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鸚鵡螺文化負責人 陳宗琛來到空中,為各位朋友分享書籍作品:《潛沙記》/ 休豪伊 / 鸚鵡螺文化出版
※主題:《潛沙記》/ 休豪伊 / 鸚鵡螺文化
※訪問:陳宗琛
◎故事簡介:
文明退化到近乎原始的落後,想活下去,只能從沙裡挖掘所需的一切:水井,油井,從深埋的昔日城市遺跡挖出任何可用的東西,挖出鋼鐵建材,在地面上重造簡陋的樓房,但不久就會被狂風帶來的飛沙掩埋,只好繼續往上加蓋,周而復始……
在這個落後的世界裡,唯一的高科技,就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潛沙裝備。只要戴上面鏡頭帶,就能夠用意念操縱身上潛沙衣發出脈衝,鬆動身體四周的沙,讓他們得以像魚在水裡一樣,在沙底潛游,探尋水源和石油,甚至潛得更深,尋找昔日城市的遺跡……然而,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成為潛沙人,因為,到了兩百公尺的沙底,一旦意念失控,巨大的沙壓足以讓你手腳扭曲斷裂,粉身碎骨,而且,一旦電池和氧氣瓶耗盡,你會被困在沙中緩慢痛苦的窒息而死……
帕爾瑪的父親曾經是潛沙人中的傳奇,可是多年前拋下他們,和許多人一樣走向神祕的東方,再也沒有回來……二十多歲的帕爾瑪也和父親一樣成為潛沙人。並朝著未知的地底探索一切的未知。
◎作者介紹 休豪伊 Hugh Howey
1975年生於美國,深愛海洋。高中畢業後開始替人維修電腦,累積資金,他到南卡羅萊納州唸大學時,買了一艘破舊的小帆船,就住在船上。大三那一年,他忽然輟學,獨自駕船往南方航行,徜徉於加勒比海群島之間,途中並遭遇兩次颶風。回國後,他開始擔任遊艇船長,繼續展開長達七年的海上冒險生涯。第七年,他認識了一個女人。為了她,他終於離開海洋,回到陸地,買了一棟房子,從此有了一個家。
除了海洋,唯一能夠激起他熱情的,就是讀書和寫作。他開始到書店擔任店員,同時每天都利用早上和中午午休的時間寫作,持續不斷。沒想到,這股寫作的熱情,卻為他創造出比海上冒險更驚人的生命旅程。
2011年夏天,為了悼念一個朋友,他寫了《羊毛記》,並自費出版為電子書,故事竟然引爆狂熱口碑,在網路上瘋狂流傳,很快就竄上亞馬遜電子書總榜#1,而這股狂潮也迅速蔓延全球各國。「異形」大導演雷利史考特也深受震撼,迅速搶下電影版權。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電子書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推薦大家看 邱國鷺的這本"投資中最簡單的事",
講了很多蠻重要的觀念,對我很有幫助。
我來定期PO這本書的重點整理,
今天就PO第一章吧~
----------------------------
自序
弄清這個行業裡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什麼樣的公司算“好公司”、什麼樣的價格是“便宜”。
舉例來說,對於餐飲業而言,回頭客多、翻台率高、坪效高的就是“好公司”;
對於連鎖零售業而言,同店增長高、開店速度快、應收賬款低的就是“好公司”;
對於制造業而言,規模大、成本低、存貨少的就是“好公司”。
第一,便宜才是硬道理。
即使是普通公司,只要足夠便宜,也會有豐厚的回報。
A股市場魚龍混雜,
發現“價格合理的偉大公司”的難度遠遠超過尋找“價格被低估的普通公司”。
