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2N #六順七彩 #我的百岳第62顆 No. 62
<<原本一般要走五天的行程,因為無法請假 只安排四天,害我原本很挫!沒想到 第一天覺得很輕鬆,一時興起 直接改成三天🤣>>
#我們不是能走很快我們只是能走很久
觀察一下大家4天5天的行程,大部分都是天亮出發,下午扎營,最後一天的中午就回到登山口。
所以 我們真的不是走得比別人快,我們是走得比別人久😭 因為沒有假,只好把行程濃縮成三天!
如果可以,也希望能好好的在山上放空耍廢(這麼棒的地方 決定下次要再來 改從萬榮走走看)
#小貼士
✍️孫海橋前面有空地可以停車,但要注意落石,最好避開山壁邊。高底盤的車車可以直接開到二分所,省了4-5公里(&很多爬坡🥵)
但路況真的不好 愛注意唷!
✍️前面林道都沒有植披,常有落石崩塌,聽到落石聲音要小心,可能隨時要落跑😱
而且非常曝曬,D1的下午,頂著大太陽,一路爬升到6分所,快被曬融化了🥵所以防曬帽 甚至撐個陽傘都很可以!
✍️大家應該都知道 這裡最親民的特點就是可以摩托車兩天一夜遊
這次發現 真的坐車的人比爬山的人多!大家坐著摩托車呼嘯而過,對著我們大喊:“你們好厲害!” 我也對他們大喊:"你們好有錢😫
$12000包七彩來回的車程&三餐 沿路還有介紹跟導覽,當度假也不錯唷👍👍
也可以只坐單趟( 1公里$100,可以坐車上山 走路下山:)也可以只載包包 輕裝上七彩:甚至載腳踏車(就變成坐車上山 騎車下山)
多種選擇,提供給無法請太多假 或是想輕鬆遊百岳的朋友,六順七彩真的是你們最佳選擇🤜🤛
但,因為沿路不斷的摩托車,所以別忘了魔術頭巾😷隨時包著臉擋風沙唷!
✍️這裡的好處就是沿路都是水💧三分所附近有小瀑布:六分所的水龍頭,水非常乾淨:再走兩小時的廢棄工寮後面也有小瀑布:接下來就是七彩湖的水(比起能高/ 大小劍/ 白菇,這裡的水真的是算仙境了👍)
台電招待所也有水,但聽說鐵質含量比較重,水是紅色的(因為非必經之路,所以我們沒進去,現在想想,應該D2扎營台電招待所,輕裝拜訪七彩六順就好🤔
不用背水,只要帶行動水就好,是不是很親切?!
✍️廢棄工寮後上捷徑,可以省8km的林道。
原本擔心捷徑都是陡上,沒想到這裡非常好走,康莊大道,很多扎營的腹地。但別被前面給騙了,腳踏車千萬別牽上來,因為後面有一段崩壁,腳踏車上來的話 肯定要哭哭的回頭!
✍️七彩湖周邊不能紮營❌
要在下切之前的凹地扎營(就是網咖點啦!),但晚上霧氣非常大唷!帳篷超濕(地雷也很多,我在找石頭壓帳篷時,竟然一拿起石頭,發現下面壓著熱呼呼的💩💩 嚇得我尖叫跳開😳😨😰😱😱😱😭😭😭
下切七彩湖之前的林道 也是協作給客人的紮營處,沿路竟然變成了衛生紙林道,沒看過山上的林道上 排了這麼整齊的兩道白花跟地雷.....
可能因為大家都是天黑時上廁所,也沒找個遮蔽物!不知道大白天看起來這麼恐怖😭
#行程
D1
7:40 am 二分所出發 3pm 抵達六分所 5pm 捷徑岔路紮營 (9.5hrs)
原本早上五點在水里車站睡醒,到登山口附近的警局辦入山證,沒想到竟然沒開!?又繞回信義分局,搞到最後竟然7點才起登。但水里車站旁邊有便利商店,信義分局旁邊也有熱呼呼的早餐,算是非常方便的路線!
