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2021最顯老的一句話。
「我打完AZ,但是都沒有任何不舒服。」(暗喻:AZ疫苗認證的老人)
我覺得背部中箭......
\
我是七月中臨時接到電話,當天龔少不在家,我叫了計程車就衝去打疫苗的,雙圓被洗腦一聽到我要去打AZ就緊張的不得了,叫我不要去,要打默德納才能去。
像我這種「種田身材、黛玉體質的人」,住院還被通報疾病管制局兩次的人,有排到疫苗打就不錯了,所以登記的時候根本沒有選疫苗,也早有打AZ的準備,也很擔心自己可能AZ副作用很大。
但,還是不顧兩個小孩吱吱聒聒的阻止,叫他們兩個自己顧家一下,媽媽很快就回來,揮揮衣袖不留下一片雲彩。
到院後,登記、看診、接種的過程很快,護士說休息15分鐘之後再離開,然後我就在候診處開始刷手機看小說,突然覺得有點嘔心感,一瞬間頭暈,膝蓋骨有抽痛一下,15分鐘後沒事我就坐計程車離開了,接著帶雙圓去看牙醫,由於當時太臨時打疫苗,再加上MC來,我爸叫我打完要多喝水,補充維他命C,我通通都沒有,也沒多喝水(不想一直上洗手間)
當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覺得很奇怪,怎麼都沒有感覺,我還問龔少說:「我怎麼都沒事?!」
聽說打完10小時之後才會開始,然後我就開始無病呻吟,作態跟龔少撒嬌說:「哀啊~我可能快要發燒了~可能快要痛了....」
龔少聽的都翻白眼,他說:「你是老人體質....」
隔天我還打電話給我阿嬤請教,問她說:「打AZ什麼時候才不舒服的?」
她說是隔天兩天都有點夯夯的感覺,要發燒的酸痛感....
於是當天晚上我又開始等....................
因為我不相信我不會沒事啊!!!!!!
隔天我弟妹還特別打電話給我,問我身體怎樣?
在媽媽社團看到副作用好像很嚴重,什麼有舉不起來,比生小孩還痛....之類的,問我說怎麼都沒有聽到我在說。
我說:「因為我完全沒事,所以我不知道要說什麼,那支針一點都不痛,比起HPV疫苗跟消炎針一點都不算什麼,說這個的人是不是沒有住過院打過消炎針....敗血症比這更痛......」,更別提說比生小孩還痛了,自然產壓肚子簡直就是在鬼門關前走一趟啊!!!!
弟妹說:「這有什麼好驕傲的嗎?...........」
我說:「身經百戰啊..........」
然後,直到這幾天,身邊親友人陸續接種,刷FB我才知道原來真的會很痛的樣子。
什麼發高燒、痛到肋骨斷了、手抬不起來、打針的地方腫起來....等等形容都有~
這兩天我妹也打了,發燒躺了兩天,打針的地方也腫起來一片。
我妹婿今天也打AZ。
我們夫妻就開始拿出柯南的推理精神,因為我吃精神科的藥,副作用反應超敏感的,怎麼會打AZ沒事?!
龔少說:「會不會這疫苗在你身上完全沒有起到作用.........」
我說:「不會吧......」
龔少說:「你當初打A肝還不是得A肝,沒有抗體。」
我說:「我現在有抗體啦!」
龔少說:「哪邊有?」
我攤開雙手,翻了個白眼。
龔少說:「喔....因為你得過.........」
(小知識:A肝痊癒之後,沒有傳染力,而且人體會產生抗體。)
我又猜:「難道真的是因為我身經百戰?」,接著又道:「會不會是我第二劑反應比較大?」
反正就是亂猜一堆..........怎麼有副作用也煩惱,沒副作用也煩惱啊.....
這邊有跟我一樣打完後,完全沒事的同學嗎?
求盟友。
龔少排到下星期打AZ,希望一切順利。
我們打完兩劑後,還要去申請英文版施打疫苗證明書,不過也不需要這麼快申請,到時候看情況再說,短時間內也不會出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VzF8Iw_aPVo 30歲關節開始退化!醫師教你這樣吃 保護膝關節!「膝蓋卡卡」已經不是老人家的疾病,只要使用不當,一直給膝蓋壓力,就有可能把關節中的軟骨磨損掉,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到底魚麟有什麼作用呢?可能也有關節需要的東西 ,帶你來了解 播出...
老人 膝蓋 腫 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期間更要跟著節氣來養生 養身
不要被疫情的低氣壓嚇怕自己
用滿滿的 意念 行動 積極迎面而上
照顧好自己及家人就是最好的防疫
有任何需要歡迎來訊諮詢
我永遠跟大家在一起.......
