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鼎工作與信仰 Part2>
昨天介紹了李國鼎的整個背景,今天整理 1983 年在美南科學工程技術討論會的講題:八十年代的挑戰
讀的過程,我一直聯想到台積電。張忠謀是辦一家公司,李國鼎是辦一個產業,但他們的思維方式非常一致
張忠謀創業第一天就在想比較利益,台灣適合行銷、研發還是製造?我要做類比、邏輯還是 DRAM?台灣的優勢是什麼?非常市場導向。而他在 2010 回鍋 CEO,也是一樣的。當時建立了一個 70.80 人的行銷團隊,下面分兩個部門,一個研究市場,另外一個研究競爭。
直到今天,他在上週 APEC 的會議還是在講比較利益
而發展關鍵產品,台積電堅持自己擁有技術,也堅持不斷研發最新的技術。張忠謀受到 Michael Porter 啟發,任何產品只要有兩家公司做,就是 commodity
科學技術導向也是,台積電每年 8% 的營收花在 R&D,比例雖然不高,但 1 兆多的 8% 也是每年千意在投,6000 人以上日以繼夜研發。而研發也不只技術上的,在製造上也不斷的創新
組織架構,台積電 Day 1 就是專業經理人的組織架構,前幾任執行長都是老外,而且是經驗超豐富的老外。董事會也是非常先進,獨立董事占比極高。就到今天,張忠謀多次說,他留給台灣的禮物有兩個,一個是晶圓代工的模式,第二個是他創造的雙首長制度
財稅金融措施的配合,這點完全就用在台積電身上,台積電最早的股東結構就是按李國鼎提的這個比例。開發基金持有 48%,飛利浦持有 27%
這幾個點。我覺得到今天,對於研究公司,都還是相當有幫助
------底下內容摘自<工作與信仰>------
未來台灣的工業發展必須具備
- 市場為導向。一個產業值不值得發展,首先決定於是否有足夠大的市場,這是需求面的條件。具備這個條件以後,再看這種產業的發展能不能有與其他競爭對手競爭的能力,這是供給面的條件,也是一般經濟學家所強調的比較利益原則。在新的國內外經濟情勢下,勞力與能源密集的出口產業已逐漸失去發展上的比較利益,為了要維持我國經濟像以往一樣的衝力,就必須尋找一些新的產業。這些產業基本上要少用能源,少用勞力,但卻必須有效利用我國的技術勞力,並有助於突破國際上保護貿易的藩籬。這樣的了解與構想,就是政府近年來選擇機械、資訊、電子、墊肩與運輸工具等作為策略興工業的理論基礎
- 發展關鍵產品。日本掌握工具機控制性零組件的技術,這部分的價值約為工具機總值的 50-70%
- 科學技術導向。更多工程師投身在這個領域,實在是決定科技發展是否成功的主因。參觀 IBM 五六個廠後,更確定這個信念,因為工程師的人數平均幾乎在全部僱用人數的一半以上
- 組織配合經營需要。未來任何公司組成,必須具備市場及技術導向兩項功能,一個公司的組成如果能具備以上兩項功能,則公司的組織可為健全,否則很難生存。公司組織必須大型化,生產必須規模化,而大型化規模化如果仍依賴以往家族經營的習慣,則成功機會甚微渺茫,仰賴專業經理經營,成為唯一必行的途徑。此外會計、審查制度的建立,股票市場的改善,都必須有所突破。台灣如果要邁入開發國家,一個為大眾所信任的證券市場,是首先必須建立的
- 財稅金融措施的配合。VC 即為預定擬議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已提供創業投資的協助,諸如在科學園區內投資,技術作價可高達 25%,而交通銀行及開發基金尚可共投資 49%。目前投資計畫評估人才不夠,包含財務、技術、市場...各類專家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經濟學d是什麼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賣碳權竟然比賣電動車還賺?#讓特斯拉賺翻的意外之財〕
我們和壯士分享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 2021 年第一季,靠著出售碳權獲利 5.18 億美元,創造 4.38 億的淨利,如果沒有碳權這項綠色收入,特斯拉還是虧損的呢!
(忘記的壯士請點👉 4 月 30 日的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碳權,這個比賣車還賺錢的酷東西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就要來帶壯士們認識它!
▌ 什麼是碳權?
