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又有光榮的蓋台、消音與斷電等現象,只好分上下兩集囉!
上集:https://youtu.be/jXoCk842W3g
1:25 PArt One 北市入準第三階
-靠北,這戲演到我家這了!奇怪,專挑特種行業
-高人指點,剛好報稅季,這族群都沒報稅
-找5月爆三階段,6月重整;韭菜稅還要繳
8:53 Part Two 大監控社會
-台灣社交距離APP,啟動囉!
-外加疫苗護照,大監控社會來囉;符合後新冠秩序預測!
-感覺最近柯侯最忙,侯還要擴大採檢,方便累積基因庫,大監控社會
18:55 PArt Three 電子貨幣之Govcoins
-老大哥雜誌經濟學人,認證濕兒的後新冠秩序之電子貨幣
-稱做Govcoins,恐怖喔,有個金字塔加眼睛耶~
-金融“平臺”公司現在擁有超過 30 億客戶
-使用電子錢包和支付應用程序
-除 PayPal 之外,還有螞蟻集團 (Ant Group)、Grab、Mercado Pago、Visa 等老牌公司,以及 Facebook
-政府或央行數字貨幣是下一步
-希望有一個更好的金融體系,阿不就是大重整?
-工商也有報導
36:01 Part Four 國際財經議題
-台股今(12日)一度重挫逾1400點,寫下史上最大跌點
-指出本土疫情瞬間爆發,散戶奔逃人踩人外;通膨來惹
-台股昨就出現652點跌幅;兩天跌掉1300點;
-台積電一度重挫至518元,大跌53元,
-又要搬國安基金;軍公教勞年金表示
-ㄟ,說證交稅創新高ㄟ,那課證所稅好不好,時間不正適合?
45:17 談談q匿名者、豬妹與低級黑小明
49:54 美國通膨預期創十年新高,2.3趴;直播同時,美國會公佈最新CPI
-有預感會很高約3.6趴,然後股市續跌;台股好自為之吧
52:10 全球壟罩物資短缺危機;
-外加昨天油管IPO,台灣人開始囤積衛生紙
-是否都是ipo?製造短缺與通膨預期,逼你們快花錢,增加貨幣翻轉率
-有超級通膨,美國爸爸就能inflate the debt away
56:23 我會囤積嗎?我會這樣.....
-特斯拉上海廠買地遞延,技嘉被老共拉正!
56:41 這時就來蓋台
1:00:00 分享理哥的q匿名者未來兩個月大事件
因為被蓋台,直接貼在這:
4月
|
| 多位Qtuber開始示警
| 提醒台灣準備戰備物資
| 線報指出台海即將爆發衝突
|
:scream:5月上旬
|
| 台股最後一波暴漲
| 外資與國安基金黃金交棒
| 最後一口氣吹進這個巨大泡沫
| 高速崩盤養套殺割韭菜
|
| 光明勢力於日本完事
| 各種神秘班機飛越台灣
| 各地開始離奇停電斷網
|
| 多處重要建築與國外同步火災
| 與國外陰謀發展不斷互相呼應
| (國防部、昭惠實業、旭富藥廠)
|
|
:mask:5月中旬
|
| 台灣「疫情」爆發並迅速失控
| 華國政權藉此宣佈封城
| 疫苗開始大規模接種
|
| 封城期間軍隊偷調動
| 中共趁勢開始南海衝突
| 敗登偽政權下令激烈反擊
| 迅速升級為台海危機2.0
|
:boom:5月下旬
|
| 台海對峙迅速惡化
| 台海雙方軍艦交火
| 全球多處趁機同步開戰
| 「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
| (以色列、烏克蘭、緬甸、印度...)
|
| 蔡政府宣佈緊急命令
| 內文避免黨國戒嚴之敏感詞彙
| 防止民怨及可能的暴動
|
本文由 t.me/FormosaQ 獨家發佈
分享時請務必註明「福爾摩沙Q討論群」的
下集:https://youtu.be/Igi9dal3rcY
3:49 6月上旬:
|
| 台灣出現不尋常的天氣
| 各地超淺層地震不斷
|
| 台灣爆發物資危機
| 開始限水限電並且開始資源配給
| 私人車輛禁止使用石油
| 因此軍隊接管必要運輸
|
4:39 6月中旬
|
| 軍管戒嚴重現
| 台灣民心開始動搖
|
| 若台灣人民選擇上街
| 即開始緬甸模式之非常手段
| 以防疫及各種理由鎮壓
|
| 若台灣人民選擇待在家
| 則採加拿大模式之平順手段
|
| 兩種模式都會大規模停電斷網
| 戰亂之時必定引發物資缺乏
|
5:45 6月下旬
|
| 戰亂期間之
| 大抓捕及清剿行動收尾
| 大揭密悄悄開始
|
| 替身演員開始露餡
| 檯面上重要人物
| 紛紛以各種原因交棒
|
| 以戰亂發現法規不符時宜為由
| 華國修憲及制憲委員會啟動
| 開始自決建國的過渡措施
|
7:19 7月
|
| 全球大解放
| 月初全球EBS大揭秘
| 美國回歸共和國
| 川普正式回歸
|
| 福爾摩沙臨時政府成立
| 未盡之志即將完成
|
-
本文由 t.me/FormosaQ 獨家發佈
分享時請務必註明「福爾摩沙Q討論群」的
11:48 中華民國到底是公司還是共和國?