今天沒有很操,是很熱!雖然六分所之前 有一段俗稱的好漢坡,但還是很平,感覺不出在爬坡。雖然大家都說林道走到厭世,但我寧願這種厭世法,也不要阧上到厭世😤
今天的早餐是7-11的地瓜+咖啡,午餐是茶葉蛋*2+自己做的蛋糕 &過期的餅乾,晚餐是過期的熱可可+起司通心粉*1(整天都是體內環保的概念?)
D2
5am捷徑岔路出發 10:30 抵達七彩湖睡午覺 12pm 起登 2pm六順登頂 4:30 返回七彩湖 散步拜訪妹池 (~11hrs)
今天的早餐是果麥片+咖啡*2,午餐繼續吃昨天的蛋糕&餅乾,晚餐一次解決兩包通心粉(因為行程縮短一天,多了一天的食物得吃掉)
D3
4am七彩湖出發 3:30pm回到二分所(11.5hrs)
大家都說林道追不上我,給我一個外號叫做林道女王,因為我爬坡是龜速,下坡也慢,唯一厲害的只有走平路(所以我為什麼要爬山!?)
其實我真的沒有特別快,我只是可以一直走都不休息😩 適合行軍跟逃難吧...下次台電有需要修電塔,可以考慮找我!
🚌 回到水里車站後,立馬跳上往台中的客運,到台中轉火車回台北!
今天的早餐還是果麥片+咖啡*2,午餐終於把超大包的餅乾KO+過期麵包*1, 回台北的路上 因為趕車來不急買便當,晚餐繼續吃山上剩下的麵包 哭哭😭😭😭
—————————————————
六順七彩又好走,交通又方便,更別論山上大景!是不是真的應該推薦給大家?!👍👍
#六順七彩 #六順山 #七彩湖 #台灣熊蓓兒 #台灣百岳 #百岳縱走 #我的百岳第6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teven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來郡大林道要跟郡大山剪在一起的 不過因為司機大哥人太nice了 沿途讓我們停靠了好多很美的點 讓原本枯燥乏味的郡大林道豐富了起來 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發掘了很多特別的風景 從柳杉林群一路到落羽松林都很有看點 因此決定特別出這一集林道的部分 順便紀錄一下有趣的司機大哥 不覺得大哥長得很像一個人呢...
「紅石林道路況」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紀錄] 關東松-轆轆溫泉- 看板sttmountai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6月上旬,騎車約一星期,造訪了10數個林務局林道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關山紅石步道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關山紅石步道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紅石林道路況 在 [新聞] 又見台灣黑熊台東紅石林道悠哉吃姑婆芋-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紅石林道路況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霞喀羅古道/
從北海道回台灣後竟然立刻感冒,而且一病就是三個禮拜,元氣大傷。上週趁病好得差不多了,想要抽空到山上走走,順便為下週泰國清邁的小狐狸健行暖暖身。
設定條件是:好走的步道,可以過夜,距離不要太長。聽聞霞喀羅古道全線開通,這季節剛好可以去看點紅葉,很快就決定去走這條輕鬆悠閒的林道,難度對大病初癒的身體來說剛剛好(但其實還是有點喘)。
一開始設定從清泉經石鹿登山口進入,但考量車程和路況的穩定度,決定還是走最多人走的養老段。
從入口22K處開始,一般輕裝約四小時可抵達11.8K的白石駐在所,一天來回的人約早上七八點出發最適合;重裝的話時間比較彈性,保守估計行走加休息六個小時內可以走到,假設十點出發,天黑前就可以早早在白石駐在所休息了。
#步道現況資訊
・紅葉集中在17K馬鞍駐在所一帶
・路上有水源,過武神可取
・養老段全線無收訊(停車場有3G)
・往白石駐在所,GPS紀錄爬升600m,下降200m
・吊橋前有一點高繞路段,要抓繩
・林蔭很多,幾乎曬不到太陽
・往登山口路線暢通
祝大家行山順利!
#SonyRX100VI #SonyA7III
紅石林道路況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快訊】網友回報之郡大林道與730林道路況
1. 郡大林道因為4-5k處持續落石,故目前封路中,預計1/5或1/6放行。
2. 往閂山鈴鳴的730林道約13.6公里處有一人寬的崩塌段,下方路基掏空,快癱了,旁邊有綁一紅色塑膠袋做記號。請提醒認識的人經過要小心!
