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郎每日讀報
▼ 1. 美國總統的 Twitter、Facebook 和 Instagram 帳號都將列入交接
有點類似日本皇室的三神器在天皇登基典禮中扮演的角色,繼 Twitter 之後 Facebook 也宣佈會在明年1月20日收回原來由 Donald Trump 總統管理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帳號,並將管理權限轉交給接任的總統當選人 Joe Biden。Trump 任期內開創性地將社群媒體發展成為火力十足的內政和外交武器,使這些社群帳號對於政權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至護國神器的地位,而這兩家公司則化身成為保管神器的大祭司之類的角色。包含 @WhiteHouse, @POTUS 和 @FLOTUS 等跟總統職務有關的帳號會被強制移交,不過 Trump 以本人名義擁有的個人 Facebook、Instagram 和 Twitter 帳號都將繼續由他繼續持有。不過 Twitter 已經預告,@realDonaldTrump 帳號過去原本享有政治領袖的特殊待遇可以排除部分使用者條款的限制而免受處罰,但 1月20日 Trump 恢復平民身分之後將解除該待遇,一旦發言踩線將與庶民同罪。
(報導原文:https://bit.ly/3kRQoVD)
▼ 2. 美國電影院,你們還好嗎?
1) 隨著第二波疫情的升溫和地方政府紛紛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過去一週美國又有646家電影院停業,包含加拿大在內北美一口氣關了超過700家電影院。這也使上個週末的北美票房跌到新低,估計整個週末大約只有400~500萬美元左右(https://bit.ly/3lY0IMS)
2) 美國有60%的電影院都有超過八廳以上的規模,這樣的票房換算下來等於是每一家電影院只有4000美元營業額,每個廳一個週末約賺了500美元。這樣的低營收沒可能抵掉開門營業的成本支出(https://bit.ly/3fnqo32)
3) 上週傳出可能進入破產程序的世界第二大電影院經營者 Cineworld(也是美國 Regal 電影院的經營者)在財務顧問的協助下向金融機構取得4.5億萬美元的融資,將用來支應難以開門營業的狀態下每個月高達6000萬美元的支出(https://bit.ly/36ST5Ry)
▼ 3. 分析:"We’re Not in Kansas Anymore" 的歷史性時刻來了
紐約時報回顧了過去一年好萊塢的劇烈變化,並引用 WarnerMedia 執行長 Jason Kilar 在宣佈《Wonder Woman 1984 神力女超人1984》同步上架策略時引的綠野仙蹤台詞:(龍捲風之後)我們再也不在堪薩斯了。年初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在捍衛電影院體驗的神聖性,並咒罵 Universal 跳過電影院將電影直接上架 PVOD。到了年底,每家片廠都摸索出自己的應變方案,而 Universal 反而成為電影院發行最多電影(搭配 PVOD 同步上架)的發行商。奧茲國的新遊戲規則是串流(對 Universal 來說可能是VOD)將取代電影院成為一部電影的收入結構中最主要的部分。紐約時報預測大勢已去的通路轉變可能也會影響上游的製片端。過去數十年來好萊塢用來對抗家庭娛樂(電視、錄影帶、DVD)的秘密武器——大製作的聲光娛樂產品,可能會因為電影院票房縮水以及家庭收視條件限制而變得稍微退流行一點(但不至於絕跡)。「電影院+串流」或是「電影院+PVOD」等等彈性方案一年前還遭到電影院業者的嚴厲譴責,如今則得到苟延殘喘的電影院的認可,因為他們的選擇已經不多,只要還有電影可以演他們就能夠多存活幾天。就像WarnerMedia 執行長 Jason Kilar 說的,最終的選擇權將落在消費者身上:電影院還是客廳裡,今晚/今年你想要點哪一道?
(報導原文:https://nyti.ms/2J6xux6)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請見留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演員意外 #幕後 #玩命 #明星故事 🎥被導演強迫開有問題的車 導致演員嚴重車禍腦震盪 🎥昆汀導演差點在拍攝現場掐死一位女演員! 🎥演員拍上吊戲直接在現場失去意識 工作人員還以為是在演戲! 🎥傑森史塔森煞車失靈從7層樓高速墜海!!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演員們拍攝電影中超級扯的幕後消息! 沒想到...
