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聲音飄忽空靈的玻璃琴】
#本日冷知識1525
哈囉大家好,有看過《黑執事》的同學可能已經見過圖中的樂器了。形狀奇特,長長一根像蘿蔔又像蘆筍,演奏起來竟然無比清脆。
它叫玻璃琴,點下方連結,可以聽它演奏柴可夫斯基《胡桃鉗》裡的著名旋律〈糖梅仙子之舞〉。請注意音量 → youtu.be/eQemvyyJ--g
玻璃琴(glass armonica)的發明者是班傑明.富蘭克林,就是美鈔 100 刀上面那位老哥。
富蘭克林曾出使歐洲,為革命在英和法之間奔走。在英國時,富蘭克林廣交各界朋友,也受新奇的事情吸引。當時的玻璃工藝正進步,1740 年,一位愛爾蘭人 Richard Pockrich 發現,在玻璃杯裡裝不同量的水,用溼手指摩擦杯緣,可以發出不同音高的聲音。直到今日,這招「玻璃豎琴(glass harp)」都很常見於江湖賣藝。
富蘭克林是略有音樂底子的人,他觀察到,這樣演奏玻璃杯有小缺點:杯子太佔空間了,同時能用兩手摩擦的杯子數目有限,沒辦法奏出多個音的較複雜、飽和的和絃(常見做法是好幾個人一起演奏,手指數就足夠了XD)。
於是他異想天開的設計了大杯套小杯,在同一個鋼軸上旋轉,節省了好多空間的玻璃琴。大杯聲音低沉,小杯聲音尖銳,像鋼琴一樣最多可以十指並用的創造合音,甚至可以靠手指的力道控制音量。最棒的是,只需要在玻璃工場精密的調整過一次音調,從此再也不會走音。富蘭克林最喜歡在書信裡和人介紹他發明的樂器聲音有多溫柔陶醉,順便講一下自己的設計多巧妙。
至於樂器的名字,他選用了義大利語(古典音樂的首選用語)中表示「和諧」的 armonica 這個字。後來口琴也選了同一個字 harmonica,純粹是巧合,一個在十八,一個在十九世紀發明,彼此無關。
玻璃琴讓人覺得有種空靈的感覺,後來經研究發現是因為它的的頻率。話說人類聽力判斷聲音的來源,有兩種方式:高頻聲音靠的是兩耳間的 #音量差異,低頻聲音靠兩耳間 #聲音的相位差(波動行進距離不同),這和左右耳距離和聲波波長有關。但玻璃琴的 1000~4000 赫茲範圍就不上不下,耳朵拿不定怎麼定位,就感到混亂了。
作為新奇玩意,玻璃琴開始在整個歐洲流行起來,得到當時一線作曲家的青睞並且為它做曲。其中包括莫札特和貝多芬。
而隨著流行來的則是流言,有人覺得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聽多了應該對人的精神有「某種影響」。有人說這影響是壞的,傳言聽太多會讓脆弱的人類精神衰弱,進而崩潰。(因此有了黑執事的那集劇情。)
但也有人認為有效果就是好效果,當時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醫生」法蘭茲·安東·梅斯梅爾(Franz Anton Mesmer)就把聆聽玻璃琴演奏加到他的神奇療程組合裡面。
梅斯梅爾(Mesmer)這個字,直接衍生為今天英文的「被催眠、被迷住」的 mesmerize,不意外的,他的醫術在後見之明看來根本是催眠一類的心理暗示手法。梅斯梅爾還有一整套增加賣點的「偽科學」說法,表示環繞人體有一種神祕的流體流動著,叫作「動物磁性」,順暢地流則健康,亂流則生病,而他的冥想、觸摸、按摩、凝視、揮舞磁鐵,以及放音樂......都是導正「動物磁性」的手段。
讀者有沒有覺得這套很經絡、很查克拉、很體液、很念能力......很「難以用科學解釋」。我覺得某些人們相信而且願意為之掏錢的療法,過了三百年、過了千年都沒啥變化,有點溫腥。
順帶一提,那年頭的醫生幹的事情,現代人看來荒腔走板,不只幾乎沒有做對什麼事醫治人,更是做了很多害人傷人毒死人的事。參考 #本日冷知識1270 【害死音樂大師們的眼科醫生】←和本文略為同個年代的事。醫生要達到現代的可靠度,救人多於殺人,大概是一次世界大戰歐美醫界改革以後的事。也和化學和生物學,尤其是細菌致病理論和有效抗生素的發明有關。
不意外的,當時在維也納的莫札特也是梅斯梅爾「醫師」的大粉絲,所以他也創作了不少玻璃琴的曲子,讓梅醫生在療程中使用。
不曉得身兼美國國父之一、電學之父(記得風箏嗎 XD)的多才多藝者富蘭克林知道惹自己發明的玻璃琴,被用在導正歐洲上流社會的「動物磁性」會有什麼感想。大概是很想設計某些和閃電有關的實驗,劈某些人吧哈哈。
話說回來,玻璃琴為什麼又不流行了呢?主要是因為音量太小聲,很難和大部分的管絃打擊樂器配合。其次,雖然它不用調音,但還是會被打破囧,一個造價不菲的樂器就報銷了。
然後,摩擦沾濕的玻璃,為什麼會發出聲音呢?這個科學梗請容許科宅開分身帳號在留言裡解說。我們下次再見!