第二,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
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有兩個標准:
一是做的是自己可以不斷復制的事情,
比如麥當勞和星巴克可以不斷地跨區域開新店,在全世界成功復制;
二是做的是別人不可能復制的事情,
具備獨占資源、品牌美譽度、專利、技術、寡頭壟斷地位、牌照准入限制等特征,
最終體現為企業的定價權。
第三,勝而後求戰,不要戰而後求勝。
百舸爭流的行業,增長再快也很難找投資標的,
不妨等待行業“內戰”結束、贏家產生後再做投資。
許多人擔心在勝負已分的行業中買贏家會太遲,
其實騰訊、百度、格力、茅台等企業
在十年前就已經是各自行業裡的贏家了,但是十年來它們的漲幅依然驚人。
第四,人棄我取,逆向投資。
不論是巴菲特、索羅斯,還是鄧普頓、卡爾·伊坎,
投資領域的集大成者大多數都具有超強的逆向思維能力。
A股的情緒波動容易走極端,
任何概念和主題,無論真假,只要夠新夠炫,都能在短期內炒翻天,
但是爆炒之後常是暴跌,因此對於如我這般手腳不快的人來說,
“人多的地方不去”更是至理名言。
------------------------------
第一章 以做生意的眼光投資
#護城河#
每三四年就得重挖一次的護城河 其實不能算是護城河,
而沒有護城河就不斷會有前浪死在沙灘上。
在一個先發優勢不斷被顛覆、沒有永遠的贏家的行業裡,
只有勇於自我否定、因時而 變才能生存。
#成長vs門檻#
多數人喜歡成長,但我喜歡門檻。
成長是未來的,難預測;門檻是既成的,易把握。
高門檻 行業,新進入者難存活,因此行業供給受限,競爭有序,有利於企業盈利增長。
低門檻行 業,行業供給增長快,無序競爭,誰也賺不到錢。
#成長vs門檻:案例#
白色家電行業2000—2005年增長迅速,但利潤不佳,股價疲軟;
2006—2010年行業增速減 緩,但利潤大增,龍頭股價上漲十幾倍。
拐點是2005年行業大洗牌,小廠退出,
之後龍頭企業在規模、渠道、成本、品牌等方面優勢擴大,阻止了新進入者,
行業格局從野蠻生長的無序競爭 轉變為有門檻的有序競爭
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即使你行大運做出了一款火爆的游戲,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也只有3~6個月,
之後你就得推出新產品。
而事實上,在數千家游戲開發商中,能夠連續推出兩款 火爆游戲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目前絕大多數的手機游戲是單機游戲,
單機游戲的 特點就是產品生命短,這一點和網頁游戲很像。
事實表明,頁游行業的內容開發 方很難做大,只是市場選擇對此視而不見罷了。
手游不像端游那樣有較好的用戶黏度,
一款重度端游可以火個五年十年,
靠的是在游戲中建立起的一種深度互動的、牢固的社會關系。
但是,社交游戲也不 能保證自身的持續性,
就像Facebook上曾經一統江湖的Zynga,過去這一年多股 價暴跌80%。
幾年前,火得不能再火的偷瓜偷菜游戲也是熟人之間的社交游戲,
但 是火過一陣子也就銷聲匿跡了,
這樣的商業模式你怎麼能給出高估值呢?
他今年 賺的錢再多,你怎麼能夠知道三五年後這家公司是否還能像現在一樣紅火呢?
而 且,手機游戲內容開發商的議價權其實是很有限的,主要的錢都被平台商賺走了。
大家都想成為平台,但是,要成為一個平台又談何容易?
