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粄粽,還失禮(han shid liˋ)
前晚行員發布了「粽子定義陣營圖」一文,
因為文字描述不周,
出現了「有包東西,就可以是粽子」等描述,
並將「客家粄粽」放置其中。
使粄粽備受委屈,也讓許多客家朋友感到被冒犯
行員在此鄭重地向各地的客家朋友,與喜愛粄粽的大家說:
失禮
(siidˋ liˊ)
( shid liˋ)
( shid^ li+)
(shidˋ liˇ)
( shidˊ li^)
✅#粄對客家人的意義
因早期原鄉生活耕地不足、糧食產量少等因素,
而發展出各式稻米加工,製成有利於飽足的米食副產品,
並依照不同的時節、慶典、祭祀對象,而有不同的粄類。
在傳統製作上也多有 #禁忌,例如過年打粄時,
禁止亂說話觸霉頭,
否則像在蒸發粄時,就會開得不漂亮,
也因此「粄」不僅作為客家人的 #日常飲食,
更代表著 #客家文化與精神。
✅#客家粄粽
每年端午,行員住在湖口的阿婆(a+ po)都會寄來親手做的粄粽,
行員昨天也致電阿婆,詢問粄粽的製作與祕訣
整理出 #客家粄粽的五個特色,
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將湖口阿婆粄粽的美味秘訣,和用心繁瑣的製程,帶給更多朋友們認識。
1️⃣ #外皮用糯米粉製作
以前都用糯米慢慢研磨成米漿後才開始製作,很費時,
現代則可用 #糯米+#在來米粉(3:1)+#水
(只用糯米粉也可以,只是會很黏,混在來米可降低黏度),揉成糯米麵糰。
2️⃣ #一定要有粄媽
將上述揉好的糯米糰,搓成出一兩個小麵糰,
放入滾水中煮熟後撈起,再把它和原本的麵糰一起搓揉。
而這個煮好的小米糰,就稱為「#粄媽」,
它可以 #增加整個麵團黏性,包煮的時候才不易碎裂。
3️⃣ #內餡精緻還可做豬籠粄 (客家菜包)
各地作法有異,阿婆的工序尤其多,卻也最香
先爆香紅蔥頭(撈起)、爆香蝦仁(撈起)、
爆香香菇(撈起),再爆香豆干丁 ,
並把上述全加入再爆一次(撈起)。
又爆香瘦豬肉,把上述食材全放入,
最後加入蘿蔔乾(絲)與各式調料(胡椒、醬油等)
而同一套餡料,也能包入 #豬籠粄 裡。
4️⃣ #內餡可鹹可甜
講到甜粽,可能會想到冰涼沾黑糖或砂糖的 #鹼粽,
但是行員在 #臺中東勢 的親戚表示,
一樣是粄粽,但內餡會包 #甜花生粉,
有其他地區的客家朋友,家裡也這樣包嗎?
5️⃣ #較好消化負擔少
阿婆的經驗分享:
因為糯米不易被消化,吃太多容易脹氣,
但粄粽的糯米糰因為經過研磨跟蒸煮,
相對較好消化(但還是要適量吃)。
以上,就是行員阿婆的 #美味粄粽五秘訣,
希望藉此,有讓大家可以更認識 #客家粄粽!
✅最後的最後,想要很誠摯地對我們的不夠謹慎致歉 (シ_ _)シ
我們真的 #沒有歧視任何族群的念頭,也對此進行了深刻反省。
雖然粽子梗圖每年網路都有,
然而文化銀行的價值是 #帶大家認識臺灣的傳統文化,
在 #粽子陣營圖 中的描述與排列,卻對特定族群與文化產生 #較負面的形象,
不僅讓部分群眾感到不適,也與我們的品牌形象有巨大的落差。
在此真心地向所有被冒犯的客家朋友,以及喜歡粄粽的大家,表達最深的歉意。
未來在相關議題發布前,
一定會再三確認合適性,
才能將臺灣這塊土地上的美好,
持續傳播給所有喜愛臺灣多元文化之美的大家。
也謝謝大家不吝指正和提點,
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修正錯誤,
未來還請大家繼續多多指教。
#端午節 #粽子 #北部粽 #南部粽 #中部粽 #客家粄粽 #外省粽 #臺灣美食
參考書目:
劉還月。( 1999 )。台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 常民出版社。
劉澤玲。( 2010 )。客家米食文化在銅鑼傳統飲食中的傳承。國立高雄餐旅學院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糯小米梗小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北緯23.5度的咖啡城市之旅 - 兩天一夜完美的阿里山咖啡與美食 |
就在二十九號正完成阿里山旅行文的今天,阿里山咖啡媒合會競標價格打破紀錄,今年日曬後製特等獎的咖啡豆五公斤非常驚人的達到台幣四十三萬,真的是全台最強咖啡產區!
