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
小編後知後覺,原以為藻礁連署只是第一階段,沒想到這已經是最後階段了!連署過了就是過了!最後的公投結果(同意或不同意)很難翻身了!
如果已經填了但做功課後開始有點後悔,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回收連署書!
以下網轉:
很多人私信或公開說自己沒了解意思就簽署藻礁連署書,那能不能反悔呢?是可以的。
首先先打去珍愛藻礁公投的工作小組
0975-118035、(03)283-0944
然後說你想撤銷連署,原因就按照誤簽署的說明就好
誤會公投意思就說誤會,因為人情壓力被迫簽署就說被迫簽署
接下來你要要求公投工作小組將你的連署書親自寄回或者讓他們以任何方式提供去此張連署張銷毀的證據。
記得聯絡的時候必須錄音。
如果被冷處理的話就可以依照你的情況引援法條
📕民法第92條第1項前段:「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
📙民法第88條第1項:「意思表示之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將其意思表示撤銷之。但以其錯誤或不知事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過失者為限。」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1條第3項:「個人資料蒐集之特定目的消失或期限屆滿時,應主動或依當事人之請求,刪除、停止處理或利用該個人資料。」
#很多人在辦公室在學校在家過年人家拿一疊叫你簽
#你就想不想就簽了
#這裡還有轉身機會!
如果填了卻不清楚哪裡不對的朋友,歡迎看看這篇哦。
引用自-翁達瑞
#不老實的藻礁公投主文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算偏左的永續經營環保派,所以也接到了藻礁公投連署書。與一般左膠不同的是,我會認真研究議題。有關這次的公投連署,我發現推動的單位很不老實,故事只講一半。
這次的公投主文只有二十八個字:「你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見附圖一)
公投主文後面,還有四十個字的詳細地點說明:「即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為何我說這個公投主文不老實呢?以下是我的理由:
一、連署單位的真正目標,其實是要停建這個天然氣接受站。如果公投主文把話講白,連署單位就要提出「替代方案」。可能的方案包括重啟核四、繼續燃煤發電污染、或忍受缺電之苦。在兩害取其輕的考量下,民眾不會支持停建這個天然氣接受站。
二 、連署單位把「蓋不蓋」的公投題目,包裝為「要蓋在哪裡」。更可惡的是,連署單位話只説一半。要把這個天然氣接收站遷離上述海域可以,但要遷到哪裡呢?公投主文沒把預定地點講清楚,民眾如何投票呢?就算我贊成遷離,但要遷到我家後院,我也不會同意啊!
三、連署單位很清楚,除了觀音溪與新屋溪之間,這個天然氣接收站無處可遷,因為發電廠就在岸邊。而且不管遷到哪裡都有環保的問題,何況還要架設內陸油氣管。因此,只要公投通過遷離,這個計劃必然夭折,到時重啟核四就可能成為替代方案(假設這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連署單位更不老實的地方,就是在保護藻礁與停建天然氣接收站之間,畫了一個等號。換言之,建了這個天然氣接收站,藻礁全毀;停建之後,藻礁全部保存。
很多不求甚解的民眾就這樣上當了。事實上,桃園的藻礁海岸線,全長達二十九公里。沒錯,一共二十九公里長:從竹圍漁港一直到永安漁港。(見附圖二)
我要說的是,這二十九公里的藻礁海岸,不可能完全沒有破壞。反過來說,執政的民進黨也不會愚蠢到推出一個建設,把二十九公里的藻礁海岸全部破壞。
所以真正的議題是:何種程度的破壞可以被接受?更精確的說,何種程度的開發可在環保與經濟之間,取得最適切的平衡?
我們就來看一下,大潭天然氣接收站的設置,究竟會破壞多長的藻礁海岸線。
如果只計算「新增」的破壞,答案是「零」公里。按照經濟部的規劃,運送天然氣的船隻會停泊在外海,卸貨則透過懸空架設的油管。新建工程不會破壞藻礁,對海流的影響相對有限。
這個天然氣接收站有沒有動到藻礁呢?答案是「有」,包括一條防波堤,還有一處填土的建地,海岸線總長度不會超過一公里。這兩處的藻礁破壞已經是「完成式」,而且都是馬政府時期的傑作。
雖然我屬偏左的永續經營環保派,對這樣的開發案,我並沒有太多意見。假設我有二十九個祖傳的龍銀,變賣一個讓家人的日子好過一點,我不會有太大的罪惡感。
最後,我要向寄公投連署書給我的朋友說抱歉。我不僅沒有參加連署,反而出面揭穿連署單位的不老實。這次公投連署背後有國民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這三個政黨的不老實,可謂不相上下。真正的元兇是誰,我也不知道。
美國海岸線長度 在 戰鬥公主小米拉Mir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到海裡發現被亂丟環保吸管的新聞
這是件讓人難過的事,顯示了人們的素質還有待提升
但卻有一群心態奇怪的傢伙似乎見獵心喜
咬著這則新聞大肆批評限塑很蠢
哈囉?減少塑膠的量跟亂丟垃圾的衝突點在哪請問?