蘋果系統只有一個 平台,安卓平台最後成功的可能也只有兩三個,
再加上騰訊的微信平台,鐵定又 要分流走很多游戲玩家。
在這樣的形勢下,手機游戲開發商其實只能是“人為刀 俎,我為魚肉”,
讓平台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分走。
人們只看到7億手機用戶這個巨大的市場,
卻忽視了這其實是個競爭無比激 烈、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行業。
人們只看到成功的“一將”,選擇性地忽視了“枯 了的萬骨”。
任何公司只要跟手游沾點邊就能夠被爆炒,
甚至連旅游公司推出個 手機自助游軟件也能夠受到市場的追捧。
市場的非理性可見一斑。
什麼行業易出長期牛股?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的行業。
因為這 樣的行業有門檻,有先發優勢,後浪沒法讓前浪死在沙灘上,易出大牛股。
相反,如果行業越來越分散,說明行業門檻不高,
既有的領先者沒有足夠深 的護城河來阻止追趕者搶奪其市場份額,
這種行業一般是城頭變幻大王旗, 各領風騷兩三年。
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現金流狀況
用自己的錢做實業投資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
就是這門生意的現金流狀況如 何,
畢竟做生意的最終目的是賺取現金流。
2013年受市場熱捧的電影行業其實是個現金流狀況很差的行業。
中國每年會 拍七百多部電影,只有兩百多部能夠上映,
其中票房能夠超過五億的屈指可數。
即使賺了五億的票房“大獲成功”的電影,扣除分給院線的一半,再扣除發行費 宣傳費,
制片方能夠拿到手的大概只有2億多一點。
再扣除給編劇、導演、制片和 演員的薪酬以及拍攝中的各種成本,
最後剩下的淨利潤可能只有幾千萬。
更麻煩的是,從現金流的角度看,
拍電影得先寫劇本,然後請導演、搭班 子、雇演員,支出一大筆費用,
一年半載之後影片開始發行、宣傳,又是一大筆 費用,
而且電影公映之後要等好幾個月才能從票房中分到錢。
所以很多電影公司 不管利潤怎樣,現金流都是大幅為負,抗風險能力特別弱,
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 元氣大傷。
不論是美國的百年老店米高梅,還是後起之秀夢工廠,
只要有一片大制作成 了票房毒藥,就逃脫不了破產和被收購的命運。
美國的電影業發展了上百年,居 然沒有一家獨立的電影公司,
全都只是大型的綜合傳媒集團的一部分,
這也體現 了電影作為一個獨立的商業模式的內在缺陷。
另外,電影的定價權掌握在導演和演員手裡,
觀眾買票到電影院是去看範冰 冰、徐崢和馮小剛的,不是去看電影公司的,
所以名導演和名演員的薪酬總能漲 到讓電影制片方不怎麼賺錢的水平。
就好比歐洲的足壇,雖然球星擁有天價收 入,俱樂部卻在虧損,原因很簡單:
定價權在球星手裡。
迪士尼能夠歷經百年屹 立不倒,
很重要的原因是米老鼠和唐老鴨不會要求漲片酬。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房地產公司的商業模式,
北上廣深隨便賣棟別墅都是幾千 萬利潤,頂得上一部好電影了。
拍電影不一定每部都能火,而別墅幾乎每棟都賣 得掉。
再從現金流的角度看,
地產公司只要出錢拍了地,挖個坑、做個沙盤就可以預售了,
客戶會排著隊把錢交上,他用你的錢蓋你的房子,
自己對現金流的要 求其實並不高(盲目高價拿地的除外)。
好公司的兩個標准
一是它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
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復做。
前者是門檻,決定利潤率的高低和趨勢;
後者是成長的可復制 性,決定銷售增速。
如果二者不可兼得,
寧要有門檻的低增長(可持續), 也不要沒門檻的高增長(不可持續)。
門檻是現有的,好把握;
成長是將來 的,難預測。
行業的競爭格局和公司的比較優勢
用自己的錢做實業投資要考慮的第三個問題
就是行業的競爭格局以及公司是否具有比較優勢。
簡單說來,就是你作為一個後來者,想顛覆既有的龍頭老大的 地位,
就得看自己能夠為客戶提供哪些不可比擬的價值,
以及相對於競爭對手的 比較競爭優勢在哪裡。
互聯網金融也是2013年的市場熱點。
許多人認為,再過五年十年,
傳統銀行 作為一個行業即將消失,所有的一切都會被網絡銀行替代。
其實網絡銀行並不是 什麼新鮮事物。
14年前我研究生畢業後買的第一輛新車,就是用從美國的網絡銀 行中得到的貸款購買的。
當時,我只是在網絡上填一張表格,第二天早上,快遞 就把一張支票送到我手裡了。
然後我把那張支票拿去4S店買下了一輛新車,用戶 體驗可謂極佳。
2003年時人們都認為,十年後所有的傳統銀行都將被網絡銀行替代,我對此 也深信不疑。
然而十年過去了,美國的銀行業仍然是富國、JP摩根的天下,
而我 鐘愛的那家網絡銀行也在2007年破產了——甚至都沒熬到金融危機的到來。
2013年時,許多研究員向我推薦互聯網金融的股票,都說互聯網會取代傳統 銀行,
我當時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為什麼網絡銀行在美國、韓國、日本、歐洲
這 些互聯網經濟比我們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嘗試了十幾年都沒有取得成功?