你斗內、我回答
16:24 感謝斗內大德小道姊說:昨天大師提到馬雲,請回顧New+World+Order所有權與掌控權。陰謀圈曾認為馬雲將「比爾蓋茲化」比爾蓋茲卸任後,最主要公益活動是人口管制,疫苗與節育等。幫馬雲於紐約證交所上市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
-但兩位最近似乎都遇到阻礙
-一個變老,一個離婚,說有戀童癖
-是否深層政府也承壓?
-搞不好會有王者歸來
感謝yt斗內大德 kitsu
感謝yt斗內大德 Thomas LEE
感謝yt斗內大德 Chun an Hsu說: 恭喜社交距離App預言中了。
22:48 一旦蔡深海被揪出作票,還會當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jXoCk842W3g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創意油管 IDEAS TUB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看更多【上帝的黑名單】頻道會員專屬案件: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AZWfxKem018XQLZk__fEA/join 【Ruby基本資料】 姓名:盧春如 學歷:英屬哥倫比亞科技學院電視媒體傳播系、美國鳳凰城大學犯罪法律學系、飛碟電台DJ、主持 【...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Mr & Mrs Ga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轉錄]不存在的城市(9) -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擁有世界一半財富羅斯柴爾德家族【JoJo TV瞄芝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英國雜誌出現驚人預言,背後最大金主是…「羅斯柴爾德」! 的評價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world_1000_history/犹太光明会.md at master 的評價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約瑟夫‧布羅茨基詩中的巴洛克敘事 ◎蕭宇翔
“It seems that what art strives for is to be
precise and not to tell us lies, because
its fundamental law undoubtedly
asserts the independence of details.”
from The Candlestick by Joseph Brodsky
|賦格與俄語
布羅茨基曾自言,最早教會他詩歌結構的啟蒙老師即巴赫(J.S. Bach)。與其說音樂值得詩歌嚮往,不如說這是藝術具備的公分母,在這點上,布氏幾乎發展了一整套韻律理論,藉音樂的特性深刻地反觀詩歌。他認為:「所謂詩中的音樂,在本質上乃是時間被重組達到這樣的程度,使得詩的內容被置於一種在語言上不可避免的、可記憶的聚焦中。換句話說,聲音是時間在詩中的所在地,是一個背景,在這個背景的襯托下,內容獲得一種立體感。」(註一)「包括音質、音高和速度,詩歌韻律本身就是精神強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它們甚至不能替代彼此。韻律的不同是呼吸和心跳的不同。韻式的不同是大腦功能的不同。」(註二)音樂是以音符與節拍承載時間,而對詩歌而言則是韻律和語氣,如何藉此重構時間(或說面對消逝),此即作詩法。
從各種層面來講,巴赫的作曲法和布羅茨基的作詩法的確相像得不可思議。譬如巴赫窮盡一生不斷改進的的賦格曲式,宣示了一整個巴洛克時代的成就。賦格可分成兩大類:一種輕快簡單如舞曲,風格飄逸;另一種則結構嚴謹,由層層模進所交織串聯,厚重而壯麗。這兩種風格剛好可以蓋括布羅茨基一生的詩風。
如同巴赫的音樂,布羅茨基的詩風同樣既古典又現代,事實上,布氏認為:「現代主義無非是古典的東西的一種邏輯結果──濃縮和簡潔。」(註三)這是因為在俄羅斯,布氏生長的城市,彼得堡──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混合體,古典主義從未有過如此充裕的空間去填充現代,幾百年裡義大利的建築師紛至沓來,抑揚格節奏在這裡自然如鵝卵石,布氏認為,彼得堡不僅是俄羅斯詩歌的搖籃,更是作詩法的搖籃,在曼德爾施塔姆的詩中足以看見彼得堡的天使壁畫、金色尖頂、柱廊、壁龕,當然還有文明的末日景觀。(註四)
