,運動"過量",還長個屁肌肉,身體才沒那麼笨,不然隨便就被你操死了。
.................................................................................................
【五、】
[總結]
-肌肉要長大要練多一點,但你要先找到自己的最大可恢復量,不要傻傻的硬幹。
-肌肉要長得快,就要在時間單位內盡可能每次啟用最大的運動單位,用越多單位,成長機會越多的概念。
-肌力要增強,休息一定要夠久,暫存ATP來不及補上,最大單位啟用根本嚴重受限,不然為什麼2-3RM沒啥疲勞感卻需要超久才能再來一次?
-訓練真的很難,除了要測得最大可恢復訓練量和心理層面,還要考慮到會不會折壽,我還是支持時間單位內最佳化、最安全、最不會折壽的訓練方式。
喔對了,你知道所謂的有氧運動真的練得很強,無氧閾值高,你進入無氧代謝狀態後很快就能恢復嗎?
p.s.: 近年我已經刻意淺談了,拜託不要逼我花更多時間寫這篇文,根本沒人要看好嗎,而且我真的很多事情要忙,八八六。
圖檔來自:
https://medcraveonline.com/MOJSM/energy-systems-a-new-look-at-aerobic-metabolism-in-stressful-exercise.html
https://www.quora.com/What-are-the-products-of-cellular-respiration
粒線體數量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理工姐姐 #高虹安 剛去新竹做花生醬蛋捲回來啦,這周她都是競選新聞,還有沒有別的重要的事情可以談呢?有的!就是那個細胞簡訊!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針對幾位確診者活動軌跡,匡列8月13日至9月2日這段時間,已發出110萬筆「細胞簡訊」,針對與確診者有接觸或軌跡重疊者,提出警示訊息。不過,部分民眾陸續收到簡訊後,比對已公開的機師確診者足跡,卻發現完全沒有一項符合,紛紛批評發送簡訊的同時應告知重疊足跡。】而且連高虹安都有收到這個細胞簡訊,肥宅我卻沒有?細胞簡訊嚴格說來是基於防疫需求,侵犯人民隱私所收集的手機與基地台互動的資訊,是可以有精準的時間和位置的,還記得去年的細胞簡訊精準公布到幾點幾分乘坐101大樓電梯嗎?但這次怎麼會一下子就發了一百一十萬筆,三個確診的機師一人接觸了三十五萬人嗎?是不是演算法還是定位出了甚麼問題,這一下子突發公布的數字反而造成了大量篩檢潮,這又是另外一種群聚啊!
而且坦白說這次的 #幼稚園群聚 有另外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一開始的夫妻感染源到現在都沒有確定,至少跟機師沒有直接關聯。那麼他們兩人的病毒到底是哪裡來的?
根據東森新聞的報導:【指揮中心說明,收到簡訊者若有不適,務必正確佩戴醫療口罩儘速就醫,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相關暴露及接觸史。指定社區採檢院所醫院清單可至疾病管制署網站查詢:http://at.cdc.tw/5y262t 。另外,若有民眾沒收到簡訊,或是擔心身邊可能出現過確診者,可以到「衛福部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網站上查詢,了解28天內是否有疫調人員調閱您的資料。】但這個問題是你的實名制登錄之後,疫調單位要有去查才行啊,這套系統之前吹得跟唐鳳神手打造的一樣,遇到狀況卻不由當局主動撈資料,還要民眾自己去查,但問題是如果疫調人員沒有動過你的資料,你就真的沒有染疫風險嗎?
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由慈濟、台積電及永齡基金會合購1500萬劑輝瑞/BNT即將抵台,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也透露,已向 #BNT 原廠表達明年為台灣保留3000萬劑的額度。不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覺得數量稍微多了一點,畢竟我們才2千300萬的人口。】以色列的疫苗權威Salman Zarka不久之前兩次受訪都提到了,全以色列都必須要有未來接種第四劑疫苗的準備,而且這個新冠病毒會時時與我們共存,以後年年接種疫苗將難以避免,結果就只有我國的防疫政策是一直抱怨太多疫苗太多疫苗,2350萬人每人四劑是九千四百萬劑ㄟ,小氣短視衛服部至今所有買的疫苗連這個的一半都沒有到,到底怎麼會覺得疫苗數量已經夠了呢?更重要的是輝瑞BNT疫苗的低年齡層實驗數據進展世界最快,九月底就可以拿到五到十一歲的三期數據,美國食藥署預計今年冬天就要核可,不要說青少年了,現在我國的疫苗進來的數量和速度還是不夠快,是要拿甚麼疫苗可以去打這些年輕人?