沒有 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說是因為品牌和信任的欠缺,但我們可以看看美國運通的例子。
它是金 融業中的老牌企業,巴菲特幾十年來的重倉股,
品牌號召力不可謂不強,客戶的信任度不可謂不高。
他們也設立過網絡銀行,我還曾經是他們的客戶,
它的銀行卡可以在任何銀行的ATM機取款,美國運通會替你出手續費。
網絡銀行付的存款利 息也比許多傳統銀行高,
你可以和其他銀行一樣開支票、在線支付,用戶體驗非 常好,
但最後也沒有做成功。
互聯網的本質是“人生人”,優勢在於能以極低成本服務無數客戶,
規模效 應體現在“人多”,二八現像不明顯,
是典型的散戶經濟,得散戶者得天下。
銀行業的本質是“錢生錢”,規模效應體現在“錢多”,
80%的業務來自20%的客 戶,二八現像顯著,得大戶者得天下,
而且那20%的大客戶是需要線下的高端服務 的,
這就是網絡銀行至今在歐美日韓都沒有很成功的案例的重要原因。
看一下日 本最成功的網絡銀行樂天銀行:
成立12年,擁有420萬客戶,才600億人民幣的存 款,人均存款1.5萬元。
再比較一下國內某股份制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
擁有2萬 客戶,4 000億存款,人均2 000萬存款。
兩者高下立現。
互聯網“人生人”主要靠兩條:
一是網絡效應
(例如淘寶,買家多賣家就 多,賣家多買家更多;社交網站,美女多帥哥就多,帥哥多美女更多),
二靠人多提升用戶體驗
(用戶越多搜索結果越精確;用戶越多,對餐廳的點評越靠 譜)。
可惜的是,網絡銀行並不會因為用戶多而形成網絡效應或者提升用戶體 驗,因此優勢並不明顯。
中國電子商務增長速度比美國快得多,
於是許多人就認為中國互聯網對銀行業的顛覆也會比美國快得多。
其實,這種觀點忽略了中美兩國的產業格局的巨大 差異。
美國的線下零售業在互聯網出現時就已經很強大了,
湧現了沃爾瑪、家得 寶、塔吉特、百思買等一批世界級的零售巨頭,
因此美國互聯網很難徹底顛覆線 下零售,
目前美國的前10大電子商務網站大多是由傳統零售企業經營的。
中國的 線下零售業由於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
並未形成沃爾瑪、家得寶那樣的全國性大 企業,
而且線下零售的物流成本、租金成本居高不下,
從出廠價到零售價鏈條過長、運營效率低下、加價倍率過高,
所以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企業才能一 路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城略地,
可以說,中國線下零售的分散和低效是中國線上電 商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相反,中國的線下銀行業比美國的線下銀行業要集中得多,
五大國有銀行和 上市股份制銀行的市場份額、資本實力、品牌認知、網點優勢都遠勝於美國同 行,
因此,互聯網銀行想要顛覆中國銀行業,難度遠大於顛覆零售行業,
原因很 簡單:線下對手要強大得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是有資本充足率要求的,
上市股份制銀行的淨資本動輒兩三千億,
這是過去十幾年的行業利潤留存和資本市 場多次融資後形成的積累,
單這一項就不是新設立的互聯網銀行一朝一夕能夠趕 上和顛覆的。
相比之下,中國的基金行業比美國的基金行業要弱得多,
美國最大的資產管 理公司一家就管理了3萬多億美元的資產,
