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看像鳳梨,近看是井蛙。
好吃是一種經驗累積的相對,而不是一種絕對,你覺得好吃,別人不一定覺得好吃,就像日本的納豆,台灣能接受喜愛的又有多少?自己覺得好吃,就是世界第一好吃,那是一種鄉巴佬的洗腦心態,就像說台灣水果世界第一好吃一樣,外國人根本沒有愛那麼甜的水果。
不然世界第一好的台灣水果請問一年出口了多少?進口了多少?以109年來看台灣一年進口水果產值245.6億出口55.6億,逆超190億,好一個台灣農業超強,一個超強的被進攻農業國?
台灣需要的是面對現況的真話,而不是活在歌功頌德的世界之中,或是把所有問題都中國化,都是中國的錯。
我昨天看人家分享鄭運鵬的臉書,看到那內容我真的覺得太奇妙了。
他內容寫到
這是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農業技術被盜用的苦果,現在鳳梨品種、石斑魚品種都被反傾銷,包含種植跟養殖技術都由中國回流台灣,這樣的經濟圍攻是馬政府八年以來兩岸關係不正常的結果。
我看到之後就懷疑他怎麼能那麼ㄎ一ㄤ,鳳梨品種、石斑魚品種被反傾銷?請問目前台灣有哪一種鳳梨強調中國品種?那些石斑魚是中國品種,更別說是種植跟養殖技術了,我們雖然不強,但也沒那麼弱好嗎?
如果是鳳梨、石斑魚被中國傾銷那就更瞎扯了,鳳梨輸入規定是MW0,大陸物品禁止來台,至於石斑魚要賣進台灣就更好笑了,關務都是其他國家的資料耶,還是你要說石斑魚都跟黃魚一樣疑似走私的進來?
至於陳亭妃那個偷品種那個更好笑,天下雜誌有一篇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10477
台灣水果,海南特產
這篇採訪都寫得很清楚民國77年,台灣農民就陸續到中國種植台灣水果,2011年已經在海南台灣芒果推廣到16000公頃。
台灣人去中國種植台灣水果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大多是民間自發的行為,有錢賺就走了,還是要再推給那些什麼什麼都不懂只會跟高官喝酒的買辦?
再者,台灣本來就沒什麼品種權的概念,這點大陸也一樣,這幾年最常講的品種爭議就是蓮霧黑糖巴比,這個品種授權多便宜?
新聞這樣寫
一顆要價200元的頂級蓮霧「黑糖芭比」,引起非技轉授權的農民非法剪枝搶種,讓已經付技轉權利金的農民成了冤大頭。立法委員今天要求農委會一個月內擬出計畫,降低門檻,讓小農也能授權參與「黑糖芭比」種植。
農委會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原本是要求幾位農民組成產銷班,種植10公頃,平均每一公頃付出約1.8萬權利金,授權種植黑糖芭比新品種蓮霧,卻發生農民偷剪枝栽種事件。
-------------------------–
講白話一點,也就是一棵蓮霧果樹一年60元,要繳10年,這樣這麼低的品種授權費也沒多少農民要付,最後只授權了30多公頃,外面偷種的可能接近200公頃。
這麼便宜的費用,立委還一直施壓,要求把品種授權費調成0,這個立委可是民進黨的邱議瑩咧。
台灣除了對經濟果樹的品種保護薄弱以外,偷人家品種當成自己的也是家常便飯,就像這幾年流行的砂糖橘,這也是中國品種阿,怎麼沒看過有立委譴責偷這種中國品種來種植?
大家喜愛的玉荷包荔枝也是,這就是中國的妃子笑這個品種,我原本還覺得中國偷我們玉荷包的品種改叫妃子笑很下流,原來這是人家原種,我們才是偷的。
更別說這幾年偷日本的麝香葡萄、白草莓、草莓品種等。
台灣對於果樹經濟品種的保護都做不到了,你去要求那種國家,扯到藍綠去,也改變不了現在這種慘況,更何況去對本土品種保護施壓的還是民進黨立委。
品種研發很長很辛苦,技轉費用能回饋一點鼓勵給研發人員不好嗎?今天又不是研究單位瞞天要價,要一個農民付不起的價格,一棵果樹一年60元,付10年也才600元,這樣要弄到立委來施壓要求免費,這是誰的問題?
這些立委如果真的關心農業,就從能解決產業問題的點著手,平常好好深入地方做苦功,不是在那邊一有問題就是都是國民黨的錯,國民黨的確很爛,所以才會換民進黨執政,換民進黨佔多數,但你們要證明跟國民黨不同,你們要能解決問題,不是一有問題就是都是國民黨的錯,都是阿共不理智,販賣芒果乾。
然後就是陪著農民要補助,什麼公糧價要提高啦,老農年金要增加啦,品種授權要變免費啦,那到底又做了什麼正經事了???
