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日語小教室』跟妖怪有關的用語
這個禮拜一某周刊報導某位聲優拒絕採訪耍大牌,讓其他聲優也紛紛跳出來幫忙洗刷冤情。
雖然這只是小報,令小編注意到的是這篇標題是「xxx 天狗になる」
⭕「xxx 天狗になる(變成天狗)」,形容人跟天狗一樣鼻子尖尖,也就是一副神氣兮兮耍大牌的意思。
可以替換中文的「給你三分顏色就開起染坊」
還有一些跟妖怪有關的用語:
⭕河童の川流(かっぱのかわながれ)
擅長游泳的河童也會被水沖走,表示人有失足,馬有失蹄,高手也有失敗的時候。
可以替換中文的「大意失荊州」
⭕狐につままれたような気分(きつねにつままれたようなきぶん)
狐狸在日本的妖怪世界內,一直都是狡猾精明的印象,好像被狐狸捏住臉頰,用來形容不明就裡的情況。
▶▶例文:母の機嫌が急に悪くなったがその原因がわからず、僕は狐につままれた気分だった。
→完全不知道媽媽心情突然變差的原因,我整個就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小編有邊學日文邊學中文的感覺
--------------------
學實用日文還是請來這邊比較有效率:
由MATCHA菁英社員錄製的日文聽力教材
https://matcha-jp.stores.jp/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Matcha 與在地人同趣的日本旅遊指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親子活動好去處 Parental Bonding Idea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詞彙]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啟染房來了- 看板TW-language 的評價
- 關於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What are the meanings of 三分顏色上大紅? 的評價
- 關於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形容人跟天狗一樣鼻子尖尖,也就是一副神氣兮兮耍大牌的意思 ... 的評價
- 關於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Re: [討論] 少康決定“打柯”這步棋對不對? - HatePolitics板 的評價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親子活動好去處 Parental Bonding Idea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個本土藝術團體自組「大埔藝術學堂」
舉辦一連七日 免費網上藝術節《隔離藝術ing》
衝破疫情隔膜 一齊投入社區藝術交流
《隔離藝術ing》一連七日免費網上藝術節
日期:5月25日至31日
詳細節目內容:請參考附圖的節目表📷
播放頻道:「 #大埔藝術學堂 」
YouTube: https://bit.ly/3cpzBWg
疫情之下,市民要保持社交距離,群眾無法聚集,人與人之間愈來愈陌生。但就算我們在隔離之中,仍然可以透過藝術尋找心靈交流,學習並發現生活的美好。大埔藝術中心當中有十個駐場藝術團體,在抗疫期間靜極思動,決定自組「大埔藝術學堂」,並於5月25日至31日,舉辦一連七日的免費網上藝術節《隔離藝術ing》。演出項目非常多元化,包括踢躂舞加Handpan、印度Bollywood舞蹈、青少年粵劇折子戲、一場瞓覺音樂會、嬰幼兒專屬五感劇場、從武術中尋找藝術等等,與觀眾們同樂同學,最後一天更會有閉幕直播大匯演,內藏神秘節目!
