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處舉辦「我的漾young老時代嘉年華」 宣導長照資源減輕照顧者壓力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為宣導新竹縣家庭照顧者服務資源,以減輕家庭照顧者負擔,新竹縣政府社會處結合所設置的家照者整合中心及4個服務據點,並與新竹縣有智一同未來教育發展協會、新竹縣蒲公英關懷弱勢權益促進協會,今(24)日上午於竹北市泰和里活動中心舉辦「我的漾young老時代—家照者樂齡樂活青春嘉年華」,現場約200多人共同參與,並邀請一位「聰明照顧者」陳先生現身說法,自己如何善用長照資源,減輕照顧壓力的故事。
陳先生表示,因為爸爸失智症的緣故,決定從美國搬回台灣陪伴及照顧父親,剛擔下照顧者責任時,感到手足無措且身心俱疲,很慶幸因緣際會,連結到縣內家照者支持服務及日間照顧中心等資源,讓爸爸得到妥善及細心照顧,也讓自己有更多空間及時間能喘息。
另外,他也透過心理師引領的支持團體課程,跟其他照顧者們互相分享內心感受,並學習正念呼吸舒緩照顧壓力,由健康講座及每週的體適能課程,也更重視身體健康,並參與知識性講座課程,如認識咖啡、園藝植栽等,發展新興趣。
縣長楊文科表示,他上任以來極為重視老人福利,本縣109年人口為568,516人,老人人口為72,870人,老人人口比例為12.81%,推估需使用長照服務之失能人口為9,108人,縣政府也積極推展完整長照2.0服務網,提供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專業服務、輔具及無障礙環境改善、喘息服務、交通接送、巷弄長照站、文化健康站等多元服務,協助分擔照顧者壓力,109年度共有5,566個家庭使用長照2.0服務、服務經費已達5億3,501萬餘元。
社會處長李國祿指出,面臨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多國人成為家庭照顧者,有不少自行照顧者面臨照顧困境及壓力,新竹縣109年度獲衛福部補助1,100萬元,設置本縣家照者整合中心及竹北、湖口、竹東、尖石等4個家照者服務據點,提供8大項服務,內容為提供電話關懷、家庭訪視、照顧技巧指導、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喘息服務、心理協談等。
另外,家照者整合中心也與縣內長照中心、家暴中心、心衛中心合作轉介機制,以建立家照者支持服務體系,達到危機救援不漏接,所提供家照者支持服務不僅協助照顧者紓壓,更與照顧者共同討論照顧方案,讓照顧者懂得善用各項長照服務資源,並可繼續工作及維持一定生活品質,成為「聰明照顧者。」
今日活動主軸分為靜態與動態活動,靜態展示有全縣家照者作品展覽、家照者據點活動影片展示、義剪愛心團隊、長照及家照者服務資源介紹及有獎徵答、智慧機器人互動等,精彩的動態活動則包括菲力魔術表演家族、原鄉客家歌唱班、泰和里舞蹈班等,透過樂齡樂活青春活動,讓更多在地長者們一起參與,除了了解長期照顧服務資源,也展現長者們永保青春、終身學習的活力,宛如嘉年華會般熱鬧的盛宴。
本次活動副議長王炳漢特助、縣府社會處湯紹堂副處長、議員吳旭智、議員林增堂、竹北市長何淦銘、有智一同未來教育發展協會曾玉瓊理事長、欣瀚科技國際有限公司曾昭維董事長、幾何學國際有限公司廖珮玫董事長、樂學網張財銘總經理、竹北市民表何宜芯、竹北市民表朱健銘等貴賓到場參與關心。
約明協談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新【新增7例,其中本土1例無出國史;發出國家警報呼籲民眾勿再前往熱鬧景點;高鐵台鐵明起車上停售便當零食;桃園居家檢疫者陳屍,將加強居家關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新增7起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其中6例境外,1例本土,總計達355案。由於正值清明連假期間,國內各大景點湧現人潮,指揮中心今日11點40分發出兩則國家級警告的簡訊,其中一則單獨針對墾丁大街,呼籲民眾應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至於尚未前往的就不要再去人擠人;另一則是針對阿里山森林遊樂園、花蓮東大門夜市等10處景點。昨日桃園居家檢疫情侶陳屍租屋處,政府會強化電話關懷與輔導。