而中國的整個基金行業加起來才管理了 3萬多億元人民幣,差距巨大。
同時,基金行業沒有像銀行業那麼高的資本金門 檻,
國內的大型基金公司管理著數千億的資產,但是注冊資本金大多才一兩億, 淨資產也才二三十億。
因此,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首先從基金業取得突破也就順理 成章了。
在美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
真正受衝擊的其實是傳統的券商經紀業 務,
迄今為止銀行業受的影響並不大。
那些認為互聯網應該能夠輕易地擊敗傳統 銀行的觀點,
嚴重地低估了中國銀行業的競爭力。
事實上,銀行在IT和科技上的 投入絲毫不比互聯網公司少,
互聯網金融崛起的結果更可能是科技進步幫助傳統 銀行業更好地服務於既有客戶,
而不是顛覆性地改變行業現有格局。
寡頭的力量
回顧過去5年,寡頭壟斷行業的利潤增長往往不斷超出預 期,
而市場集中度低的行業則常常陷於惡性競爭和價格戰的泥潭之中。
白色 家電(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和黑色家電(電視)兩個行業的不同發展歷程 就是最好的明證。
所以,投資制造業時更應關注工程機械、核心汽配、白色 家電這樣的寡頭行業。
分析技術變化快的行業時不必看市場占有率,而要看 是否適應最新的殺手級應用的潮流。
大家都喜歡新東西,但是有沒有人想過,
為什麼幾年前聲勢浩大的風電、光 伏、LED、電子書、鋰電池等新興行業千般扶持卻總是爛泥扶不上牆?為什麼銀行 地產百般打壓卻總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是由內在的經濟規律、行業格局、供需關 系和商業模式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做投資要研究的就是這些不以人的 意志為轉移的規律,而不是整天去猜測市場的情緒變化。
有時猜測別人的情緒變 化能給我們帶來收益,但那是不能夠持久的。
而經濟規律、行業特質、商業模式 是客觀存在的,
你只要研究透了,它在三五年內是不會有大的變化的,
能為理解 這些規律的投資人提供持續的競爭優勢。
本文寫於創業板創出歷史新高之日,多少有些不合時宜。但是,皇帝沒穿衣 服,卻必須有人指出,即使是在市場的一片火熱和喧囂中。誰也不知道這樣的火 熱和喧囂還能持續多久,然而即使在炒作和投機經常盛行的A股市場中,理性也只 會遲到,從來不會缺席。
市場經常對動態的、暫時的信息(政策打壓、 訂單超預期、10送10)過度反應,
卻對靜態的、本質的信息(公司的核心競 爭優勢、行業競爭格局)反應嚴重不足。
其實,寶石被人扔進泥裡再踩上幾 只腳也仍是寶石,磚頭被請進廟堂受人膜拜也仍是磚頭。
當其他行業的龍頭 公司想“移民”到某行業時,往往該行業股價已近階段性頂部。
To be continued...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電子書 在 2023年2月| 比價比個夠BigGo.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Ptt - nevtrend.pl 的推薦與評價
索多玛120天王之光,1960-;萨德侯爵商周出版. PDF 电子书人的生活索多玛120 天的健康做事. ¥. 18. 已售2件. 5. 0. 恒鹏图书店的小店. ... <看更多>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電子書 在 [心得] 十大禁片"索多瑪120天"原著小說令我崩潰 的推薦與評價
