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的演算 ◎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有多少我曾經認識的
(如果說我真的曾經認識他們)
男人和女人
(如果說這個二分法依然有效)
跨過了那道門檻
(如果說那是門檻)
快速通過了那道橋
(如果那是一座橋)
有多少人在經歷或長或短的人生
(如果說這對他們來說還有差別)
好的人生 因為曾經開始
壞的人生 因為已經結束
(如果他們不偏好相反的說法)
在那之後 來到彼岸
(如果有來到
如果彼岸存在──)
我不是很確定
他們之後的命運
(如果說他們還擁有什麼共同命運
而你還可以把它稱之為命運)──
所有的一切
(如果這個字沒有侷限)
他們都拋在了身後
(如果不是前方)
有多少人從疾馳的時間中跳車
並且越來越憂傷地消失在遠方
(如果說遠景值得相信)
有多少人
(如果這個問題還有意義
如果那個進行演算的人在把自己算進去之前
可以把最後的總數算出來)
陷入了那最深沉的睡眠
(如果說沒有更深的)──
再見
明天見
下次見
他們已經不想
(如果不想)再重複這些話
他們把自己交給了漫長的
(如果不是別的)沉默
他們只關心
(如果只有這件事)
他們的缺席要求他們進行的義務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詩中的每一句話之後都跟隨著相應的詰問,這些詰問不僅指出了人類認知的局限,同時也對先前的敘述是否還具備意義提出質疑,例如將人類分成男人和女人的二分法;怎樣才算是好的人生(長或短、開始或結束);在計算者自身也難逃一死的情況下,是否能看清死者的數量,甚至死亡的本質。
如果把這些括號裡的詰問刪去,依然可以看見完整的一首詩,但是藉由加入這些反問,詩句的意義便如迴針縫一般前進又後退,在不斷建立又毀壞的過程中緩緩前進。如此往復之下,反而更能超越敘事的限制,觸發更多思考和疑問,並且向著真正想探討的核心「死亡」靠近。
死亡如此不確定,沒有人真的知道人死後會變成什麼模樣、到哪裡去;對於生者而言,能知道的只有死者離世帶來的哀傷,且隨著時間流逝他們將被遺忘(有多少人從疾馳的時間中跳車/並且越來越憂傷地消失在遠方)。「他們的缺席要求他們進行的義務」此句把無寫成有,死者的不在場及其帶來的改變成為一種「義務」,留下耐人尋味的餘韻。
#辛波絲卡 創作
#荻克拉ذكرى 手寫,Instagram:851.486
#慢熙 簡析
※聆聽 #Роза 朗讀,請至:https://youtu.be/qTONriu-nts
※本篇收錄於《#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 1957–2012》(#林蔚昀 譯,#黑眼睛文化,2013年11月)
※出版社粉專 黑眼睛文化 Dark Eyes Ltd.
※另一位小編李蕪賞析這首詩,請點網誌:https://goo.gl/XV1ip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麥提國王執政記」兒童小說介紹 專訪:林蔚昀(本書譯者) 內容簡介: ● 媲美《小飛俠彼得潘》、《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經典童話小說 ●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洞悉人性光輝與脆弱的文學巨著 ● 笑中帶淚,刻劃理想與幻滅、自由與責任的成長歷險記 ● 透過孩童治理國家的夢幻綺...