於是我們看到布羅茨基在遵守嚴格韻律之餘,常以古典的耐心,巴洛克式的句法層層雕琢、延展,甚至在長詩〈戈爾布諾夫與戈爾恰科夫〉裡,將兩名精神病患的交談分切為片斷的組詩,相互衝突而又離不開彼此的兩人,類似區分大腦兩半球官能的對稱,這表現在詩章結構、內容的平行現象和各章編排的對稱與反差。十四章標題的總合構成了「十四行詩」一樣的文本。對稱嚴格之外,十四章的篇幅是均等的:各有一百行,第一章和第十三章例外,是九十九行。所有「對話」的各章都用十行詩節,每節各有五個同樣的對偶的韻腳,這無疑是强調二重性的又一種方法。(註五)巴赫以同樣的方式創作賦格曲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在音樂裡,這稱作對位法。總總精妙的巧合不僅讓我揣想,巴赫之於布羅茨基,是否如坂本龍一之於德布希,認為自己是前者的轉世。
然而,詩歌畢竟是獨立於音樂的另一種藝術,其最重要的素材不是音符與節拍,而是語言。布氏對於自己的母語同樣有著系統性的見解,他認為俄語是一種曲折變化非常大的語言,你會發現名詞可以輕易地坐在句尾,而這個名詞(或形容詞或動詞)的字尾會根據性、數和格的不同而產生各種變化。所有這一切,會在你以任何特定文字表達某個觀念時,使該觀念具有立體感,有時候還會銳化和發展該觀念。從句複雜、格言式的迴旋,是大部分俄羅斯文學的慣用手段。(註六)
就語法的錯綜而言,名詞常常自鳴得意地坐在句尾,對於主要力量不在於陳述而在於從句的俄語是相當便利的。此非「不是/就是」的分析性語言──而是「儘管」的綜合性語言。如同一張鈔票換成零錢,每一個陳述的意念在俄語中立即蕈狀雲似地擴散,發展成其對立面,而其句法最愛表達的莫過於懷疑和自貶。(註七)
因此俄語詩歌總的來說不十分講究主題,它的基本技術是拐彎抹角,從不同角度接近主題。直截了當地處理題材,那是英語詩歌的顯著特徵。但在俄語詩歌中,它只是在這行或那行中演練一下,詩人接著繼續朝別的東西去了;它很少構成一整首詩。主題和概念,不管它們重要與否,都只是材料。(註八)
依憑著俄語的不規則語法,離題這件事可想而知卻又非同尋常,原因是它並非由情節的要求而引起,更多是語言本身──意識流不是源自意識,而是源自一個詞,這個詞改變或重新定位你的意識。(註九)數世紀俄語聖殿的「文字辮子」,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尼古拉‧列斯科夫對高度個人化敘述的偏好(skaz),果戈里的諷刺性史詩傾向,杜斯妥也夫斯基那滾雪球般、狂熱得令人窒息的措辭用語大雜燴。(註十)
總的來說,布氏認為,俄羅斯詩歌樹立了一個道德純粹性和堅定性的典範,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於保存所謂古典形式而又不給內容帶來任何損害。(註十一)而他與普希金、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古米廖夫,繼承了這些傳統。除此之外,俄羅斯歷史與現實的噸級質量,同樣可視為此種巴洛克作詩法誕生的要素,因為通過在細節上精確複製現實,往往便能產生足夠超現實與荒誕的效果。
布羅茨基身為一個現代人,其語言與內容定然比起生活在古典時期的人更感飢渴、躁動,正因如此,布氏所使用的古典形式與韻律乘載了一股力量,這力量總是從內部試圖吞噬並篡奪本體,形成詩歌內部的最大靜摩擦力,一旦觸發就會以加速度往前衝破。對付這種力量,人類需要古典的耐心,無怪乎布羅茨基經常引用奧登的話:「讚美一切詩歌格律,它們拒絕自動反應,強迫我們三思而行,擺脫自我之束縛。」(註十二)
|呈示部──黑馬
這是一首完成於1962年7月28日的短詩,只有三十五行,布羅茨基只有二十二歲,然而已暴露出布氏善於綿延鋪陳的作詩法──布氏開頭動用了二十八行,傾全力試圖描述黑色的荒野中一匹馬到底有多黑,一系列的形容包括:那馬腿比夜色還黑因此不能融入夜色、黑得沒有影子、黑如針的內部、如穀糧正藏身的地窖,或肋骨間一座空洞胸腔,眼中甚至傾瀉出黑色的光芒......有人說這是俄羅斯式的想像力,實際上,不如說,這是俄羅斯現實的質量,其形容依靠的不是修辭,而是物理或光學,當然還有作者敏感纖細的一顆心。布氏曾引用芥川龍之介的話來形容自己:「我沒有原則,我擁有的只是神經。」(註十三)
一首詩的主要特徵必然是最後一行,不管一件藝術作品包含甚麼,它都會奔向結局,而結局確定詩的形式並拒絕復活。(註十四)〈黑馬〉驚人的結尾,的確拒絕了復活,但與其說是死亡的手勢,毋寧說是「第二次誕生」,這手勢的反轉向讀者指認生活的嶄新,正如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開篇:「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伸手去指。」〈黑馬〉是一首奇蹟之詩,其震懾力或許只有里爾克的〈無頭的阿波羅像〉能匹敵。因為它們做到了同一件事:提醒一個人的被動地位。當我們以為是我們是主格,是觀察者,是生活的主宰,並因此可以置身事外。實際上,某種東西正在高處端詳、物色,伸手指向我們。我們的生活是被選擇的,遠非自己所選。這匹黑馬或是繆斯的化身,也可能是黑帝斯,無論如何,宿命引領牠找上我們,並且,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駕馭,否則將就被牠踐踏或遺棄。
「為何要將蹄下樹枝踩得沙沙作響?