你是受了甚麼「如果不使用塑膠就會無法控制自己亂丟垃圾」的詛咒嗎
--------
【環境資訊中心】
塑膠並沒有被妖魔化,因為他真的是個妖魔:
1.從1950年代以來,人類已製造83億公噸的塑膠。一年生產的塑膠重量相當於全人類的體重總和。
2.人類所製造的塑膠,除了少數被焚化燒掉外,至今都依舊以某種形狀存在著。
3.91%的塑膠未進入回收系統。絕大部分的塑膠無法分解,將繼續存在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以上。
4.美國每天使用5億隻吸管,這數量足可圍繞地球兩圈。
5.全世界每分鐘發送出將近200萬個一次性塑膠袋。
6.美國每年使用1000億個塑膠袋,將它們綁在一起的長度,足可環繞赤道773圈。
7.全世界每分鐘售出100萬個塑膠瓶,總計到2021年,全世界將售出5000億個。但回收量不到一半。
8.每年有800萬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這些塑膠足以覆蓋全世界的每一吋海岸線,每一吋堆的量都還能再裝成滿滿的五個垃圾袋,然後每年繼續累加。
9.海洋裡的微塑膠數量,比銀河系裡的星星還要多。
10.再不減少塑膠生產量,到2050年,塑膠垃圾量將大於全球魚類總重量。
-----
塑膠的回收困難除了有許多人貪圖方便喜歡亂丟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困境
例如清潔問題,許多人丟回收前並不會特地把回收物清洗乾淨,但要處理回收的塑膠(紙也是)不能有油汙或黏答答的,不然會讓機器受損,造成回收成本的提高,許多回收中心會把髒的回收品直接丟棄焚燒或掩埋,根本不會讓它們進入回收系統
另外就是塑膠的種類其實很多,而且各有不太一樣的處理方式,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回收站會接收寶特瓶,但是卻拒收塑膠積木玩具,然而在民眾的眼裡塑膠就是塑膠,通通丟一起就對了,這也使回收系統的分類困難,最後還是通通焚燒掉省事
在回收效率低下的情況下,塑膠卻繼續源源不絕的被製造、使用、再丟棄,面對這種情況,減少塑膠的生產與使用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
【米拉碎碎念】
亂丟垃圾固然可惡,應該撻伐以及自我警惕
但減少生活中的塑膠使用以及一次性的浪費是同時也可以辦到的,這兩件事一點也不衝突
請某些不成熟的人類
不要利用別人亂丟垃圾的錯誤來合理化或減輕自己無法放棄塑膠生活的罪惡感
很難看
--------
正視海廢問題 世界地球日發布「塑膠污染十大真相」
https://e-info.org.tw/node/210650
不懂塑膠的種類嗎?跟著塑膠編碼大師來解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scIFxx1nI
只有 1 %的塑膠有被好好回收 ?! 【2分鐘who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Noqo12I4qE
失控的塑膠生活 - 關於塑膠,你不知道的數字
http://www.greenpeace.org/…/stories/oceans/2017/07/plastic…/
美國海岸線長度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窩窩日報 台灣|夏季踏浪,請正視海廢問題「塑膠污染十大真相」
點評:勿以善小而不為,影響身邊多一位朋友關注,就是多一份力量!
新聞來源:http://e-info.org.tw/node/210650
塑膠污染正在扼殺我們的星球、侵害我們的海洋,世界地球日今年鎖定「終結塑膠污染」為行動目標,呼籲正視以下十大真相,號召周遭的親友、同事和社區採取行動,響應世界地球日終結塑膠污染的目標。
/////// 十大真相 /////////
① 從1950年代以來,人類已製造83億公噸的塑膠。一年生產的塑膠重量相當於全人類的體重總和。
② 人類所製造的塑膠,除了少數被焚化燒掉外,至今都依舊以某種形狀存在著。
③ 91%的塑膠未進入回收系統。絕大部分的塑膠無法分解,將繼續存在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以上。
④ 美國每天使用5億隻吸管,這數量足可圍繞地球兩圈。
⑤ 全世界每分鐘發送出將近200萬個一次性塑膠袋。
⑥ 美國每年使用1000億個塑膠袋,將它們綁在一起的長度,足可環繞赤道773圈。
⑦ 全世界每分鐘售出100萬個塑膠瓶,總計到2021年,全世界將售出5000億個。但回收量不到一半。
⑧ 每年有800萬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這些塑膠足以覆蓋全世界的每一吋海岸線,每一吋堆的量都還能再裝成滿滿的五個垃圾袋,然後每年繼續累加。
⑨ 海洋裡的微塑膠數量,比銀河系裡的星星還要多。
⑩ 再不減少塑膠生產量,到2050年,塑膠垃圾量將大於全球魚類總重量。
------
即日起只要捐款一千元給「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TEIA)」的「守護海洋海岸行動計畫」,即能獲得有機棉T-shirt一件,查閱計畫詳情並給予支持吧:http://pcse.pw/7BN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