給我的詩 辛 波 絲 卡 詩 選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結束與開始 ◎ #辛波絲卡 著,#林蔚昀 譯
每場戰爭過後
必須有人打掃。
畢竟東西
不會自動歸位
有人必須把瓦礫
歸道路邊
這樣載滿屍體的推車
才能通過。
有人必須辛苦地走過
汙泥灰燼,
沙發彈簧,
玻璃碎片,
還有染血的破布之間。
有人必須拖來木柱,
用它支撐牆壁,
有人必須給窗戶裝上玻璃,
把門嵌進門框。
這不是很上相,
而且要花許多年。
所有的攝影機
都到別的戰場去了。
橋必須重建,
火車站得蓋新的。
袖子會因為不停捲起
而破爛不堪。
某個手持掃帚的人
回憶過往。
某個人聆聽,
點著他沒有斷掉的頭。
但在他們身邊不遠處,
已經開始出現
會對這些事感到無聊的熙攘人群。
偶爾還有人
會從灌木叢底下
挖出生鏽的論點
然後把它放到垃圾堆上。
那些知道
這裡發生過什麼事的人,
必須讓路給
那些知道得很少的人。
還有那些比很少還少的人。
最後是那些幾乎什麼都不知道的人。
在把因果
覆蓋起來的草地上,
有人必須躺著,
嘴裡叼根草,
望著雲朵發呆。
--
◎作者簡介: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波蘭女詩人/翻譯家,波蘭最受歡迎詩人,國際文壇公認當代最具代表性、影響力的詩人之一,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的詩作語言平易卻氣韻交響,意象沉靜而精準,以小喻大,筆帶幽默,注視當代,投以關懷;詩題常在看似平凡日常的生活細瑣中,發掘其中浩瀚,連帶將詩意提升到更廣袤又深層的哲學意境,如戰爭、死亡、傷痛,開闊詩的意境,對生命提問,對人間悲憫。
◎譯者簡介:
林蔚昀
1982 年生,臺北人。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 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回家好難》,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色的歌》、《向日葵的季節》等作。
--
◎小編宇翔賞析:
從詩題就可以預見這首詩的長鏡頭特性,對時空的凝視,從結束到開始,彷彿也隱喻了其後將周而復始。明知回溯的過程將飽富意義,但我們往往在事件結束後,就轉移了注意力。長鏡頭必然是乏味的,但長鏡頭也必然是真實的,因為沒有任何剪接,沒有對重點的捕捉,也沒有對任何細節的放過。我總是認為,影像,不管任何形式,一幅影像的核心往往不是站在最前頭的人物,而在於它的背景。可以這麼說,辛波絲卡的這首詩中,是沒有人物的,只有與背景融合為一的眾生相。
當攝影機這類講求迅速的容器轉移他處時,詩便擔當了這個長鏡頭的角色,並提取角落中的陰影,濃縮為高溫流動的金屬液體,具有高度塑形力,並且,當然,比影像來得長久。當過往事件不斷被覆蓋、取代、移除的時候,詩選擇原地重建這面對著消逝的時空,就像戰後的平民重建他們的家園,畢竟總有什麼是不可替代的,是必須留存的。這首詩揭示了這樣一件事:我們必須相信,時間不會輾碎一切,只有人類的遺忘才會。
第二,詩不僅重現,也放大了該空間。這是因為,不僅空間磨損,需要維修,人也遭到磨損了,甚至遭遺忘,某種程度上,他者的遺忘帶給了戰地裡的災民一種降格打擊,儘管這是隱而不顯的,是難以言喻的,但詩正是承擔了這一官能──放大弱小者的聲量,或者說,還原他們應有的分貝數,儘管我們看到,這首詩的敘述是這麼樸實無華、冷靜節制,詩人並沒有選擇以呼救吸引注意,而僅僅是呈現被我們忽略的真實,所該有的原貌。
提醒我們,不只空間需要,人也需要維修。他們苦難的記憶,透過勞動,透過日常,仍在反覆磨砥他們的靈魂。這很殘酷,但同時幸虧,時間會緩緩覆蓋過空間,因和果都被蓋過,埋藏遺跡的炮火荒原上,終將長滿灌木,再被加上水泥,最後覆上鐵軌,讓往者躺下變成泥土,讓道給趕路的來者。
但最終,趕路者之中,必然會有一個人某天躺下來(並非以死亡的姿態),在這悠閒而無意義的時刻,他發呆,在他輕盈的身軀下,埋藏著繼續生鏽的歷史。他可能會從灌木叢裡撿起一點什麼,這次,或許,他動心凝視,他極目回望,背後叢叢草木,他猛然驚覺,莽莽之中一股古老的敵意。
-
美術設計:gayodoodle(ig)
圖片來源:gayodoodle(ig)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html
#辛波絲卡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結束與開始