藝術家們希望在這段時間,與大埔街坊甚至全港市民,衝破隔膜交流,將來有機會,冀能一起創作更多社區藝術。
由折子戲、Bollywood舞蹈到一場想你瞓著的音樂會
「大埔藝術中心」前身為大埔官立中學,改變用途後早於2019年9月已經啟用,目前共有二十一個藝術團體進駐,主要以表演藝術團體為主。平日他們會舉辦不同工作坊,大埔區大人小朋友都可以參加,另外又有黑白盒劇場、活動室、藝術資訊中心,可予市民租場或查閱藝術資料。可惜目前大埔藝術中心因疫情關係,暫停向公眾開放,導致一眾藝術團體,難以再用傳統方法,接觸到社會大眾。
當中十個駐場藝術團體,包括耀鳴聲劇團、STEP OUT Studios、BEYOND Bollywood、大細路劇團、
藝術本子、香港五感感官嬰幼兒劇場、二犬十一咪、人仔叔叔創意教室、藝造人才、TEFO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決定自組「大埔藝術學堂」。他們於5月25日至31日,將會舉辦一連七日的免費網上藝術節《隔離藝術ing》,以下是各團體的簡介,以及他們的表演項目(每個團體有機會演出多過一個項目):
《隔離藝術ing》一連七日免費網上藝術節
日期:5月25日至31日
詳細節目內容:請參考附圖的節目表
📷
播放頻道:「大埔藝術學堂」YouTube:https://bit.ly/3cpzBWg
1. 耀鳴聲劇團
表演項目:《大戲入門班》、《迷你小生學化妝》、《盡顯功架耍花槍》
耀鳴聲劇團為非牟利粵劇團,由葉沛纓老師主理,是次會表演青少年粵劇折子戲。粵劇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於2009年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吸收民間各種技藝,以唱、做、念、打的手段來表現戲劇的內容;而折子戲則是指戲曲中其中一「折」戲的意思,通常是全劇最精華片段。耀鳴聲劇團將以三段折子戲展現粵劇音樂及唱腔之華美,並由青少年演員擔大旗,將傳統技藝承傳。
2. STEP OUT Studios
表演項目:《踢 Tap 學堂》、《親子爵士舞學堂》、《踏靈音樂迷離夜》(Tap dance x Handpan)、《The Late Show: Still In The Maze》 (Tap dance x Guitar x Beatbox)
STEP OUT Studios踢躂舞教室,由兩位20多歲的年輕舞者創立,將以輕鬆短片介紹踢躂舞歷史,分享著名演出及經典電影片段, 最後還會教授踢躂舞的基本舞步及簡單編舞。
另外他們將教授一些爵士舞的基本技巧,並會以迪士尼電影主題曲作音樂的編舞,讓大家於家中創造好玩回憶,爵士舞都可以是親子活動。
其實踢躂舞者既是舞者,亦是音樂家,所以這次表演也會加入創新元素:與二犬十一咪合作的《踏靈音樂迷離夜》,融合踢躂舞與Handpan,另外更有 Tap Dance x Guitar x Beatbox,不同藝術家首次合作,交換靈感,創造有beat又靈性的即興演出。
3. BEYOND Bollywood
表演項目:共三集《印「蹈」線上教室》
真正實踐社區多元共融,由印度人親授簡單易學的3段印度舞蹈,觀眾在家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從造手、表情、服飾和化妝了解印度文化,當中包括印度民族舞及Bolloywood舞,有趣少見,絕對不能錯過。
4. 大細路劇團
表演項目:共三集《親子創意卜卜齋》
大細路劇團成立於1999年,是一個專業兒童劇團,除帶給兒童娛樂外,更藉戲劇感染兒童,豐富其生命,亦讓成人重拾童真。這次意粉叔叔與導師們,將為大家簡單介紹如何利用家中環境演出原創舞台小品,一家人輕輕鬆鬆一齊扮鬼扮馬,將屋企變成獨特舞台!
