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是放生,不要讓父母的恐懼一再延後孩子成長的契機
我們都是過度保護孩子與過度替孩子代勞的一代,這可能跟成長背景有關,我們大多成長在衣食還有些匱乏而手足又多的年代。當自己成為父母以後,只生一兩個孩子,而又行有餘力時,就想給孩子更多、更好、更完善的照顧,也於情可原。
基於教養現諸於教育現場後出現的種種怪象,大家開始呼籲父母要學會放手。放手讓孩子自己多做、多嘗試。甚麼才是真正的放手呢﹖而放手的時機點又在哪裡﹖求好心切的父母又是一陣的焦慮和不安。父母肯學習是孩子的福氣﹗但是放手不是放生,不是再也不要管孩子了,而是我們在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嘗試時,可以在旁邊觀察與等待,當孩子發出求救的訊號,或是還做不到時,我們可以給予必要的協助。
長子在大班的時候,開始會騎兩輪的單車,在他唸小學低年級時的某一天,長子騎著單車在前面,鄰居哥哥也騎著兩輪單車在後面追著,我騎單車在他們後面,一圈一圈的在社區繞著。突然,在轉彎處看見鄰居哥哥血流滿面的在其他鄰居家的車庫旁坐著大哭,原來他跌倒撞到頭,我安撫他的情緒之後,讓隨後過來的長子去通知他的母親帶他就醫。
後來才知道鄰車哥哥才剛學會騎兩輪的單車,而他父親又把座椅調高,他的雙腳要墊腳尖才能從座椅上碰到地面。那天他心急著想追上長子,但是愈急車身愈不平穩,心一慌就摔車撞到頭,縫了好幾針,還好沒有腦震盪。他爸爸又把座椅調低,同時也裝回輔助輪,讓他再長高一點時再騎兩輪的。
放手讓孩子嘗試沒有錯,但不能太心急。孩子要拆除輔助輪騎兩輪的單車時,一定要在孩子的兩腳都可以平穩的放在地面上時,才可以拆輔助輪,因為這樣當孩子在騎單車一時失去平衡時,還可以靠雙腳著地而讓單車停下來。鄰居哥哥的爸爸可能覺得男孩子比較勇敢,卻沒想到當孩子騎車發生不平衡時,雙腳不能快速著地會更心慌,一緊張就容易摔車。
要放手讓孩子嘗試前,請務必先帶領孩子先做過有經驗,當他在嘗試的過程中出現狀況,我們可以再訓練,再鼓勵他。
前幾天有一則社會新聞,大意是一個二十一歲的男子跟母親要不到錢後去曾經收留過他的佛堂縱火,燒死了七個人。那名男子父親是醫生,母親是教師,但他國中畢業就沒升學,待過青少年中途之家,也有反社會人格,是當地的頭痛人物。
他的父母有良好的社經地位,但孩子從國中畢業之後慢慢變成問題人物,到21歲因為母親覺得他已成年而不給予金援後犯下燒死七個人的縱火案,他的家庭和社會,付出了多麼巨大的代價﹖只因為他是個問題人物嗎﹖
如果可以好好的選擇,相信沒有孩子想選擇我長大要變成壞人、要殺人、要放火、要作奸犯科。每一個孩子在最初小小的心中,只想要好好長大,感受到自己被接受、被照顧、被愛時,也學著接受自己、照顧自己、愛自己之後,也進階學會付出自己去照顧人與愛人。每一個長大長壞的孩子,都是在那一個環節開始產生質變的呢﹖
放手不是放生,放手是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但父母依然關注著孩子,放手是讓孩子有自己的行為能力,但父母給予精神上的支持。當孩子還沒有學會那一個階段的任務時,可以在父母的幫忙下再精進自己的能力。如果成年孩子向父母求助或求救,父母都要認定孩子已成年而斷然拒絕嗎﹖如果孩子已成熟到可以照顧自己的一切時,就完全脫離跟父母的依附關係,不再聞問,這是人間正常的親情天倫嗎﹖
人類的親子關係跟動物的親子關係不一樣,不是從孩子的成熟做切割與斷裂。不要害怕孩子遇到挫折或是失敗,每一個成功都是很多的失敗經驗修正後累積出來的,要多放手讓孩子做嘗試,陪著孩子挑戰讓自己變成熟的機會與關卡,成熟不會一步到位,那中間會有很多的痛苦與酸澀,才可以蒂結出甜美的果實。
父母心中難免有很多的想像與恐懼,這個也不是說放就可以放掉的擔憂或是牽掛,但是過多的擔憂與牽掛,到底是給了我們幫助﹖還是阻礙呢﹖有時候,父母需要跟孩子一樣,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不怕失敗也無拒挑戰,帶著好奇與勇敢去闖。
如果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受挫﹗受傷了﹗不管他幾歲,都請給他愛的關懷與撫慰,那是精神世界中每一個人都需要的養分﹗
