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專訪
「說起來,我是在去年生日那天,被確診為乳癌的。」——自稱沒有醬油、珍奶就會活不下去的她如是說。
她是利年,荷爾蒙型乳癌。
在眾多的抗癌故事中,不乏許多人是在生日那天確診,收到一份好驚嚇的「禮物」;但利年的第二份驚嚇,來自確診時,她已嫁到語言完全不通的義大利。
罹癌已經夠讓人緊張焦慮了,更何況完全人生地不熟?
當初是她的老公先發現的,在老公的陪同下,他們到診所做了檢查。
雖然很不幸被確診罹癌,但卻因此幸運地遇到抗癌路上最重要的貴人——『阿公醫生』,這是利年為這位醫生取的綽號。
阿公醫生是一位非常有經驗、體貼病人的好醫生——能這樣同理病人,或許是因為阿公醫生也有位曾罹患過乳癌的妹妹。
「還記得那天阿公醫生檢查完,看了我的報告表情好嚴肅,他講了一堆我完全聽不懂的義大利文——然後我先生就哭了。」
在利年知道自己罹癌後,她也每天都哭。
她深深記得,第一次崩潰,是在自己家裡的餐桌上。
對於患者來說,化療的副作用經常會噁心想吐,因此對食物會變得很挑惕——當時她非常想念自己家鄉的美食,像是在台灣最常見的鹹酥雞或肉燥飯。
當老公端出那盤水煮的燙青菜時,她再也忍不住的崩潰大哭,想著「我到底為什麼要留在義大利?」
另外一次崩潰,是在醫院的放射治療室。
那天做放療,不知為何利年被一個人留在放療室裡10多分鐘。不管是事前難以消化的治療指示、還是醫護人員隨便的態度、語言的隔閡,都讓利年感受到焦慮。
縱然在義大利的健保制度下,乳癌所有的治療都是免費的:包含所有手術甚至是後續的重建追蹤——但身在語言不通的異國,治得了生理的病、卻顧不了心裡的慌。
回首這條路,利年覺得自己好冤枉——明明自己不常外食、少吃甜食,又有固定運動的習慣,卻還是中了乳癌。
雖然探究原因很徒勞,但也讓她開始反省到底為什麼台灣相比義大利,有更多的年輕乳癌患者?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環境中有過多的塑膠廢物,導致環境惡化呢?
『如果我就這樣死掉了,那這些多餘的衣服、鞋子、包包、化妝品等等,不都是自己無形中製造出來的垃圾嗎?』
因為這場病,利年和她先生,一起成為了「零垃圾」的實踐者。
「其實零垃圾的生活,也就是簡化你以為你需要的東西。會發現,你真的需要的東西其實沒有很多。」學會了減少物質,簡化生活,讓利年更認真體會到底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罹癌之後,才終於發現那些曾理所當然享受的,其實都得來不易。
現在利年的願望很簡單,就是:
「好好吃東西,好好運動,好好生活。」
寫到這兒,小編才想到,
「可惡,忘了問她最推薦台灣哪家飲料店的珍奶了!」
#以下開放推薦珍奶和台灣美食
#歪樓了歪樓了
轉載 我們都有病
訪談 米娜哈哈記事本
文字 楊筑鈞 / 癌友有嘻哈 HiphopAni
#我有病我驕傲
#我沒病挺有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60的網紅小紀老師的幸福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令人稱奇的心臟精力劑~輔酶Q10 它是被世界各國使用的一種心臟醫藥,而且就算你的醫生不知道它,你也可以很容易買到;它可能救你一命。 義大利有幾個醫療中心,在2500名病人身上實驗Q10對心臟的幫助,在每天服用100mg的Q10後,80%的病人病情改善了。康乃狄格大學醫學院的辛那屈醫生,對好幾千名心...
義大乳癌醫生 在 癌友有嘻哈 謝采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病專訪
「說起來,我是在去年生日那天,被確診為乳癌的。」——自稱沒有醬油、珍奶就會活不下去的她如是說。
她是利年,荷爾蒙型乳癌。
在眾多的抗癌故事中,不乏許多人是在生日那天確診,收到一份好驚嚇的「禮物」;但利年的第二份驚嚇,來自確診時,她已嫁到語言完全不通的義大利。
罹癌已經夠讓人緊張焦慮了,更何況完全人生地不熟?