★索多瑪120天Les Cent Vingt Journees de Sodome /薩德侯爵Marquis de Sade
常看各式各樣小說的我,在很小的年紀(謎之音:果然是怪人~)就知道世界十大禁片中有
一部經典的"索多瑪120天"。但是一直到了2005年聽到城邦出版集團旗下的商周出版大打
原著小說的廣告時,我才知道原來有小說。身為多年前的禁書,這本書一直給人神秘的印
象。只隱約聽聞內容極為聳動驚人,甚至有人說"能看到結局需要很大的勇氣"。話說不久
前在我家附近的破舊市立圖書館分館尋覓要讀的推理小說時,不經意的在"法國文學"區發
現有點厚度的"索多瑪120天"赫然陳列在架上。抽出來一看,醒目的貼著十八禁的標籤(現
在想想,這樣擺放在一般書架上很可能會毒害好奇愛書少年少女的純潔心靈)。封面就是
極驚人的電影版劇照,雖然故意弄得很模糊,還是可以看到三點全露的畫面。
拿去借時,從書後面蓋到期日印章的小單子發現雖然此書2005年三月就已出版,但我是
第一個借閱的(事後回想這果然不是件好事……)。
回家翻開書頁,名教授、古今名作家的推薦、導讀竟然有五十多頁。大致是說此書的文
學價值極高,薩德幾世紀來都蒙受著傷風敗俗的污名等等。
薩德侯爵(Marquis de Sade, 1740-1814)出身法國普羅旺斯的貴族世家,其母有波旁
王朝的皇室血統。性虐待一詞(Sadism)的詞源便出自他的名字。薩德從三十八歲起到七
十四歲病死獄中為止,前後因行為不檢與作品傷風敗俗,被監禁將近二十八個寒暑。最後
死於夏宏東精神病患收容所。
薩德活著的時代,他被認為是不足道的二流情色小說家。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不但巴代
耶(Bataille)讚譽他為「偉大的哥德式作家」,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超寫實主義詩人
德斯諾斯、布荷東、艾呂雅等都盛讚他為超寫實主義大師,特別是性意識的探索部份。羅
蘭巴特甚至拿他和普魯斯特相比擬,而法國著名的七星文庫叢書在一九九○、一九九五、
一九九八年分三巨冊出版了《薩德作品集》,更確定了他一代宗師的位置。就像薩德傳記
電影《鵝毛筆》(Quills)的敘述一樣,薩德被關在巴士底監獄時,擔心書稿被獄卒沒收
焚毀。一七八五年,他耗時三十三天,將已寫完的《索》書第一部以及未完成的後三部大
綱,謄寫在一張張寬約十到十二公分、頭尾相連、兩面書寫、全長超過十二公尺的紙捲上
,藏在獄房某角落。法國大革命,火燒巴士底監獄。百年後,《索多瑪一百二十天》離奇
出土。波特萊爾(Baudelaire)說:「欲對邪惡有所瞭解,必得重訪薩德。」 (太多推薦
.以下省略)
不過,雖然眾多名家的大力推薦,我讀著此書的內容時卻差點崩潰。極端令人震驚的殘
忍變態行為實在無法想像是法國大革命時代的作品。就在覺得書中人物已經到達變態殘忍
的極致時,接下來的內容卻更加震撼。讀完全書後,整個人昏昏沉沉,不斷的壓抑著自己
的反胃感,乾嘔得非常不舒服。
這本書根本不是所謂的"暴力美學",因為一點都不美,純粹只是盡其所能的描寫人性中
最殘酷最變態的一面。也不像經典作品"人魔Hannibal"那樣有優美的文筆調和氣氛,"人
魔"系列的犯罪行為只是陪襯,心理的懸疑和震撼才是最吸引人的。但是"索多瑪120天"絲
毫沒有一片刻間斷的用大量的扭曲行為和極端殘酷暴力的行為對讀者進行轟炸,所幸中間
有兩部薩德來不及完成,只留下情節大綱。但是光是看情節大綱就已經可以令人戰慄了!