#我的新書優雅教養79折優惠中
#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均有優雅教養
#MOMO購物台也可以買得到優雅教養
#優雅教養可以當耶誕禮物或新年禮物贈送親友
#購書連結在留言區
「精神撫慰金腦震盪」的推薦目錄: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阿娟的FreeStyle - 主持人陳斐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Re: [車禍] 該要求多少賠償金才算合理- 看板PttLifeLaw 的評價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車禍腦震盪精神賠償問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小雄律師】精神慰撫金怎麼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事故詢問車禍腦震盪精神賠償詢問(已解決)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Re: [問題] 車禍求償問題cooljiunn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與同樣騎乘機車的袁菁小姐(化名)發生碰撞,導致雙方多處受傷 ... 的評價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網路上關於車禍沒受傷精神賠償-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網路上關於車禍沒受傷精神賠償-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網路上關於車禍沒受傷精神賠償-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阿娟的FreeStyle - 主持人陳斐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因為在FB上看到有我們粉絲團朋友關心新聞報導車禍官司的事,謝謝大家的關心,我簡單向關心的朋友們説明一下:
前年我因為自己開車的疏忽,擦撞到一位機車騎士,發生當下,我雖然驚慌,但我立刻叫救護車、報警、並打電話請母親到醫院協助處理。對於發生這樣的意外,我很自責,覺得很抱歉。
擔心傷者腦震盪,加上手有挫傷,又怕增加傷者家人的負擔。住院期間,不等保險公司處理,我就先全額給付醫療費用,並且立刻聘僱看護人員,母親早晚探視關心,我也經常到醫院探望。出院後,怕裝了鐡片的手會有生活上的不便,看護人員仍跟隨傷者回家照顧,每次回診我母親還親自開車接送,偶有無法接送時,多半會拿車資給傷者。我和母親經常到家中探視復原狀況,幾次傷者都外出不在家,後來傷者太太表示不需看護,我們才停止聘僱。
後來,我很誠意和對方開始談和解金,傷者第一次開口要求另行給付90萬,也就是含醫療費用共計超過百萬。我想了解傷者請求的內容為何,對方表示「無法工作、精神撫慰......還有,妻子看䕶費」,我認為只因挫傷就不能工作,傷者妻主動表示不需看護卻回頭要求給付妻子看護費用....等等,實在有些不合理。有一次,傷者妹妹打電話給我,他妺妹説:「你是名人,賺那麼多,我們其實要的還算少的......有人還建議我們開記者會呢」,這件事讓我覺得受傷,我與母親全心彌補卻得到這樣的對待,母親還説,他在公益團體「肝基會」做服務幾十年,我的車禍讓他對人性感到失望。
怕情緒影響和解,我後來請律師處理,也曾透過內湖區調解委員會協調,但因傷者對金額的堅持,和解破局。
我決定讓司法公正合理來處理這件事,進入司法程序後,傷者兩度調高賠償金額,最近一次,要求除醫療費外,另外給付174萬,其中林林總總的項目很多,包括100萬精神賠償、妻子看護費、數十次車資等等,問題是,許多項目都沒有提出單據,像車資,母親幾乎一直接送到拆線,何來幾十次看診車資? 像看護費,明明主動表示已不需要,卻要求付給其妻看護費,難道是藉此獲利?