當初是她的老公先發現的,在老公的陪同下,他們到診所做了檢查。
雖然很不幸被確診罹癌,但卻因此幸運地遇到抗癌路上最重要的貴人——『阿公醫生』,這是利年為這位醫生取的綽號。
阿公醫生是一位非常有經驗、體貼病人的好醫生——能這樣同理病人,或許是因為阿公醫生也有位曾罹患過乳癌的妹妹。
「還記得那天阿公醫生檢查完,看了我的報告表情好嚴肅,他講了一堆我完全聽不懂的義大利文——然後我先生就哭了。」
在利年知道自己罹癌後,她也每天都哭。
她深深記得,第一次崩潰,是在自己家裡的餐桌上。
對於患者來說,化療的副作用經常會噁心想吐,因此對食物會變得很挑惕——當時她非常想念自己家鄉的美食,像是在台灣最常見的鹹酥雞或肉燥飯。
當老公端出那盤水煮的燙青菜時,她再也忍不住的崩潰大哭,想著「我到底為什麼要留在義大利?」
另外一次崩潰,是在醫院的放射治療室。
那天做放療,不知為何利年被一個人留在放療室裡10多分鐘。不管是事前難以消化的治療指示、還是醫護人員隨便的態度、語言的隔閡,都讓利年感受到焦慮。
縱然在義大利的健保制度下,乳癌所有的治療都是免費的:包含所有手術甚至是後續的重建追蹤——但身在語言不通的異國,治得了生理的病、卻顧不了心裡的慌。
回首這條路,利年覺得自己好冤枉——明明自己不常外食、少吃甜食,又有固定運動的習慣,卻還是中了乳癌。
雖然探究原因很徒勞,但也讓她開始反省到底為什麼台灣相比義大利,有更多的年輕乳癌患者?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環境中有過多的塑膠廢物,導致環境惡化呢?
『如果我就這樣死掉了,那這些多餘的衣服、鞋子、包包、化妝品等等,不都是自己無形中製造出來的垃圾嗎?』
因為這場病,利年和她先生,一起成為了「零垃圾」的實踐者。
「其實零垃圾的生活,也就是簡化你以為你需要的東西。會發現,你真的需要的東西其實沒有很多。」學會了減少物質,簡化生活,讓利年更認真體會到底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罹癌之後,才終於發現那些曾理所當然享受的,其實都得來不易。
現在利年的願望很簡單,就是:
「好好吃東西,好好運動,好好生活。」
寫到這兒,小編才想到,
「可惡,忘了問她最推薦台灣哪家飲料店的珍奶了!」
#以下開放推薦珍奶和台灣美食
#歪樓了歪樓了
轉載 我們都有病
訪談 米娜哈哈記事本
文字 楊筑鈞 / 癌友有嘻哈 HiphopAni
#我有病我驕傲
#我沒病挺有病
義大乳癌醫生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16.02.17 醫學 ※
癌症治療新突破:基因改造的記憶 T 細胞讓人終身免癌症
科學家表示,新發現的「活藥品」,可能成為避免癌症復發的持久性新療法。
癌症專家表示,應該只要再花幾年的時間,醫生就能夠使用免疫細胞療法作為癌症的第一線治療方法,與現有的手術切除法、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等量齊觀。免疫細胞作為一種活生生的藥品,不但可用來治療疾病本身,還可存活於血液之中,繼續阻止癌症復發。
在英國,癌症治療成功的病人有兩百多萬人,但是某些癌症的復發機率很高,例如四分之一左右的乳癌病患在術後的十年內會再復發。罹患攝護腺腫瘤的男性,即使治癒,仍有 20-40% 的復發率。
科學家在一項深具轉捩點意義的研究中發現,有一些經過基因改良、有能力殺死癌症的細胞,在血液中存活的時間,可以長達 14 年之久。
他們相信,此項發現代表著,未來利用改造細胞的方式,讓人體免疫機制擁有抗癌的能力,就能夠保護人體,一輩子都不會得到癌症。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基因改造(genetically modified, GM)的免疫「記憶」細胞,帶著攻擊腫瘤與感染的藍圖,能夠在血液裡存活 14 年之久。
領導本研究的血液專家波妮妮(Chiara Bonini),是義大利米蘭維他沙魯特聖拉斐大學(Vita-Salute San Raffaele University)的教授,她表示,此項重大突破,可能導向終生癌症免復發的免疫能力。
她說:「T 細胞是一種活生生的藥物,尤為獨特之處是它可以在我們的身體裡面存在一輩子。就好比小時候我們接種某類疫苗,就可以一輩子免於某種疾病。想像我們把它運用在癌症免疫療法,假如我但可以創造出記得癌症的 T 細胞,那麼只要癌症復發,它就有準備,可以消滅它。」
波妮妮教授告訴華府的美國科學促進會,下一步就是對病人的細胞進行基因改造工程,以幫病人防衛特定的癌症,再把這些防癌的指令儲存在記憶細胞中。