5. 藝術本子
表演項目:《笨雄加油》、《飛住先,對摺吧!》、《電車小叮在哪裡》、《簡單地好似大師咁繪畫》、《我有理由》
藝術本子成立於2003年,讓孩子及學員在獨特設計的主題課程,和專業藝術訓練中,無拘束地發揮創意潛能,透過創作和討論去認識社會事物,啟發孩子的觀察力。
這次他們會分享不同繪本故事,讓兒童思考及感受故事情節,配合視覺藝術創作及創意戲劇,以故事帶動一連串好玩的創意藝術和手作活動予小朋友及家長。
6. 香港五感感官嬰幼兒劇場
表演項目:《左一半·右一半》X「感官X簡約物件」、《畫畫》X「感官X簡約物件」、《呼呼·呼》X「感官X簡約物件」、《我是黑白》X「感官X簡約物件」、「劇場玩繪本」X 感官互動劇場工作坊
香港五感感官嬰幼兒劇場是全港首個以感官為切入點的嬰幼兒專屬劇場。今次將透過五段演出及分享,介紹國際及本港嬰幼兒及兒童劇場特色,並讓大家體驗感官互動劇場演出、「感官X簡約物件」戲劇遊戲課程,實踐無界限及多元劇場文化。
7. 二犬十一咪
表演項目:《畫一場瞓覺音樂》(Handpan x 尺八 x 畫畫)、《摺埋的藝術 • 假記真導》、《摺埋的藝術 • 假記真導》、《摺埋的藝術 • 告解創作》、《摺埋的藝術 • Home of Glory》、STEP OUT Studios x 二犬十一咪 : 《踏靈音樂迷離夜》(Tap dance x Handpan)
二犬十一咪是本地裝置藝術家及插畫家,是次最主要的表演之一「摺埋的藝術」,是因為有個原定四月舉行的展覽,因為疫情而取消,四位藝術家被迫「摺埋」在家,空白的時間反而聽到自己內心的對白,發展出意想不到的新創作。
而「一場瞓覺音樂會」,就是想用充滿想像空間的handpan和tongue drum,還有其他世界不同的樂器,以走向內心和靈性的音樂,送觀眾進入想像,希望大定聽到瞓着覺,醒了又再瞓⋯⋯
8. 人仔叔叔創意教室
表演項目:《 詠春與人生》、《顏色日誌》、《另類家長學堂 ▪ 故事魔法棒》
人仔叔叔為全職劇場工作者及社區藝術策展人,自1987年開始從事劇場創作、設計及管理工作。
《 詠春與人生》─人仔叔叔請來詠春師父陳顯釗,從武術中尋找藝術,探索拳術與表演藝術訓練之間的共通性和相容性,哲理中了解人生的意義,實踐《生活詠春》,如何面對逆境,探索生命的價值。
另外,由兩個簡單的攝影創作-《顏色》及《日誌》。《顏色》重新微觀在生活上忽略的色彩,由家居中(或平日經過的路)集合一起成為作品。《日誌》用相機記錄時間,細看變化-用以'縮時拍攝' 的概念,把物件/事情的變化記錄下來。
在這競爭激烈的處境中,在子女學業、成長和教養上家長都備受壓力。《另類家長學堂 ▪ 故事魔法棒》將介紹如何利用講故事這支魔法棒,不但可以輕鬆解決親子溝通上的大小難題,更可以找到適合孩子個别特質的學習方式。
9. 藝造人才
表演項目:《我哋有舞》(參加者須事先報名)
藝造人才讓想跳舞但怕跟不到拍子、記不到舞步、覺得自己身體不協調的拋開框框!大家可以在這裡一起體驗舞蹈的可能性、發掘每個人內在的舞者。
是次的項目《我哋有舞》為集體創作,參加者須事先報名,並將會與舞者C+於網上連線一起即興創作舞蹈,各自在家都可以共舞。
10. TEFO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
分享:《An Online Learning Design Framework for the Creative Disciplines: Technology-Enabled Creative Learning (TECL)》、《「協作的藝術」專題分享》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成立於2002年,一直致力推動戲劇教育及應用劇場的發展,連繫業界與國際同業交流及對話。是次分享專為藝術業界而設,有關科技與藝術以及劇場遊戲影片。
*內容如有調動,以當日播出的節目為准
想接收更多《隔離藝術ing》及「大埔藝術學堂」的資訊,請Follow及Like以下專頁:
「大埔藝術學堂」Facebook:https://bit.ly/3fvLVpY
「大埔藝術學堂」IG:https://bit.ly/2yzDucN
「大埔藝術學堂」YouTube:https://bit.ly/3cpzBWg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Netherlands On Line 11/3
* 歐洲的城市化率已達到74%。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佈的全球人口數據顯示,2018年荷蘭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05.9人。人口密度如此之大的國家,是如何進行城市管理,讓城市的街區成為滿足民眾各式需求的「快樂街」的呢?