一審最後一次出庭,法官當庭建議,由我先給付30萬給傷者,傷者撤回「過失傷害」告訴,若傷者仍覺不足,再由民事庭判決,若判決賠償金額超過30萬,我另外補足,若判決低於30萬,我不可要求退回。我認為法官的建議很合理,但傷者仍堅持一次拿足索求的金額,和解再度破局。一審判拘役40天,可易科罰金,每日折合新台幣1000元,所以共計易科罰金4萬元。犯了錯,本該承擔懲罰,判決結果,我完全接受。
該案有10天上訴期,法界朋友建議,在不確定對方是否上訴的情況下,可先行上訴,待確定對方沒上訴後,再行撤回。之後,我收到了一份開庭通知書,因為已經知道對方沒有上訴,所以決定撤回上訴,因此疏忽了文件往返可能的時間差,19號那天沒有去開庭,實在是無心之過。
會説出「不能因為是名人,出了車禍,就被別人當作是中樂透」這句話,實在是因為,傷者及傷者妹妹,用名人就該付高額賠償的心態談和解,有感而發,才會在感傷下説出這樣的話。
發生車禍意外,非我所願。我盡心彌補,也願承擔犯錯所應做的付出,但不該讓我承擔,人性的貪婪。
阿娟2016、1、22
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車禍腦震盪精神賠償問題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欲主張慰輔金是10萬,那就設定16萬或20萬為協商的起始點吧。以上是一種觀念、一種建議。 實際上進行還須靠自己臨場反應以及您的社會經驗與對造或與對 ... ... <看更多>
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小雄律師】精神慰撫金怎麼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小雄律師】 精神 慰撫金怎麼算? 今天要來跟大家說明的,是一個法律上的專有名詞,叫「 精神 慰撫金」。 精神 慰撫金,白話一點的說,就是用來賠償 精神 上 ... ... <看更多>
精神撫慰金腦震盪 在 Re: [車禍] 該要求多少賠償金才算合理- 看板PttLifeLaw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ccab99 (Reboot)》之銘言:
: ※ 引述《ccab99 (Reboot)》之銘言:
: : 對方修汽車 約二萬二左右
: 我媽拿到的驗傷單完整內容:
: ==================================
: 頭部外傷合併腦震盪
: 右側3.4.5.6根肋骨骨折合併右側血胸
: 四肢多處擦傷
: 附囑
: 患者於97年6月3日由本院急診入院治療
: ,6/10日出院,6/14,6/17門診追蹤。
: (宜休二週)
: ==================================
: : 在六月底已完成筆錄
: : 初步分析研判表只註明:無可供判斷號誌狀態之事證,無法研判。(雙方自稱錄燈)
: : 道路交通事故圖:
: : | 我 | |
: : | 媽 | |
: : | 騎 | |
: : _____| 車 | |_____
: : 方
: : 向
: : _____ _____
: : ☆碰撞點
: : 汽車行進方向 ◎汽車煞車點(煞車痕8.5公尺)
: : _____ _____
: :
: : | | |
: : | | |
: : | | |
: 1.我媽之後每次再去醫院拿到驗傷單,醫院都是拿同一份的影印給我媽
: 但也沒有在註明之後(7.8.9月覆診)回診的時間,驗傷單只有這樣子的明細
: 對於我之後要求賠償金額時(不能工作的時間)會有很大的影響嗎?
後續回診可再請醫師開新的診斷證明書。
另外,要請骨科或胸腔內(外)科醫師確認「胸腔傷勢」是否有「後遺症」?
若有,後續還需要什麼樣的治療?復原時間約要多久?
頭部傷勢部分也可以看腦神經(內)外科、骨科,追蹤是否有腦震盪的後遺症、
有無因強烈撞擊傷及神經,而相當時間後可能出現聽覺、嗅覺、味覺之障礙或
喪失?
臨床上,頭部因事故原因而受到大的外力衝擊,導致腦的組織發生障礙,症狀
有健忘、頭痛、噁心,多數的輕微頭部外傷病患不一定會在創傷時就醫求治,
但病患在頭部受傷幾天後甚至出院後,仍然會為身體症狀所困擾,例如:頭痛、
頭暈、噁心、嘔吐、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稱之為「腦震盪後症候群」
;另嗅覺功能消失,大多是由頭部外傷後嗅覺神經路徑受損,造成嗅覺障礙所引
起。這部分的後遺症會比較嚴重,應該要特別注意追蹤。
: 2.我上星期去警察局提告過失傷害之後,這星期回家看到有調解通知書
: 我可以申請換到我們的鄉鎮的調解委員會做調解嗎?