綠野仙蹤電影分析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故事 #寫小說 #看電影 的好幫手
#45個人格原型 #從神話模型到心理分析
#幫助你了解人性 #打造獨一無二的角色與故事
對心理學家來說,原型像一種心理指紋,能夠揭示個人的人格細節。對創作者來說,原型是打造栩栩如生角色的藍圖。
#什麼是原型?(archetype)
它是一系列超越文化疆界、舉世通用的無意識形象模式,存在於神話、文學和藝術之中。
神話是人類說故事傳統的起源。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相信,「原型」以神話角色的形式,存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中。它體現了我們在進化過程中一些基本的人類形象,能夠喚起我們的最深層情感。
每一種「原型」都有一組自己的價值判斷、意義和性格特點,代表人類不同的基本慾望,而所有曾經深深打動我們的角色,其實也都體現了某種原型,凸顯了人類特定的慾望、追求、價值觀,所以可以深入閱聽者內心、引發共鳴。
這些原型幫助角色具備強勁的「性格弧線」,展現角色在故事中的性格變化。每個成功的角色,都會在故事的進程裡學習並成長,到了結尾,該角色應該成為一個從旅程中學到許多的「嶄新」人物。
#了解人性,剖析角色
你喜歡成為受矚目的焦點,即使你可能不承認;你在乎表達自我,聰慧又富有創意,感性與感受力極強——這是哪一種原型的人?這樣的人害怕什麼、最關心什麼?是什麼動力在驅策這種人向前?
你知道你筆下的角色是哪一種人嗎?你了解他/她嗎?不懂人,怎麼寫人的故事?每個創作者在寫故事時,多少會遭遇瓶頸。你是否曾經自問:「也許這個故事設定沒那麼好?也許我該換個故事寫?」
不,別輕易放棄你的故事。有問題的可能不是故事,而是你的角色。因為你沒讓他有血有肉有靈魂,所以你無法了解他/她,所以無法讓故事好好走下去。
#角色是故事前進的動力
如果你的角色沒有足夠的「養料」支撐,故事就會無以為繼:如果他/她只是一般人熟悉的那些刻板印象,就絕無可能發展成新穎、激動人心的角色,吸引觀眾或讀者投入、產生共鳴;如果你只做了淺薄、扁平的設定,就不可能說出他/她的動機、目標或恐懼,將故事好好地向下挖深、向下開展。
#本書介紹的人格原型理論
從16名古典神祇出發,每位神祇各自衍生出正派、反派的角色原型,提煉出32種主要角色原型,再搭配13種配角原型,並具體剖析構成各原型骨幹的關鍵。好比,從阿芙蘿黛蒂(維納斯)延伸出「魅惑繆思」、「蛇蠍美女」正反兩派原型;又或者,從阿特蜜斯(黛安娜):延伸出「亞馬遜女戰士」、「蛇髮女妖」正反兩派原型。
此外,你也會在書裡看到經典影視作品中的角色、文學中的形象或歷史人物,幫助你掌握角色原型的重點。比如:
-電影《星際大戰》中的「天行者」路克、《駭客任務》的尼歐,屬於男性「救世主」原型
-電影《鐵達尼號》的蘿絲、《魔鬼終結者》的莎拉康納,屬於「亞馬遜女戰士」原型
-影集《星際爭霸戰:重返地球》的史巴克、經典文學《傲慢與偏見》的達西,屬於「商人」原型
-經典文學《綠野仙蹤》中的桃樂絲、《大亨小傳》的黛西屬於「天真少女」原型
這些角色,都遠比他們的原型更為豐富,但正是這些原型激發了創作者的想像力,得以用更多的細節塑造出這些生動的人物,成為經典的影視或文學角色。
成功的人物塑造不脫心理原型。
角色的歷程就是一段自我再發現之旅。
本書是故事創作者進行人物設定的必備工具書,引導他們為角色創作出有血有肉的豐富形象,以此為基礎上再加入情節,幫助筆下的人物踏上他們應該選擇的旅程。
對於那些只是單純喜愛故事的一般讀者,本書不只可以教會他們解構文學、影視作品,懂得歸納角色的性格特質,發現他們與其選擇的旅程之間的必然性,成為「深度」閱聽者,更可以透過本書真正地認識自己,解開你一直不明所以的性格之謎,因為,「原型」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
《45個人格原型:從神話模型到心理分析,幫助你了解人性,並打造獨一無二的角色與故事》一書,作者維多利亞•琳恩•施密特為國際公認角色原型研究專家。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影課程、加州羅耀拉瑪麗蒙特大學寫作碩士學位,也是一位心理學博士;本書由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出版。
閱讀本書:https://tinyurl.com/y2vuqube
綠野仙蹤電影分析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導演 Martin Scorsese 看完 Darren Aronofsky 的《母親!Mother》後給予高度讚譽,並為心中的優秀電影打抱不平,抨擊影響力越來越大的影評網站 Rotten Tomatoes 和 Cinemascore 等在觀眾與電影產業之間挑起對立,對製片而言更是一種充滿敵意的侮辱(hostile and insulting)。他認為,真正優秀的導演所拍出的好作品無法被刻意解讀、簡化消耗,甚至是一言以蔽之。