*如有其他路況消息或有更新的狀況,歡迎大家留言回報!謝謝!
(圖/鈴鳴山,Tien攝)
#健行筆記
紅石林道路況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來郡大林道要跟郡大山剪在一起的
不過因為司機大哥人太nice了
沿途讓我們停靠了好多很美的點
讓原本枯燥乏味的郡大林道豐富了起來
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發掘了很多特別的風景
從柳杉林群一路到落羽松林都很有看點
因此決定特別出這一集林道的部分
順便紀錄一下有趣的司機大哥
不覺得大哥長得很像一個人呢(我誰~我猜起來~)
算是此行的一個亮點之一呢 !
坐車真的會比爬山還累嗎...
路程/路況 :
0k 郡大林道舊檢查哨 H800m (現今管制處已經遷移至23k的望鄉工作站)
0~14k 水泥路面(路況還算不錯,海拔爬升1000m)
14~23k 有9K的off road小碎石
18k 台灣杉神木
23k 望鄉工作站 : 有水源、廁所、土地公廟、約1200年的紅檜
過望鄉後路況就不太好了,碎石、大大小小坑洞...
31.5k 郡大、望鄉山登山口 H2865m
展望的部分 : 慢慢爬升可以清楚看見「陳有蘭溪」以及「十八重溪」的面貌
阿里山山脈、甚至是旁邊的西巒大山都可以看見~
最後感謝隊友們讓我坐前座拍攝
後座應該會比較晃...
真的謝謝你們XD
最後附上當天完整記錄的部落格
https://colorfulbutterfly.net/2020/12/20/2020-12-06-%e9%83%a1%e5%a4%a7%e5%b1%b1%ef%bc%9a%e4%b8%80%e6%97%a5%e5%96%ae%e6%94%bb-%f0%9f%a6%8b%e8%8a%b1%e8%9d%b4%e8%9d%b6%f0%9f%a6%8b/
*IG頁面連結 :
https://www.instagram.com/steven_wu_trip/
#郡大林道 #郡大山 #百岳 #新手百岳

紅石林道路況 在 6月上旬,騎車約一星期,造訪了10數個林務局林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東: 紅石/武陵/延平/霧鹿/知本/大武林道. 宜蘭: 南澳南線林道 ... 此林道人跡罕至,路況不錯一般車子,機車自行車皆可到達人倫工作站。 ... <看更多>
紅石林道路況 在 [新聞] 又見台灣黑熊台東紅石林道悠哉吃姑婆芋-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台東關山紅石林道11日出現一隻黑熊悠哉的坐在步道旁草叢內吃著姑婆芋,被登山民眾發現,熊與人雙眼目光 ... 車站,路況還要看運氣,到了入山口才是挑戰. ... <看更多>
紅石林道路況 在 [紀錄] 關東松-轆轆溫泉- 看板sttmountai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隊伍名稱:關東松-轆轆溫泉
活動日期:2014/1/19-2014/1/25
嚮導:軒如(隊)
領隊:洽曹(幹)
活動人員:香魚(隊),冠達(隊),傑凱(隊),旻軒(隊),阿嚕(隊),銘毅(隊),行杯(OB)
記錄:行杯
武陵林道包車:李惠澤 0921543523
預定行程:
1/19 台南→關山→武陵林道行車終點C1
1/20 C1→武陵林道→敏如池→1753西北鞍C2
1/21 C2→關東松東峰北鞍營地→關東松山北鞍- C3
1/22 C3→(253050,2550350)溪底→贊雅樂山→贊雅樂東北方寬稜C4
1/23 C4→欒欒山→佐利屯山南鞍 C5
1/24 C5→轆轆社→轆轆溫泉 C6