圖片來源:flickr 用戶 Tonamel by CC 2.0 - attribution
「糖梅仙子之舞樂器」的推薦目錄: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俏媽艾瑪 x NA星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閒聊] 胡桃鉗- 看板clmusic 的評價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柴可夫斯基- 糖梅仙子胡桃鉗Tchaikovsky “Dance Of The Sugar ... 的評價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柴可夫斯基《糖梅仙子之舞》胡桃夹子组曲钢琴小品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鍵盤樂器(鋼片琴)+柴可夫斯基(胡桃鉗-梅糖仙子之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糖梅仙子之舞介紹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 - 教育學習 ... 的評價
- 關於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大唐樂器世界- 3個「手繪小人」配合《胡桃鉗》在線條上冒險 ... 的評價
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嗎?【聲音飄忽空靈的玻璃琴】
#本日冷知識1525
哈囉大家好,有看過《黑執事》的同學可能已經見過圖中的樂器了。形狀奇特,長長一根像蘿蔔又像蘆筍,演奏起來竟然無比清脆。
它叫玻璃琴,點下方連結,可以聽它演奏柴可夫斯基《胡桃鉗》裡的著名旋律〈糖梅仙子之舞〉。請注意音量 → youtu.be/eQemvyyJ-\-\g
玻璃琴(glass armonica)的發明者是班傑明.富蘭克林,就是美鈔 100 刀上面那位老哥。
富蘭克林曾出使歐洲,為革命在英和法之間奔走。在英國時,富蘭克林廣交各界朋友,也受新奇的事情吸引。當時的玻璃工藝正進步,1740 年,一位愛爾蘭人 Richard Pockrich 發現,在玻璃杯裡裝不同量的水,用溼手指摩擦杯緣,可以發出不同音高的聲音。直到今日,這招「玻璃豎琴(glass harp)」都很常見於江湖賣藝。
富蘭克林是略有音樂底子的人,他觀察到,這樣演奏玻璃杯有小缺點:杯子太佔空間了,同時能用兩手摩擦的杯子數目有限,沒辦法奏出多個音的較複雜、飽和的和絃(常見做法是好幾個人一起演奏,手指數就足夠了XD)。
於是他異想天開的設計了大杯套小杯,在同一個鋼軸上旋轉,節省了好多空間的玻璃琴。大杯聲音低沉,小杯聲音尖銳,像鋼琴一樣最多可以十指並用的創造合音,甚至可以靠手指的力道控制音量。最棒的是,只需要在玻璃工場精密的調整過一次音調,從此再也不會走音。富蘭克林最喜歡在書信裡和人介紹他發明的樂器聲音有多溫柔陶醉,順便講一下自己的設計多巧妙。
至於樂器的名字,他選用了義大利語(古典音樂的首選用語)中表示「和諧」的 armonica 這個字。後來口琴也選了同一個字 harmonica,純粹是巧合,一個在十八,一個在十九世紀發明,彼此無關。
玻璃琴讓人覺得有種空靈的感覺,後來經研究發現是因為它的的頻率。話說人類聽力判斷聲音的來源,有兩種方式:高頻聲音靠的是兩耳間的 #音量差異,低頻聲音靠兩耳間 #聲音的相位差(波動行進距離不同),這和左右耳距離和聲波波長有關。但玻璃琴的 1000~4000 赫茲範圍就不上不下,耳朵拿不定怎麼定位,就感到混亂了。
作為新奇玩意,玻璃琴開始在整個歐洲流行起來,得到當時一線作曲家的青睞並且為它做曲。其中包括莫札特和貝多芬。
