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觸《易經》的時候,在「離」卦上記得讀到一個說法是「離者,麗也」。我想是「離」卦是火,那應該是火燃燒得很美麗的狀態。
後來讀劉君祖寫的《易經之歌》,他引<說卦傳>的說法,雖然也是講「麗」,但「為附麗,兩頭鹿相依相偎,伉儷情深,本為聚合之意。 」所以這就很有意思了,「離」這個字一方面有離開、分離、分散之意,又有相依、相偎、聚合之意。
劉君祖的解釋是:這種正反兩意涵於一字的現象,可以用網罟之象說明。「漁網的孔目太寬, 漏網之魚必多;孔目太細,大多留在網上。目標物是離是合,取決於孔目設計的尺寸。 」他主要是在說:同一件事,過猶不及,就會產生相反的作用。
這個說法非常合理。其實看「離」卦本身就可以明白。
「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也就是上下兩把火,互相輝映的話,可以光明四射,照耀遠方。
二爻「黃離,元吉」應該是這種光明最美好的狀態。可是到了四爻,來了「焚如,死如,棄如」,一切焚燒毀滅。
這真是把「火」的作用講得明白。
火可以燒得明亮溫暖,也可以燒成火災。可以讓人相偎相依,也可以離散破滅。
今天星期5 是燦爛的火的日子,就想到這個和大家分享。
星期5快樂。
Photo by Gonzalo Facello from Pexels
網罟意思 在 大頭家-活體空運、急凍生鮮商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黑金鮸
形態特征
鮸魚體延長而側扁,背、腹部淺弧形,一般體長45~55釐米、體重500~1000克,大的個體可達10多幹克。頭小尖突,吻短,鈍尖,口大而微斜,端位,上下頜等長。體被櫛鱗,鱗片細小,表層粗糙,頭部被圓鱗,頦孔4個,無頦須。中央頜孔及内側頜孔呈四方形排列,無頜須。上頜外行牙和下頜内行牙擴大,呈犬牙狀,内面小牙成帶狀群。眼圈大,眼膜透明度高紅而明亮。體背和上側面灰褐色,腹部爲灰白色。背鰭2個連在一起,中間有一深缺刻。鰭棘上緣爲黑色,鰭條部中央有一縱行黑色條紋;胸鰭基部黄色、邊緣黑色;臀鰭具2棘;尾鰭呈楔形,尾鰭的基部爲黄色,其邊緣顏色稍淺。漁穫體長15~70釐米。
藥用價值
鮸魚鮸魚,石首魚科,與大、小黄魚相似。鮸魚肉厚結實,腹内脂肪量多,特别到春天,是鮸魚最肥的季節,民間有“春鮸秋鱸”的說法。鮸魚頭燒豆腐,是溫州一道名菜,剖開曝曬成爲“白鯗”,鮸魚入饌,成了敲魚、魚排、魚丸、魚圓、炒魚片、蔥油魚、魚羹等。
人們在品嚐鮸魚之餘,卻把鮸魚身上的兩味中藥遺忘了。這兩味中藥,一是魚鰾,二是耳石。
魚鰾,魚的“發音器”,漁民常借此測魚群的大小,人們稱之魚肚或魚膠,是婦幼皆知的補品。《本草綱目》:“甘,平,無毒”,《本草新編》:“入腎”。《中藥大辭典》綜合稱:主治“腎虛滑精,產後風痙,破傷風,吐血,血崩,創傷出血,痔瘡。”内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還介紹了:“治食道癌、胃癌,魚鰾,用香油炸酥,壓碎。每服5克,每日三次。”
在民間常見的有,滋補肝腎(如婦女腰酸痛):魚鰾燉熟成膠狀,加冰糖、芝麻等。腎虛:鰾4錢、枸杞4錢、補骨子3錢、牡蠣5錢、蓮須3錢,煎服或研末沖服。
耳石,俗稱魚頭石。《本草綱目》稱:“魚冘”,《爾雅o釋魚》作“枕”。含碳酸鈣鹽成分,有清熱去瘀、通淋利尿的功能。李時珍言:“研末或燒研水服,主淋瀝,小便不通。煮汁服,解砒霜毒、野菌毒、蠱毒。”“聤耳出膿,魚枕(耳石)研末,或燒存性研,摻耳,或耳石三錢煎服。煅耳石五錢、冰片五分,共研末加麻油調勻,滴入耳中,每日兩次。”
鮸魚膠
鮸魚膠海味四寶“鮑、參、翅、肚”中的“肚”是指魚肚,但魚肚其實不是肚,而是魚鰾。魚鰾是魚類用來調節比重的器官,魚類通過對魚鰾的充氣或放氣,可以不用運動就能控制身體的沉浮。潮汕俗語“江(公)魚細細也有鰾”雖提到鰾這種器官,其語義卻不是“麻雀雖小,五髒具全”,而是將“鰾”比擬爲志氣,意思是雖然人小位卑,可志氣未泯,忍無可忍時說不定會來個魚死網破。
雖然絕大部分魚類都是有鰾的(鯊魚和比目魚就沒有),但能被用於制取魚肚的卻隻有石首魚類及鰻魚等廖廖數種。石首魚就是有魚腦石的魚類,包括大黄魚、鮸魚、各種(魚+或)魚以及傳奇珍稀魚種金錢鮸。遠在明朝的嘉靖年間,饒平縣大埕鄉的漁民就發明了一種捕穫石首魚的獨特方式,這就是1964年被國務院明文禁止的敲罟捕撈。