小滿節氣養生重點在於「防熱防濕」
小滿的「滿」,一則有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籽粒飽滿之意;二則有雨水充沛盈滿之意。小滿過後,天氣逐漸炎熱,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登場。
而值此同時,大自然中的陽氣已經相當充實,也處於一個「小滿」的狀態。暑氣與濕氣聯手來襲,容易引發四肢沉重、疲勞、失眠、食欲下降、噁心、頭暈等症狀。
而天氣悶熱潮濕,舉凡:風濕病、腳氣、濕疹、痤瘡、婦科炎症、水腫、肥胖等病症也都伴隨而至。隨著氣溫的升高,這個時候也很容易出現疲勞現象,若熬夜會讓人產生內熱,內熱和外熱相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潰瘍、牙痛等上火的症狀。進入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用冷飲消暑降溫。容易導致寒邪入內,引發腹痛、腹瀉等病症,特別是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內經》:「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中醫認為,像四肢沈重、容易疲勞、失眠、食慾下降、噁心、頭暈等問題都跟體內濕氣淤堵有關,屬於脾失健運,需要在濕氣剛開始時消滅掉。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
除此之外,小滿時節氣溫升高、天氣越變越熱,這時候除了熱之外還有「濕」,濕是指外界環境濕度大。同氣溫一樣,濕度也是影響人體舒適感的重要因素,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容易阻遏氣機,影響體內氣的運行,所以小滿節氣養生宜清熱利濕。但是高溫時,大部分人主要以寒涼飲食,但此時身體裡的陽氣容易受損,讓體內濕氣會增加。
因此小滿養生的重點,就是要滋養脾胃、祛濕除熱,保持水分和良好的代謝。
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做:
多喝溫開水:溫開水可促進新陳代謝,排出內熱,不可用含糖飲料代替。
多吃新鮮蔬果:當季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都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還可補充人體日常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適當飲茶:排濕茶、茅根茶、菊花茶、苦丁茶、決明子茶、大麥茶、酸梅湯、綠豆湯等或其他涼茶。
在食物方面,想要吃出「健脾祛濕、清心祛暑」的效果,就需要我們「吃苦嘗鮮」了!也就是在日常飲食當中,可以適量補充屬性「甘涼」或「甘寒」的食物。
所謂的「吃苦」,是指多吃帶有苦味的蔬菜,因為它們通常屬性「甘涼」或「甘寒」,例如:苦瓜、苦菜、筍、蕪菁(大頭菜)等等。而所謂的「嘗鮮」,則是要吃當令時鮮,例如黃瓜、櫻桃等,能有效補充維生素、水份和微量元素。
‧小滿時節宜吃:赤小豆、薏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蕃茄、瓜類、山藥、鯽魚、鴨肉等。
‧小滿時節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小滿節氣日常保健——揉按足三里穴
生活起居方面,仍建議大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規律,晚睡早起,適度增加午睡時間。此外,不宜從事劇烈運動,以避免大汗淋漓,既損陰也傷陽。
由於天氣炎熱、情緒波動強烈,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平心靜氣」才是養心上策。日常保健方面,可以經常揉按足三里穴——採坐姿,膝屈曲,手掌心貼於膝蓋骨上,四指自然垂放,此時無名指尖觸碰到的位置即為足三里穴。
請以拇指著力於此穴位上揉按,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深層,產生酸、麻、脹、痛等感覺,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經常揉按此穴位,能幫助調節免疫、增強抵抗力。
小滿優料理!
材 料:豆腐1盒、秋葵數根、柴魚片適量、紅藜麥1小匙
調味料:和風胡麻醬1大匙
作法
1. 紅藜麥預先蒸熟。
2. 秋葵汆燙熟,過冰水後切成薄片。
3. 豆腐切成小粒方塊,和作法2的秋葵拌在一起,盛盤。
4. 淋上和風胡麻醬,灑上紅藜麥,並放上柴魚片即完成。
秋葵性寒、味苦,有補腎壯陽、清熱利濕的功效;豆腐性涼、可益氣中和、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加入紅藜麥、柴魚後,更增添營養與風味。這道料理利用涼拌的烹調方式,在夏天吃最是爽口開胃。
#防疫 #養生 #養身 #健康 #煲湯 #營養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
老人 膝蓋 腫 痛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期間更要跟著節氣來養生 養身
不要被疫情的低氣壓嚇怕自己
用滿滿的 意念 行動 積極迎面而上
照顧好自己及家人就是最好的防疫
有任何需要歡迎來訊諮詢
我永遠跟大家在一起.......