為何要湧動眼中黑色的光芒?
他來到我們之中尋找一名騎手。」──〈黑馬〉末三句,蕭宇翔譯
|展開部──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
〈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創作於〈黑馬〉的隔一年,顯然他自覺抓到了某種可善加發展的作詩法。這兩百二十七行的輓歌體詩作,十足展現了俄羅斯古典式的耐心,那年布羅茨基只有二十三歲。誰敢將巴黎聖母院的工程交給一個二十三歲的小夥子?因此,當阿赫瑪托娃讀到此詩時驚嘆:「約瑟夫,您自己也不明白您都寫了什麼!」也並非沒有道理。但誰能料到這是讚賞?
布氏的作詩法顯然是致敬,因為他曾譯過多恩的詩作。其詩意冥想往往表現於展開、放大的隱喻。這樣的隱喻和比擬方式又稱為「協奏曲」(來自意大利語concetto,「虛構」,在這裡的意思不是臆想,而是思想的提煉,想象的建構 )。「協奏曲」是全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典型特點。(註十五)布氏透過這種方法來重構現實,試圖藉現實質量的高度來還原多恩的死亡。
開頭以「約翰‧多恩入睡了,周圍的一切都已入睡」作為梁柱,接著便是繁複的雕塑、大量裝飾、戲劇性的突出處,其中有關睡眠的動詞出現了五十二種:沉睡、入睡、酣睡、安眠、打盹、睡了,諸如此類,並附上了一百四十三個睡著的物件,包括門閘、窗幔、木柴、窗外下著的雪、監獄、城堡、貓狗、倫敦廣袤的大地、森林與海、大批書籍、人們頭頂上的天使們、地獄與天堂、上帝與惡魔、所有詩行、語言之河、韻律、真理、一切,全都睡著,一步步將敘事的時空拓幅,同時以特寫鏡頭加強景深,並不時跳回重覆的同一句:「全都入睡了,約翰‧多恩入睡了」,彷彿約翰‧多恩既渺小、單一,又等同於萬物──這輕盈、飄逸與向下俯瞰的視角正暗示多恩的死亡,因為只有靈魂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與抽離。這是大沉寂。而到了第九十九行,布氏的聲音才終於介入,扮演多恩的靈魂,這究竟是多恩的獨白,還是布氏與多恩的對話?或許兩者皆是。但絕不可能是布氏的獨白,因為他抗拒以別人的死亡來行自我的抒情,他害怕自己的呢喃蓋過了死者的哭聲。
「是你嗎?加百列,在這寒冬
嚎哭,獨自一人,在黑暗中,帶著號角?
不,這是我,你的靈魂,約翰‧多恩。
我獨自在這高空滿懷悲傷
因為我用自己了勞動創造了
枷鎖般沉重的情感、思緒
你帶著這樣的重負
在激情中,在罪孽中卻飛得更高」──節錄〈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婁自良譯
|再現部──歷史的填縫與增長
布羅茨基的傳記作者列夫‧洛謝夫認為,顯然由於某些內在的原因,布氏感到有必要完成十七世紀的功課,彌補俄羅斯詩史的缺口。這種巴洛克式的敘事詩體在20世紀俄羅斯抒情詩中被視為陳舊的或處於過渡狀態。19世紀「詩體故事」是相當流行的:普希金的《未卜先知的奧列格之歌》、雷列耶夫的《沉思》,托爾斯泰的歷史題材的抒情敘事詩,或如普希金的《箭毒木》、萊蒙托夫的《將死的鬥士》、涅克拉索夫的《毛髮》——這些只是九牛身上的一根毛。(註十六)
到20世紀這種體裁過時了。這些大量有故事情節的詩「是民眾容易懂的」,其實就是蘇維埃俄羅斯文化產品的思想檢查官容易懂,當然,也只有這樣的詩才能服務於宣傳目的。但高雅的現代派俄語詩幾乎完全排除了故事情節。於是早期馬雅可夫斯基或茨維塔耶娃激情洋溢的抒情詩,阿赫瑪托娃情感含蓄的自我反思,曼德爾施塔姆關於文化學的冥思,便傾向於極其準確的自我表現。這種純抒情詩的理想是——作者和作品的「我」的完全同一。這一類抒情詩總是充滿激情,而且詩里的情感總是明確地表現。甚至俄羅斯現代派的長篇敘事詩也是內心的傾訴。(註十七)
然而,俄羅斯的過期品,在那個時期的英語詩歌中卻是典範。托馬斯·哈代、W.B.葉慈、羅伯特·弗羅斯特、Т.S.艾略特、W.H.奧登同樣地既寫第一人稱的詩,也寫關於「別人」的故事。他們對虛構人物進行細致的心理描寫,詳細地描述他們的生活場景,往往在詩中使用直接引語。(註十八)弗羅斯特尤其受布氏推崇,他在訪談中提到:「弗羅斯特的敘事的主要力量——與其說是記述,不如說是對話。弗羅斯特筆下的情節照例發生在四壁之內。兩個人彼此交談(令人驚嘆的是他們在彼此之間什麽話不說!)。弗羅斯特筆下的對話包含一切必要的情景說明,一切必要的舞台指示。描述了佈景、動作。這是古希臘意義上的悲劇,簡直就是一齣芭蕾舞劇。」抒情作品的戲劇化,利用「舞台」、「演員」,使他可以包羅萬象地轉述日常生活的可怖、荒誕,而在浪漫主義抒情獨白的傳統形式中,存在主義悲劇很容易就被偷換成個人的抱怨。(註十九)