應該你母親才是被害人,所以你只是幫你母親以她的名義去提出告訴而已。這點
為免誤導讀者,且涉及告訴合法與否的問題,先予指明。
上下文看起來,你們收到的調解通知書應該是鄉鎮市公所「調解委員會」發出的,
而不是地檢署或法院附設調解室,由地檢署發出的到場調解通知書。
起訴前的訴訟外「調解」,依照「鄉鎮市調解條例」中之規定,原則上以對方
(相對人)住居所地之調解委員會,為受理調解之單位。你的案例中,應該是警方
也協助幫你們提出調解申請,以你們為「聲請人」所致。或者,是警方已經將全案
的資料移送給地檢署(因為你媽已經提出刑事告訴),地檢署檢察官主動移送調解
委員會。
技術上,你媽可以向你們家所在的鄉鎮的調解委員會提出調解聲請,但你要提供對
方的基本資料、住址及聯絡方式。但時間可能會有比較慢,畢竟前案調解的通知書
已經來了;而就算你們不想到場,也應該跟調解會聯絡一下,告知無法到場的理由,
畢竟調解會處理這件事也很辛勞。
: 3.延伸2的問題,我可以不去調解委員會嗎?會對我之後上法院判決不利嗎?
法律上不會因此有不利的影響。但地檢署開庭時,檢察官仍然會詢問你們和對方調
解或和解的可能性。如果無法和解,檢察官或法官仍須依照事實和證據作出判斷。
本案中涉及到雙方對號誌指稱不同(可能互指對方闖紅燈?)的判斷。如果現場沒
有監視畫面拍到車禍撞擊發生及號誌的畫面,也沒有其他證人看到,要釐清肇事責
任將會有困難。即使將來送交通事故鑑定委員會鑑定、覆議,回覆說「無法判定肇
事責任歸屬」的可能性非常高。
到最後結果是,因為無法研判肇事責任歸屬。所以依照刑事訴訟法中「無罪推定、
罪疑惟輕、事實不明(有疑義)利益歸於被告」的基本規則,檢察官是有權、合法
,對於被告(對方)作出不起訴處分。這樣一來,你們就無法利用「附帶民事訴訟制
度」,在起訴後向「受理案件的刑事法院」提出附帶民事訴訟了,而是必須要自己
先預繳求償金額約1.1%計算之裁判費,向「車禍發生地」或「對方住所地」之「地
方法院民事庭」提出一般民事訴訟。
: 4.調解通知書寄來後,我提的過失傷害告訴就停止不會跑了嗎?
程序上沒有停止的問題。但一般地檢署檢察官會等待第一次調解結果,然後再通知
開庭。所以案件還是會繼續進行,不過請你跟警方確認一下,是否提告後的全案卷
證已經移送到地檢署了。甚至,你媽可以以「告訴人」身分,拿著身分證件親自
(如果要委任他人,要提出委任書)到地檢署服務台,並提供「被告(對方肇事者)
的姓名、身分證字號」,查詢地檢署受理案件、分案後的「案號、股別」。
: 還是警察那邊還是會照樣幫我送? 會因為有調解委員會就不幫我提告了嗎?
依照你說的經過,是提告後才進行的調解。
: 5.經上星期板上的鄉民幫忙把我們的損失都列表算了一下
: 要請各位幫我看一下,我要求的賠償和解金是否合理?
