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香港ESG界舉辦一場武林大會,地球之友的綠色金融邀請一班監管機構、世界各地的可持續發展學者、上市公司等,討論綠色金融,會上大部分內容也是討論ESG光明的一面,但事實上ESG暗黑的一面,也絕對不容忽視,監管機構最重是要學懂打假。
不少基金現時也在「漂綠(Greenwash)」,好處當然是可以做好品牌,吸引ESG資金流入,甚或發行低息債券,不過現時聯合和與歐盟正在發功,3月10日起已推出「永續金融披露規範(SFDR)」審視基金「ESG標籤」,只能分為「非ESG基金」、「淺綠基金」、「深綠基金」,看看一些基金會否畏懼揹上「非ESG基金」之名。
根據新規定,所有在歐洲設有營運據點,或在歐盟行銷販售投資商品的基金公司,也需要跟隨SFDR,當中包括退休金、保險等等,悄悄在金融掀起一場新革命,涉及的歐洲基金資產規模據報達21.8萬億美元,下一步且看美國和香港等地會否跟隨。
但這些ESG標籤現時僅限在歐洲應用,要真正學懂ESG打假,最好還是靠自己,現時坊間有兩個ESG相關的認證考試,分別是歐洲金融分析師聯合會(EFFAS)及CFA協會推的ESG課程,前者有先發制人的優勢,不少從事ESG工作的金融人士已投考,加上今次的造勢大會找到監管機構坐鎮加持EFFAS,預料認受性較高。
不過現時市面上ESG的資訊多以環保、可持續性來包裝,要靠ESG獲利也不是容易的事,不是只把錢花在減少碳排放,而是要把資本投放在可以帶來重大改變的創新企業,才能夠殺出一條血路,而不再是一味炒作概念,才能分出現高下,稍有不慎就隨時踩中地雷。
去年最熱炒的ESG股份是一些「抱團股」,如Tesla、氫能股Plug、中國電動車三傻等,但今年資金卻是慢慢流往一些傳統環保股及ESG上游資源股,當中見到一些只得Powerpoint和夢想的公司,正在跑輸給一些穩打穩紥的環保股。
坦白說,ESG市場仍然未有一個容易統一衡量的國際標準,單在社會(S)中的人權就已經引起大量分歧,不過這個概念在全球算是大勢所趨,未來幾乎沒有可能要避開ESG話題,還未開始研究這個議題的,還是找時間好好花點功夫。
魑魅魍魎:ESG武林大會應提倡打假
https://bit.ly/3xlzt5i
綠色債券認證機構 在 立法委員 沈發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主要目的就是引導資金支援綠色及永續發展產業。
其中有一個作法是,發展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場。可持續發展債券,是指發行人將所募得資金全部用於綠色投資計畫及社會效益投資計畫或其相關放款的融資工具。
但是,所謂的「綠色投資計畫」、「社會效益投資計畫」,誰來認證?
這裡所謂的「社會效益投資計畫」,包含的面向很多,有基礎生活設施、經濟發展、糧食安全等等,遠遠超出會計師可以查核和核閱的範圍!
我認為,金管會應儘快研議修改機制,納入環境評估、科學研究或社會責任諮詢顧問及第三方驗證機構之參與!
綠色債券認證機構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焦點活動】《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首屆ESG論壇及領先企業2019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與德勤合辦的首屆「ESG論壇及領先企業2019」邀請到本港不同上市企業聚首一堂。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在開幕致詞中表示:「在全球對綠色金融的需求日增的背景下,香港有條件和優勢成為區內首要的綠色金融樞紐,成為國際及內地綠色企業或項目的首選融資平台。」他指特區政府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並且正積極推進多項工作。
陳浩濂列舉,特區政府設立了1,000億港元的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目的是要募集資金,以開發具環境效益和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的工務工程。當中,政府在今年5月成功發售首批政府綠色債券 ,環球投資者反應熱烈,認購金額超過40億美元,為發行金額逾四倍。
另外,「香港品質保證局」於上年1月推出「綠色金融認證計劃」為綠色金融發行者提供第三方認證服務。在制定這個認證計劃時,參考了多個國際及國家的綠色金融標準,並分別提供綠色金融「發行前認證」及「發行後認證」這兩種認證。截止上月,「綠色金融認證計劃」已經發出了55張綠色金融認證書,涉及110億美元的綠色融資。
陳浩濂指,香港的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迅速,在2018年於香港發行綠色債券的總額達到110億美元,比2017年的總數增加兩倍多。而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債券的發行機構亦十分之多樣化,除了香港、內地及外國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外,來港發綠色債券的,包括「亞洲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和「世界銀行」等國際性政策性銀行和多邊投資機構。
除了發展綠色債券市場,陳浩濂表示,香港的監管機構也推出不同規範框架推動綠色金融及ESG投資。其中,香港金融管理局於今年5月公布,分三階段推進「綠色和可持續銀行」。另外,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也於上年9月公布《綠色金融策略框架》,促進跨機構與公私合作方式發展綠色金融。至於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於今年5月諮詢市場對提升ESG《上市規則》條文的意見及刊發有關ESG的指引材料,以支持和提升發行人在ESG方面的管治和披露。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周志賢先生在歡迎一眾來賓時表示,ESG已是大勢所趨,除了政策推動外,商業機構亦是主要動力。德勤希望其專業服務團隊不但為客戶制定高效益的環保方案,同時兼顧他們在企業管治、風險管理各方面的需求,提升客戶在ESG領域的全方位表現。
是次「ESG論壇及領先企業活動」由《彭博商業周刊》與德勤攜手籌辦,活動分為兩部份,包括兩埸圓桌論壇去探討ESG為上眾上市公司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此外,當日亦公布了首屆七間領先ESG企業名單,並由部分得獎公司上台分享ESG的實踐經驗。
《彭博商業周刊》總編輯與副出版人郭慧姸表示,今次與德勤合作舉辦「ESG論壇與領先企業」活動,目的是希望鼓勵各大小上市公司,去積極回應「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和「公司管治」這三個重要的國際議題。亦希望藉此讓各界可以交流心得,以準備港交所即將公布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修訂。
她透露,在開始籌備這個活動時,首先請德勤協助,設計了一個審視上市公司ESG的框架。然後《彭博商業周刊》的編輯,跟德勤一起拜訪多間上市公司訪問交流。最後,獨立的評審團從德勤建議的七個評核範圍,去評核參加的上市企業。
#ESG論壇及領先企業2019 #ESGForumandLeadingEnterprises2019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環境 #社會 #管治
綠色債券認證機構 在 發展綠色債券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的相關結果
(三) 第三方認證(Certification):聘請第三方稽核機構或由認證機. 構委託之單位,以外部審核的標準(external criteria)對綠債架. 構及資金運用進行審核認證。如CBI 推動的 ... ... <看更多>
綠色債券認證機構 在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綠色債券作業要點 的相關結果
本作業要點所稱認證機構,係指依國際金融市場慣例或國內實務狀況,具備評估或認證綠色債券投資計畫書或資金運用情形之專業能力,並具相關評估或認證經驗者。 ... <看更多>
綠色債券認證機構 在 綠色債券上櫃制度問與答 的相關結果
1. 發行人應訂定綠色債券資金運用計畫,且須認證機構確. 認其計畫對綠色投資計畫具可行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2. 具能源供應專業之國營事業,則得檢附其經行政院或立. 法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