布羅茨基從海洋的另一頭提領了勇氣,證明了復古與先鋒並非反義詞,而是「創造」的兩種釋義。前文提到的某種「內在的原因」,正是這跨洋閱讀的效應,從海的另一頭遠望,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祖國,而是整個世界。因此俄羅斯歷史自覺的根本問題才會產生:是歐洲還是亞洲?對布羅茨基來說,歐洲從它的希臘化源頭開始,就是和諧(結構性)、運動、生命。亞洲是混亂(無結構性)、靜止、死亡。布羅茨基總是把地理(或地緣政治)主題表現於嚴格的對立模式的框架之內:亞洲——西方,伊斯蘭教——基督教,樹林——海洋,冷——熱 。「那裡的氣候也是靜止的,在那個國家……」(〈獻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與此同時西方文明正往前邁進。(註二十)
「……死亡是模糊的,
就像亞洲的輪廓。」──節錄〈1972年〉,婁自良譯
|結語──未完成的賦格
某些「內在的原因」以其迴避、模糊、朦朧的句式,提醒了我們作者論的重要性。布羅茨基之所以會大量閱讀英美詩歌,是因為那時候他被放逐到俄羅斯北方的諾林斯卡亞村去做苦役,這荒涼之地人口稀少,被森林和凍原所覆蓋,蘇聯時期甚至用做核彈試爆。然而重點在於,那裡的環境從17世紀起就很少變化。那是一個停滯甚至往回走的時空,作為放逐和讀詩的場所再適合不過,某種層面上來講,兩者是同一回事,因為緊接而來的總是孤獨,和絕對的遠景。
布羅茨基在那十八個月裡研讀翻譯了大量的英美詩歌,這直接造成了布氏詩體範圍的急劇擴大。這急劇的變化表現在詩的個性的結構,因而布羅茨基急需自我表現的新形式,或者說,新的作詩法找上了他,而他逼迫自己學會如何駕馭,並樂在其中。
其後的流亡也是意料中事,因為詩人的倫理態度,事實上還有詩人的性情,都是由詩人的美學決定和塑造的。這就是為什麼詩人總是發現自己始終與社會現實格格不入。(註二十一)故而當同時代的俄羅斯詩歌傾向減法與抒情時,布羅茨基則使用加法,並盡可能隱匿自己的音色;當蘇聯政府在拆除舊建築、發射衛星、造火箭時,布羅茨基則面向女神柱、迴廊、雕刻與大理石紋。而數十年的流亡經驗在時空幅度與心靈程度上的擴大比起放逐有過之而無不及,帶給布羅茨基更強的漂流加速度,一種從語言本身向外的擴張與膨脹,並且更多謙卑,及更加堅定的作詩法。
奧登曾對布羅茨基說:「J.S.巴赫是非常幸運的。當他想讚美上帝時,他便寫一首眾讚歌或一首康塔塔,直接唱給全能者聽。」的確,只要聽過巴赫最後的「未完成的賦格」,便能感受到那竭力向上攀升的意念,與其說巴赫試圖趨近完美,不如說是親近上帝。
然而在普希金說過「上帝像俄羅斯一樣哀傷」,並且布羅茨基模仿了這個句式,寫出:「死亡像亞洲的輪廓」之後,上帝不再是信仰的對象,或許死亡才是。但這並不妨礙布羅茨基的幸運,或許他比巴赫更加幸運,因為上帝畢竟不是一陣音樂,而就布羅茨基對死亡的信仰而言,他認為,寫詩正是練習死亡。因為死亡並非逃避,而具備激活現實的效用,藉此我們活下去,傾全力。(註二十二)這就是為甚麼詩人之死這個說法比起詩人之生聽起來更加具體,因為「詩人」與「生」本是同義反覆,而詩人之死揭示了一首詩的完成,因為藝術終將奔向結局。
世人最後一次見到布羅茨基是在1996年1月27日,亞歷山大‧蘇默金和他們的共同朋友鋼琴家伊莉莎白‧萊昂斯卡亞拜訪了他。妻子瑪麗亞準備了美好的晚餐,以及提拉米蘇,布羅茨基狀態良好,在庭院的草地上喝了高強度的瑞典伏特加,並且一定,他抽了好幾根菸,伊莉莎白即興彈了幾曲鋼琴。深夜,在祝妻子晚安後,布羅茨基說他還得繼續工作,便走進書房。窗外,一團世紀末的烏雲在月亮的催化下像是一顆孤獨的大腦,而星星閃亮如電子迴路,閃爍著隱藏的靈光。他站著抽菸,吸氣的時候眉頭深鎖,那貪婪的胸腔彷彿要將所有元素納入懷中,就像他所使用的語言,永遠不滿,於是只能撲向自己。而當他吐氣時,就像是壞掉的噴火器,以掃射的方式噴濺煙硝,不時岔出幾道烈焰,其熱度足以蒸發貝加爾湖。瑪麗亞在早晨的地板上發現了他,門開著,他正試圖離開房間,臉流血,眼鏡也撞壞了。一根尚未點燃的香菸掉落地面,開門時必然還在滾動,而布羅茨基的心臟必然也還在跳動,儘管再微弱。
最後順帶一提,「賦格」的字源一般認為來自拉丁文的「追逐」或「飛翔」,在義大利語中則是「逃走」。而在俄語裡,如果由布羅茨基親自發音的話,應是絕對的沉默,其理由無比高貴。因為「流亡」這個詞對他而言從來都是一種傲慢或張揚,他認為,這無非是將個人的苦難作為標籤特別化,但他仍難擺脫這段經驗,包括接踵而至的加冕與議論。如今,他以永遠的沉默終結了它。正如布氏自己的詩句:
