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緣情勢影響美股拉回後今天亞股表現也不佳
台股下跌23點收10874點量能1146億
明天台指期稱高檔結算今天行情壓縮
郭台銘先生宣布不參選總統拖累鴻海集團下跌
相較於陸股港股重挫之下台股仍顯得抗跌
本波都偏多看避開一路軋空到結算
昨天提醒差不多壓力在11000點附近
如果接近就要保守不追價
因為進入11000點以上套牢區且KD指標也在高檔
美中貿易談判利多充分反應,而且也還沒開始談
不如利用本波拉高減碼持股汰弱留強
明天結算從選擇權來看落在10800~11000點之間
本周關注聯準會利率決策可能降息1碼
如果不如預期就堤防有賣壓
籌碼外資現貨連九買,期指多單如維持5萬口以上仍偏多
是為了台指期拉高結算,買盤是否持續有待觀察
技術面9/5大量長紅低點10714點沒破前仍是偏多格局
預估進入震盪套牢區,11000點以上有壓力
期指部分今天開高後稍微壓回但維持強勢
高低點價差僅52點,結算前壓縮行情
指標來看開高沒有訊號不追高
9點5分後籌碼翻空先殺一小段
9點10分後多空線翻綠領先提醒會員放空
緩跌到10863附近出現低檔乖離回補
只能賺個10幾點或是個位數就先收工
今天行情壓縮有賺就好
簡訊會員也小賺7點,連續兩天獲利
個股部分今天市場資金在記憶體、被動元件與PCB
被動元件族群月營收緩步回溫
MLCC價格的跌幅逐漸收斂
對修正一大段的被動元件族群反而有買盤進駐
昨天提醒我們布局的【奇力新】在80元以下
今天上漲2%慢慢脫離我們的成本
PCB族群先前推薦的【華通】與【耀華】法人再度進場
股價逼近近期高點不用再去追價
近期反而可以留意補漲的【南電】與【景碩】
兩檔位階都比較低,剛有法人進場也延續漲勢
【光罩】大股東加碼自家持股
下半年營運看法,取得訂單數量持續拉高
上周五創高拉回後今天穩健上漲2%
散熱族群全面拉回再8月底已經提醒大家要避開
奇鋐、超眾、力致、健策成為今天電子股重災區
外資買53億,投信買1億,自營商賣15億
外資-5040口,投信-2口,自營商+418口
耀華 電子 鴻海 在 期股不倒翁 翁士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股昨天維持預期強勢收高大漲沒有殺尾盤
中美貿易戰降溫台股也順利上漲攻上月線
這些都是在上周的解盤都先預期到了
習近平致力開放中國經濟貿易受激勵美股開高走高
亞股股市昨天盤中都已經先反應而拉抬
今天就比較漲跌互見日韓跌但陸港股漲
台股因為台積電,鴻海公布營收不錯
帶動電子權值股終場上漲46點站上月線
還是符合清明變盤向上預期
三個交易日因為貿易戰降溫也漲了151點
目前仍是日KD黃金交叉也站回月線
盤中受到11000點以上壓力小拉回但仍強勢
台股目前進入10750~11000的區間整理
上方壓力在11000點以上套牢賣壓有待消化
但下方半年線支撐仍強勁不易跌破
市場普遍認為11000點是壓力不易過
但只要外資內資同向偏多就有機會去挑戰
外資今天還小賣超8億比較保守
那指數就是橫盤整理機率高
期指部分今天周選結算波動很小
算是可以休息觀望的一天
如預期結算在10950~11000點結算
指標來看開盤10968附近買訊進場
一路拉高到最高11007點多方減弱
跌破10985多空線翻綠出場
後面幾乎就是20點上下震盪沒有行情了
個股部分昨天風力發電概念股轉弱
今天換成挖礦顯示卡族群拉回
像是撼訊,青雲,麗台
五月報稅旺季到許多市場大戶逢高調節
漲多的個股適合逢高調節
持續推薦紡織高價股儒鴻,聚陽維持強勢
PCB個股耀華持續打底等待轉強
外資賣8億,投信買0.8億,自營商買15億
外資-1347口,投信+839口,自營商+2529口
耀華 電子 鴻海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 醫電高峰論壇,引領產業打入全球供應鏈
作者 TechNews |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3 日
新聞稿
在經濟部工業局大力支持下,「2015 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3 日盛大登場,邀請英國家庭遠距照護大廠 Tunstall 的澳洲首席顧問 Lyn Davies,分析亞太地區醫療器材如何從在地化到國際化;瑞典 Elekta 集團研發副總 Maarten Buijs 針對癌症看護服務和治療腦部障礙,分析亞太精準醫療趨勢與市場商機。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表示,未來若能善用台灣產業特色,快速將先進設計變成產品並推向國際市場,希望醫療保健器材在 2020 年產值可上看 2,000 億元。
3 日與會廠商包含國際領導廠商如醫藥及保健用品大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手術器材廠 Ethicon、荷蘭 IMDI(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 Initiative),國內醫電廠商如廣達、泰博、雃博、大瓏、永齡等,共同研商全球醫電產業發展的趨勢與策略方向,並創造台灣與全球商機媒合與交流的機會!
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指出,根據國際商業觀察公司(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BMI)統計,2014 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約為 3,403 億美元,預估 2017 年將可成長至 4,053 億美元。由於醫材為我國生技產業最大的次領域,近年即使全球經濟不景氣,仍繳出亮麗成績單,根據 2015 生技產業白皮書統計,2014 年我國醫療保健器材產業營業額達到新台幣 1,232 億元,年增 6%,佔生技產業營業額的 42.7%。今年聚焦在「串聯台灣醫材產業的產品發展價值鏈,由區域市場走向全球」,在整合醫療相關資源,協助廠商拓展國際市場下,用台灣的特色快速將先進設計變成產品,並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希望在 2020 年產值上看 2,000 億元。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指出,未來 10 年的醫電商機,將與高齡化議題及個人化醫療息息相關,尤其在智慧醫療、穿戴式裝置將是另一波的產業新動力;台灣醫電已累積多年的跨領域整合能量,及 ICT 產業的製造經驗與技術,並成功地為台廠開啟高階醫療電子器材新市場,包括華碩、佳世達、鴻海、廣達等業者,都積極投入高階穿戴式照護裝置,並積極打入全球市場。目前全球供應鏈已往東亞地區移動,未來若能善用當前的資通訊軟硬體技術,聚焦在地化市場,並與國際大廠策略合作,才能打造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
「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已連續舉辦 8 年,年年都創造出許多商機與合作機會,如:2012 年基因泰克(Genentech)與國內廠商簽訂技轉合作協議,創造超過百萬美元訂單;2013 年協助台廠與飛利浦、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等國際大廠達成合作共識。除協助業者提供國際大廠優質產品與服務,打入世界大廠供應鏈外,也扮演橋樑的角色,促成國際大廠跟國廠媒合商機,協助通路商與研發者進行策略聯盟,取得技術規格上的優先權與資格,共同布建通路市場。4 日登場的媒合會,包括荷蘭首度組成代表團參加 MEDiT 也會參加,期待藉由此平台,引領台灣業者創雙贏、奪商機。
資料來源:http://technews.tw/2015/11/03/medit-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