而隨著流行來的則是流言,有人覺得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聽多了應該對人的精神有「某種影響」。有人說這影響是壞的,傳言聽太多會讓脆弱的人類精神衰弱,進而崩潰。(因此有了黑執事的那集劇情。)
但也有人認為有效果就是好效果,當時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醫生」法蘭茲·安東·梅斯梅爾(Franz Anton Mesmer)就把聆聽玻璃琴演奏加到他的神奇療程組合裡面。
梅斯梅爾(Mesmer)這個字,直接衍生為今天英文的「被催眠、被迷住」的 mesmerize,不意外的,他的醫術在後見之明看來根本是催眠一類的心理暗示手法。梅斯梅爾還有一整套增加賣點的「偽科學」說法,表示環繞人體有一種神祕的流體流動著,叫作「動物磁性」,順暢地流則健康,亂流則生病,而他的冥想、觸摸、按摩、凝視、揮舞磁鐵,以及放音樂......都是導正「動物磁性」的手段。
讀者有沒有覺得這套很經絡、很查克拉、很體液、很念能力......很「難以用科學解釋」。我覺得某些人們相信而且願意為之掏錢的療法,過了三百年、過了千年都沒啥變化,有點溫腥。
順帶一提,那年頭的醫生幹的事情,現代人看來荒腔走板,不只幾乎沒有做對什麼事醫治人,更是做了很多害人傷人毒死人的事。參考 #本日冷知識1270 【害死音樂大師們的眼科醫生】←和本文略為同個年代的事。醫生要達到現代的可靠度,救人多於殺人,大概是一次世界大戰歐美醫界改革以後的事。也和化學和生物學,尤其是細菌致病理論和有效抗生素的發明有關。
不意外的,當時在維也納的莫札特也是梅斯梅爾「醫師」的大粉絲,所以他也創作了不少玻璃琴的曲子,讓梅醫生在療程中使用。
不曉得身兼美國國父之一、電學之父(記得風箏嗎 XD)的多才多藝者富蘭克林知道惹自己發明的玻璃琴,被用在導正歐洲上流社會的「動物磁性」會有什麼感想。大概是很想設計某些和閃電有關的實驗,劈某些人吧哈哈。
話說回來,玻璃琴為什麼又不流行了呢?主要是因為音量太小聲,很難和大部分的管絃打擊樂器配合。其次,雖然它不用調音,但還是會被打破囧,一個造價不菲的樂器就報銷了。
然後,摩擦沾濕的玻璃,為什麼會發出聲音呢?這個科學梗請容許科宅開分身帳號在留言裡解說。我們下次再見!
圖片來源:flickr 用戶 Tonamel by CC 2.0 - attribution
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俏媽艾瑪 x NA星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嘆為觀止的管風琴
兩廳院這兩年很努力推動讓大眾了解管風琴,我本身對這個龐然大物充滿好奇...從去年我就帶NA星人看了好幾場管風琴的音樂會,上禮拜這場 #夢響樂聲林 的活動,透過好多有趣的場內&場外活動,讓大家對兩廳院大開眼界!😉
當天在國家音樂廳的大廳有音樂精靈穿梭,還有好多氣球🎈做成的玩偶佈置,還有互動打擊樂裝置(可參考下方的影片)...光這個橋段,孩子們就超high,NA星人超興奮的狂敲互動裝置,工作人員只好請他小力一點 XD😂
接著主場的音樂會管風琴熱力十足,用不同的曲目展現了管風琴的廣度與張力,雖然有著荒謬的劇情,但演出人員的幽默感以及和孩子們的互動一流,讓整場音樂+戲劇滿滿地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更酷的是,以『管風琴生病了😷』鋪梗,攝影機和演出人員更跑入了管風琴的內部拍攝,透過 #大螢幕讓全場觀眾把管風琴的內部也看透透,真的讓我們有大開眼界的感覺!整場音樂會安排得太精采,絕對不是以往大家想像的枯燥的音樂會,而是真實瞭解一個我們完全不熟悉的大樂器,而且帶著輕鬆幽默的心情消磨了一個下午呢!