有限的城市空間,騎車的朋友們一定受過這種「委屈」:自行車車道比平常車道窄很多,而且吸旁邊的車子尾排氣。
2014年的歐洲可持續主題周上,一群拉脫維亞的青年舉行富有創意的街頭抗議,打響自行車城市道路的爭奪「反擊戰」。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街道上,這群青年扛著全比例汽車骨架騎上車道,展示了汽車佔用的空間遠比單獨的一輛自行車所佔的空間要大得多。
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素有歐洲"自行車之都"的稱號。數據顯示,阿姆斯特丹的居民自行車使用率過去20年內提高40%,全市人每天騎行合計約200萬公里。市中心68%的出行方式是騎車,但僅有11%的交通基礎設施空間分配給自行車。
相反汽車佔據的基礎設施空間卻是自行車的4倍。2016年,荷蘭人開創性地設立了全球首個"自行車市長"一職,試圖解決日益嚴峻的自行車擁堵與停車難問題。
荷蘭努力吸納孩子們對城市建設的意見,今年7月,荷蘭阿姆斯特丹選了10歲的阿米·塔赫里(Armin Taheri)作為新上任的「初級自行車市長」。這位「小市長」很有想法,他希望打造一個更適合兒童騎車的城市——為智能化的自行車道增添一些創意元素。
此前在NEMO科學中心舉辦的一場關於自行車展覽的開幕式上,50名參賽選手受邀,根據自己的想法創造模型。塔赫里作為參賽者之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表示,「自行車道上有傳感器,如果有人在騎車,可以自動播放音樂,夜晚就點亮燈。這樣也許會讓人們更願意騎自行車,也能在騎車的過程中更有趣和安全。」這個提議最終讓塔赫里獲勝,阿姆斯特丹監督交通事務的市議員迪克斯瑪(Sharon Dijksma)宣佈將努力把這個計劃變為現實。9歲的前「市長」洛塔·克羅克授予了塔赫里一個由改裝過的自行車鏈製成的市長制服領子。
比賽亞軍得主麗茲(Lizzy Stroo)和亞當(Adam Belbah)的想法也得到了肯定,麗茲想要開闢特殊的自行車路線來教孩子們安全地騎車,亞當則主張建立一個以自行車為基礎的兒童遊樂園。
除了改善自行車道以外,荷蘭人還為自行車打造遮風避雨的港灣。
曾經荷蘭東北部城市格羅寧根的中央車站前面停滿了自行車,不僅不方便行人進出,事實上,也不方便自行車的存取。
2007年,為了解決格羅寧根的自行車「停車難」,不同於修建單獨的停車樓或停車廣場,設計師採取把停車場放在下沈的空間里,在上面覆蓋一個廣場,以達到解決停車問題和改造火車站廣場的雙重目的。格羅寧根車站的這一自行車停車庫是最早的大型自行車停車庫之一,也是荷蘭最大的自行車停車庫。當年停車庫開放時,可容納4000多輛自行車,加上其它停放空間,可以容納約6000輛自行車。
隨著火車、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旅客的數量繼續快速地增長,幾乎有一半的乘客是騎自行車來到火車站的。就在今年,烏特勒支中央火車站開放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存放處,這個存車處有12500個自行車停放位,現在,乘客們可以將他們的自行車停放在荷蘭最大的火車站的站台附近。
荷蘭基礎設施、公共工程及水管理國務秘書範豐霍芬(Stientje van Veldhoven)說:「這個自行車存放處的規模,顯示有很多人——特別是上班一族——已經發現了自行車是對抗道路繁忙的秘密武器。」她表示在未來荷蘭將會繼續投資,讓騎自行車變得更加便利和安全。
* 每年10月下旬在荷蘭埃因霍溫舉辦的荷蘭設計周(Dutch Design Week,簡稱DDW)是歐洲北部最大的設計盛會。今年的展期為10月19日至27日,400多場展覽、講座、討論會、頒獎禮、音樂會、發佈會……如火如荼地召開,2600多名設計師參展,展館遍布埃因霍溫全市近120個地點,共接待超過35萬來自全球的參觀者。
在設計周核心展區之一的鍋爐房廣場(Ketelhuisplein)上,矗立著一座美輪美奐的圓形建築——生長中的館(The Growing Pavilion),該館完全由被譽為「未來的混凝土」的生物基材料建成。展館地板的材料為香蒲,天花板為棉花,外牆則為菌絲體。設計師通過刻意延長菌絲體的成熟週期來獲得特殊的紋理效果,一種具有生物有機體肌膚特色的質感與色澤,帶來震撼人心的感官體驗:它是活著的!
