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內喝下午茶之我只想安於現狀]
身為一位多工多職的職業婦女,平常一到五要上班,五點就要起床,下班第一件事情就是煮飯,替我先生準備好吃的晚餐,飯後洗澡完可能要繼續處理Podcast或是看陪先生看韓劇。
六日的話,週六買菜不然去散步爬山,週日打掃家裡、烘焙烤個蛋糕還是麵包跟先生共享下午茶,真的沒時間就去附近的烘培坊帶兩個甜點回家,或是忙Podcast的事情。 每週幾乎大概都是這樣日復一日的行程,聽起來滿無聊的,很意外的是;
疑! 我還滿享受的。
昨天老麥終於把我碎念多時的醜塑膠布從後露台給撤掉。
#唸了好久
#老公這種生物就是要唸才會動
更多陽光灑進來客廳,一打開門就看到一片綠。拆掉以後,開始想花園要怎麼規劃,放一個花園沙發、一個原木到長板凳、買一些盆栽吊在露台上、一個烤肉架,可以在外面烤肉...。
看完滿意點頭之後轉身繼續弄包子水餃ㄧ邊進行Podcast的事情,忙完以後發 靠! 三點半了,開始趕快弄下午茶,老麥說想在露台吃,就把Bruno搬到外面去兩個人烤了雞蛋糕,一邊吃一遍做也滿好玩的。
那一刻覺得自己每個月繳貸款繳的很值得,老麥坐在那裡曬太陽感到滿足,說對他來講「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好! 我鋪梗了很多,我其實最近從我身邊一個認識的人的例子,一路以來都是好家庭、好學校、好工作、花了很多心力出國讀書最後留了下來,但幾年之後又想轉換跑道、一心想回台灣。 我看到這個例子,很困惑:花了這麼多努力、時間跟金錢,這,不是你追求的嗎?
既然這不是你想要的,那你到底想要什麼!?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很多旅外太太一樣,記得當年異國戀多辛苦,每天遠距、越洋通話,為了見對方一面努力打工積假,但婚後好像「啊! 終於不用每天視訊了!可以整天見到對方了。」過了一陣子,IG動態從想念對方變成想念台灣以及靠北海外的各種發文。
我每次看到都會很困惑「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如果不滿意,為什麼當時要這麼累!?
這個事情跟一些朋友聊過,發現這樣子的人通常發生在有選擇的人身上,因為能夠做的選擇多、機會成本「感覺」起來較低,好像每個選擇都可以、都不錯。
雖然如此,但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件事情我又跟我充滿聖光智慧的夫婿討論了,大師開示「知足、平安、常樂」。
短短六字意義深遠,我想了很久,當我們努力追尋希望跳脫舒適圈時候,其實想要的就是想要進入另一個舒適圈,原因覺得進入了好像生活會更好更美滿!所以做了那樣的選擇,可是似乎很多時候都忘了應該享受這個選擇,讓他真的讓你的生活達到你當初追求的初衷,回到你真正心裡要的的那個初衷。
所以我想用花園喝下午茶還有我的一週的例子來說,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態很滿足、很滿意很開心,覺得舒爽。
#貸款繳的滿意
最後,大師丟了一句話給我:「平安是福很簡單但也最難達到,比起事業上的成就,難很多。 」
#大師會開示
#但雞蛋糕都弄焦
#掰掰職業婦女要去上班了
Search
老公這種生物就是要唸才會動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樣的道理什麼不按照古人的方法才會這麼多病嗯嗯這我不行 同學你知道人類的平均壽命 ... 再說一次家暴就是不對必須嚴厲譴責但家暴這種事的處理跟作奸犯科有點不太一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