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了,這次我是姊正式發表《明日方舟》閃靈的照片。
自去年底冒著體感溫度12度攻陽明山拍照後,因為忙碌一直沒有準備好照片。
在天氣回暖的春天,再帶你回味一下陽明山淒冷絕美的冬季。
閃靈在《明日方舟》真的是很有意思的角色,她作為一名醫者,在一般遊戲的形象,應該只是一名輔助職。
但根據倖存者的描述,她可能是羅德島上最強大的存在。
-----
【筆錄編號Sec-J12:目擊閃靈的倖存者描述】
那時候,我渾身重傷,勉強抬起眼睛查看狀況,卻看到她一個人擋在半隊嚴密武裝過的敵方精銳面前。
……為了讓遭遇埋伏倒在各處的我們,能夠活下來。
一個人。
我懷疑這種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
真的,就一瞬間。難怪她叫閃靈。
-----
事後閃靈被訪問到這件事,她只淡淡地說:
「這種描述……你姑且當作是我向他們施放治療法術後,所留下的幻覺後遺症吧。」
我很喜歡這樣的角色,隱藏著一般人所不知道的能力。
尤其是閃靈身上背負著一般人不知道的過去,恐怕是讓人難以啟齒的過去。
這跟我在現實中所碰到的經歷是一樣的,這讓我這猶如在《明日方舟》扮演另外一個自己。
最近因為臉書演算法,我發現我在動漫圈的曝光越來越小,雖然說這是我社會化必然的結果。
不過我還是希望動漫、電玩同好,尤其是狐粉,如果有看到這篇貼文,覺得還不錯可以多給我些回應。
每張照片我也都有寫入我的心情,都可以點開欣賞一下。
如果回應多,那也是鼓勵我多做動漫、電玩相關的創作,在我社會化之餘,也會多回來多創作動漫、電玩相關內容的。
羅德島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公共電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所製作「氣候變遷挑戰」系列專題,在「來自南極的警訊」這個篇章,製作團隊走訪了南極多地,觀測到暖化的整體趨勢十分明顯,專家說,70年後全年平均溫度將會增加攝氏3.5度,海平面急速上升 沿海人口稠密國家恐釀成災難】
{內文}
大面積融化的冰層,不斷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內陸延伸,這個號稱世上最冷的地方,近來正隨全球暖化而加速消失,根據最新研究報告稱,南極當下每年融掉的冰,已是40年前的6倍以上,少說252億噸,科學家並透過雷達和雷射鐳射,測量冰層厚度,觀察冰的移動消長,動畫模擬出冰在南極大陸上的流動狀態,推測出南極每天融掉的冰,遠超越美國紐約一日用水的量。
(William Brangham/ PBS記者VS. Joseph Macgregor/美國太空總署冰川學家)
幫我解釋一下這是什麼意思,252億噸,每億噸就是十億公噸冰,當你做數學計算時,得到的結果就是,南極冰層正以每秒超過三個半游泳池的速度消失,你是說每秒鐘三個奧運規格游泳池的冰,正在從南極洲消失,是的,如果你用一年來平均考慮
這是美國公共電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所製作「氣候變遷挑戰」系列專題之一,在「來自南極的警訊」這個篇章,製作團隊走訪了南極多地,尤其是南極大陸西北角裂開的半島,一個由烏克蘭政府主導的氣象站,擁有南極大陸最長期的溫度記錄,裡頭清楚載明,南極大陸雖然在不同時間點,迅速暖化又快速冷卻,但暖化的整體趨勢仍十分明顯。
(Oleksandr Poluden/氣象科學家)
您會注意到氣溫不會一直增加,因為每年都會出現一定的波動,然而無庸置疑的是,大約70年後,全年平均溫度將會增加攝氏3.5度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很清楚的,南極部分地區似乎越來越不穩定,並且融冰比我們預期的速度要快多了
奧本海默是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全球著名的氣象專家,他說 使海平面上升的極地融冰,只會基於兩個理由,其一是溫暖的大氣使海洋變暖,溫暖的海水自然會膨脹升高,再來就是暖化的大氣,融化了世界各地的冰和冰川,向海洋注入了新的水源。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所以最終,如果我們失去了所有容易受到幾度升溫影響的冰,海平面的上升將會非常非常大
一份聯合國最新報告預測,如果我們持續以目前速度,繼續燃燒石油 天然氣和煤炭,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英尺(約30公分),且越來越多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我們已經在大氣層中, 累積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暖化的威脅其實是被嚴重低估,像是長期駐紮南極大陸進行觀測工作的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艾斯倫就明白指出,南極大陸西部的兩大冰川,已達瀕臨崩壞的臨界點。