另外,根據高虹安的臉書,【新福源花生醬,熱情好客的老闆阿美姊,活力十足地帶著我體驗花生醬製作過程。從一開始挑選花生、炒香,到熬煮成泥狀,最後再加上花生顆粒,一瓶瓶讓人食指大動的花生醬就這樣誕生啦!現場熱騰騰的花生香氣,霎時間擄獲了眾人的心,阿美姊也大方與我分享了他們的美味秘方。我也嘗試動手灌花生醬蛋捲,結果真的有難度,意外成為爆漿蛋捲 😓,看著老師傅示範的精準快手,真的是經驗練就的專業技術啦!】她跑去新竹做蛋捲去啦,在新竹最近有遇到甚麼好玩的話題跟有趣的人嗎?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9:00 評國民黨黨魁戰
23:00 安安連線?安安對抗?高虹安選北市咁有影?
35:00 110萬筆「細胞簡訊」 侵害隱私?
01:04:00 五倍券+各部會抽獎
01:11:00 社交距離app
01:17:00 以色列擬打第四劑 反觀台灣
01:34:00 新竹新福源花生醬
01:38:00 待用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nZ24KtnunE/hqdefault.jpg)
粒線體數量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慳錢大法
https://bit.ly/AG_Mega12
由即日12月4號至6號,全線屈臣氏門市與及線上商店, 加拿大楓之寶年度激減,
全場產品低至21折起!喺21折, 亦係加拿大楓之寶本年度最後一次激減, 呢個姐姐就識貨啦, 同我一樣咁精打細算呀, 呢間係中環分店咁大間,你知呢度幾多OL、行政人員、打工仔、阿太、工人姐姐,呢度咁多產品僅有一款啱你嘅。
精明消費除左親佢大減價嘅時候買嘢, 另外一種慳錢, 就係睇下佢會唔會買多一件, 平多啲; 而家呢度就有啦; 只要購買佢哋嘅皇牌產品, 買兩件優惠更抵,譬如好:
「高濃度強心奧米加3」買兩件平均$109.9/樽(原價:$352.1)、
「特強葡萄糖胺及軟骨素」買兩件平均$249.9/樽(原價:$526.9) 、
「護骨鈣鎂鋅+D」$109.9/樽(原價:$332.2)。
仲有啲新登場嘅產品亦有限時驚喜優惠,包括:
「5天速效活關節靈」$208.9樽(原價:$437.9)、
「3合1筋膜肌腱護理妥」$208.9/樽(原價: $470.4)、
「醒腦寧心舒壓配方」$184.9/樽(原價:$341.9)、
「護眼智尊力配方」$179.9/樽(原價: $340.2),
同埋「防掉美髮素」$234.4/樽(原價:$486.7)!
買滿指定金額可獲贈品或者現金券!