尤其是最後一部,我從來沒有見識過這麼駭人的情節,好幾度差點吐出來而讀不下去。但
是我努力的嘗試著跳過那些情節快速翻閱,想要找出導讀所說的"深刻內涵",但是完全失
敗了。我根本看不出這本書有任何的文學價值或隱含的寓意。
因為不想再回想,所以情節大綱就請大家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可能光看內容簡介就會有
人被嚇到了。警告:內容非常不健康,慎入!
https://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4998&
至於本書的電影版,我絕對支持應該列為禁片!附上驚人劇照的連結。警告:非常驚人,
含有裸露,慎入!
https://mm.china.com/zh_cn/xiuxian/movie/11031840/20050916/12662694.html
--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My Blog: https://blog.yam.com/bluelesli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 -------------------------------------------------------------------------- <
作者: Poisonfang (蘊毒/運毒) 站內: NTUMystery
標題: Re: [心得] 十大禁片"索多瑪120天"原著小說令我崩潰~
時間: Thu Dec 15 04:19:54 2005
※ 引述《blueleslie (藍色雷斯里)》之銘言:
: 這本書根本不是所謂的"暴力美學",因為一點都不美,純粹只是盡其所能的描寫人性中
: 最殘酷最變態的一面。也不像經典作品"人魔Hannibal"那樣有優美的文筆調和氣氛,"人
: 魔"系列的犯罪行為只是陪襯,心理的懸疑和震撼才是最吸引人的。但是"索多瑪120天"絲
: 毫沒有一片刻間斷的用大量的扭曲行為和極端殘酷暴力的行為對讀者進行轟炸,所幸中間
: 有兩部薩德來不及完成,只留下情節大綱。但是光是看情節大綱就已經可以令人戰慄了!
^^^^^^^^^^^^^^^^^^^^^^^^^^^^^^^^^^^^
他只寫完第一部,剩下三部都是大綱;大綱佔那本書的不到二分之一
: 尤其是最後一部,我從來沒有見識過這麼駭人的情節,好幾度差點吐出來而讀不下去。但
^^^^^^^^^^^^^^^^^^^^^^^^^^^^^^^^^^^^^^^^^^^^^^^^^^^^^^^^^^^^^^^^^^^^^^^^^^
當時我看完大綱,大嘆為什麼他不先寫第四部....否則應該很精采XD
我好想看他寫第四部的筆觸,以及他會用什麼樣的「故事」
: 是我努力的嘗試著跳過那些情節快速翻閱,想要找出導讀所說的"深刻內涵",但是完全失
: 敗了。我根本看不出這本書有任何的文學價值或隱含的寓意。
哈,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是經典啊,因為一般人根本寫不出來....
會很懷疑薩德那傢伙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東西,竟然可以寫出這種東西來。
我不懂西方文學傳統意象這種東西,不過印象中在導讀看到關於章節與人物設定的寓
意:「四」。四章描寫四個月,四個主角有不同的個性、代表希臘文學傳統四種典型人物
。所有的人物都是四個倍數。四個月分別由四個不同的故事者說不同主題的故事。
在同一個時期我剛好看同樣是「禁書」的《十日談》,兩本書的共同點大概是每天說
故事、諷刺和被禁吧?十日談真的超級好笑,這是我唯一個感想....其中有些篇章一看就
令人噴飯大笑:難怪這本書是禁書;或者我同學說:這本書其實是那時候的A書吧?
至於索多瑪,從頭到尾都不是色情/情色的問題,而是噁心的關係。
不過,我覺得一些對白、和人物的行為還滿有意思的,看得出來作者對於當代貴族、
高階教士的諷刺,那四個主角不是有個糟糕的傢伙是主教嗎? (四個荒淫糜爛的貴族~)
我那時候是每天看個「兩三天」,就像十日談每天看「一天」,慢慢看完這本睡前書
的。我覺得這本書經典在於,有些東西你根本想不到、居然還有這種事XD
另外,所謂的禁(v.)書、禁(v.)片,其實是變相鼓勵閱讀、觀賞的東西。因為「禁」
,才導致群眾的興趣,根本是最佳的宣傳。題外話,我有個朋友立志看完所有的禁片,結
果她被《卡里古拉》打敗;我個人則是在某個平安夜悠閒看電影,被《不可逆轉》轉得頭
暈眼花反胃而作罷 (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我喜歡男女主角那對演員夫妻檔)。至於《Requiem
for a Dream》是我目前聽到看過的人會說讚的電影,鏡頭畫面也很讚,不過內容是一群
人嗑藥嗑到死....