(Alexandra Isern/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
研究這兩大冰川的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已經變得足夠不穩定,我們已經無法恢復
奧本海默估計,只要當前南極任何一片冰山融化入海,海平面上升的高度,就將是聯合國預測的五倍以上。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目前的估計是,如果Thwaites冰川完全融化入海,最終海平面會上升約五英尺,在我們身邊的一些最大都市,諸如紐約 波士頓 邁阿密,那裏都有很多開發項目, 房屋 建築 基礎建設,像是道路都非常接近海平面,你要如何保護那些,孟加拉該如何自保,它有數百英里的海岸線,在海平面上的當然沒問題,但你無法建造一堵牆來保護整個海岸,實際上我們真的是束手無策,數百萬人將被迫搬家,對 孟加拉有1億5千萬人,其中可能有幾百萬人不得不搬回來,在這樣一個人口稠密的國家裡,他們又能去哪裡,當人們試圖進入印度的時候,就已經存在衝突,人們試圖這樣做的時候就被殺了,試想當你有幾百萬人突然試圖移動時,又會發生什麼事,這絕不會是一幅宜人的景象
威脅已近在咫尺,專家分析稱,南極冰川加速融冰的部分原因,是它們失去了一些重要保護,許多冰川來自所謂冰架 巨大的冰台,有些像美國德州一樣寬 數百層樓高,它們在海洋上形成,幫助更大的冰川固定在陸地上,不讓它滑入大海。
(Robin Bell/美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冰架非常重要,他們基本上就像酒吧裡的保鑣,門上的鎖一樣,防止冰流入海洋
但隨著全球暖化情形逐漸惡化,南極大陸的主要冰架也開始崩解,2002年,相當於羅德島大小的拉森B冰架就完全解體成數百個碎片,且一如專家預測,拉森B原本鎖在陸地上的冰川,已開始向海洋加速分離,就在兩年前,更大的拉森C冰架,也出現了數英里長的裂縫,預計布倫特冰架很快就會和陸地斷開,屆時將釋放出相當於曼哈頓兩倍大的冰山。
(PBS記者)
你可以看到在我身後那片巨大的冰川一直連接著這些山峰,直到巨大的西南極冰蓋,所有這些冰與雪都包含了地球過去氣候的非凡歷史
(Alexandra Isern/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
它就像一台錄音機,一台10000英尺的錄音機,科學家們已經盡可能地將冰芯鑽入冰層中,分析這些冰層
為了還原南極冰原歷史,以英國為首的考察團隊近期展開了鑽探工作,他們用最先進的儀器,鑽入2千英尺以下的冰蓋,拉出這些冰芯。
(Robert Mulvaney/英國南極考察團冰川學者)
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回復上一個冰川週期的氣候記錄,也就是120000到140000年前,藉以瞭解我們的氣候在未來一百年左右的變化,就像我們,就像氣候不斷回應大氣中增加的二氧化碳
結果發現,即便是1萬2千年前,只要大氣升溫攝氏兩度,海平面可能就會升高六到九公尺,如今南極冰層若全數融化,全球海平面恐將升高近60公尺。暖化,一個人類始終不願面對的真相,卻也是最難逃避的命運,解方已變得刻不容緩,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羅德島意思 在 麗麗的北歐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北歐人的渡假勝地 - Gran Canaria 大加那利島]
我之前的文章提過, 我年輕的時候旅遊都一定是要查好資料, 然後一到目的地就會從早一直逛到晚, 腿走到斷了為止, 要找事情做、要看夠本、要把想看到景點都看完。但是認識老唐之後, 我開始欣賞老唐的渡假方式:到一個海邊, 躺在棕梠樹下, 曬太陽、看書、喝點啤酒、中午找地方吃個飯、有時我們會自己帶三明治、吃完繼續曬或是下午回旅館休息、看電視、洗澡、晚上找家好餐館吃吃飯....這就是老唐的渡假模式~他要好好休息、曬太陽。
住在北歐, 你會真正體會到「渴慕太陽」的飢餓感, 所以歐洲有幾個度假勝地幾乎都是北歐人的渡假大本營, 其中一個就是西班牙的「大加那利島」還有西班牙南部、希臘的羅德島、義大利....總之, 我說:大本營的意思就是「北歐四小國的人就在你四周」~唐先生說:有些人就是每年都來、一輩子都來、一直來。(我好傻眼@@)
因為這島上真的全年溫度20-30度, 夏天不用冷氣, 晚上還需要蓋薄被, 而且物價很親和, 北歐人還在這邊買渡假小屋...一直來一直來@@