波妮妮教授跟她的同事目前正在發展出新品種的免疫細胞,利用基因改造的感受器分子,稱之為抗原接受體(antigen receptors)的分子,追蹤、消滅多種癌症,包括難以治療的骨癌以及腎臟癌。
「T 細胞碰到抗原,開始起動時,它會殺死病原,但也會成為記憶細胞而存活下來。這些記憶 T 細胞將會在有機體生活的一生之中繼續存在,所以當你遇到某些病原——例如某種特定的感冒病毒在十年後回來——你的記憶 T 細胞就會記得它,並且很快殺死它,你甚至不知道你已經感染了這種病毒。」
某些癌症的復發機率非常高,例如白血病、淋巴瘤,而免疫療法對於這類的癌症可望帶來一線𥌓光。曼徹斯特大學的免疫學教授大衛斯(Daniel Davis),並未參與義大利的研究,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的進展。他說:「免疫療法很可能會對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進步,而本研究顯示哪一類的 T 細胞可以經過改良,給人體帶來長期的保護效果。這個研究領域十分熱門,這是毫無疑問的。由於我們對於 T 細胞的徹底了解,給醫學界很大的幫助,使得治療癌症有了重大的突破。」
倫敦癌症研究所的治療長喬普拉(Rajesh Chopra)表示,此一新發現確實很重要,但是 T 細胞療法仍然非常昂貴。他表示:「這個研究表示,如果你能夠孤立這些記憶細胞,對它們進行基因改良,讓它們可以尋找特定的癌症細胞加以攻擊,還讓它們保持活躍,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假如你的腫瘤復生,你還是擁有可以攻擊它們的記憶細胞。」
在波妮妮教授發表此一新研究成果的同時,美國的科學家也說他們研發的白血症新療法,對於只剩下幾個月壽命的末期病人,具有 92% 的治癒率,「前所未見」。美國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各種血癌的 T 細胞療法的初期臨床實驗中,獲致了相當驚人的結果。
西雅圖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的瑞德爾(Stanley Riddlell)表示,平衡各種不同的免疫細胞,使它們配備可以感應癌症的的分子,已經救了許多重症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他的團隊治療了 26 位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的末期病人,只剩下二到五個月壽命的患者。經過 18 個月後,其中 24 位患者的癌症完全緩解。然而,有好幾個病人發展出嚴重的副作用。兩位病人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活躍而死亡;七位病人因為血壓過低而進入加護病房;十三位病人的神經受損。
瑞德爾教授表示:「這些病人是使用其他療法都失效的末期患者。這是醫學界前所未見,在末期的患者之間能夠得到此類的結果,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
http://www.thetimes.co.uk/tto/science/article4691526.ece
義大乳癌醫生 在 小紀老師的幸福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令人稱奇的心臟精力劑~輔酶Q10
它是被世界各國使用的一種心臟醫藥,而且就算你的醫生不知道它,你也可以很容易買到;它可能救你一命。
義大利有幾個醫療中心,在2500名病人身上實驗Q10對心臟的幫助,在每天服用100mg的Q10後,80%的病人病情改善了。康乃狄格大學醫學院的辛那屈醫生,對好幾千名心臟病人施用Q10,有超過70%的病人獲得改善。
丹麥的洛克伍德醫生,在1991-1993年,用Q10協助治療乳癌的患者。在1993年10月增加Q10的每日使用劑量從90 mg到390 mg,到了同年12月發現病患乳房腫瘤1.5-2公分消失不見了。1994年4月一位乳癌轉移到肝癌的患者,在每日服用390 mg及補充品食療法和30 mg的tamoxifen, 到1995年4月發現肝臟的癌細胞完全不見。
摘錄自神奇的自然藥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xbYbxF9j1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