認識碳權之前,要先認識一種「鼓勵企業減少排放汙染物」的制度,叫做 Cap and Trade。
先看字面:Cap 的意思是「限額」,Trade 的意思是「交易」。
而 Cap and Trade 的意思就是:由一個核心機構(通常是政府單位)制定一定時間內,企業可排放的污染物總上限,並分配排放額度給受其管轄的所有企業。
在這個「Cap」的限制下,各企業可以自由「Trade」所分配到的可排放額度。
重點是:不論交易結果如何,每一家企業都不能排放超過自己擁有排放額度的汙染物,否則會吃到鉅額罰款!
舉例來說,假設 A、B 兩公司每年都會被分配到 10 公噸的汙染物排放額,而 A、B 兩公司每年固定會排出的汙染量是 15 公噸和 2 公噸。
這時 A 公司可以向 B 公司購買 5 公噸的排放額(15-10),以避免因為超額排放被罰。
在各種應用 Cap and Trade 制度的汙染物中,發展得最完整的就是二氧化碳,而各企業拿到的碳排放額度,就稱為「碳權」!
總結來說,「碳權」是一種無形資產,又稱為「碳排放額度」(Carbon Emission Credit),代表一間公司能夠排放多少單位的二氧化碳,是一種管制碳排放總量的工具。
▌ 碳權成立的前提
碳權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每個企業多減少一單位碳排放的成本不同,aka 邊際成本曲線不同。
舉例來說,同樣是減少一噸的碳排放,A 公司的成本可能比 B 公司的成本更高。
利用不同的邊際減排成本,成本低的人多減一些碳,成本高的人少減一些碳,就可以使效益最大化。
▌ 從經濟模型認識碳權(強烈建議以下部分搭配圖 6-8 服用!)
在圖 6 的模型中,R 為二氧化碳的減排量、Req 為歐盟規定各國需達成的碳排量、P 為碳排放市場的交易價格。
首先,由於邊際成本會遞增,因此邊際成本曲線(MC)是一條負斜率的線。
我們在此例中假設德國能以比瑞典「更低」的成本減少碳排放,也就是瑞典的邊際成本曲線的斜率會大於德國的斜率。
先看圖 6 中的右圖,瑞典的目標是減排量達到 Req。如果瑞典只靠一己之力減排,當減排量達到 Req 時,它的每單位邊際成本遠高於交易價格 P。
也就是說,如果瑞典能用每單位 P 元的價格向他國購入減排量,補齊它所需要的減排缺口,就能夠節省成本!
說時遲那時快,佛心減排大國來啦!
圖 6 的左圖是減排大國德國的 MC 曲線。
德國的目標減排量同樣是歐盟規範的 Req,但這對德國來說根本是一塊蛋糕。
當德國的減排量達到 Req 時(X 軸為 Req),MC 曲線甚至還沒和市場價格 P 相交。
聰明的壯士們看出來了嗎?德國還可以持續投入減排,直到邊際成本上升至市場價格 P 為止。
結論是,瑞典只會靠自己減少 R* 的排放量,還剩下的部分(Req-R*)則以每單位 P 元的價格從德國購買減排量,以達成目標減排量 Req。
瑞典節省的成本是:自行減排所需的額外費用(Δ d-e-f)。
而德國也能從它額外的減排中獲利:它不僅達成歐盟要求的減排量 Req,還能將自己額外的減排量以每單位 P 元的價格出售給瑞典。
盤點德國在這次交易後,總收入是長方形面積(Req-1-2-R*),減排總成本是梯形面積(Req-2-3-R*),出售減排的淨收益是面積(Δ1-2-3)。
▌ 碳排放市場的實際案例
從 2021 年起,歐盟規定每輛新車每公里的碳排放額為 95 公克,如不符合規範,每超過 1 公克碳排放,會被罰 €95 歐元的罰款。
福斯汽車(Volkswagen)今年一月就因不符合歐盟規範,吃了一張高達 1 億歐元的巨額罰款。
相較於罰款,碳交易市場上的碳權價格就便宜非常多!1 公噸 €30 歐元,等於每公克只有 €0.00003 歐元,和罰單每公克 €95 歐元相比差了將近 317 萬倍呀!