1/25 C6→上切古道→登山口→關山→光口
預備天 :2天
實際行程:
1/19 台南→關山→武陵西北農路→溪溝旁紮營C1
1/20 C1 →大郎橋山→加奈典山→1796峰東南稜C2
1/21 C2→1753峰→關東松東峰(1908)→1856峰東鞍前C3
1/22 C3→1856峰→關東松山->2197峰→溪底 C4
1/23 C4→1970峰→籃球場→欒欒山東南稜2115m 平台C5
1/24 C5→欒欒山→佐利屯山南鞍營地→大崙溪C6
1/25 C6→江坡古山西鞍→登山口工寮→關山→台南
參考紀錄:
2003/02 東吳 關東松-欒欒-轆轆
2010/01 台大 關東松-贊雅樂-四方沛音-轆轆
2013/11 kaku等4人 紅石林道(加奈典山/大郎橋山)
詳細行程記錄:
1/19 台南→關山→武陵西北農路→溪溝旁紮營C1
0623 台南後火車站出發,搭乘6:23南迴線自強號
1000 關山車站
1045 小李到
1102 上車出發,第一批先運送5人,走台9線往南,之後轉東33線(6.5k)
1110 7.3k叉路取左,右上為武陵林道(有延平鄉納骨堂指標),有一無人檢查哨,
因武陵林道主線在很前面就崩掉了,故必須繞路再接回林道。7.55k叉路取右,
左為台東懲戒所。然後會過武稜橋(兩萬五地圖上之舊武稜橋處),橋邊有舊橋的
水泥橋頭遺跡,過橋後的叉路口有媽媽帶兩個小孩的水泥塑像,取右。武陵國小前
T字路,路口有當心兒童號誌,取右。下一個叉路取左,右邊那條其實就是我們要
走的路,但很莫名其妙的斷掉了,所以又必須繞一圈再接上那條路。之後遇到的3條
叉路都取右,再來的十字路口右轉,有"卡那歲休閒農場"指標,路沿武陵圳旁開。
接下來的叉路右轉,走一段後再左轉,就會接到莫名其妙的斷掉的那條路。
續行過武稜橋(兩萬五地圖上之武稜吊橋處),橋邊有紅色吊橋,之後右轉兩次就
接上武稜林道。接上林道處已過西北農路叉路,所以是往武陵村方向(北)開,
留意左方叉路,看到武陵西北農路木牌就左轉。
1124 路右小屋,465m
1127 叉路右上,515m
1128 叉路取右
1134 路右方大鐵皮工寮,725m,附近為農地,林道的維護大約到此為止,再上去路況
明顯變差了
1209 路況差,四驅車也無法再往上了,905m,下車等待第二批人員到達
1402 第二批4人到
1422 整裝後出發,之字上,(259173,2542680)
1427 路左下方一上鎖工寮,940m
1431 叉路取右
1433 叉路左上
1435 倒樹
1436 寬平地,有宿營痕跡,4Tx3,(259015,2542476),邊坡樹上有數條路標。順林道往
西北西方向走,有一小段林道剩1米多寬,之後才又變成一般林道的路寬
1445 "本林道設設柵欄封閉嚴禁行汽。機車進入"鐵牌,975m,四周空地皆長滿植被,
不利紮營
1452 紅色鐵柵欄,1015m,之後過一乾溝往西行
1516 下繞谷線,有小水流,1080m,行進方向漸轉西
1531 越支稜,1135m,林道有營火痕跡,林道漸往東北
1541 林道開到支稜鞍部旁,1155m,轉向北腰繞
1547 路右有9 k 里程石碑,1180m
1553 有路跡右上稜
1554 有水溪溝,1190m,之後又過2個有水小溪溝
1626 有水大溪溝,1225m ,林道被溪溝沖斷,溪溝右岸有一獵寮(相對位置在林道下方)
,約可住4~5人,因為靠近溪溝的關係,頗潮濕,附近的植被也不太友善,於是決
定退回林道,在林道平坦處紮營
多虧小李在出發前一天隻身去探武陵林道及西北農路,為今日省下不少摸索找路的時間
1/20 C1 →大郎橋山→加奈典山→1796峰東南稜C2
0400 起床,1240m
0626 出發,過溪溝後接上林道,向西南方向行
0634 腰繞崩坍,有小水流,有柯藝路標