「黑暗恢復了光明修復不了的東西。」——節錄〈論愛情〉,曹馭博譯
|註解
註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7)《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哀泣的謬思〉p.37-41, 〈在但丁的陰影下〉p.80,〈論W.H.奧登的《1939年9月1日》〉P.263-304,〈取悅一個影子〉p.314
註二: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8
註三: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空中災難〉,p.236
註四: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9-110
註五:參見《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77
註六: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哀泣的謬思〉p.28
註七: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自然力〉p.133-134
註八: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5-106
註九: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自然力〉p.134
註十: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空中災難〉,p.249
註十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9
註十二:奧登(W.H. Auden,1907-1973)英語詩人,生於英國,1947年入籍美國,是將布羅茨基引入國際詩壇的關鍵人物。此兩句詩引自奧登的組詩〈短詩集之二〉。
註十三: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水印‧魂繫威尼斯》,上海譯文出版社,p.19
註十四: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2
註十五: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55
註十六: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58-60
註十七: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0
註十八: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1
註十九: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1-62
註二十: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92
註二十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7
註二十二: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2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3.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布羅茨基 #巴洛克 #賦格 #黑馬 #俄語 #巴赫 #蕭宇翔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洪博學 專欄】搞定美國了嗎?
隨著愛國者的不停挖掘,華府泥沼區的川普敵人已經慢慢現出原形。
第一個敵人就是深層政府背後的「光明會」,或稱「國際共濟會」,這個會最早期由羅斯柴爾德和洛克菲勒創立,也是實際掌握聯邦儲備局的大富豪,......,這次大選中,拜登拿到華爾街金主給的不記名政治獻金1.5億,而川普的不記名政治獻金只有2200萬,第二個敵人是共和黨人,卻被深層政府收買的人,或稱共和黨內建制派.....
