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70年全球被回收的9%塑膠中只有2%被真正回收
主導塑膠有沒有真的被回收有很多因素
🔸技術上可回收(能再造的能力)
🔸商業上可回收(就是有人願意投資再造)
然後是:
🔸真回收(收集了再被再造處理-全球2%)
🔸假回收(收集了丟堆填區-全球7%)
看了這新聞後:
🔸回收業者的態度🤷🏽♀️🤷🏽♀️🤷🏽♀️
沒錯看到這新聞會很生氣超生氣
但也帶出了回收有時都太多無法保證
我們能做的是找值得相信的回收點
然後就是把源頭減廢看得比回收重要
畢竟那7%真的很多
垃圾徵費要上馬
當大家都轉向先選擇回收時
回收的配套
可處理的回收量
都是要考慮的點
大家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
//本報偵查發現,事件涉及綠在天后將大批發泡膠生果網當垃圾棄置。經營生果店的投訴人蔡小姐稱,為響應環保,早前着街坊將包着生果的發泡膠網交回其店集中回收,她上月聯絡貨車將10多袋生果網送到綠在天后的工場,司機致電告訴她職員拒收,職員其後回電稱今次會收,着她「下次不要這樣了」。蔡懷疑生果網去向,遂向在工場附近工作的朋友查詢,朋友查看時見工場兩名職員用手推車將約7袋生果網運到垃圾站拋入垃圾車。蔡翻看朋友拍下的片段,「我一眼就認得,五顏六色的,好乾淨的!不明白為何都要棄置!」//
每天都看到很多跟環保相關的新聞想分享
但Fb就是改版改到很難用手機操作😒
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政府斥資 2.5 億、委託多間非牟利團體營運的「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其中「綠在天后」今日被傳媒揭發將 9 袋發泡膠生果網運到垃圾站棄置。「綠在天后」的承辦商是「121C 回收社」,該承辦商同時營運「綠在田灣」及「綠在西營盤」,去年合共獲環保署批出逾 3500 萬元合約。//
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垃圾處理】轉廢為能 一「爐」永逸?
https://bit.ly/2SefHJg
香港現有回收設施的回收量有限,能被有效分類的廢物亦是少數。面對堆填區日漸爆滿的問題,政府最終決定興建採用焚化技術處理都市固體廢物、規模達3000噸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比起送往堆填區,在焚化爐中被「轉廢為能」似乎是未來都市廢物更好的歸宿,但焚化爐到底是否處理每日近萬噸垃圾的最佳方案?
「轉廢為能四個字好像很動聽、很有意義、很正面,但其實焚化爐不是這麼一回事。」環保團體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說,焚化爐需要大量能源推動,而且香港每日生產的約1萬噸固體廢物中,大概三成多為廚餘。由於廚餘的水分較高,燃點亦較高,如果送往焚化爐燃燒,就需要更多能源才可以將水分蒸發,繼而燃燒殆盡。
何漢威認為,「零廢堆填」只是口號式的目標:「就算興建了焚化爐,仍會有爐底渣、爐底灰,燒完之後仍是有東西要處理。」
除了依靠大型設施作末端廢物處理之外,要做到真正高效的轉廢為能,少不了從源頭入手,建設更多社區回收設施。然而政府往績不佳,三色回收桶的處理方式和成效為人詬病,直到近年才投放資源建立新的地區回收網絡。環保署為原本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自主的社區回收中心項目提供常規撥款,近月於各區開設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與一般常見、門口堆滿待回收物料的小型回收場不同,回收便利點的門口是大幅落地玻璃,過千尺的店面設計簡約,可供市民回收玻璃、紙張、塑膠、燈膽等八類回收物。截至4月,22間回收便利點的日均總回收量已達20公噸。
假設已醞釀逾15年,原本去年已「胎死腹中」的垃圾徵費計劃能順利獲立法會通過,政府通過綠在區區等方案成功推高回收率的話,香港會否有機會在可見的將來停用焚化爐?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系主任黃煥忠說,如果未來廢物分類做得好,焚化爐需要焚燒的垃圾量就會大量減少,一個3000噸的焚化爐可能已經足以處理所有廢物。然而,如果廢物分類始終無法改善,要焚燒的垃圾多於3000噸、超出焚化爐處理量的話,堆填區就需要繼續擴張。──區倩怡
#轉廢為能 #固體廢物 #堆填區 #垃圾分類 #焚化爐 #廚餘回收 #可持續發展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22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