0645 倒塌工寮,為東吳紀錄中可供二十人居住的木造工寮,林道在工寮前10米右上方
0654 西北-東南走向大乾溝,1250m
0700 路右有數條路標,由此往西北方向上切接上一小稜,沿稜一段後往北,不難走
0753 休息,1400m
0805 續行,漸轉西北
0845 上到大郎橋南稜,1505m,上稜前很陡,休息
0905 續行,沿稜往北
0928 很神奇的上到林道,1605m,林道往西延伸,有明顯路跡,跟林道走一段,看到路標
後往北上切
0948 大郎橋山,1685m,三等三角點No.7504號,就埋在路邊,無展望,休息
1009 續行,沿稜往北北東方向
1036 小山頭,1730m,稜轉北
1054 1718峰,1710m,轉北北西方向
1115 最低鞍,1700m
1212 吃午餐,1840m
1254 續行
1311 加奈典山,1910m,三等三角點No.1663號,埋在路邊,無展望,休息
1316 續行,往北北西方向下
1340 遇到南北向林道,1780m,此地為人造林區,樹木排列得好整齊,沿林道往北,
很好走
1349 接到另一段東北南走向的林道,取左往西南方向。由叉路口往回望,來時路夾在兩
個小山頭間,看起來比較像是一般谷線的樣子,若是從紅石林道的方向過來,應該
不容易發現這個支線叉路口
1356 過一乾溝,林道轉西,之後林道路況漸漸變差
1407 過了一個乾溝後林道不見了,決定往西北下到谷線,這條谷線應該會接到林道,
敏如池前的最後水源處,果然沿谷線下一段後就出現水流
1434 下至林道,1595m,水源前後皆有獵人營地4Tx2,取水
1458 續行,沿林道往西北方向走
1506 寬廣平坦的鞍部
1510 敏如池,1585m,位在1611峰東北側的寬平鞍部,為一泥巴窪地,剩下幾灘小水窪,
林道由右側通過
1516 林道開上稜線,稜左側為崩壁
1519 林道轉往東北方向腰繞,決定捨棄林道,走稜線往北上1796峰
1544 稜線陡,不是很好走,1655m
1550 休息8分鐘,1680m
1628 岩石山頭,1745m,往右繞,上至1765m後往東北腰繞,打算至1796峰東南稜找營地
,腰繞途中盡是橫向生長的樹木
1710 1796峰東邊寬稜上紮營,1790m
在敏如池後選擇捨棄林道,沿稜走,相較其它沿林道走的隊伍,花費較長時間
1/21 C2→1753峰→關東松東峰(1908)→1856峰東鞍前C3
0415 起床
0710 出發,往西
0714 1796峰,1805m,續沿稜往西北方向
0735 鞍部,1740m
0751 1753峰,1770m
0801 稜變寬,走一段後又收起
0823 偏離主稜,往左修正,1685m
0838 下至林道,1620m,林道越稜後往南南東方向,輕裝往前走了幾分鐘,林道依舊沒有
迴轉跡象,決定捨棄林道直接往西硬切,到1908峰往東延伸的稜線
0856 沿林道往南走一小段,找到一條比較不陡的小支稜往西下切
0902 再度接上林道,1585m,林道還是有之字回來的,沿林道往北行
0911 在林道轉向東北方向時,捨棄林道往西下切
0918 下到一條西北-東南走向溪溝,1535m,有穩定小水流
0926 沿溪溝往東南上,有路跡
0944 再次接上林道,1600m,續往東南上至鞍部,此鞍部為關東松東峰(1908)與1753峰之
間的兩顆小山頭中間的鞍部。下霧雨,停下穿雨衣
0955 往西南方向上稜,一上稜即遇一高約10米的陡峭地形,土石鬆軟,可供抓握的植被
不多,且稜左右皆無法腰繞,只好架繩強登。第一段重裝抓繩上,第二段吊背包
1201 全體通過地形,吃午餐
1225 續行
1235 關東松東峰東側鞍部,林道於北側近鞍處腰繞過,推測若於上個鞍部沿林道行,可
避開稜上陡峭地形
1240 往西南方向沿尾稜上
