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SDGs國際論壇專題座談,桃市府分享永續城市推動經驗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5)日下午前往三創生活園區,出席「2021地球呼吸行動-SDGs國際論壇」,以「城市溫度與永續治理」為題,分享桃園的治理經驗。鄭市長表示,桃園在升格後人口成長約21萬,目前總人口數達227萬,無論是人口成長率或生育率皆為六都第一,市民平均年齡也是6都最年輕的城市;此外,在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中,桃園投資金額達2,429億元,佔全國20%。鄭市長說,在他擔任市長以來,全方位推動桃園低碳城市、綠色城市、永續城市及智慧城市四大目標,不僅通過「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去(109)年也發表桃園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自願檢視報告,期盼透過市民、公部門及企業間的協力關係,持續推動永續城市政策發展指標。
鄭市長談到,桃園在升格前托育公共化比例不到二成,市府在6年間增加84所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達成公私幼據點數4比6的目標,並率先推出生育補助及育兒津貼等政策;此外,市府也規劃興建1萬2千戶社會住宅,3成保障弱勢家庭,7成提供年輕人居住,平均租金6,000元至 15,000元,社宅的低樓層並規劃公托中心及日照中心等多元福利設施,冷氣傢俱則採取租賃方式,期盼縮短世代間的差距,讓年輕人甜蜜多一點、負擔少一點。
鄭市長提及,去年桃園約有2萬青年求職,市府提供首度就業津貼最高補助2.1萬元,考取技術士證照或修習青年自主學習學分皆提供補助,青年平均投保薪資從升格前27,046元,提升至目前平均30,795元;市府也針對企業大型關廠事件協助勞資雙方進行協商,並採取進廠專案徵才、就業轉銜服務等方式,在華映及宏達電資遺案協助轉介員工就職。
鄭市長指出,復興區為桃園原鄉,市府協商3個加壓站送水到復興區,讓在地居民能有自來水可飲用,並增設ATM提款機、加油站及10座防災型基地台,山區道路也提升為市區道路等級,並成立6都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高中,今(110)年羅浮高中將開始招生,期盼「桃原新政」讓原鄉居民生活更便利。
鄭市長提到,桃園市民卡已發行超過167萬張,整合交通票證、公共服務、多卡整合、多元載具、活動積點、消費優惠等6大類服務,提供31項智慧生活服務,並與聯邦銀行及第一銀行發行聯名信用卡,外籍配偶第1年即享有相同服務,創造市民認同感;鄭市長也說,桃園是全台電動機車的領航城市,二行程機車也淘汰最快,目前僅剩3.3萬輛,新購電動機車數量全台最多,達7.6萬輛,未來亦將推動生態物流車隊朝向電動貨車或油電貨車方向發展。
鄭市長也表示,為打造城市魅力綠洲,市府採取低環境衝擊工法,6年內興建40座主題特色公園;在海洋保護方面,桃園海岸有四大生態亮點,包括許厝港濕地、草漯沙丘地質公園、觀新藻礁及新屋石滬,市府與民間合作成立海岸巡護隊17隊、環保艦隊2隊、環保潛水隊3隊,致力推動永續海洋生態;而在河川治理方面,全面推動工業排放管制,污水下水道接管率由升格前5%提升至25%,預計4年內到達50%,包括老街溪、新街溪及南崁溪等11條主要河川逐漸恢復生命力,成為居民生活休閒的好所在。
今日包括市府研考會主委吳君婷、秘書處長顏子傑、新聞處長詹賀舜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嘆住冷氣做槍王,又想在城市綠洲宿一宵,去薄扶林便可滿足你的要求。薄扶林傷健營交通方便,坐巴士或小巴行兩分鐘即達,環境清幽。營舍於1979年落成,近年翻新,提供日營或宿營,還增添了不少無障礙設施,健全人士及殘疾人士都合用。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
綠洲21交通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知道你對桃園的印象是什麼。桃園機場、千塘之鄉?還是浪漫臺三線客家文化,抑或地景藝術節?桃園從2014年升格直轄市以來,為了能與六都中其他發展歷史較久的城市並駕齊驅,做了很多「城市轉大人」的基礎建設,在產業發展、社會福利、教育文化及環保衛生等不同面向推動各種升級,如今這些轉變的過程,都能在桃園市府舉辦的「#桃園市政六週年特展」中一覽無遺。
.
特展中不只展現了過去的努力成果,也同時期許了市民一個美好的未來。從主視覺的圖片就可以看出走過有所成就的4和5週年,象徵今年的第六年正盡全力地向前衝刺。此次的展場空間蠻適合親子休閒玩耍,雨天既然不能出遠門踏青,不如來這裏一起體驗桃園的六歲生日。同時,觀展動線設計如同城堡門廊一般童趣,也對推著娃娃車的親子家庭,和身障人士十分友善,整體來說是個舒服的觀展體驗。展區空間包含2層樓,一樓的公共區域聚焦在市民的日常生活,看這座城市如何保存與融合多元的文化發展,同時往未來智慧邁進,構築出真正屬於在地居民的幸福城市;二樓的展區增設趣味性的翻轉牌,讓民眾在互動中發現關於自然環境保育、社會福利保障、便利交通建設及智能科技的議題知識。
.