■新增1例本土個案,近期無出國史;南美團增1例累積3人確診
今日新增7例,其中一例是本土個案(案352)是40多歲的男性,近期無出國史,3月30日出現發燒症狀至診所就醫,4月1日因味覺及嗅覺喪失至同一診所就醫,隔天自行去醫院就醫後,被收治並採檢,於今日確診。案352平時獨居,活動地點以住家及工作為主,由於每次當班都是兩人一班,已經匡列6名同事、1名職場接觸者以及2名友人,疫調師已經到過現場,正調閱工作地點監視器找尋有無接觸到國外旅遊史的人,尚未找到感染源。
另外6名境外確診個案,為2男4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4月2日,發病日介於3月16日至30日,發病前活動地點分別有瑞士、美國、德國、英國及南美洲。
其中案350(30多歲男性)於3月12日至18日在美國工作,返國時與案197及案202搭乘同一班機,因此列為接觸者,隔離期間於3月30日出現輕微腹瀉情形,4月1日輕微胸悶,4月2日居家隔離結束後自行前往醫院就診後,於今日確診。
案355(60多歲女性)於2月20日至3月25日參加南美旅遊團,與案259及案331同團,因此列為接觸者,隔離期間在4月2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並於今日確診。截至目前為止,該團有3人確診。其餘4名境外移入屬於獨立個案,居家檢疫3人、機場1人。
■景點人太多!緊急發送兩則國家級警告,呼籲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由於清明連假,國內各大景點湧現旅遊人潮,指揮中心今日中午緊急發出兩則國家級警告的細胞簡訊(cell broadcast,指利用4G電信業者行動寬頻系統,短時間內以廣播方式傳送告警訊息到特定範圍內大量手機裡,讓民眾及早掌握災害資訊),分別針對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花蓮東大門夜市、嘉義文化路、台南關子嶺、虎頭埤、烏山頭水庫及湖境度假會館等埤塘風景區、高雄興達港、旗山老街、雲林北港朝天宮等,另一則則是單獨針對屏東縣南州鄉以南(含墾丁觀光景點),提醒民眾出遊應與他人保持室內1.5公尺及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應配戴口罩,並勤洗手,若有身體不適請立即佩戴口罩就醫並告知旅遊史。
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連假前研判台灣不會像日本一樣,於櫻花季後出現大量的確診,如果判斷會群聚就會禁止民眾出遊,但台灣仍沒有相關群聚,社區傳染也是零星,因此讓大家可以出外散心,只是因為這兩天看到影片發現景點人太多,尤其是墾丁大街「人超多」,因此緊急決定發送兩則細胞簡訊,更把墾丁獨立出來發送,「以大街那種人潮,上街就是要戴口罩。」
屏東縣政府今日與指揮中心開會視訊會議後,立即成立恆春前進指揮所,相關局處進駐,加派人力在人潮眾多處宣導餐廳採梅花座、保持社交距離、民眾上街與室內配戴口罩、旅宿量測體溫做好消毒、宣導勤洗手等。
■高鐵台鐵明日起車上停售便當、熱食與自動販賣機服務
由於大眾運輸工具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交通部次長祁文中指出,根據指揮中心的決策,從明天開始台鐵、高鐵調整車廂服務內容,全面暫停便當、熱飲與零食的販賣服務,車廂內的自動販賣機也停止銷售,雖然車站還是有商店,但提醒乘客不要在車上食用,原則上會先以勸導為主。