敲罟作業由兩條大船(俗稱罟公罟母)和幾十條小船組成,圍住魚群後就不斷敲擊木板,生有耳石的魚類不堪響聲的刺激,不論大小都會翻浮於海面上。1955年3月3日,惠來縣曾創下了一次作業捕穫196.4噸金龍魚(大黄魚)的驚人記錄,爲成語“一網打盡”做出新的詮釋。正因爲這樣,在我小的時候,金龍魚膠實在不算貴重的東西,不象現在,上斤的金龍魚都要賣到幾百元一斤。
比金龍魚膠更高檔的是鮸魚膠。鮸魚大的能長到一百多斤,因此魚鰾也特别肥大厚實,在飲食界鮸肚往往又被稱爲“廣肚”,有來自廣東,板塊大,品質好的意思。鮸魚的魚鰾雖是膠中上品,但肉質卻腥淡無味。在漁業生產隊的年代,一些覺悟不高的漁民爲了私吞魚鰾,會將取膠後的鮸魚推落海里,因此市面上很難見到賣鮸魚肉的
鮸魚膠最至高無上的魚肚來自金錢鮸。金錢鮸學名Bahaba flavolabiata,中文名黄唇魚,屬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金錢膠的珍貴,大約隻有老野山參才能與之相比,一條近百斤帶鰾的金錢鮸能賣到20多萬元,而且是可遇不可求的。民間古老相傳,鮸魚膠特别是金錢膠,對治療婦女產後“血崩(大出血)”有奇效,因而婦女都希望擁有這樣一片“救命膠”。這種習俗在潮汕很普遍,很多農戶雖然房屋破舊,但在眠床架頂或竈台煙囪上都弔掛有一片鮸魚膠。日久天長,魚膠越發金黄呈亮。
在潮人眼里,魚肚是分成兩類的,藥用的稱爲魚膠,菜用的才稱魚鰾。魚膠要先切成絲,與冰糖一起燉吃。因此在每年冬至進補的季節,市場上還會出現專門替人切魚膠的攤檔,用的是切藥材那種鍘刀。魚鰾又分鮮鰾和幹鰾,常見的鮮鰾有草(鯇)魚鰾,幹鰾則多爲鰻魚鰾。鮮鰾炆白菜,算得上是一款常見的潮菜,做時一定要放生薑和胡椒粉,以去除腥味。
幹鰾吃時需要發制,常見的有油發和水發兩種。油發後的魚鰾因適宜於“炆”、“釀”等烹制花式而常見於酒樓菜中,潮菜“釀金錢魚鰾”就很有代表性。但家常還是水發簡易,將浸發好的魚鰾切細,在上湯中一沸即起,那可真正是一款無藥味而有藥意的菜餚。
中文學名: 鮸魚
中文别名: 鰵魚、敏子、敏魚、鮸魚、毛常魚
二名法: Miichthys miiuy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有資料歸爲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亞綱: 幅鰭亞綱 Subclass Neopterygi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種: 鮸魚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252010.aspx
網罟意思 在 除了旅行、還是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有意思小旅行
今天參加了VolTra義遊的南丫島微義遊!
用義工的方式在索罟灣漁民文化村工作,
認識漸漸息微的漁民文化,跟外國義工用食物交換故事,
一天下來,不僅豐富了眼界(和腸胃),也被漁民的樂天感染,笑聲也特別多!
除了南丫島微義遊,Voltra 還有到塱原收割稻米、坪輋藝術及耕作等主題微義遊,
誠意推薦給喜歡更深入認識本土文化的朋友參加!:)
Voltra 義遊網址:
http://www.voltra.org/zh/
(Voltra = volunteer + travel )
「香港有意思小旅行」文章大整理:跟Cyrus 鑽巷子、品咖啡、漫遊香港!
http://nekoxcyrus.blogspot.hk/2015/04/cyrus.html
Instagram: dreamercyrus
網罟意思 在 漢典“網罟”詞語的解釋 的相關結果
網罟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網罟. 基本解釋; 1.捕魚及捕鳥獸的工具。 2 ... ... <看更多>
網罟意思 在 罟-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的相關結果
1. 網的總稱。 【例】網罟、牽罟 1. 網的總稱。 【例】網罟、牽罟 · 2. 用網捕捉魚或鳥獸。 2. 用網捕捉魚或鳥獸。 ... <看更多>
網罟意思 在 網罟的意思- 漢語詞典 的相關結果
網罟 詞語解釋 · 捕魚及捕鳥獸的工具。 《管子·勢》:“獸厭走而有伏網罟。” 唐杜甫《五盤》詩:“地僻無網罟,水清反多魚。”《鏡花緣》第八九回:“道姑道:'劇憐編網罟,始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