生長中的館是循環與生物基建築大使館的一部分。該大使館以鍋爐房廣場為中心,延續去年循環大使館的使命,關注如何推動建築業從化石基經濟向生物基經濟邁進。
荷蘭設計周上,Atelier NL設計的長凳所用的材料全部取自今年六月暴風雨襲擊埃因霍溫時被摧毀的樹木。設計師將這些樹縱向劈開製成長木板,疊起時用小木栓隔出一定空間助其乾燥。每條木板的末端都印有編號,有心的參觀者可以據此查詢,瞭解更多有關該樹生前的信息,如樹種及其原先栽種的地方。
毗鄰生長中的館的是一個巨大的木結構露天平台——生物大本營(Biobasecamp)。平台的地板由模塊化的正交膠合木建造而成,拆除後可再次使用,支撐柱則是因老化而被淘汰的高速公路行道楊樹的樹幹。
生物大本營的設計者Marco Vermeulen是木建築的積極倡導者,甚至提出荷蘭的住房短缺問題可以通過建造木房子解決。荷蘭有14萬公頃的可砍伐林,每年所提供的木材足夠建造2.2萬棟房屋——由此推算,有望在45年內完全不依賴鋼筋水泥徹底解決住房短缺問題。
用木材取代混凝土是全球建築業的新趨勢,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過程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排放。不僅如此,木材經濟價值的提升鼓勵人們植樹造林,進而改善環境。這種良性循環模式並不只是夢想:離埃因霍溫不遠的布拉班特楊樹林景觀就是為給木屐和火柴工廠提供原料而形成的。
本屆荷蘭藝術周的主題是:此時不做,更待何時?(If not now, then when?)明顯接續去年的主題:我們不做,更待誰做?(If not us, then who?)。在設計周上,設計師們擔負起了喚醒社會關注,帶動政府、企業、民眾參與,推進循環商業模式的責任,他們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我們的社會,率先發現社會中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而以設計本身引導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認識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荷蘭最大的電商平台Bol.com10/30單獨開設了一個可持續商品的頁面,消費者可以買到多達6500種的可持續商品。
Bol.com的總經理Huub Vermeulen在接受採訪時就為公司定了個「小目標」:要在2025年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且是要保證從商品到倉庫、再到送至消費者手中,這一整套流程都要實現零排放。
總經理Huub說,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Bol.com努力的第一步是要為快遞包裹「瘦身」,以便每次可以運輸更多快遞。通過用再生塑料袋代替紙箱子來縮小包裹、減輕體積。而且,Bol.com還在與PostNL(荷蘭皇家郵政公司)開展合作,正在進行用電動車來送貨的測試。
Bol.com為自己設定的這個目標無疑是一項不小的挑戰,但作為荷蘭線上購物的巨頭公司,不論是零排放還是可持續商店,皆為此行業展現示範作用!
* 「霧霾餐具(Smogware)」,是荷蘭獨立建築師Iris de Kievith和設計師Annemarie Piscaer一起製造的「黑色幽默」,由粉塵顆粒物煉製而成。顆粒物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和液體顆粒,如煤煙、煙塵、粉塵等。
據AQLI報告稱,從全球來看,1998年至2016年間全球顆粒物污染加重,導致人均預期壽命減少約 9個月。
設計師表示,這樣的漆黑色餐具需要一位鹿特丹市民在85年內所呼吸的顆粒物才能製成。這85年內吸入的霧霾搖身一變,成了餐具,你可以吃得下餐盤內的食物嗎?