至於全面執行大眾運輸工具戴口罩,祁文中表示,原則上對於不戴口罩的乘客會先勸導為主,勸導不聽才會根據《傳染病防治條例》,罰款3,000至15,000元。
外界擔心大眾運輸工具等全面要求戴口罩,會導致口罩不夠用?陳時中解釋,口罩2.0的網路預購已經進入第三波,有將近200萬人訂購,加上藥局的販售,口罩的涵蓋率佔全台灣人口的84.2%,相信這樣的涵蓋率是足夠讓民眾配合防疫措施。
■桃園居家檢疫情侶陳屍租屋處,將加強電訪心理關懷
昨(3日)晚間一對在桃園居家檢疫的情侶,在民政系統都始終聯繫不上兩人,警方上門查訪後發現兩人已經陳屍家中,初步研判是輕生,詳細死因還待檢調調查。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指示民政局、衛生局、警察局等單位,對於所有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民眾,必須持續掌握狀況。
對於有居家檢疫者疑似輕生,陳時中表示,原本對於居家檢疫者的關懷就有call out的服務,大約居家檢疫第8天左右會有主動關懷電話,詢問居家檢疫者的生理與心理狀況,如果有察覺心理問題,會有心理師主動以電話的方式加強關心,將會再加強這方面的主動關懷。
■爭搶醫療物資,德、法批評美國的高價收購、中途攔劫是蠻荒時代做法
全球75.3億人口中,目前有近40億在各種大規模或小規模的封鎖限令下生活。目前全球確診病例達110萬人以上,但由於無症狀的病例人數不少,專家們認為實際感染人數比此數字要多。目前疫情嚴峻的美國,在過去幾天,確診人數激增到27.7萬,死亡人數超過7千人,其中光紐約州已突破10萬人確診,1,500人死亡。根據《紐約時報》今天的新聞,紐約市是紐約州裡情況最為慘烈的,紐約市的醫護人員沒有足夠的防護配備,而在第一線執勤的3.6萬名警察裡,有六分之一患病或自我隔離。
目前西班牙、義大利的死亡人數都破萬,法國的死亡人數也超過6,500人。美國與歐洲國家在搶口罩,德國政治人物批評美國有人以高出德國3倍的價值購買,把德國原本自中國3M工廠、要買來給前線警員的20萬個N95防疫口罩,結果在運輸至泰國時被中途攔下,再轉運至美國,柏林官員以「現代強盜」來形容這樣的行為;法國也同樣批評美國的舉措,不少國家領袖認為不該在全球危急時刻採取蠻荒時代(Wild West)的做法。但這件事情目前被美國否認。跨國爭取物資,凸顯各國政府對加劇的疫情有多焦慮。(文/嚴文廷;攝影/余志偉、中央社/郭芷瑄)
【《報導者》關心您,若需要進一步協助,可聯繫以下單位】
- 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延伸閱讀
【MIT快篩大突破/工研院最迷你手持PCR,中研院、國衛院單株抗體將展開招商】https://bit.ly/2WTyeKH
【COVID-19三大希望之藥,台灣全數備戰到位/「法匹拉韋」台製藥原料啟動,東南亞多國都想要】https://bit.ly/3aAYFZv
【空服員、看護、外送員等高風險群,疫情職災認定「看得到卻吃不到」?】https://bit.ly/2UEsQtl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 #社交距離 #疫情
約明協談中心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誰要百萬選票?移民/工權益,誰照顧,誰得票!」記者會
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
新聞聯絡人: 李佩香 0975-211951 楊丹 0963-618303
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在台灣的婚姻移民人數達到554,706人。同時,據勞動部統計,目前在台灣的移工已達706,850人,新住民、移工已然是組成台灣多元社會的重要一分子。然而,攸關婚姻移民和移工的相關法律、措施,長期以來卻未完善規範。如特定21國境外面談制度與「國籍法第十九條」,均對於婚姻移民有諸多限制,造成新移民面臨「進不來,出不去」之困境。移工的保障更是不足,大部分移工仍深受仲介費剝削之苦。這些都讓台灣人權狀況蒙上陰影。