還有,鵝毛筆真是部好電影,當年我們可是闔家觀賞看完的....Jeffery Rush演薩德
真是太棒了,他的鋼琴師也很棒啊~~我是為了他才看神鬼奇航的XD。到最後薩德發瘋前
,真是太有魄力啦!啊,順便推一下神父 (心) ,基本上那部電影的演員演技都算優。
同時,我也不認為這本書是所謂的暴力美學;可是我還是滿喜歡的 (才會出現在我的
簽名檔啊XD)
--
「啊,我以上帝發誓,有多少次,我都渴望著攻擊太陽,
把它扔出宇宙,或是用它燒掉整個世界!
噢,這樣才叫犯罪,而不是像我們現在的小打小鬧:
充其量在一年之內把十幾個人變成土堆而已。」
──《Les cent vingt journees de Sodom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3.2
> -------------------------------------------------------------------------- <
作者: Stopper (Stopper) 看板: NTUMystery
標題: Re: [心得] 十大禁片"索多瑪120天"原著小說令我崩潰~
時間: Thu Dec 15 20:50:42 2005
※ 引述《blueleslie (藍色雷斯里)》之銘言:
: [deleted]
: 因為不想再回想,所以情節大綱就請大家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可能光看內容簡介就
: 會有人被嚇到了。警告:內容非常不健康,慎入!
: https://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4998&
: 至於本書的電影版,我絕對支持應該列為禁片!附上驚人劇照的連結。警告:非常
: 驚人,含有裸露,慎入!
: https://mm.china.com/zh_cn/xiuxian/movie/11031840/20050916/12662694.html
曾經看過有關"全球十大禁片"中的介紹資料:
==========================================================================
1. 《所多瑪120天》salo, or the 120 days of sodom (1975年首映)
本片導演: pier paolo pasolini
放映時間: 117 min / argentina:112 min / italy:114 min
/ uk:115 min / usa:115 min
出品國家: italy
各國分級: argentina:18 / australia:(banned) / canada:r
/ finland:k-18 / france:-16 / italy:vm18
/ new zealand:(banned) (original rating)
/ new zealand:r18 (re-rating)
/ portugal:m/18 / sweden:15 / uk:18 / west germany:18 (nf)
/ australia:r (1993-1996) (uncut cinema release)
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具有爭議,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一部電影。改編自法國著名
作家 m‧薩特(marquis desade)1970年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二次大戰即將結束時
意大利北部的一個小城,四個中年人劫持了18名少男少女,把他們關押在一棟別墅
里,對他們肆意侮辱,虐待,折磨,殺害的過程。其中還穿插四個 *女不停地對這
些孩子講著下流的故事。電影的寫實手法使許多鏡頭令人難以容忍。
這部電影由意大利著名導演,被稱為“三尼”之一的帕索里尼(pierpasolini)
執導(另外“兩尼”是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這也是帕索里尼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他在這部電影公開上映之前不久,被人在羅馬凶殘地殺死。據說凶手殺人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如果該電影不是帕索里尼所拍,一定會被當成垃圾。但是帕索
里尼這樣的大導演為什麼要拍這個電影,他到底想告訴觀眾什麼?對此問題的爭論
近30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遺憾的是,帕索里尼本人無法親自出來回答了。
正是由於這部電影的爭議性,一開始就被許多國家禁演。允許該片上映的國家
也做了很多刪節。到目前為止,只有criterion collection曾經公開發行過未刪節
的全本。因此可以說是洛陽紙貴,網上未開封的原碟已經炒到1000美元以上。
==========================================================================
嗯,我大致上看過(快轉),因為受不了.
在日本色情動畫中,有一部赫赫有名的系列作品"夜勤病棟",
淫辱,凌虐,食糞,etc. 很多人看到都會覺得噁心.
在我大致上看過"索多瑪120天"後,才發現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索多瑪120天"比"夜勤病棟"超過尺度更多,
而且,真人演出的衝擊性實在......
※ 編輯: Stopper 來自: 140.112.63.228 (12/15 20: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