梅莉史翠普也曾公開表示,這些網站以失衡的男性觀點在放大、偏頗的檢視所有影視作品,其他導演、製片、電影工作室也都飽受所謂的網路評價帶來的廣大影響所苦,這種現象在今年暑假的票房成績上更顯極端。因此《隔離島》、《華爾街之狼》、《沉默》的傳奇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有感而發的寫了一封長信發表在 The Hollywood Reporter 雜誌上(https://goo.gl/PLL9vX)。
-
「當我從學校畢業那刻,我終於可以告訴自己,以後將不再有任何的分數來評斷我的作品,然而這只發生於第一場電影試映之前。就像多數的人一樣,當一部電影已經全部完成時會收到好壞參半的評價,早期的負評當然不會多有趣,但他們會懂得適可而止,以合理的態度、實際的立場,並帶著責任感提出來討論。但在這 20 年間,整個產業變化極大改變也很多,這些改變有好有壞,從上到下擴展到各個層面,觀賞和討論的方式也不再相同,就像數位科技能夠讓年輕人快速拍攝出一部電影,也讓多數的首輪戲院裡 35 釐米膠卷的漸漸淡出,這真的是電影產業的一大損失。
當然,還有另外一大變化,全然沒有助益,從 80 年代開始所謂的『票房迷思』主導了整個產業,小時候票房成績只是占據報紙一角微不足道的參考數值,而現在卻恐怕足以代表一切。當今這些殘酷無情的評論讓首周票房成績成為一場嗜血的競賽,並變相鼓勵這種亂象,我就是在說此類對真正影評毫無幫助的市場調查公司,70 年代開始的 Cinemascore、線上資料彙整網站 Rotten Tomatoes,他們評價一部電影就像對賽場上的賽馬品頭論足,就像飯店評論網站在評比餐廳,就像市調雜誌在分析家用電器與設備,他們緊緊牽扯著電影產業卻又對相關創作和智慧鑑賞毫無貢獻。我們電影製片都正在把作品簡化成滿足觀眾的製造商,而觀賞者都正在把自己降低成不願冒險的消費者。
透過熱情和專業知識將電影介紹給普羅觀眾的真正影評人已逐漸消失,越來越多聲音都變成全然的批判者,人們似乎樂於見到認真拍攝的作品和努力創作的導演被否定、摒棄甚至撕成碎片,例如 Darren Aronofsky 的《母親!》。當我真正觀賞完這部電影時,徹底對這些批判感到不安和憂慮,多數人都想去定義它、框住它、找出缺點譴責它,看到分數越低越開心,被評論賞耳光甚至成為一則值得報導的新聞。人們否定這部作品只因其無法輕易定義、解讀或以兩個詞來形容,像是 horror movie 恐怖片、dark comedy 黑色喜劇、biblical allegory 聖經寓言,或是關於道德和環境破壞的警世故事,這部電影所述說的都超越這些一言以蔽之。
一位真正導演所拍出的優秀作品無法被刻意解讀、簡化消耗,更不能被快速吸收,之所以被拍攝出來,完全是因為鏡頭背後的人有義務將之拍攝出來,就像《迷魂記》、《風雲人物》、《綠野仙蹤》等,一剛開始雖然被網站分數所否定,最後卻成為經典,也許這些評分遲早都會不受重視,或有天被新型態的電影文化吞噬,而如同《母親!》等熱情之作卻會持續在我們心裡生根茁壯。」
-
▍延伸閱讀:
《母親!》一個重啟的黑暗聖經寓言。
http://cm3350658.pixnet.net/blog/post/460341542
綠野仙蹤電影分析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演員意外 #幕後 #玩命 #明星故事
🎥被導演強迫開有問題的車 導致演員嚴重車禍腦震盪
🎥昆汀導演差點在拍攝現場掐死一位女演員!
🎥演員拍上吊戲直接在現場失去意識 工作人員還以為是在演戲!
🎥傑森史塔森煞車失靈從7層樓高速墜海!!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演員們拍攝電影中超級扯的幕後消息!
沒想到這麼多大咖的好萊塢明星
竟然也有因為拍戲而跟死神擦肩而過的時候
被掐昏的、從7層樓高速墜海的、被噎到差點窒息的、被煙霧嗆昏的、被火燒燙傷的、
差點溺水的、被一拳打昏的.......
每個畫面都是驚悚到不行啊
一起來看看吧
----------------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Sherry Youtube頻道【 @HOLY Sherry 】https://reurl.cc/RdmkzG
個人ig : @holy_sherry
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就Jon蘿】
👇或點開傳送門👇
Sound On:https://reurl.cc/A8V58e
Apple:https://reurl.cc/GrOMKd
Spotify:https://reurl.cc/Q3x8Zb
Castbox:https://reurl.cc/VXly4N
KKBOX:https://reurl.cc/avA64X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0ORYZM
每週二和週四晚上7點上線,記得收聽囉🎙
官方哔哩哔哩(bilibili)帳號:
BF-TEEPR叭啦叭啦研究室
https://reurl.cc/Dvb4E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VDA6bRZQ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