: 車輛修理費 18600
: 折舊費 10000
車輛維修費和折舊費分開寫,很奇怪。我不懂列這項「折舊費」的意義。一般維修
費用是將所有維修項目列出來,比較詳細的還會分開「零件」和「人工」項目,民
事損害賠償的計算上,折舊扣除的是「零件」部分的折舊。在車輛的折舊計算上,
是依照車輛的出廠年份(見行車執照上記載),算到車禍發生時的年限,並依行政
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之規定」來計算,採用「定率遞減
法」來計算。例如:
「假設」修理費用是21萬元,依上開說明,應予折舊。參考行政院以86年12月30日臺86
財字第52053號函核定之「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之規定,
機器腳踏車之耐用年數為3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536,則該機車修理
費扣除折舊後應為66,974元(計算式:第1年折舊額210,000元×0.536=112,560元,
第2年折舊額是(210,000元-112,560元)×0.536×7/ 12=30,466元,計112,560
元+30,466元=143,026元;210,000元-143,026元=66,97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你再確認一下「車輛維修費」總共是多少,依照上面的標準自己計算看看。
從結論上來看,折舊扣除後能拿到的維修費用通常是很低的。其次,雖然刑事訴訟
法第487條第2項規定:「前項請求(指附帶民事訴訟請求)之範圍,依民法之規定」
,但依照法院實務看法,如果是提出「附帶民事訴訟」的情況,能請求損害賠償的
項目,僅包括犯罪行為所衍生的賠償項目,所以僅能請求「過失傷害」衍生的賠償
項目,例如:喪葬費用、醫療費用、醫療交通費用、看護費用、必要照護輔具之支
出費用、受傷期間薪資收入損失、勞動能力受到(終局、確定性)減損之損失、精
神上損害賠償等項目。因此「車輛毀損的維修費用」不是「過失傷害犯罪」所致,
所以不能在附帶民事訴訟中一併請求。
: 醫藥費 5359
: 三餐費 200*住院7天=1400
「三餐費」如果有包括在醫療單據中,則直接以醫療費用計算即可。必要醫療費用
的認定比較寬鬆,在看西醫部分,健保以外的「自付額」原則上都可以請求,除了
少數醫院自行「浮報名目」的費用,像是「醫師指定費」,則可能被法院剔除。
另外,「診斷證明書」的開立費用,我通常會援引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653號
民事判決要旨:「證明書費雖非因侵權行為直接所受之損害,惟係被害人為實現損
害賠償債權所支出之必要費用,且係因加害人之侵權行為所引起,被害人是否不得
請求加害人賠償,非無斟酌餘地」,且「證明書」係為證明損害賠償債權所必要,
因此法律上可以列為必要費用。除非有重複,否則不必剔除。
另外,如果在西醫外,另外又看了中醫,即使是健保特約的中醫診所,但因為「中
醫費用」有時金額較高,且診療項目有時不明(寫什麼推拿、整骨,藥名也不清楚)
,法院會要求原告進一步舉證:為何在西醫治療外,還必須要看中醫?西醫以外,
另外看中醫之必要?中醫診療項目和西醫診療項目有無重疊,而欠缺必要性?如果
原告無法舉證,則會被民事法院剔除掉。
: 看護費 1200(半天看護)*4天=4800
: (因為我媽前4天比較嚴重,頭會暈,走路要人扶
: 所以看護費只算前4天的部份)
實務上,看護費用如果是「住院期間」的部分,認定上通常較寬鬆,住院幾天就核
給多少天的「全日」看護費用。但出院後,則原告(受害者)必須進一步舉證:返
家休養後,依照傷勢,無法自理日常生活,而有請專人協助照顧之必要。關於這一
點舉證,在「診斷證明書」上僅記載「應(宜)休養XX個月」並不夠,甚至有記載
「需人照顧」的字眼,法院仍然會認為舉證不夠。所以,舉證上需要針對具體傷勢
的後續治療、復原時間,引具臨床醫療文獻來佐證,並檢附病歷資料,聲請法院向
醫院函詢、請求鑑定(列出要鑑定詢問的問題,請醫院協助回覆)。另外,原告還
必須舉證「看護費用」一日多少錢,可請醫院配合的看護公司提供。
此外,「實際上有看護費用支出」這點應該要提出付款證明,可請看護者提出簽名
收據,如果被告(對方/加害者)仍有質疑時,可能要請看護到場作證。所以,以現
金付款方式不好,應用轉帳方式付款,對方爭執是否真有付款時,提出轉帳、匯款
明細即可。
沒有請專人看護,而是由家屬自己照料的情況,雖然實際上沒有看護費用支出,但
依照最高法院提出的標準:「親屬代為照顧被害人之起居,固係基於親情,但親屬
看護所付出之勞力並非不能評價為金錢,雖因二者身分關係而免除被害人之支付義