1301 鞍部,1695m,右下有獵寮,沿獵寮後的不明顯路跡往西上
1347 寬平地,1825m,似為林道
1433 關東松東峰(1908),1945m,山頭上樹木枝幹糾結,長滿一沱一沱的苔蘚,很可愛。
由樹叢邊緣往西北方向腰繞接西北稜
1450 在一鞍部處接上稜,1930m
1502 陡峭山頭,往右下繞,1920m
1525 接回稜線
1552 鞍部,1850m
1610 腰繞山頭,過一南北向支稜再接回正稜,往西南方向續行
1627 陡下至1856峰東鞍,1785m,有獵人營地,僅可供5~6人露宿,因霧雨造成地面潮濕
泥濘,又不避風
1655 決定往後退回稜上紮營
1701 稜上兩塊平地,1815m,4Tx3,紮營,因行程delay,決定截彎取直,捨棄贊雅樂山
,直取欒欒山
1/22 C3→1856峰→關東松山→2197峰→溪底 C4
0415 起床
0725 出發,陡下鞍部
0732 鞍部,之後先往北北西上再轉西,上下數個小山頭
0815 1856峰,1855m,為寬稜,有多處營地
0835 1856峰西鞍,1860m,可紮4Tx4,休息
0845 往西續行
0856 往西北方向陡上,樹葉及松蘿上的水滴都結成冰珠了
0907 休息10分鐘
1018 枯死蕨類海,2180m,休息10分鐘
1036 寬稜,松針鋪地,有數個營地
1100 沿砍痕上至一山頭,北北西方向稜線明顯,下背包探路
1140 西邊濃霧稍散,才看見西邊似乎有更高的山頭,往西一探,找到關東松山(2278m)
三角點,三等三角點,No.7229,2305m,證明下背包處的山頭為三叉稜
1156 回到下背包處,吃午餐
1215 續行,沿稜往北北西方向,稜上有多處可紮營
1250 2197峰,2235m,往東北40°方向下
1324 偏離稜線變陡,2105m,往東修正至一寬稜,為稜線分叉處,抓往北之稜線下。沿稜
下一段後,稜線漸漸消失變成陡坡,見右邊有一稜,於是往右上稜,稜上有獵徑且
好走。之後稜線也是跟一段就變陡消失,左邊或右邊就又出現新的稜,獵徑會轉到
新的稜上,一路跟著獵徑,即可順利下溪。
1507 稜轉向東北40°,1680m
1514 轉西北方向下溪,1650m,坡陡難行
1540 溪底,1560m,下溪點為西北向支流匯流口上游約10米處,往下游(西北)探,在溪谷
剛要轉向西南的南岸尾稜處發現砍痕及垃圾,獵徑應是沿稜下至溪底,看起來比我
們的下溪點好走。今日紮營在北岸,西北向支流匯流口下游附近的沙地上
1/23 C4→1970峰→籃球場→欒欒山東南稜2115m 平台C5
0430 起床
0740 出發,沿溪下溯,過兩次溪,到達欒欒山南稜東側谷線,1550m
0747 沿乾溝往東北方向陡上,有些石頭鬆動易有落石。上至1630m時,遇需架繩高約3米
之地形,往上探路,發現之後仍有落差不易攀上,決定放棄由乾溝上,改由東邊一
點的陡坡上
0955 續行,往東南腰繞,過一有小水流谷線後,手腳並用往北強攀陡坡
1130 上至一東北-西南走向瘦稜,1670m,午餐
1145 沿稜往東北
1208 收隊,休息
1230 續行
1230 接上1970峰西南稜,1780m,稜上有砍痕,不知獵人是走哪一條路線由溪底上稜,
沿稜往北北東方向行
1258 獵人營地,1900m,4Tx1,有"辣豆腐乳"玻璃瓶
1305 續行
1310 稜轉東,1935m
1321 上至1970峰,沿寬稜往東北方向走,至陡坡前再往北腰繞,1990m
1345 下至溪溝,有水窪,下游有水聲,取水
1358 取完水續腰繞,坡陡且需上下繞行較密的灌木叢
1418 乾溪溝,1970m
1445 乾溪溝,眼看接近稜線,於是沿乾溝往北上稜
1518 欒欒山東南稜上,2040m,收隊
1547 續行,沿稜往西北西方向,稜上松針鋪地好走
1639 寬平礫石地,東吳名為籃球場,1860m。稜線接近鞍部時會轉向北,但不明顯,