📍當天管風琴表演的曲目如下,完全展現管風琴可獨奏、可莊嚴、可大器、可輕巧的多面貌。在這邊也引用了國家兩廳院 NTCH, Taipei管風琴的官方圖片,讓沒去現場的各位看看這神秘的龐然大物唷!
🎹1 - 柴可夫斯基:糖梅仙子之舞
🎹2 - 巴哈:西西里舞
🎹3 - 艾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
🎹4 - 巴哈d小調觸技曲作品565
🎹5 - 貝多芬:快樂頌
😘謝謝粉絲的每一個按讚和分享,都會讓我更樂意分享我的心得喔!
#跟著NA星人去探索
#國家音樂廳 #管風琴 #親子好去處
#俏媽艾瑪xNA星人
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柴可夫斯基- 糖梅仙子胡桃鉗Tchaikovsky “Dance Of The Sugar ... 的推薦與評價
《 糖梅仙子之舞 》這是第二幕糖果王國的場面音樂。描寫舞劇第二幕王子(胡桃鉗的化身)帶著小克拉蕾來到了奇妙的糖果王國,糖果 仙子 們跳起 舞蹈 歡迎他們 ... ... <看更多>
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柴可夫斯基《糖梅仙子之舞》胡桃夹子组曲钢琴小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柴可夫斯基《 糖梅仙子之舞 》胡桃夹子组曲钢琴小品. 4,004 views4K views. May 9, 2016. 15. Dislike. Share. Save. 钢琴音乐. 钢琴音乐. ... <看更多>
糖梅仙子之舞樂器 在 [閒聊] 胡桃鉗- 看板clmusic 的推薦與評價
前幾天參加臺大愛樂社(ptt Philharmonic)的活動
有位朋友講了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
胡桃鉗的背景是聖誕節,剛好也配合過節的氣氛
而且也是我最近常常在聽的音樂,越聽越喜歡
下面是一些摘要的胡桃鉗簡介:
----------------------------------------------------------------
「胡桃鉗」是什麼?
聽這個曲子首先產生的問題就是這個了
胡桃鉗是什麼?
其實就是用來把胡桃殼打開的工具
可以做成娃娃的樣子,然後娃娃的嘴巴有鉗子可以打開胡桃殼
創作
胡桃鉗是根據霍夫曼所寫的童話故事〈胡桃鉗與老鼠王〉而改編的
不過創作這個舞劇的時候,卻是柴可夫斯基生命中的低潮
因為在1890年,與他通信交往13年的梅克夫人,與柴可夫斯基斷絕了關係
這件事情對柴可夫斯基打擊相當大
讓他甚至連作曲都提不起興趣
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向柴可夫斯基提出了創作芭蕾音樂的請求
不過柴可夫斯基在1892年,離開了俄國,出國散心
在回程經過法國時,他在樂器行裡面看到一樣樂器:鋼片琴
柴可夫斯基對這項樂器的音色非常地著迷
也再次激起他創作的動機與動力
他寫信請他朋友幫他買一臺,
而且「不要讓別人知道」(林姆斯基等人)
他不想要別人搶在他之前使用這個樂器
後來在胡桃鉗裡面,鋼片琴也就代表女主角糖梅仙子
在創作過程中,柴可夫斯基一直對自己的作品不甚滿意
不過當時有一個音樂會,
柴可夫斯基把胡桃鉗其中的一部份編成演奏會用的組曲
演奏後卻大受好評。
可惜最後實際上演芭蕾舞劇的時候,
演出又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女主角並不適合演糖梅仙子這個角色
其二,前半場的「場景」戲太多,與觀眾預期不同
(觀眾總是一開始就「預期」要看到大規模的芭蕾舞)
不過雖然在俄國的首演失敗,這個曲子還是很快就「紅」了起來
特別是他以聖誕節為背景,加上又好聽,
也就成為了聖誕節常常演出的曲子