給我的詩 辛 波 絲 卡 詩 選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常書摘]
辛波絲卡作,林蔚昀翻譯,《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眼鏡文化,2013。
〈酷刑〉
什麼都沒有改變,
身體是痛苦的,
它必須進食,呼吸空氣,睡眠,
它有著纖薄的皮膚,血就在下面流著,
它有許多牙齒和指甲,
骨頭可以被打斷,關節可以被拉扯。
在酷刑中,這一切都被列入考量。
什麼都沒有改變。
身體顫抖,就像從前那樣顫抖,
不管是在羅馬造成之前還是之後,
是在西元前二十世紀還是後二十世紀,
酷刑就像以前那樣,只是地球變小了,
不管發生了什麼,都像是在隔壁發生的一樣。
什麼都沒有改變。
只是人變多了,
在古老的罪行旁邊出現新的,
真實的,莫須有的,暫時的以及不存在的,
但是身體為那些罪行發出的嘶喊,
以前,現在,未來都會是無辜的吶喊,
有著永恆不變的音調和音高。
什麼都沒有改變。
不同的也許只有態度,儀式,舞步。
然而雙手抱住頭部的動作
始終如一。
身體扭曲,抽搐,掙脫,
被踢了一腳倒下,膝蓋彎起,
瘀青,腫脹,流口水,流血。
什麼都沒有改變。
除了河的流向,
森林,海岸,沙漠和冰原的曲線。
那微小的靈魂就在這些風景間漫遊,
消失,折返,靠近,遠離,
甚至對它自己來說都陌生,無法捉摸,
有時確定,有時不確定它是否存在,
在此同時,身體一直一直都在,
無所遁逃。
給我的詩 辛 波 絲 卡 詩 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麥提國王執政記」兒童小說介紹
專訪:林蔚昀(本書譯者)
內容簡介:
● 媲美《小飛俠彼得潘》、《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經典童話小說
●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洞悉人性光輝與脆弱的文學巨著
● 笑中帶淚,刻劃理想與幻滅、自由與責任的成長歷險記
● 透過孩童治理國家的夢幻綺想,隱喻公民社會的願景與失落
「聽我說,我是一個很不快樂的國王。人們說,我統治這個國家,但我只是做別人叫我做的事,這些事都很無聊……
麥提是個國王,他才十歲。
「從今天起,我要叫改革者麥提國王!」
不願在大臣保護下當個傀儡,麥提靠著勇氣與本事爭到了治國的權力,他勇闖食人族作外交,還推動兒童議會,讓小孩也參與國家決策。
就在萬民擁戴之際,國家卻因外敵的詭計陷入了重重危機。敵軍壓境,年輕的麥提和他的國家,即將面臨生死交關的考驗……
作者簡介: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1878 or 1879 - 1942)
猶太人,波蘭醫生、作家、教育家。本名亨利•哥德施密特(Henryk Goldszmit),也被人稱為「老醫生」或「醫生先生」,為兒童人權與教育奉獻畢生,被譽為波蘭兒童人權之父。
柯札克早年擔任兒科醫生,也曾在戰爭中擔任軍醫。1912年,他擔任猶太孤兒院「孤兒之家」(Dom Sierot)院長,在孤兒院實驗以兒童為主體的教育,並時常於媒體宣揚教育理念,其教育觀念被認為是眾多教育潮流的先鋒;他也是個作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已於2016年發行中譯本)。
二戰期間,柯札克與兒童一起於集中營遇難。1979年逢柯札克百年誕辰,聯合國宣布當年為「國際兒童年」。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超過兩百個國家簽署,其精神可視為柯札克的價值之發揚。
譯者簡介:林蔚昀
1982 年生,臺北人。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 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回家好難:寫給故鄉的33個字詞》、《易鄉人》、《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合著)、《我媽媽的寄生蟲》等書,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色的歌》、《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人,你有權利》、《小小的穩定:波蘭百年經典劇作選》(合譯)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