務,惟此種基於身分關係之恩惠,自不能加惠於加害人。故由親屬看護時雖無現實
看護費之支付,仍應認被害人受有相當於看護費之損害,得向上訴人請求賠償,始
符公平原則。」(94年台上字第1543號民事判決),還是可以一併請求相當於看護
費用之損失。
從結論上來說,前面你列出的看護費用應該算是合理的數額。
: 雜費+營養費 1250*休養4個月(6~9月)=6000
這部分可能要再請說明清楚,是否是必要的照護費用,或用於購買哪些醫療用品。
: 交通費 370*7趟=2590
: (由計程車費率計算)
: 從我家到彰化署立醫院 7公里
: 彰化縣計程車費率 1.5公里 75元
: 0.25公里 加5元
: 合計共185元 一趟去回要370元
: 我媽覆診6/14,6/24,7/13,7/27,8/27,9/17,9/28,共7趟
必要的醫療交通支出可以請求。實務上依照傷勢程度,請求往返住家與醫院間之計
程車資,是可以的。不過,有已經支出的部分,建議仍然要提出計程車單據,由司
機簽字開立的更好。還未支出的部分,則可以「必要回診次數」來推估,預先一併
請求。
在計程車費用計算上,google地圖有「兩個地址間最近距離」的計算功能,另外參
網路上考計程車資的程式:https://0123456789.tw/CALHTML/taxi.php,可以佐證原
告提出的算法的合理性。
: 工作損失 17188*休養4個月(6~9月)=68752
: (我擔心驗傷單寫的會影響這一部份的金額)
: 17188是我媽勞保投保算出來的這三年平均薪資
: 上述合計共 116101元
這裡的「工作損失」,指的是因傷勢必須住院、在家休養期間,因此無法上班,
所造成的薪資收入減少。因此,住院期間固較無問題,畢竟醫師已經認定被害者必
須要住院了。出院後之休養期間,則應由醫師在診斷證明書上盡可能明確、清楚記
載。當然,原告最好還要具體說明,傷勢程度造成無法上班的理由。
另外,原告必須舉證「每月平均工作薪資」多少。最好提出近半年、甚至一年的薪
資單,或者是所得稅申報書、扣繳憑單等報稅資料(如果是沒有報稅的收入,這時
候就證明不易了)。
「勞保」投保薪資只是一個無法舉證實際薪資收入情況下的參考,依照臺灣多數公
司都是「以多報少」的通常經驗推之,雖然實際薪資多半會高於「投保薪資」,但
因為「高出多少金額」這點原告仍然無法舉證,所以將對被告有利。因此,以勞保
投保薪資計算固然合理,但可能實際上會偏低。
至於,如果都無法舉證薪資收入金額的情況,則原告必須舉證自己確有工作能力,
然後援引基本工資(目前是每月17,280)當作計算標準。不過,有時法院還會進一
步要求原告要舉證自己是「全時工作者」。否則,將可能會以低於17,280的金額去
計算。
: 精神賠償費 上面總金額的一半,116101/2=58050
這部分的金額認定上,法院有較大裁量空間。認定的標準不外仍是傷勢嚴重與否、
有無後遺症、後續治療及復原期間,傷勢及後續治療對受害者造成的痛苦及生活影
響,還有雙方的財產資力(經濟條件)、身分地位等因素(被告事故發生後的處理
態度,則是不會出現在判決理由內的隱藏性因素),來綜合考量判斷。法院在作法
上一般會自己調取兩方當事人的「電子稅務閘門財產總歸戶資料」,根據雙方的財
產、資力狀況,來進一步認定。
關於「慰撫金」或稱「非財產上損害賠償」或稱「精神上損害賠償」的金額認定:
判決理由寫法是,例如:本院斟酌原告所受之傷害,及系爭車禍發生時原告之年齡
(原告丙○○已如前述,原告乙○○為66年2月19日生,見本院96年度交附民字第300
號卷第65頁之診斷證明書),及原告之年收入(原告丙○○已如前述,原告乙○○
於95年間之年收入為389,517元,見本院96年度交附民字第300號第82頁之所得扣繳
暨免扣繳憑單),原告丙○○名下有位在台北市文山區之土地二筆及建物一筆,原
告乙○○名下則無不動產,有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為證(見本院卷第45頁至第52頁)
,被告於系爭車禍發生當時則為學生,於97年間薪資所得為5萬餘元,並無其他財產
,有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為證(見本院卷第53頁至第54頁)等兩造之身分、地位、
經濟能力等一切情狀(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判例參照),認原告丙○○及乙
○○分別主張所受精神上損害30萬元及5千元,尚屬公允,逾此部分,尚無可取。
如果依照你前面說的骨折及腦震盪傷勢,要求58050「應該」(沒看到詳細的診斷證
明書內容、傷勢X光片,所以只能依經驗研判)算是合理範圍內的數字。
: 所以我們要求賠償的金額區間大約落在 116101~174151(加上精神賠償)之間
: 這樣的價格是否合理?