當中我最在乎還是文化建設的擘建。桃園市長 鄭文燦 曾說過「#文化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所以希望能將桃園打造成文化綠洲,尤其美食與文化可以透過共享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在「城市遊樂園」展區中,驚喜地發現桃園有數個文化設計建設將於2021年開始陸續落成。分別是「生命樹」為設計理念的《#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全國首座以書法為主題的《#橫山書法藝術館》等。我最期待的《#桃園市立美術館》,由「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設計,以山丘造型為主體外觀,呼應桃園本身三分之一的面積都覆蓋著森林的地形景觀,建築的山坡斜面屆時將滿佈藝術活動與戶外藝術品,民眾甚至可在其上遠眺青塘園自然風光。
.
進行市政建設本來就是每個地方首長都該做的事情,但不住在桃園的人可能比較難以感受。本次市政特展有別於一般沉悶的成果報告,桃園市府使用可愛易懂的插畫設計來為市政宣傳,希望讓外縣市的人感受到住在桃園的美好,這次的展覽可說是將所有市政項目都上了發條活過來,更立體也更有趣,一進門口就可以看到3D立體概念設置,還有像是AR互動小遊戲,下載「#翻轉桃園」APP後,掃瞄看板上的圖片,就可以來跟展場互動,近年國內外不少展覽都紛紛跟上科技風潮,不論是AR、VR都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商業場合的趨勢,其實這也算是體驗行銷的一種方式,透過實際產生的交流,深化對議題的了解。參觀完桃園區公民會館的主展區可以得到六週年紀念便利貼,完成闖關遊戲還可以領取限量2021年專屬桌曆。除此之外, 12月21日至25日前往市政府的延伸展區,更可以找尋驚喜彩蛋。
.
台灣這幾年來興起「城市設計展」的策展形式,加上疫情推波助瀾,每個城市都在挖掘,自己腳下這塊土地有什麼文化內容可以宣傳觀光活動或是展覽,有些城市起跑得比較快,有些城市還在觀望風向,但「桃園」已經加緊馬力在路上超群領先。看完這個展,讓我這個外地人,也動起移居桃園好像還不錯的念頭。
#桃園好像現在房價不算貴吼
#覺得各地城市首長的美感有在慢慢進步真欣慰
_
【桃園市政六週年特展】
◆主展區
日期|12/4(五)-12/27(日)
地點|桃園區公民會館(桃園區中華路8號)
◆延伸展區
日期|12/21(一)-12/25(五)
地點|桃園市政府市政大樓一樓川堂、府前廣場(桃園區縣府路1號)
綠洲21交通 在 英之見 - 基金經理黃國英Alex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名額已滿 多謝支持】HKGTA x 戴出好滋味呈獻:黃國英 x 車位王 投資交流晩宴
好耐冇見大家,疫情下想約大家去親親大自然吸下郊外空氣!
(戴定頭盔,如果活動當天受政府防疫限制而取消,費用將全數退款)
著名基金經理黃國英先生即場分享投資心得,大家可以即場互動交流取經;同時亦邀請到大灣區車位王曹景昌先生 King Sir 分享大灣區的投資路向。
世界一流教練與設施的運動學院 Hong Kong Golf & Tennis Academy 內,享受這頓精緻美酒佳餚的投資交流晚宴,如此難得的機會,你又點會錯過呢?座位有限,報名從速喇!
活動詳情:
日期:10月4日 (星期日) *如受政府防疫限制而取消,將會安排退款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晚上10時
地點:西貢大涌口 81 號 , Hong Kong Golf & Tennis Academy (香港高爾夫球及網球學院) 私人會員俱樂部
費用: 每位HK$1,288
網上報名及付款:http://www.amplecap-am.com.hk/event/?id=16
服飾要求:休閒運動服
*報名後將會收到確認電郵
*由於場地車位有限及晚宴提供免費酒水,建議客人乘坐的士或其他交通工具,不要駕車前往
活動流程(暫定):
參觀私人高爾夫及網球學院一小時親親大自然體驗之旅 (稍後會有專人通知體驗時段)
14:30 - 17:30 自由活動: 參觀會所內設施、高爾夫球試玩體驗(15:00-17:00)
18:00 晚宴開始
18:15 - 19:00 著名基金經理 黃國英 免費分享現時投資市況
19:15 - 21:15 中式晚宴及酒水供應開始
由於場內餐廳需於指定時間起菜,所以各位客人敬請準時傍晚6時前指定宴會廳。逾時不候,敬請準時出席!
20:00 - 20:30 大灣區車位王King sir分享大灣區車位收租回報及投資動向
2200 晩宴及活動完畢
活動查詢:25453086 唐小姐
#戴出好滋味
#基金經理
#黃國英
#英Sir
#豐盛融資有限公司
#HKGTA
#大灣區車位王
#翠湖綠洲
#曹景昌
#KingSir
#taideliciousfood
綠洲21交通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想嘆住冷氣做槍王,又想在城市綠洲宿一宵,去薄扶林便可滿足你的要求。薄扶林傷健營交通方便,坐巴士或小巴行兩分鐘即達,環境清幽。營舍於1979年落成,近年翻新,提供日營或宿營,還增添了不少無障礙設施,健全人士及殘疾人士都合用。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