小滿節氣養生重點在於「防熱防濕」
小滿的「滿」,一則有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籽粒飽滿之意;二則有雨水充沛盈滿之意。小滿過後,天氣逐漸炎熱,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登場。
而值此同時,大自然中的陽氣已經相當充實,也處於一個「小滿」的狀態。暑氣與濕氣聯手來襲,容易引發四肢沉重、疲勞、失眠、食欲下降、噁心、頭暈等症狀。
而天氣悶熱潮濕,舉凡:風濕病、腳氣、濕疹、痤瘡、婦科炎症、水腫、肥胖等病症也都伴隨而至。隨著氣溫的升高,這個時候也很容易出現疲勞現象,若熬夜會讓人產生內熱,內熱和外熱相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潰瘍、牙痛等上火的症狀。進入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用冷飲消暑降溫。容易導致寒邪入內,引發腹痛、腹瀉等病症,特別是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內經》:「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中醫認為,像四肢沈重、容易疲勞、失眠、食慾下降、噁心、頭暈等問題都跟體內濕氣淤堵有關,屬於脾失健運,需要在濕氣剛開始時消滅掉。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
除此之外,小滿時節氣溫升高、天氣越變越熱,這時候除了熱之外還有「濕」,濕是指外界環境濕度大。同氣溫一樣,濕度也是影響人體舒適感的重要因素,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容易阻遏氣機,影響體內氣的運行,所以小滿節氣養生宜清熱利濕。但是高溫時,大部分人主要以寒涼飲食,但此時身體裡的陽氣容易受損,讓體內濕氣會增加。
因此小滿養生的重點,就是要滋養脾胃、祛濕除熱,保持水分和良好的代謝。
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做:
多喝溫開水:溫開水可促進新陳代謝,排出內熱,不可用含糖飲料代替。
多吃新鮮蔬果:當季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都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還可補充人體日常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適當飲茶:排濕茶、茅根茶、菊花茶、苦丁茶、決明子茶、大麥茶、酸梅湯、綠豆湯等或其他涼茶。
在食物方面,想要吃出「健脾祛濕、清心祛暑」的效果,就需要我們「吃苦嘗鮮」了!也就是在日常飲食當中,可以適量補充屬性「甘涼」或「甘寒」的食物。
所謂的「吃苦」,是指多吃帶有苦味的蔬菜,因為它們通常屬性「甘涼」或「甘寒」,例如:苦瓜、苦菜、筍、蕪菁(大頭菜)等等。而所謂的「嘗鮮」,則是要吃當令時鮮,例如黃瓜、櫻桃等,能有效補充維生素、水份和微量元素。
‧小滿時節宜吃:赤小豆、薏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蕃茄、瓜類、山藥、鯽魚、鴨肉等。
‧小滿時節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小滿節氣日常保健——揉按足三里穴
生活起居方面,仍建議大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規律,晚睡早起,適度增加午睡時間。此外,不宜從事劇烈運動,以避免大汗淋漓,既損陰也傷陽。
由於天氣炎熱、情緒波動強烈,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平心靜氣」才是養心上策。日常保健方面,可以經常揉按足三里穴——採坐姿,膝屈曲,手掌心貼於膝蓋骨上,四指自然垂放,此時無名指尖觸碰到的位置即為足三里穴。
請以拇指著力於此穴位上揉按,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深層,產生酸、麻、脹、痛等感覺,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經常揉按此穴位,能幫助調節免疫、增強抵抗力。
小滿優料理!
材 料:豆腐1盒、秋葵數根、柴魚片適量、紅藜麥1小匙
調味料:和風胡麻醬1大匙
作法
1. 紅藜麥預先蒸熟。
2. 秋葵汆燙熟,過冰水後切成薄片。
3. 豆腐切成小粒方塊,和作法2的秋葵拌在一起,盛盤。
4. 淋上和風胡麻醬,灑上紅藜麥,並放上柴魚片即完成。
秋葵性寒、味苦,有補腎壯陽、清熱利濕的功效;豆腐性涼、可益氣中和、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加入紅藜麥、柴魚後,更增添營養與風味。這道料理利用涼拌的烹調方式,在夏天吃最是爽口開胃。
#防疫 #養生 #養身 #健康 #煲湯 #營養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
老人 膝蓋 腫 痛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VzF8Iw_aPVo
30歲關節開始退化!醫師教你這樣吃 保護膝關節!「膝蓋卡卡」已經不是老人家的疾病,只要使用不當,一直給膝蓋壓力,就有可能把關節中的軟骨磨損掉,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到底魚麟有什麼作用呢?可能也有關節需要的東西 ,帶你來了解
播出時間:5/24(日)晚上7點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週三~週五早上8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老人 膝蓋 腫 痛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骨刺 專題 - 辛倫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www.FindDoc.com
背景:張女士的爸爸65歲,膝蓋已痛了好幾年。張爸爸幾年前在內地確診為膝蓋骨刺。服藥了幾年亦沒有好轉,膝蓋仍然不時疼痛。
(一) 什麼是骨刺?膝蓋骨刺是怎樣形成的?0:31
(二) 張女士想帶張爸爸到港求醫,但擔心張爸爸年紀大,做手術有其風險。除手術外,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法?2:10
(三) 骨刺可完全根治嗎?會否復發?3:35
(四) 骨刺的出現有沒有先兆?可以怎樣避免?(FindDoc 健康資訊) 4:49
查詢醫生資訊:
http://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