#川普 #拜登 #美中關係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想看更多【上帝的黑名單】頻道會員專屬案件: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AZWfxKem018XQLZk__fEA/join
【Ruby基本資料】
姓名:盧春如
學歷:英屬哥倫比亞科技學院電視媒體傳播系、美國鳳凰城大學犯罪法律學系、飛碟電台DJ、主持
【故事主角基本資料】
姓名:Rey Rivera
去世時年齡:32歲
屍體發現時間:2006年5月24日
發現地點:美國巴爾的摩,麗城飯店內
【創意油管FB】
https://www.facebook.com/ideastubemedia/
【創意油管IG】
https://www.instagram.com/ideastubetv/
【Ruby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verubylu/
#影集未解之謎
#StansberryResearch
#共濟會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1812序曲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Overture 1812
3.(英)愛德華•威廉•埃爾加 - 尼洛德慢板 (選自《謎語變奏曲》) Edward William Elgar - Nimrod Adagio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Enigma”)
1.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寫了一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 Wiener Blut waltz ,這個Blut 英文是Blood,如果照字面翻譯應是血液,血統等意思,這裡翻譯成氣質實在太妙,和希臘醫生的體液造就性情的說法相吻合,還有把氣質這個詞還原為人的本性,特點,再不要被裝腔作勢來混餚視聽。1837年,奧地利的維也納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各企業公司紛紛倒閉,失業人數大大增加。為了讓人們振作起來,走出對命運和生活悲觀失望的情緒,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像一陣清新的風,像一股熱血的暖流,告訴維也納人們,振作血液裡與生俱來的樂觀和堅強,困難必將過去,光明必將來臨。由七首風格各不相同的圓舞曲組成了這首非凡的“維也納氣質”。是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音樂會必演的曲目。說起愛國的樂曲,蕭邦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是夜不能寐,有家不能歸的思念和悲天憫人。西貝柳斯在《芬蘭頌》裡展現的是莊嚴壯闊,神聖的感情。我們引以為傲的《黃河》更多的是洶湧澎拜,一瀉千里的氣魄。而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卻處處流露出骨子裡的優越,高貴,自豪。
2.《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
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
3.回顧十七世紀起的音樂發展,自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95)之後,英國幾乎沒有其他舉足輕重的作曲家;直到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的出現,才為英國在十九、二十世紀的音樂發展增添了燦爛丰采。艾爾加出生於英國鄉間小城,父親在當地開了一間音樂店。由於環境使然,艾爾加從小對於音樂就很有興趣,能夠演奏鋼琴,小提琴,還能吹低音管與作曲。艾爾加並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但依靠自學,他努力地開啟自己的音樂創作大門。1899年創作的《謎語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讓這位作曲家首獲極大的成功。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Mr & Mrs Ga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直都有很多觀眾希望我們能講講共濟會和光明會,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世界上最神秘的兩個組織。而且給大家分享一個快速入會的方法。想統治世界嗎?那就快入會吧。
------------------------------------------------
相關鏈接:
【共濟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1%E6%B5%8E%E4%BC%9A
https://www.ugle.org.uk/
【光明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7%85%A7%E6%B4%BE
【巴伐利亞】
https://www.google.co.jp/maps/place/%E5%BE%B7%E5%9C%8B%E5%B7%B4%E4%BC%90%E5%88%A9%E4%BA%9E/@49.7144525,13.1575862,4.93z/data=!4m5!3m4!1s0x479f044c0fdf53a9:0x11d25a409387960!8m2!3d48.7904472!4d11.4978895?hl=zh-TW
【羅斯柴爾德家族】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6%96%AF%E6%9F%B4%E5%B0%94%E5%BE%B7%E5%AE%B6%E6%97%8F
【猶太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A%B9%E5%A4%AA%E4%BA%BA
【路西法基金會】
https://www.google.co.jp/maps/place/666+United+Nations+Plaza,+New+York,+NY+10017%E7%BE%8E%E5%9C%8B/@40.7525276,-73.9691031,1047m/data=!3m2!1e3!4b1!4m5!3m4!1s0x89c2591d8c92aa95:0xbf523e074954d25e!8m2!3d40.7525236!4d-73.9669091?hl=zh-TW
------------------------------------------------
推薦播放列表:
【恐怖靈異】https://goo.gl/Bq54h5
