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診間我都很常被媽媽問到孕期情緒「管理」的問題,好比「懷孕是不是不能哭,會影響胎兒」、「生氣罵人是不是負面胎教,小孩長大會很難帶」,最近疫情升溫,焦慮的媽媽似乎又更多了。幾次臉書直播和私訊都有人問我「現在疫情這樣實在好焦慮,又擔心這些負面情緒影響寶寶,想到就更擔心、更睡不著覺,惡性循環不知道該怎麼辦?」
每次聽到這類的說法,我都會覺得很心疼又很荒謬,但上網一查才發現真的不少文章指出懷孕時常哭泣、焦慮、憂鬱或生氣,以後小孩會很難帶、好動,無法睡過夜。甚至還有專業人員的衛教文章毫無根據地指出媽媽孕期情緒失調,會影響胎兒日後的心智發展,導致胎兒畸型。
這些說法當然不正確。胎兒器官發育不正常多半是染色體、基因或細胞分化出錯的緣故。這些實屬分子生物、基因學的範疇,和人的七情六慾毫不相干。
另外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媽媽在孕期的情緒會影響胎兒日後的個性和作息。
至於小孩好不好帶的問題,我認為大部分的新生兒本來就無法睡過夜,也常會突然莫名大哭,母乳愛喝不喝,如果媽媽孕期情緒低落,就很容易把這些「很難帶」的結果連結起來。,再加上有些媽媽之所以焦慮、憂鬱,很可能是本身資源、支持不足或是和伴侶關係不佳導致,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後續孩童的發展,不能單用孕期情緒去解釋。
再加上當媽媽情緒起伏大時,生理上的確有可能讓胎動變明顯、宮縮。就有媽媽和我說最近看電影「哥吉拉大戰金剛」時,胎動變得非常劇烈明顯,擔心是不是劇情太刺激嚇到寶寶。其實這些都是媽媽緊張心跳快、血壓升高的正常連動反應,並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另外,當媽媽哭泣或大聲罵人時,可能會拉扯到腹部肌肉導致生理性宮縮,但這些症狀只要休息、情緒緩和後就會改善,不會影響到子宮頸長度、也不會造成早產。
**媽媽開心很好,但有負面情緒又何妨?
不過雖說情緒對胎兒不會有影響,但懷孕時生理已經夠辛苦了,倘若心理上又處於焦慮、憂鬱等狀態當然很不好。而就我觀察,媽媽焦慮的原因,一部分是來自賀爾蒙起伏和身型改變,但最大的來源還是擔心胎兒的健康。尤其現在網路資訊太多,說法不一。有些廠商或網站,為了賣產品、刺激流量,刻意強化胎兒異常或是高危險妊娠的個案,反而更加深媽媽的不安。
因此,我認為找到信任的產檢醫師很重要。當然每個人喜歡的風格不同,有些媽媽希望醫師把產檢的各種資訊說明仔細,連胎兒腹圍落後五天、頭圍超前三天最好都告知;也有媽媽認為胎兒有在正常範圍內、講句「沒問題」就好,其他不需要知道太多,認為醫師碎念太多反增加焦慮。這就好像在挑選伴侶,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選能讓自己安心的最重要。
另外,最近疫情升溫,很多媽媽足不出戶已經一個月,焦慮煩悶的指數不斷攀升。若想舒緩情緒,我會建議找一項運動來做,好比跑步機慢跑、騎健身腳踏車。我也注意到現在很多線上即時的瑜珈、舞蹈課,能營造大家一起運動的感覺,另外也可設立一些簡單的目標,例如做肉桂捲、畫畫。我自己則是一週看一本書,追蹤一些和疫情無關的節目,好比最近跑步時我就很愛聽深度追蹤國際新聞的podcast「重磅廣播」,一方面轉移疫情焦慮,二方面讓自己神遊世界。
還是要提醒的是,如果媽媽心情持續低落、失眠,甚至出現自殺傾向,懷疑是嚴重的產前憂鬱症,還是要尋求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的協助。
我也發現,很多文章雖立意良善,希望幫助孕婦面對情緒,但說法有時過於否定負面的情緒,或大量使用「情緒管理」這類名詞,反而讓孕期保持開心愉快變成一種責任,徒增壓力。
我倒是認為負面情緒不應該被否定,而是要被正視、理解、釐清,進而找到發洩的管道,該哭就哭,該笑就笑,一味壓抑隱忍最終還是會爆炸。我也要藉此呼籲大家,當遇到懷孕的人心情不好時,可以試著聽聽她的煩惱,協助她找出糾結的點,而不是不負責任的丟下一句「懷孕這麼開心的事,怎麼會心情不好?這樣會影響胎兒喔!」
細胞染色不佳的原因 在 我的玫瑰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流產,妳不孤單🌛
這篇是寫給最近剛經歷過的朋友~~
我想先請大家猜猜看,以體內自然受精來看,從精卵結合的那一刻起,這顆受精卵有多大的比例存活到成為嬰兒出生到這世上?
答案是三成!
只有三成的受精卵通過這個考驗!
換句話說,有七成的受精卵在孕期的各個階段離開了。
三成的受精卵著床失敗,隨著子宮內膜排出成為下一次月經,這種可以由驗孕棒驗到但月經卻又來到的情況,也稱作化學性懷孕。
三成的受精卵雖然著床,卻在12周內停止發育/自然流產。目前已知最大宗原因是胚胎本身的染色體不正常。胚胎發育是一個細胞不斷複製分裂複製分裂的過程,忙中難免出錯,也有可能一開始拿到要拷貝的那份就是錯的,而這樣的胚胎,幾乎都存活不過孕期的前三個月。
https://youtu.be/L61Gp_d7evo
這段影片是顯微鏡下實際的細胞分裂,可以看到一堆粗粗一條一條的染色體先複製成X型,接著在虛擬的中線上排好(23秒左右,沒有排很好)再由紡錘絲一邊一條拉開(前半段光學顯微鏡下不太清楚,後面36秒開始螢光的那一團一團綠色的就是紡錘絲)。如果哪條紡錘絲沒拉到斷掉了卡住了,就立刻造成其中一邊的細胞多一條、另一邊少一條。而這些多一條少一條染色體的細胞,再接下來的複製過程當中,會持續把這個異常傳遞下去。想想細胞分裂在胚胎發育中要重複幾千幾萬次,在發育早期的那些次當中只要錯了一次就會影響到接下來的所有細胞。這個出錯的機率真的很高!
那有染色體出錯胚胎還是能存活的例子嗎?有!唐氏症、13、18號染色體多出來的胎兒是有機會活產的,但隨著出生而來的是各種發展障礙,從智力異常、五官異常、肢體障礙到早夭都有。性染色體出錯的有些有機會正常發展但生育力上會有困難。
演化設計出來的篩選機制就是讓這些運氣不佳、忙中有錯的受精卵們提早離席,好迎接下一次的機會。事實上,沒有存活下來的受精卵比存活下來的多。這不是誰的錯,也不是妳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造成的,是人類就設計成這樣。只不過,發生頻率這麼高的事,我們卻很容易把它歸類成很個人的經驗。但事實上,人類被設計成這樣責任真的不在妳或你身上。這個提早離席的篩選機制,是為了下次能迎接一個健康的胚胎。
Ref:
Macklon, Nick S., Joep PM Geraedts, and Ban CJM Fauser. "Conception to ongoing pregnancy: the ‘black box’of early pregnancy loss."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8.4 (2002): 333-343
註:流產原因很多,但早期流產大宗是胚胎本身染色體問題。也有少部分是其他問題導致重複性流產,這部分流產兩次以上再來考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