這裡特別讓我喜愛的是:三毛以及荷西最後定居的地方, 我在一個因緣的安排下, 見到三毛的好友南施, 他說三毛跟荷西之前是住撒哈拉沙漠, 在1975年因為西班牙領土歸屬問題被撤退到Gran Canaria, 因此他們就相遇在島上, 三毛因此買了當初瑞典一群人買地來島上蓋的洋房, 就在島上第二大城市Telde.聽南施講述很多三毛的總總...我這兩天就索性聽了「回聲」這經典音樂專輯, 好多老朋友又丟給我一些youtube的訪談...這三毛真的是傳奇, 他竟然在1975年就來這裡住, 我當時還小小年紀...那時候的台灣還很保守, 他卻一個人選擇「流浪」~
我們選擇住在島嶼的北邊, 租了一間一房一廳管理式公寓, 島嶼北邊觀光客比較少, 有許多當地的餐廳以及小商店, 比較有趣!南邊就是一個大沙灘以及沙漠, 到處都是旅館、出租公寓、觀光商城...我不愛, 老唐跟我喜歡原始一點的地方, 我們也喜歡坐當地公車去南邊、西邊, 逛逛走走, 但是, 我們沒有一定要去哪裡, 純粹看天氣, 若是海邊風太大, 或是老唐皮膚狀況不能曬下去了, 我們就坐公車去探險一下。
上帝真是很偉大, 我才曬二小時, 已經黑溜溜了, 老唐第一天就手臂長水泡, 於是就休息一天去老城走走, 隔天再去曬...我小時候最不愛我的黑皮膚了, 老是被人笑, 但現在卻成了北歐人「至寶」~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吧?!
我看著世界地圖, 邊跟我老公說三毛的故事, 我老公說:撒哈拉沙漠廣大到你若是從埃及飛到摩洛哥要至少5-6小時....一片沙海!一般人是沒辦法跨越的, 我覺得造物主真的很美妙, 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麼大一片沙漠啊!真的要這麼近的看見沙漠, 才感受到上帝的偉大。
#麗麗的北歐生活
#大加那利島
#Grancanaria
#Sancatalina
羅德島意思 在 【 羅德島, 希臘Rhodes, Greece 】... - Unikke Travel - 極品假期 ... 的推薦與評價
羅德島, 希臘Rhodes, Greece 】 羅德島是希臘文中玫瑰的意思,在陽光的眷顧下,羅德島就像一朵嬌豔玫瑰,終年陽光普照(一年長達300天),土黃色的中古世紀建築、 ... ... <看更多>
羅德島意思 在 Chen Lily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全英文VLOG|我真的去了 羅德島 充滿紅酒與狗勾的療癒週末❤️ // Chen Lily. 91,544 views91K views. Mar 17, 2022. ... <看更多>
羅德島意思 在 [新聞] 羅德島改州名公投通過- 看板Geograp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標題
羅島州公投正名 州名改為「羅德島」
新聞網址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3/4989944
新聞內文
很多人不知道羅德島州的官方名字是「羅德島和普維登斯殖民地」(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羅島州選民3日通過刪除「普維登斯殖民地」字眼的公投案,
讓該州的正式名稱為「羅德島」(Rhode Island)。
羅島州選舉委員會4日凌晨1時發布公投結果,選民以52.8% 多數通過改名案;在羅島州正
名之前,州長雷蒙多已簽署行政命令,下令刪除官方文件、代理商網站和該州雇員工資存
根上州名中的「普維登斯殖民地」字樣;官員表示,刪除這些字眼,因為會讓人聯想到奴
隸制形象。
這正是此次公投推動者要正名的理由;但反對者認為,「殖民地」(plantations)是指農
業經濟相關的殖民地和定居點,與奴隸制無關。
羅島州通過正名案後,普維登斯非裔暨拉美裔民主黨代表威廉斯說,這項決定表明羅島州
正在向包容和團結方向前進;投反對票的選民迪加多說, 人們只在提到羅德島是「面積
最小但州名最長」時才會提到「羅德島和普維登斯殖民地」,現在刪去長名,「羅島還有
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
9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羅島州52%受訪者支持改名,40%反對;年輕人支持改名
比率高;民意調查還顯示,此公投案中黨派間有很大分歧,69%的民主黨人支持更名,91
%的共和黨人反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166.2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604887787.A.ED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