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於12/18日舉辦記者會,主持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夏曉鵑教授說明, 12/18是國際移民/工日,也是2020立委選舉政黨票各政黨抽籤的日子。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特於今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各政黨回應移盟訴求。夏曉鵑教授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新住民取得身分證人數已逾二十六萬,其中大多數已取得投票權,每位新住民的本國配偶、配偶父母,再加上眾多已有投票權的新二代,具有投票權,新住民及其家庭可投票的人數已逾百萬,因此各大政黨紛紛推出新住民丶新二代為不分區代表,希望爭取新住民及其家庭的支持。然而,移盟認為,真正關切新住民的政黨不應只做表面功夫,而應具體推動保障移民相關權益之法令政策。此外,為了讓台灣產業和許多有照護需求的家庭能夠安定發展,真正關心移民/工權益的政黨也應提出能增進移工工作環境安全和福祉的政策。為了讓廣大的新住民及其家庭,以及所有關注移民/工權益的公民更清楚了解誰才值得他們寶貴的選票,移盟提出五大保障移民及移工的具體訴求,請所有提出立委不分區代表的政黨回應,並將於12/30公佈各黨回應結果,呼籲關注移民/工權益的新住民及其家庭將政黨票投給支持移民/工權益的政黨。
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長的李佩香指出,針對特定21國境外面談制度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國籍歧視,長久以來受人質疑。而且面談機制缺乏裁量標準,面談官自由心證恐導致真實婚姻被拆散。有些個案甚至因外交部在簽證上註記後移民署便不得核發居留證,而必須在停留簽證到期後離開台灣再入境,造成國人金錢及時間的損失。這種碰運氣的機制,有可能使某些真實婚姻夫妻無法通過審核而虛偽結婚卻通過了。現行移民管道多元,有意來台從事非法行為之外籍人士大可不必透過婚姻管道。加上外交部用「可能」犯罪的理由進行事先審查,以上原因都讓人對面談制度的正當性產生疑慮。隨著全球化發展,跨越國界的人口活動頻繁,不同國家的人民結婚組成家庭已相當普遍,政府理應切實保障國人及新住民之「婚姻」和「家庭團聚」權。
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個案主任劉茜談以親身經歷點出許多來台多年的婚姻移民遇到的另一個問題:無法善盡孝道。劉茜的母親今年84歲,因為有老年失智症又患心血管疾病及心臟衰竭症狀,生活幾乎不能自理,住在貴州老家沒有人照顧,她想念母親時只能撥視頻給村子的鄰居才能看到媽媽。母親有失智症不會用電話,劉茜看到媽媽很清瘦,開口說她餓了,要女兒煮飯給她吃,看得劉茜心痛不已,無法將媽媽一個人丟在大陸不管的劉茜只有將母親接到台灣照顧,但依現行法規,母親只能居住半年便必須出境。雖然政府宣稱取得身分的陸配之七十歲以上的父母可以來台定居,但事實上,這是看得到吃不到的大餅,因為政府有配額,劉茜的母親要排到民國112年才能來台,她不知道母親能否活到那時,而有些陸配姊妹的父母甚至要排配等到父母一百歲時,這個政府根本是虛晃一招!想到母親,劉茜激動落淚的表示,她願意自費承擔母親在台灣的醫療費用,並不奢望占用台灣健保,她只希望能孝女兒的教道,照顧年邁多病的母親。許多嫁到台灣的新住民姐妹和劉茜遇到一樣的問題,她們為了要照顧在台灣的家,沒辦法分身為父母盡孝,而現行法規卻逼著他們眼睜睜把年老多病的父母送走,成為不孝的子女。劉茜呼籲各政黨聽到她們的聲音,修法支持新住民父母來台探視權益,因為娘家夫家都是一家人,不管是女兒還是媳婦虵們都要盡孝道!