喺屈臣氏買滿指定金額,即可獲贈品或現金券:
買滿 $699,送指定楓之寶產品^4樽 + $50 屈臣氏現金券1張
;店鋪指定楓之寶贈品包括「健目藍莓4000 (30粒) 」、「固腎寶 (30粒) 」或「美顏嫩膚葡萄籽 (60粒) 」,產品隨機贈送。喺你畀錢嘅時候, 收銀員會喺電腦隨機選購呢三款產品嘅四樽, 另外加送一張50蚊嘅屈臣氏現金券一張 , (總值:$737.2)楓之寶大減價 ,益全家 ,買返去畀家姐細佬阿爸同阿媽 ,嗰個身體壯健笑哈哈 。
電子商店指定楓之寶贈品為「健目藍莓4000 (30粒) 」,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如果你買滿 $499呢,就會送剛才我講嗰三件產品之中嘅^2樽;
而買滿 $359呢,就會送嗰三件產品嘅其中^1樽, 至於三樽之中係邊一樽呢?就係電腦篩選畀你啦,都好呀, 加拿大楓之寶有70年嘅經驗, 都係保健嘅supplement呢啫。送邊款我都好鍾意。
至於喺萬寧或華潤堂門市買滿指定金額,均可獲贈現金券:
買滿 $699,即送你萬寧/ 華潤堂 $60現金券2張
買滿 $499,即送你萬寧/ 華潤堂 $60現金券1張;
咁多優惠 ,千祈唔好錯過喇,即刻去搶購啦
睇下你邊間就腳啲啦 。
?今晚10pm HKT開始直播 , 楓之寶送出十份獎品給網友 , 遊戲詳情請參考以下( 非會員都可以參加)而家可以開始入網頁填表 :
快啲去填表玩啦↑ ↑ ↑
?Tsar姐送大禮 https://bit.ly/TsarAG7 快啲去填表玩啦↑ ↑ ↑
今次送俾大家嘅係加拿大楓之寶— 氣管紫錐花精華1000(30粒)
或 排毒螺旋藻精華(60粒)
參加者必須於2020年12月1日23:59前遞交表格,並回答問題。
答中問題一及問題二中最有創意的10位得獎者即可中獎。
必須填寫聯絡電話及郵寄地址,得獎者將於12月內獲專人通知並收到郵寄獎品。
(送貨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禮品將隨機贈送。
每位參加者只能參加一次,重覆提交則視為無效。
一但提交表格等同同意有關條款及細則。
如有任何爭議,香港楓之寶保留最終決定權。
https://bit.ly/TsarAG7
#楓之寶 #屈臣氏 #英國短毛貓 #送大禮 #cx #cathaypacific #smarttravel #giveaway #giveaways #youtuber #hkyoutuber #送禮物 #遊戲 #競猜 #幸運兒 #smarttravelsa姐 #拉近零距離 #獎品
#壹週刊 #壹週刊訪問 #多功能 #空姐超人 #泰國菜 #airline #泰國香料#泰式蒸魚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wOcCNK7q5s/hqdefault.jpg)
粒線體數量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市面上的口罩量開始多,400元一盒的口罩似乎滯銷,但最低消費都要50元五個。區議員或小店以排隊形式派或賣口罩行動,不但上班族無法參與,身體殘障者、獨居老人、資訊不足的少數族裔等更加無能為力,他們的口罩「財富指標」可以是接近零,赤貧戶都不如。
民間組織「維修香港」的成員伍駿賢(阿賢)與一眾義工,逢周四都會在土瓜灣土家故事館集結。街坊十個廿個,海外朋友一盒兩盒、十盒二十盒的口罩送來,收到後義工團隊會再分裝成三個一包,接着以十多位義工分成巡邏小隊,派給有需要的人。阿賢表示:「外面區議員、機構或商店會用排隊形式售賣或派發,先到先得。我們的口罩數量不多,所以希望可以交到一些更加被忽略的弱勢社群手中。」他們主要尋找前線清潔工、拾荒者、無家者及少數族裔,有些小隊則會上樓找獨居長者、難民等隱蔽的基層人士。資源有限,他們每次最多只能派三至六個口罩,等新一批口罩來了又再分裝,令人人有罩戴,捱得一日得一日。做街站的義工奀仔說:「行動之初,看見垃圾站好些工友的口罩都用到起毛粒了。有婆婆怕我不信她沒口罩,翻開口罩展示裏面的紙巾,說她這樣用幾天了,豈不心痛。」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口罩 #維修香港 #土家故事館 #李慧琼 #專題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kCSQ8m4Q5Q/hqdefault.jpg)
粒線體數量 在 《80%慢性病和細胞粒線體有關! 》2019 08 09『1600ㄟ播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最新研究 粒線體 與慢性病有關○ 粒線體 角色有如細胞發電機○過度接觸手機藍光恐影響 粒線體 功能○活化 粒線體 有機會解決慢性病問題節目:ㄟ播新聞尚健康 ... ... <看更多>
粒線體數量 在 健康2.0 - 很多慢性病是因#粒線體出問題... #3招日常動作 的推薦與評價
「粒線體」出問題,身體器官有危機!3個習慣活化粒線體│ 健康2.0 ... 一旦粒線體功能衰敗,粒線體數量下降,也就導致ATP形成減少,使人的整體電池功能降低及惡化導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