我們是往西下到接近籃球場下游乾溝時,再往北腰繞至籃球場
1645 上至鞍部,1875m,沿稜往西北方向續行
1708 上到寬稜,1980m,有營地
1723 平坦地可紮營,4Tx3,2040m
1738 寬稜上平坦地,有砍痕,2115m,紮營
1/24 C5→欒欒山→佐利屯山南鞍營地→大崙溪C6
0430 起床
0745 出發,往西北方向上
0818 途經一泥水窪,後至三叉路營地,2165m,有一泥水池,平坦地可紮營4Tx2。
沿稜往西南尋找欒欒山三角點,未尋獲
0835 沿稜往東北方向續行,稜線左面陡右面緩,稜上松針鋪地,好走但有點滑
0939 稜左腰繞1882峰,1865m
0958 稜寬多起伏,有一獵人營地,1785m
1009 寬稜需仔細抓方向走,1750m,上到1687峰後也需注意方向,下1687峰接上正稜處有
一獵人營地。直到鞍部前,間雜了幾個寬凸坡和瘦稜,有幾處特別陡,抓好方向小
心走就沒問題
1120 寬平鞍部,1530m,有一獵人營地
1132 往北上一山頭後,稜上堆疊大小石塊,於稜右跟著若有似無的路跡腰繞,植被稍需
鑽行
1148 上稜,1505m,之後為寬闊平緩的稜線,沿緩坡東緣抓東北方向行進
1209 吃午餐,1455m,附近散佈幾顆小山頭,不確定哪一個是1451峰
1238 續行,沿稜往北
1259 繞過大石頭堆後接上稜,1400m,可目視佐利屯山
1302 佐利屯山南鞍營地,4Tx1,1390m,過鞍部後往稜左探,有一明顯獵路,沿獵路往北
腰繞緩下
1327 越佐利屯山西側支稜,1310m,之後在一片寬平地跟丟路跡,因此地坡度緩,植被不
密,腰繞仍好走,故續往北腰繞,
1419 遇西北稜之岩根,1250m,沿著岩牆方向往西北下約70m,至岩牆消失
1446 休息後續行,沿陡坡往北腰繞
1518 切上稜線,1180m,沿稜往北北西方向,不難走
1540 轉向西北,1060m
1555 稜線漸漸變為陡坡,1035m,應該是偏離正稜了,但不確定是偏東或偏西
1601 往西下
1616 上至一稜,955m,往西一段後稜變不明顯,轉往西北方向
1628 至一平緩坡地,有許多黃藤,840m,不久便跟到一條明顯獵路,在稜右側往北腰繞
,至此確定剛剛是偏離到主稜東側
1702 崩坍地,735m,獵路路跡不明,基本上是腰繞而下,過崩坍後又接上明顯路跡
1730 流籠頭,645m,由此處下溪
1732 大崙溪,640m,溪畔沒有築好的溫泉池,也沒找到地熱露頭,泡湯的期待泡湯了,
紮營在河階平台上
1/25 C6→江坡古山西鞍→登山口工寮→關山→台南
0700 起床
0855 開繩確保過溪
0933 全體過完溪,整裝準備上切
0953 開始上切,上切點有兩個,選擇位在流籠下游10米的上切點,爬上約4米高的岩壁,
然後腰繞至流籠頭,之後路跡被植被掩蓋,往西腰繞橫切到另一上切點叉路口後,
才有明顯路跡
1101 上至一小稜,810m,休息15分鐘
1131 石板屋遺址
1141 小水源,960m
1208 吃午餐,1145m
1243 續行
1306 崩壁邊的展望點,1320m,可見佐利屯山,欒欒山
1347 古道,1495m,腰繞路寬平好走
1400 古道越稜點,1500m,開始要下坡了
1440 菜園工寮,等待小李到達
1833 上火車
2250 台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144.1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tmountain/M.1399829932.A.ED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