【都市傳說】https://goo.gl/CpmK2Y
【心理測試】https://goo.gl/wf5dp5
【奇趣世界】https://goo.gl/Tbpiuj
------------------------------------------------
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不要忘記訂閱哦,我們會每天更新有趣的內容。
【訂閱按鈕】https://goo.gl/VhzZeS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擁有世界一半財富羅斯柴爾德家族【JoJo TV瞄芝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請打開字幕)最富有的神秘家族被希特勒納粹追殺| 光明會 幕後金主|擁有世界一半財富 羅斯柴爾德 家族【JoJo TV瞄芝士】. ... <看更多>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英國雜誌出現驚人預言,背後最大金主是…「羅斯柴爾德」! 的推薦與評價
愛因斯坦:算出「末日公式」: https://youtu.be/GrjlXmmC6x0 共濟會/ 光明會 :都市傳說系列: 迪士尼老闆:是共濟會高級成員!? https://youtu.be/ls158DshfQU 光明 ... ... <看更多>
羅斯柴爾德光明會 在 [轉錄]不存在的城市(9) -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轉錄文章需於文章附上原文網址
https://shawnyhc.blogspot.tw/2017/01/231.html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231):不存在的城市(九)
英國出現大霧並不奇怪,但怪的是這個濃霧也太大了點前方能見度僅只有車前蓋一公尺距
離。由於馬丁佛格斯的車比較老舊,所以沒有霧燈,只有一般的大燈,但這在大霧中,是
廢掉的功能,因為濃霧讓大燈的光折射,根本無法看到前方的路。
假如這時一個不小心,很可能會發生車禍。不過馬丁佛格斯似乎沒有減慢速度的跡象,仍
是快速地開著車。我則是嚇得手心流著汗,不敢注視著前方。
「事實上,我對你失去朋友感到很惋惜。」大衛巴克利不知那根筋不對,開始侃侃而談起
來:「對於軍情六處執意要進行藍光計畫,起因是在於這個小城是英國光明會(
Illuminati)的起源之一,由於光明會基地建於此,影響力與勢力逐漸龐大。當時共濟會
(Freemasonry)與光明會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影響英國政府甚深的阿姆斯壯主義教
派,則為了要與共濟會結盟,開始鏟除異已。阿哥頓為光明會起源點之一,當然會被拿來
作為首個祭旗的對象。」
我聽了大衛巴克利的話後,簡直是目瞪口呆,原來傳說中的光明會、共濟會、新世界秩序
、阿姆斯壯主義教派,全都真的存在,且影響英國政府如此深遠。就我過去在表網或暗網
所得到的資料來看,光明會與共濟會的不和,始於1796年,美國政府的大動作掃蕩共濟會
開始。
當時共濟會因勢力從歐洲延伸到美國,其影響力可以震動美國政府,以致於當時的美國總
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備感威脅,開始全力壓制共濟會。甚至他的兒子公開宣稱,
共濟會是威脅美國人與美國政府的邪惡勢力。但也由於共濟會勢力龐大,美國政府不敢公
開掃蕩,只能在暗地裡進行搜補行,而光明會的勢力也因此崛起。
共濟會眼看在美國的勢力衰退,於是要全力鞏固歐洲勢力,開始與歐洲各秘密組織結盟,
其中阿姆斯壯主義教派,就是結盟的對象之一。由於主力在美國的新世界秩序原本與光明
會關係良好,但因為共濟會結盟阿姆斯壯主義教派後,同時又與阿姆斯壯主義教派關係良
好的新世界秩序,自然疏遠了光明會。自此,光明會與共濟會,勢不兩立。
「基於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在光明會的十三血脈之一的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s)家族
居住在阿哥頓下,先滅掉這個小城是首要任務。」大衛巴克利繼續說:「不過當時軍情六
處為避免發生流血或暗殺事件,屆時如傳開,將影響英國在國際間的聲譽,因此選擇兵不
血刃的藍光計畫,也就是要透過一些人造異象,來進行全城居民的洗腦,讓他們一心一意
地效忠阿姆斯壯主義教派,乃至於共濟會,徹底瓦解光明會在此地的勢力。」
馬丁佛格斯聽到這裡,突然想到什麼似地,他邊開車,邊從車子前方的置物箱裡,拿出一
條墜子來:「羅斯柴爾德?我那位女性朋友的姓,就是羅斯柴爾德。她曾寄送給我一條
墜子,上面是一個金字塔,中間有個眼睛,也就是全視線的圖像。我當時怎麼沒有意會到
,那個全視線,就是光明會的標識呢?」
「這條墜子是光明會的信物。」大衛巴克利從馬丁佛格斯的手上,將墜子拿過來說:「可
能是她知道將有大難來臨,先將墜子寄送給你。」
我猜想,馬丁佛格斯的女性朋友,一定有對他心動,或是根本就愛上他了。否則,怎麼
會寄送給他一個代表家族標識,更有可能是傳家之寶的墜子。
「唉。」馬丁佛格斯嘆了口氣:「這都怪我當時沒有意會過來,她是在跟我求救,是我間
接害死了她。」
至此,我終於搞懂馬丁佛格斯來這裡的理由了,他除了想要瞭解小城消失的真相外,甚至
他想親手將這信物,交還到他女性朋友的手上。不過話說回來,馬丁佛格斯的車在濃霧中
,有越開越快的跡象。難道他認為,那名女性朋友已經死亡,他也想追隨她一起到亡靈的
世界?
這可不關我的事,我可不想還沒享受夠,就這麼早陪著他們到亡靈的世界啊。大衛巴克利
似乎也感到馬丁佛格斯的念頭,於是對他說:「你先別激動,你的女性朋友並沒有死亡,
只是不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中。」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07.1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484071610.A.62A.html
※ 編輯: shawnyhc01 (60.248.1.238), 01/11/2017 10:05:13
巴伐利亞王國,兩者是不同的,但卻有著競合關係
※ 編輯: shawnyhc01 (60.248.1.238), 01/11/2017 14:23:13
※ 編輯: shawnyhc01 (223.136.207.134), 01/11/2017 23:20:39
https://shawnyhc.blogspot.tw/2016/06/160.html
https://shawnyhc.blogspot.tw/2016/06/160_25.html
https://shawnyhc.blogspot.tw/2016/06/161.html
※ 編輯: shawnyhc01 (60.248.1.238), 01/12/2017 11:24:06
※ 編輯: shawnyhc01 (223.136.220.228), 01/13/2017 19:37: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