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PRICE原則」,可以有效降低扭傷後遺症。
同時配合針灸外治與中藥內服 , 更有助於縮短病程。
*別忘了,提醒身邊的親友,讓更多人受惠。
請關注➡️ 林子民 医师
P:Protection(保護患處)
馬上中斷受傷時所做的運動,不要過度移動受傷部位,也不可推拿或按摩“ 患處 ”。
R:Rest(適度休息)
不要過度使用受傷部位。
I:Ice(冰敷)
受傷後的24~48小時可以使用冰敷方式來減少出血,也可以避免患處持續腫脹。冰敷時要用毛巾包裹冰塊,不要讓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太久,以免凍傷。
C:Compression(壓迫患處)
用彈性繃帶適度包紮患處,可以有效避免腫脹惡化。
E:Elevation(抬高患處)
將患處抬到比心臟高的位置,讓積在患處的水分流回心臟、有助消腫;若是下肢部位受傷,就得身體平躺、把腳部墊高。
「繃帶包紮原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繃帶包紮原則 在 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繃帶包紮原則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繃帶包紮原則 在 相太醫的復健門診-陳相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繃帶包紮原則 在 Q1387:有關繃帶包紮的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應順人體 ... 的評價
- 關於繃帶包紮原則 在 013绷带8字形包扎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繃帶包紮原則 在 八字繃帶包紮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繃帶包紮原則 在 八字繃帶包紮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繃帶包紮原則 在 八字繃帶包紮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繃帶包紮原則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扭傷,怎麼辦?吃白飯?還是找警察?〉
一般而言,遇到扭傷的時候,我們會建議一種處理方案:
RICE。
RICE?白飯?白飯不是用來吃的嗎?為什麼可以治療扭傷?其實,所謂的「RICE」,其實是四個英文字的縮寫,分別是Rest、Ice、Compression、 Elevation。
基本上,這套原則,一般用於處理輕微的運動傷害,作為急救之用的,適用於一般傷患,例如身體挫傷、肌肉拉傷、關節扭傷、脫位,甚至骨折。
第一,是休息(Rest)。一般而言,停止運動,立刻休息。休息的目的,主要是減少關節活動,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再度過分使用關節,會促進血液循環,會增加血液流向受傷關節,形成腫脹,所以,休息是為了減少疼痛、出血或腫脹,以防傷勢惡化。一定要休息,否則,會延緩復原的療程,從而延長疼痛的時間。
第二,是冰敷(Ice)。 一般而言,各位看倌可以用布包裹著冰塊、冰袋、冰墊,進行冷敷,切記,不可以讓冰塊、冰袋直接接觸皮膚,避免凍傷皮膚,造成皮膚壞死,冰敷的目的,主要是收縮血管,減慢患處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流往患處,從而減低出現腫脹、疼痛、痙攣的風險。不過,冰敷歸冰敷,冰敷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30分鐘為限,避免肌肉、關節、神經等細胞、組織因為過冷而誘發凍傷,因此,一般建議,冰敷15分鐘後,移開冰塊、冰袋、冰墊,休息5分鐘後,再進行冰敷。當傷患的感覺變得麻木的時候,便可以移開冰塊、冰袋、冰墊,進行下一個步驟。
第三,是加壓(Compression)。 一般而言,用彈性繃帶包紮患處幾吋以下的地方。加壓的目的,主要是透過外力,對血管施加壓力,減少患處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流向患處,不但可以止血,而且可以紓緩患處腫脹惡化。當然,輕輕用彈性繃帶加壓便可,不能包紮得太緊,否則組織會因為血液流量不足,導致壞死,各位看倌可能會問:「那麼,如何知道包紮,是鬆,還是緊呢?」這時候,各位看倌可以觀察患者的手指甲、腳趾甲的顏色,如果開始變得紫色的話,而且陪隨著疼痛、麻痺、刺痛的症狀,這表示包紮得太緊,這時候,各位看倌應該鬆綁,解開彈性繃帶,重新再包紮患處。一般而言,包紮應該維持大約24小時,避免患處出現腫脹。
第四,是抬高(Elevation)。一般而言,抬高患處,略高於患者的心臟水平(所以,當然,患者是躺著的)。抬高的目的,主要是減少出血,減輕腫脹,而抬高患處到高於患者的心臟水平,可以透過地心吸力,抗衡心臟的血壓輸出,減少血液流向患處。值得注意的是,當懷疑出現骨折的時候,應該先固定在夾板後,然後抬高,而且,抬高這步驟,並不適用於所有骨折。
當然,誰也不希望自己會是扭傷的一個。所以,進行運動的時候,還是熱一熱身,做妥預防措施。
但是,如果真的不幸出現扭傷等運動傷害的時候,記住:RICE。
不過,現在,有學者會建議,不要休息,還是開始活動,如果可以的話,盡快求醫,由醫生指導傷患初期的活動動作。所以,口訣上,還是不要吃飯(RICE),乾脆找警察(POLICE)吧!所謂POLICE,便是Protection、Optimal Loading、Ice、Compression、Elevation。
原則上,只要韌帶是第一級傷害(Grade 1)(輕微疼痛、腫脹,關節穩定。--韌帶20-50%斷裂)第二級傷害(Grade 2)(中等程度疼痛、腫脹,關節活動略受影響,走路已經開始出現困難,關節較不穩定。--韌帶50-75%斷裂),一般建議,是不用休息,開始直接開始簡單的活動。
至於,第三級傷害(Grade 3)(嚴重疼痛及腫脹,關節不穩定,無法走路,關節活動受到限制。--韌帶75-90%斷裂)第四級傷害(Grade 4)(中等程度疼痛、腫脹,關節不穩定。--韌帶90-100%斷裂),一般建議,是休息大約10天,10天後,便直接進行復健治療。
繃帶包紮原則 在 相太醫的復健門診-陳相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腳踝扭傷
『醫師我是不是先照個X光』
這句話是很多病人當腳踝扭傷後,第一句會先問醫師的 。到底腳踝扭傷需不需要馬上照X光? 我的回答會根據:
1.當時受傷的機轉(衝擊性運動還是只是腳踩空)?