以賠償總金額來說,似乎還算是合理。不過,我想對方可能會對於「自己有沒肇事
責任」這點有意見,甚至會質疑是你母親自己違規闖紅燈,而拒絕任何賠償。
如果對方有依法投保汽車強制責任保險(強制險),則針對已經有醫療費用單據支
出的部分,可以請保險公司先協助處理理賠事宜。對方如能先墊付一部分的醫療費
用,將是展現處理事故誠意的表現。
: 6.如果下星期二(10/5)的調解委員會,我大概會叫我弟(當兵放假)幫我出席
: 先開價要20萬,試一下水溫,是否可行?
可行。不過依照處理經驗,我通常會建議:金額還是要有一定的合理計算基礎,才
且你們可以主動影印診斷證明書、醫療單據給對方,讓對方明白你們絕對不是漫天
喊價、獅子大開口,而會有助於對方合理評估是否和解。
如果我是加害者的代理人,對於被害者遲遲、推託不肯提供醫療單據、傷勢證明資
料的作法,我個人非常不贊同的。因為,一來這些資料進到訴訟上還是要提供出來,
二來沒有這些資料,將完全阻礙根據前面所說各種計算標準來合理調解的可能性,
將會使「調解程序」變成「菜市場買菜殺價」的鬧劇。尤其,你們又沒有肇事責任
的鑑定報告意見,都已經無法研判雙方責任歸屬了,金額如果又沒有合理的計算根
據,這樣的調解進行,其實很危險,且很可能浪費時間在各說各話上。
另外,調解委員的「素質」,是影響調解進行或調解成立結果是否合理的一大關鍵。
為了避免某些「幾乎欠缺法律常識」的委員,僅憑自己感覺、經驗,或僅基於要調
解成功的考量,以半連哄帶騙、半威脅恐嚇的語氣介入調解,不管是原告或被告,
在前往調解之前,都先做好功課,蒐集準備到資料是絕對有必要的。只要你能表現
出一定程度對案件相關法律知識的瞭解,就不會輕易遭到調解委員的誤導、影響,
該爭取權利時不會輕易動搖,或明顯讓步得太離譜。
一般來說,調解目的是要雙方都能適度讓步,讓紛爭全面性、儘速地解決,而不必
勞神傷財上法院訴訟告來告去。所以,雙方都不應該「存有想占對方便宜的心態」
去調解,但這也不表示說,調解是可以亂講話、天馬行空、沒常識地「喬事情、搓
掉」案件的地方。所以,在決定是否同意調解內容,簽字確認同意之前,最好保留
一定時間,將雙方初步談好「調解方案內容」帶回研究,請教懂法律的人評估,確
認是否有明顯不合理、失當,或將造成意外、沒考慮的法律上不利益(失權)效果
。在簽字同意前,弄清楚是不是所有重要的法律問題都已經考慮過了、是不是不會
有其他法律問題又跑出來,絕對是必要的,不可不慎。
: 感謝您看完這篇文章
: 謝謝!!
以上意見提供你和版友參考。車禍賠償處理的問題很多,有時間再個別、特別逐一
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69.2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