所以為了規避罰單,大部分車廠都會選擇跟幾乎是 0 排碳量的特斯拉購買碳權。2020 年特斯拉的碳權交易所得為 16 億美元,是 2019 年碳權所得(5.94 億)的 2.69 倍 。
▌ 結語
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共識下,「碳權」成為眾多經濟體採取的作法之一。
其實除了發展碳交易最完整的歐盟之外,中國、美國、紐西蘭也都正在嘗試運用碳交易制度降低碳排放哦!
這禮拜我們從經濟學模型的角度分析,向壯士們介紹「碳權」為什麼能夠起作用,但其實碳權也是有缺點的,還有沒有其他制度比碳權更有效率呢?之後獨編再跟大家介紹!(留言還有字!)
經濟學d是什麼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該不該放棄呢?」
現在有哪件事讓你思考這個問題嗎?
這次選的 podcast 節目,可以是英語學習材料,也可以是一個改變的起點
透過語言學習,我們一起討論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 podcast 節目的資訊在最下方)
面對「我該不該放棄」這樣棘手的問題,像走進一間只塗了灰泥的毛胚屋,如果只是放任念頭隨意發散,容易無疾而終,思緒自由,但也無處著地
我們先來搭建三個骨架型詞彙,有了這三個概念做格局,會更容易決定進退
1️⃣ sunk cost fallacy
2️⃣ opportunity cost
3️⃣ emotional visualization
▌過去的付出 sunk cost fallacy
經濟學家稱過去付出、徒勞無益的成本為 sunk cost,照理我們應該把專注力投注於未來,無效的投資不應該只是因為不甘心而繼續,不過,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的人都受制於已經付出的心血、已經看了一半的大爛片、已經交往多年但不適合的伴侶,我們希望繼續下去,並非有明確進展,而是犯了這個謬誤 (fallacy),不喜歡落空的感覺。
▌現在的選擇 opportunity cost
即使你不是小孩,也無法全部都要。經濟學家認為,當你選擇了道路 A ,與此同時平行宇宙的那些道路 B, C, D (the roads not taken),那些沒發生的事,都是你當下「放棄」的體驗,稱為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但討論機會成本有兩大難題,第一,討論沒發生的世界太過空泛抽象,很少人能具體描繪出另一條道路 B 會是什麼樣貌;第二,每一條道路都會遇上障礙,而在困境中,別條道路看起來總是特別順暢,當你檢視機會成本、考量是否要轉換道路時,是因為你嚮往另一條道路的終點,還是只是因為那條路看起來比較簡單輕鬆呢?
▌未來的想望 emotional visualisation
雖然檢視機會成本時,抽象地想像另一條道路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我們還有一個可靠的工具,能在抽象思考時,提供我們關鍵線索:你的情緒
有趣的是,某些社會普遍是這麼認為的:越能不被情緒左右的人就越是成功。心理學上有個臨床症狀叫做 perseveration ,指的是「過度執著、無法做出改變」的行為,注意,這個字的動詞 perseverate 跟 persevere 同源但不同義,發音也不同,persevere 是我們習慣褒揚的「有了目標動機、堅持不懈」,perseverate 則是「即使遺忘了目標動機,還是固執地反覆執行」
如果想要脫離規律化的反覆行為、無意義的毅力,我們必須開始想像未來,並且感受那樣的未來所帶來的情緒,visualisation 指的是在腦中形成畫面,想像辭去現在的工作或與一個人分開,如果產生的心情是感傷但期待的,也許你就能試著放棄,如果心情是悲傷且後悔的,也許你能留下,繼續增加更多不同的經驗與價值
有了這三個概念,現在要討論「我該不該放棄」就更有脈絡了:
我是否困在 sunk cost fallacy 裡?
我能否試著檢視 opportunity cost 、避免 perseveration 呢?
我夠不夠信任自己的情緒,嘗試 emotional visualisation 呢?
有興趣用這個主題來學英語的人歡迎私訊我,人數夠多我就來試試看開課討論,預計四人一班,四堂課四週上完這個主題
這次選的 podcast 節目名稱是 No Stupid Questions,主持人是兩位暢銷書作者,【蘋果橘子經濟學 】的作者之一 Stephen Dubner 與【恆毅力】作者 Angela Duckworth,這集的標題是 How Do You Know It’s Time to Quit?
* 語言選物推薦的是引發興趣的材料內容,想學好英文,我推薦上實體課找老師討論語言使用結構
#語言選物 #podcast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