許多新住民的子女已有投票權,他們也挺身而處爭取移民/工權益。母親原籍越南的新二代劉千萍就「國籍法」第19條有可能造成的國際人球問題表示:我國移民政策對於來自特定國家的婚姻移民持著過度的懷疑,移民政策與施行總是以「防範假結婚」為思考,卻不檢討在假結婚判定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公正、反人道的機制。在台灣努力落地生根並且貢獻家庭的新住民,可能因為文件偏誤、遭惡意不實檢舉、有無子女、經濟條件等原因,而被否定了婚姻的事實。新住民在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之前,需先放棄原國籍。根據國籍法19條,若經法院判決「假結婚」就可能被撤銷歸化,且上述判決並「無時效限制」,使新住民將一輩子生活於失去身分、成為無國籍人球的疑慮與恐懼中。這樣的移民政策不僅涉及歧視,也罔顧新住民的基本人權,台灣在「製造無國籍人權」議題上也開始被人權組織關注。劉千萍質問諸多宣稱重視新住民的政黨:誰來為這些為數眾多的新住民發聲?誰來推動修法,給她們能夠安身立命的環境?
除了婚姻移民在台面臨諸多法律困境,大量移工也是備嘗艱辛。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服務暨庇護中心英達主任表示: 家戶移工現在沒有任何法令保障,導致工作時間、休假日完全沒有法令規範,薪資距離基本工資的差距越來越大,嚴重違法國際勞工組織第189號《家戶勞工公約》(C189, Domestic Workers Convention )第六條、第十一條的規定。也由於家戶移工工作場所受僱人數低於五人,長期以來都無法享有勞工保險。此外,家戶移工經常受到僱主指派從事許可外工作,遭到肢體暴力、性騷擾甚至性侵情事頻傳,勞工局不對家戶實施勞動檢查,也使得以上情況很難獲得具體改善。漁工方面,長期以來境內與境外聘僱的兩套標準,都無法做到對外籍漁工的有效保障,漁工被苛扣薪資、遭受口頭或肢體暴力情況頻傳,境外漁工更缺乏勞動法令保障,薪資亦遠低於國內基本工資。
71萬來自東南亞的藍領移工絕大多數都必須先在母國繳交一大筆仲介費才能來台,這筆仲介費有相當比例由國內仲介瓜分,而來台後還需要每個月繼續對國內仲介繳交「服務費」。國際勞工組織的公平聘僱準則,要求與招募與管理有關的費用,都由僱主支付,移工不應為工作而付費,目前移工的仲介費收取,顯然完全違反這項準則。越來越多的品牌歐美都已經在國際勞工組織以及各國法令的要求下,採用這種公平聘僱原則。我國政府既號稱以人權立國,且新南向政策鼓勵與東南亞各國加強各方面的交往,顯然必須負責任的將移工政策朝向公平聘僱的方向邁進。三十多年來,移工為我國的經濟生產與社會福利,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我國重要的生產推手以及安定社會的力量,政府不能繼續以移工沒有選票而迴避改善移工人權與勞動條件的訴求。
移盟今日記者會後將寄給各政黨「第十屆立委移民工權益承諾書」,針對上述問題請各政黨回應是否承諾未來進入立法院將推動修改相關法令政策,以落實移民/工人權之保障。移盟將於12/30公布各政黨回應結果,作為新住民及其家人,以及所有關注移民/工權益的選民投票之參考。移盟同時呼籲所有新住民及其家人關注自身權益,好好利用手中選票,選出能真正正視移民/工權益而非口惠不實的政黨和立委,共同推動後續修法,讓台灣成為一個多元友善,各族群攜手發展、共榮共存的地方。
移盟參與團體(依筆劃排序):
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女性勞動者權益促進會、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南洋台灣姊妹會、屏東縣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夏潮聯合會、高雄市基督教家庭協談協會、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國際醫療行動協會、勞動人權協會、婦女救援基金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社團法人關愛之家協會、Asia Pacific Mission for Migrants(APMM)、 Migrante International-Taiwan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