其實上阿里山已經很多次了,以往是為了採訪咖啡莊園和咖啡評鑑而上山,沒有太多時間有比較深度的旅遊,前個周末很幸運有幾個知名的旅遊部落客大咖瑪格、AJ、許傑帶路,喝咖啡吃美食看風景住哪裡,都幫大家安排好了,一次享受阿里山咖啡,美食饗宴,山林散步,鄒族原住民文化,直接先破梗把第一天和第二天行程跟大家分享 !
第一天
【走廊咖啡 、特富野巨木群步道 】 咖啡與巨木群步道
【鄒風館部落餐廳】- 午餐
【金皮雕工作室】- 皮雕體驗
【鄒築園】- 品嚐冠軍精品咖啡
【奮起湖大飯店】- 住宿和晚餐
第二天
【奮起湖車站】 - 老街、甜甜圈、星空小屋、大姑媽咖啡
【山芙蓉】 - 午餐
【阿榮的店】- 精品台灣咖啡與手工煙斗
【宿瓦納咖啡茶屋】- 不插電咖啡體驗
【生力農場】- 晚餐
【隙頂二延平步道】- 欣賞茶園和雲海全景
【不遙遠的咖啡產區距離】
過去在咖啡生豆商工作的時候,需要飛往國外的咖啡產區,飛往當地後,還要舟車勞頓很長時間才能到達咖啡莊園,住在台灣的人真的很幸福,除了咖啡館的密度高,喜歡喝咖啡的人如果想深入了解咖啡種植和後製的過程,從中部市區前往阿里山咖啡莊園只要大約兩個小時, 而且路況相較國外崎嶇克難的道路來的平順很多,我們講的 Seed to Cup ,從一顆種子到一杯咖啡的過程,這樣的距離在世界的任何大城市比較起來短了很多,這也是台灣咖啡產業非常大的一個優勢。
【走廊咖啡 、特富野巨木群步道 】
第一站我們一行人前往了特富野部落的走廊咖啡,特富野部落是鄒族兩大社區之一, 另一個是達邦社區。大家可以在走廊咖啡享受完咖啡後,步行到不遠的特富野巨木群步道,一入口就可以看到兩側種滿的咖啡樹,但由於乾旱和採收尾季的關係,咖啡樹上已經沒有了太多果實,真的很期待下次在咖啡採收期來到這邊,可以很近距離看到滿滿的咖啡櫻桃果實,還好隨後壯觀的樟樹巨木群馬上彌補了沒看到咖啡果實的遺憾,步道陡度不高,加上完善的階梯,很適合各個年齡層前往,竹林的景色也相當適合拍美美的照片。
特富野步道(樟樹巨木群)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1鄰14號
【鄒風館部落餐廳】
鄒風館餐廳就在達邦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和達邦國小旁,google 評價也相當不錯,有4.2顆星,這次品嘗到了許多用當地食材和原住民傳統的料理,像是有點像粽子的獵人包改良版本,以前傳統可能只有米飯,廚師的改良版有小米,黑糯米,芋頭,肉和魚,吃完一個就滿有飽足感,當地野菜製作的沙拉,口感軟綿的愛玉豆腐相當特別,用當地特產的愛玉來料理,愛玉是台灣特有亞種,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嘉義縣是全台愛玉產量的冠軍。自己最喜歡的一道料理是咖啡入菜的咖啡梅醬排骨,入味平衡,不會死鹹甜。
鄒風館部落餐廳(鄒達邦餐飲、工藝複合館)
https://www.facebook.com/Avaiyangyang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20號
電話:0938 867 380
【鄒族達邦家屋、神聖的庫巴( KUBA 男子集會所) 】
沒想到在鄒風館的餐廳旁就有仿鄒族達邦傳統家屋的展示,小小的屋子卻蘊含了豐富的鄒族傳統的文化和歷史,從外觀可以看到他們以竹材為牆壁,茅草來覆蓋屋頂,一進到家屋會先注意到那煙燻的天花板,導遊說到這有防蚊蟲的功能,家屋的中央是火塘,上方就擺設了許多家用品和食物,導遊還說他們的傳統是將過世的家人葬在家裡,如果埋不下了,活著的人會搬離蓋新的家屋,但我看了其他書的介紹,似乎也會因為死亡的方式不一樣而改變埋葬的位置。
庫巴的外型設計像是大型的涼亭,沒有牆壁,用芒草和茅草為屋頂,位於部落的中心,在鄒族心中是神聖且不可侵擾的場所,只有達邦和特富野兩大社建有庫巴,直到現在遊客都是禁止進入的,他們會在這邊舉行傳統的祭典、成年禮、送神祭等儀式,是鄒族政治、 宗教和社會運作的核心。