唉~~~
遠看像鳳梨,近看是井蛙。
Ps. 去中國的鳳梨品質都還不錯,品質好都不一定能賺錢了,品質爛的在台灣丟掉就好,不需要送到中國丟,有些人根本不懂也可以上節目扯,這我實在無言。
Ps.1 魚的看這篇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194500
老農年金多少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師兄買房故事】
能夠一天到晚說「談錢俗氣」的人,是很幸福的,沒有錢的人,每一塊錢都當命來看,錢不是氧氣,沒錢與缺錢卻會讓人活得充滿壓力與焦慮,生不如死。
暢銷作家大師兄的阿嬤早年喪偶,養大孩子的過程中,身上的現金常常只有幾百塊,捱著捱著孩子也拉拔長大,有些孩子出了些狀況,日子也過得不寬裕,有些孩子受了疫情影響,只能賺賺零工錢,老阿嬤年紀大了,日子不見得輕鬆,靠著一個月七千塊老農年金過日子,生活不是能省則省,而是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大師兄最近買房,回南部看阿嬤,老人家手上有幾塊瘀青,浴室濕滑跌倒後,阿嬤不去看醫生,主因只有三個字,怕花錢。
阿嬤疼孫,自己勤儉度日,她覺得大師兄日子過得不寬裕,總會偷偷塞幾千塊給孫子,「我阿嬤很省,她捨不得在浴室裝止滑墊。她怕陌生人,也不敢叫工人來安裝,我下次要找時間下去幫他處理止滑墊。」有一種孝順叫做心疼,受傷的人自己覺得沒關係,愛她的人覺得不忍,阿嬤疼孫,孫子大了,也想做點回饋,後輩給長輩的回饋僅是涓滴,長輩對小孩的愛如湧泉,「我阿嬤知道我買房子,她知道我很怕熱,送了我兩個電扇給我,我回到家把電扇打開,裡面藏著六萬塊,一張紅紙寫了「新居落成」,我現在講到這段,還是很想哭,我這次過年我一定要包一個大紅包給我阿嬤。」大師兄哭了,親情與不捨交織,酸了鼻子,掉了眼淚,無人知曉這六萬塊,是老阿嬤省吃儉用度日,累積多少時間,才掙下這筆錢,阿嬤沒拿來養老,大方給了孫子。
全部精彩訪談,請收聽黃大米的Podcast :https://reurl.cc/Y6xjWx
攝影 :林育毅老師
老農年金多少錢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1/3/n11631029.htm
今天朋友貼了這個連結給我,內容在說今年中國水果豐收,果農賣不掉,市民也吃不起的窘境。
超市水果一斤要10幾元,產地一斤只有兩三毛錢,但生產成本一斤要2元,一年下來果農都賠死了。
這種內容感覺是很熟悉,在台灣也可以常常看到這種類似的說法,我這幾年有經營出口到大陸的部分,更心有戚戚焉。
一箱6-10公斤的水果,在整櫃的模式下,從台灣運到中國的廣州去銷售一項的運銷成本在台幣220-270之間。
有時候運銷費用比貨品本身還貴。
從小三通過了廈門之後,要轉發到其他地方又是一個品質差、費用高的運輸成本,進入批發市場又有入場費、賣手費等各種費用。
這些費用不是只有台灣貨要這樣收,本土貨也一樣,這幾年大陸很流行蓋批發市場,因為經營批發市場的暴利引來了許多投資者的關注。
民眾買的價格高,在產地端的收購價卻連成本都不到,簡單來講就是兩個因素:
1. 農產品的運管銷成本過高,由落後的運銷、分銷體系所影響。
2. 過量的供應,導致供過於求,為了使生鮮農產品迅速走貨,而使零售價偏低,擠壓收購價。
這兩個問題,在每一個國家都會遇到,但也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面對跟改善。
以中國大陸的狀況,這兩個問題還要折騰很久,哪以台灣呢?
台灣當然也是一樣,台灣根本就不關心農產運管銷的改善,效率與成本的下降等方面的問題,台灣主管機關注重的只有福利政策,不管是藍營還是綠營都沒有長遠的產業政策,只有買票式的福利政策。
八年前藍營執政,執政黨立委就喊要增加老農津貼,八年後綠營執政,綠營立委就喊要增加老農津貼,今年選舉年更是加碼到未來整合年金要領到15000,藍營甚至還有胎死腹中的整合年金未來領到20000的方案,垃圾不分藍綠,政策性買票也是。
老農津貼已經是最畸形的暫行制度,一個月繳78元,繳15年才繳了1.4萬,之後可以月領7256,一個月繳78元,15年就可以退休然後領月繳的93倍,這個制度不夠畸形嗎?
真的不夠畸形,所以還要加碼,執政黨高喊年金改革,怎麼不敢面對這一年五百多億的錢坑?還說要加碼,當錢都拿去做福利,怎麼會有產業的提升?
世界各國的農業都脫離不了政府的關注與補貼,但補貼下去是過的又老又窮,還是農業工作者收入高,生活好?
日本也是農業補貼大國,但日本的農業工作者平均年薪高過平均年收兩百多萬日幣,人家的農業工作者是真的老,但可是很有錢。
現在已經不是戰後那種農產品供應量不足的年代,但還是有許多農經學者用生產的觀點在看產銷,現在是供給過剩、供給多元、替代多元的年代,是需求來決定價格。
是由末端賣不賣的動、有多少的需求量,再扣掉營銷、運銷等成本,來決定產品在產地的收購價。
執政者沒辦法改善前面兩個關鍵問題,增加生產者的收益,只能廣發補貼、津貼等買票性政策,這點在多年的政黨輪替後,證明兩邊一樣的無能。
不對,民進黨厲害一點,誰敢批評政府,就是假消息,甚至會派1450圍剿你,然後ptt製作假消息,網路蟑螂大量分享引用。
Ptt最近掃了快3000個蟑螂帳號,一定是剛好,剛好這些都支持執政黨,這些帳號一定是中國網軍入侵的反串。
老農年金多少錢 在 勞工羨慕!農退儲金+老農津貼退休農民最多月領3.7萬 十點不 ... 的推薦與評價
農退儲金+ 老農 津貼退休農民最多月領3.7萬│十點不一樣20201211 ... 勞保老年 年金 可以提早領嗎? ... 農保退休金申請資格與能領 多少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