2.是不是曾經有扭傷到骨折過?
3.關節是否穩定? 主動被動關節活動是否受限?
4.是否有劇烈疼痛?瘀青?腫脹?都無法緩解?
5.老人家還是年輕人的扭傷?
6.是否有骨質疏鬆?
7.有神經學症狀?
大部分的扭傷是不需要照X光的,如果診斷是扭傷,就是代表『韌帶』的受傷,韌帶的受傷則是X光無法看出來的,必須要靠臨床檢查及軟組織超音波才能判斷,骨頭沒事不代表腳踝的扭傷是小事,嚴重韌帶肌腱的受傷往往不亞於骨頭的受傷。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 『扭傷』,扭傷(sprain)主要是韌帶(ligaments)及關節周圍軟組織(capsule)的受傷及發炎,韌帶主要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當組織因外力超過它所能承受的張力以及關節超過正常的角度(如扭轉),就會發生扭傷的問題;然而常常會聽到拉傷(strain),到底拉傷跟扭傷有甚麼不同?拉傷(strain)主要是指收縮有彈性的組織如肌腱(tendon)肌肉(muscle),因為過度的收縮而造成的受傷及發炎。所以我們常會說『腳踝扭傷』及『大腿肌肉拉傷』,其實扭傷拉傷是不太一樣的。
幾乎每個人都有腳踝扭傷的經驗,80-90%的腳踝扭傷是在踝外側的『前距腓韌帶(ATFL)』(圖3),通常跟受傷的機制很有關係(圖2),因為扭傷大多是因為踝內翻而造成韌帶的受傷;
除了外側,踝內側的三角韌帶(Deltoid ligaments)(圖4)也會因為踝外翻而有受傷的可能。扭傷除了韌帶的受傷有時也會合併肌腱的拉傷,連接足踝的脛前肌(TA)、脛後肌(TP)、阿肌里斯腱(Achillis tendon )、腓骨肌(peroneal muscle)也都是常見受傷的肌腱。
扭傷的急性處理先把握五大原則PRICE 五步驟:
1.P(Protection,保護)
受傷的肢體以支架、彈繃包紮保護,以免再受到碰撞,暫時不要踏地負重。
2.R(Rest,休息)
受傷的部位踝關節需要充分的休息。
3.I(Ice,冰敷)
在受傷後24-48 小時內進行,每次冰敷時間約20 分鐘,每次間隔2-3 小時,冰敷可使血管收縮,減少踝關節的腫脹疼痛。
4.C(compression ,壓迫)
以彈性繃帶或肌內效貼紮保護以減少腫脹。
5.E(Elevation,抬高)
受傷的肢體應抬高,是要減少足踝的腫脹,應抬高至心臟部位以上。
復健科針對腳踝扭傷的治療:
1.物理治療:電療(止痛)、循環機及水療(減少腫脹幫助下肢循環)、雷射及超音波(促進軟組織的修復)。
2.復健運動:強調足踝的穩定性運動、肌力訓練、本體感覺的強化。
3.藥物治療:止痛消炎、肌肉鬆弛的藥物。
4.注射治療:如果有中度以上韌帶受傷,增生療法及PRP可幫助修復。
專業小提醒:
1.除了急性五大原則可以馬上執行,如果疼痛持續沒有緩解、腳踝無法出力、腫脹超過24小、時沒有比較緩解、關節脫位,則建議尋求復健科或骨科專業醫師的治療。
2.切勿去推拿喬一下,急性扭傷的推拿都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受傷。
3.受傷時不要再穿拖鞋、涼鞋、夾腳拖,因為保護效果很不好,容易再次受傷,請穿上有彈性的鞋子(最好是運動鞋)。
4.回復運動時,請循序漸進,不要馬上回到原本的強度。
5.運動前後都要作足暖身運動。
6.可補充維他命C、B增加組織的修復。
繃帶包紮原則 在 013绷带8字形包扎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 014 绷带 人字形 包扎 法 · How to Speak · 足踝扭傷 包紮 法 · 八三夭831 【我怎麼哭了Why I Cried】Official Music Video · 手背出血 包紮 法. ... <看更多>
繃帶包紮原則 在 Q1387:有關繃帶包紮的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應順人體 ... 的推薦與評價
定帶與結帶都是以環形包紮2~3 圈;從遠心端往近心端包紮, 每匝覆蓋前一匝1/2~2/3 寬度。 繃帶包紮必須先定帶(定帶指固定繃帶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