【金皮雕工作室】
記得去年第一次來到這邊,不是體驗皮雕,而是咖啡評鑑評審晚上聚餐的地方,沒想到這次很幸運能因為合作案有機會真正來到這邊實際看到老闆娘梅惠老師實際示範皮雕的工藝,店內的皮件藝術品有豐富的鄒族文化,另一種深入認識原住民文化的方式。
金皮雕工作室
電話:0910 616 848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2鄰72號附1
【鄒築園】
晚餐前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熟悉的鄒築園咖啡館,從金皮雕工作室走過來只要五分鐘的步行時間,他們的咖啡莊園位於阿里山大約海拔1,300公尺,擁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在海拔高度和日夜溫差日照等等,都是非常適合種植咖啡豆的條件,鄒築園已經儼然是台灣之光,國內外拿過無數的獎項,而人稱阿里山咖啡王子的創辦人方政倫,在2017年榮獲十大神農獎,是國內知名的咖啡農,非常推薦大家如果有來阿里山一定要來喝杯他種的咖啡。
我們到達的這段時間剛好是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和生豆後製邀請賽的期間,擔任嘉義縣咖啡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他已經忙得天昏暗地,打完招呼後他就馬不停蹄的前往莊園處理後製賽的咖啡豆。一行人一次點了不同的處理法的咖啡,比較了解咖啡的我一一和隨行的部落客們講解不同咖啡後製與風味的連結。咖啡後製大致分為三類,日曬、水洗、蜜處理,日曬的通常發酵風味較為強烈,水洗則是相對乾淨明亮的酸質,蜜處理介於兩者之前,但也依照部分果肉與果膠發酵程度的不同,在風味上也有差異,在享受完美味的咖啡和甜點後,我們起身出發下榻的奮起湖大飯店。
鄒築園
電話 :0979 799 799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二鄰七十一號
【奮起湖大飯店 - 經典的雙主菜鐵路便當】
晚餐是飯店裡奮起湖經典的雙主菜鐵路便當,雙主菜分別是戰斧軟燒肉、燜燒烤雞腿,我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吃不下了,但因為米飯和配菜都好吃還是把整個便當吃光光,相較於燒肉的咬勁,我比較喜歡雞腿的軟嫩。
奮起湖大飯店
地址 : 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78之1號
電話 : 05-2561888
【奮起湖車站、老街與老老街】
早起的第一杯咖啡是老老街的大姑媽雜貨店裡的阿里山咖啡,老老街的位置就在穿過老街,步行不到五分鐘的距離,我很好奇的問為什麼是老老街,原因很單純,大姑媽雜貨店這條街道比車站旁的老街還要老,而大姑媽本身這棟建築就已經是上百年的歷史,上面寫著建於大正二年(民國2年),大姑媽取名來自紀念老闆的媽媽,咖啡來自自己種植的咖啡莊園,單品咖啡由老闆親自手沖沖煮,水洗口感平衡風味帶有些許果酸,尾韻有著蔗糖香氣。早起老街的幽靜和咖啡香令人陶醉與此。
大姑媽阿里山咖啡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2號
電話:05-2561253
【 宿瓦納咖啡茶屋 - 不插電咖啡體驗 】
吃完午餐後,我們到了宿瓦納來體驗不插電的咖啡製作過程,從生豆的脫殼到咖啡烘焙、研磨、沖煮,都不需要任何的電器,我跟跟同行的夥伴說,這趟下來,除了咖啡的採收和後製過程外,基本上都參與咖啡 seed to cup 的整個流程,相當豐富的咖啡知識之旅。