十月十八日北京國際設計週期間,荷蘭駐中國大使館舉辦了以「your case, my case」為主題的七場跨文化設計工作坊。有一場工作坊的主題便是:霧霾餐具。
Iris 和Annemarie説:Servies在荷蘭語中是餐具的意思,Vies在荷蘭語中是灰塵的意思,這是她們之所以把項目命名為Servies的緣由——由灰塵變成的餐具。同時由於與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居民的合作,Servies也是一個重要的跨學科項目。
兩位荷蘭設計師首先介紹了她們行李箱內的物品:Smogware刮片(用於刮灰塵、收集灰塵),顯眼的明黃色工作服,以及口罩、抹布、黃手套。
灰塵特別薄的時候,還可以用肥皂水收集,工作人員需帶上手套洗抹布,等到肥皂水乾燥後再把灰塵收集起來。
等到收集的工序全部完成後,再把顆粒物倒入試管。
她們帶來的霧霾餐具陶片樣品,一片又一片,陶片的顏色越來越深。
越淺的顏色,顆粒物的量越少,所需用的製作時間越短;越深的顏色,顆粒物的量越多,所需用的時間越長。」所以,用85年內呼吸的顆粒物所製成的陶片,自然是接近於純黑色。
Annemarie觸摸陶片。從上而下,指肚的觸感由粗糙變得越來越順滑。使用者這才會切身體會到:10年、20年、25年……85年,每個陶片代表著同樣的時間長度;而即便是同樣的時間長度,要由灰塵(顆粒物)煉製出一個個霧霾餐具成品,正是我們一生呼吸的縮影。
目前荷蘭鹿特丹市民10年可吸入大約1克顆粒物(灰塵)。產生1克顆粒物的污染,鹿特丹市民只需要——吃5個雞蛋或4頓肉食,3個月內,每天吃一份奶酪,又或是5天連續開汽車(平均每天10公里),在火爐燃木20分鐘。Iris說到,如果鹿特丹沒有顆粒物,市民的平均壽命將能多14個月。
Annemarie在談到項目初衷時說到,做這個作品的部分緣由是為了孩子;讓下一代生活在更美好的環境。「Everything has a value, even dust. From dust to dust.」每一件事都自己的意義,哪怕是一粒微塵,哪怕是一粒微塵。
* 荷蘭推出食物「魔盒」,對浪費說NO!
瓦格寧根大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在荷蘭生產的食物中約有三分之一都被丟進了垃圾桶,荷蘭每天浪費的食物能達到500萬公斤,平均每個消費者每年會扔掉41公斤的食物。
荷蘭人已經發起了數百項反對食物浪費的倡議,其中有一個創意的做法是反浪費的 「魔盒(Magic Box)」項目,麵包店、飯店、超市等等都可以將沒有賣出但仍可以食用的商品放進「魔盒」,目前荷蘭有2500個「魔盒」提取點。消費者可以通過應用程序來尋找附近有哪些餐館、超市在出售「魔盒」,然後以食品原價的三分之一購買一頓美餐。
據調查, 35%的人表示註冊「魔盒」的原因是對食物浪費的現狀感到擔憂。大約25%的人表示這種「盲買」能帶來驚喜,你永遠不知道今天會買到裝著什麼食物的「魔盒」,是不是都治好了選擇困難症~還有20%的荷蘭人是被優惠的價格吸引而來。
「魔盒」應用上架以來,已經幫助荷蘭人節省下了約120萬頓飯的食物量,為消費者樹立意識、對食物浪費說「NO!」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What are the meanings of 三分顏色上大紅? 的推薦與評價
給你三分顏色 就想開染坊了。 包含有得寸进尺和不自量力的意思。 It includes the meanings "give him an inch and he'll want a mile" plus ... ... <看更多>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形容人跟天狗一樣鼻子尖尖,也就是一副神氣兮兮耍大牌的意思 ... 的推薦與評價
⭕「xxx 天狗になる(變成天狗)」,形容人跟天狗一樣鼻子尖尖,也就是一副神氣兮兮耍大牌的意思。 可以替換中文的「給你三分顏色就開起染坊」 ... <看更多>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起染坊意思 在 [詞彙] 給你三分顏色你就開啟染房來了- 看板TW-language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印象中"給你三分顏色 你就開啟染房來了"
是國語(北京話?)的說法
閩南語有類似的俚語可以講嘛!?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205.9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