其實柴可夫斯基對待芭蕾舞曲跟其他類型的音樂也有些許不同,
相較於其他的音樂,芭蕾舞曲的音樂是一種描繪內心的美
故事劇情
女主角克拉拉,在聖誕夜收到了教父送的禮物胡桃鉗玩偶
可是頑皮的哥哥卻把胡桃鉗弄壞了,讓克拉拉很傷心
教父安慰克拉拉,並且把胡桃鉗修理好
在晚上賓客都散去了,還子們也應該就寢了
不過克拉拉卻想著自己的胡桃鉗,
於是偷偷跑到放置玩具的聖誕樹旁邊
就在這時候,神奇的事發生了:
聖誕樹開始越長越大,連玩具也越便越大了 (其實是克拉拉變小了)
突然間老鼠出現了(也是超大隻的)
老鼠們在老鼠王的指揮下開始向聖誕樹發動攻擊
胡桃鉗變成玩具人,指揮其他的玩具跟老鼠對抗,可是漸漸不敵
這時克拉拉拿起鞋子往老鼠王身上丟去
被打中的老鼠王又被胡桃鉗補上一劍,就,死了....(有點遜)
然後胡桃鉗娃娃就,就變成王子了 XD
於是王子就邀請克拉拉去糖果王國遊玩
以報答救命之恩 (公主救王子的劇情XD)
他們受到糖果王國的糖梅仙子盛大的歡迎
而且欣賞了糖果王國的表演
(裡面最美麗的舞蹈就在這一段,包括「花之圓舞曲)
演出
這個芭蕾舞劇裡面有兩個女主角:克拉拉與糖梅仙子
不過實際演出時,常常會一人分飾兩角 (節省經費?)
當然就會有一些場景被改掉
-----------------------------------------------------------------
每個作曲家寫出來的東西各有特色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不見的是最偉大的,
但我私下覺得是最「美」的。
而且他的美跟莫札特又不相同,
莫札特的美是一種均衡的完美,
柴可夫斯基的美卻能讓人感到心的悸動、感情的衝突,
像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中國以前有個人叫王國維,他寫了一本《人間詞話》
裡面提到像是李後主的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真是個浪漫的形容
我想這個形容詞也可以用來形容柴可夫斯基的音樂
他的音樂大概不是每個人都喜歡
事實上,在他還活著的時候也曾遇過很多批評
其中不乏知名之士,如漢斯力克;
據說柴可夫斯基跟布拉姆斯也是互相瞧不起的關係
也許,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但是在聽久了「德奧」式的厚重之餘,
來聽聽如夢似幻的柴可夫斯基,那還真是一種奢侈至極的享受呢
講到如夢似幻的柴可夫斯基,又忍不住想提一提指揮界的「帝王」卡拉揚了
前面一篇才寫了他不少壞話,趕快趕快說些好話來「平衡報導」吧...
我非常喜歡卡拉揚演奏的柴可夫斯基
該怎麼形容呢?不知道...
總之就是有種恰如其份的適切
像是這張芭蕾組曲
https://www.deutschegrammophon.com/catalog/product.htms?PRODUCT_NR=4191752&
比方說,最後一首「花之圓舞曲」吧
聽卡拉揚的演奏,馬上可以想像:什麼是花之圓舞曲
浪漫、精巧、情調,舉凡這些東西,卡拉揚都演出來了
而且還演的比我所能想像的更為浪漫、更加精巧、更顯得有情調
所謂聲音的藝術,大概就是這種意思吧...
聽完之後倒是有個小小的遺憾:
卡拉揚有沒有錄胡桃鉗全曲呢?
只聽組曲實在是...太不夠過癮了
例如胡桃鉗裡面有一段王子跟糖梅仙子的雙人舞
第一段是兩個人的慢舞
這段就沒有收在組曲裡面,可是真是好聽,而且很壯麗
前幾天跟一個朋有一起聽,他說:「有爽到!」
確實如此,跟我第一次聽得感覺相同。
可惜這種可以用「爽」來形容的音樂,卻沒聽到卡拉揚的豪華演奏,
實在有些意猶未竟呢...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14.18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