老闆娘先給我們了一包乾燥完成的帶殼豆和一個布袋,將帶殼豆放進布袋中,然後甩擊到堅硬的表面上,力道還不能太小,可以想像以前的咖啡農光處理帶殼豆是多麽辛苦了,接著把脫完殼豆生豆和殼的碎末放到篩子上,直接將殼給吹掉,就會只剩下乾淨的生豆。
老闆娘準備好了像是手搖爆米花的小網和瓦斯爐,咖啡烘焙其實概念和料理一樣,都是一種加熱食材的過程,如果我們講一塊肉火力加太大烤,會導致外面可能熟透但裡面沒熟,但咖啡不像牛肉一樣可以是沒熟的,沒有烘透的咖啡會有點蔬菜豆類的風味,而烘焙過度的咖啡會有很重的焦苦味,也很難呈現咖啡產地原本的風味。
最後我們將烘焙好的咖啡用濾泡式來沖煮,由於我想做比較淺的烘焙,烘焙的節奏和時間就比較快,不過太接近火源,導致豆表外接近中焙,但豆芯沒有熟透,喝起來有點青草味,同行的AJ 的豆子就較深焙,喝比較比較厚實,比較帶有煙燻、堅果、巧克力的風味。
宿瓦納咖啡茶屋
嘉義縣阿里山鄉九鄰樂也301-8號
交通資訊
距離石棹約5分鐘車程,為在台18線64.4K左右,請留意路邊公里數指示牌;至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約40分鐘車程,距離奮起湖則為15分鐘車程。
05-2561702
【生力農場】
最後的晚餐是我這兩天最喜歡的一餐,隨行的部落客們也是邊吃邊讚嘆,其中的苦茶油雞是我這次旅行最期待的一道菜,用的是他們自己種的薑,雞肉是用苦茶油慢慢憋熟的,不是用炸的,薑片香氣濃郁口感不油膩,雞肉也很鮮嫩,鮮魚是老闆出海自己釣的,由於南瓜在阿里山不是當季,東昇南瓜是從花蓮壽豐鄉宅配過來的,甜度非常高,龍鬚菜是阿里山當季的蔬菜,烏龍茶排骨湯在品飲食也可以喝到茶的回甘,豬腳也有用紅茶入菜,也是濃濃的茶香,甜品蛋糕更是一絕,也是用阿里山紅茶做的,搭配乳酪內餡,吃起來微鹹不甜膩,甚至吃完後許多同行的朋友還外帶回台北。
生力農場民宿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隙頂9之5號
電話 : 05 258 6785
阿里山Easy GO - https://alishan.welcometw.com/
阿里山新印象 - https://www.facebook.com/Alishan.nsa/
本遊程體驗由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廣告邀約
糯小米梗小米 在 我是Jeremy 斜槓我和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肉粽Hashtag 玩什麼把戲] #理工chill著
大家端午節都怎麼玩IG呢?
既然身為「IG觀察家」決定好好觀察一下!
#北部粽 Top3
請看內圖
#中部粽 Top3
請看內圖
#南部粽 Top3
請看內圖
#東部粽 科普時間
東部粽也稱「阿拜」,在魯凱、排灣、卑南族共同的主食,看起來、吃起來都像粽子,端午節時在台東的街頭,阿拜是大家很喜歡的端午粽子之一!
依主要農作不同而選用芋頭粉、小米、糯米或高梁粉,內層包上肉餡,外緣先包上假酸漿葉,最後以部落山野中取材的月桃葉包裏後綁成長條型就完成了。
參考資料:台東美食新聞網, 文章:原住民的粽子~阿拜
🔷 北中南東大戰 總結
1. 實用型及時事梗最受歡迎
2. #數量:南 > 北 > 中 > 東
3. 大家愛吃又怕胖,消波塊梗萬用
以上是不專業分析 純屬好玩
最後祝大家連假快樂 注意安全
覺得有趣的話就分享給你所~~~有的朋友吧!
增加互動率就從現在開始!
也歡迎按下喜歡、收藏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下方留言討論!
#ig經營 #ig行銷 #個人品牌 #品牌經營 #品牌行銷 #品牌形象 #網路行銷 #網路創業 #社群行銷 #社群經營 #端午節 #肉粽 #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