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之路] 信仰的王權(四): #鈔票上的聖人— 聖德太子 | 李長潔 🙏
.
在從前的關西旅行中,時常看到「#聖德太子」這個稱號,像是由聖德太子建立的「#四天王寺」、明日香村的「#聖德太子誕生地」(橘寺)、喜志的「#聖德太子御廟」(叡福寺),當時並沒有非常認識這位人物,想說就某個皇儲吧。直到後來稍稍研究了日本的佛教史,憨人我才驚覺聖德太子的重要性。
.
直到這次「#大和之路」主題旅行,專門因為聖德太子到三鄉、王寺、斑鳩區域,稱「#太子の里」,打算好好認識一下聖德太子的史蹟。在「信仰的王權」系列的第一集,〈法隆寺結界裡的怨靈〉中,我們看見了聖德太子在梅原猛的歷史追溯下,黑化成一個背負著巨大歷史祕密的怨靈。不過,「聖德太子」究竟是如何變成一個概念性人物的呢?
.
▓ #五千円日幣上的聖人
.
聖德太子在長遠的歷史中,一直被認為是相當重要的人物。《#日本書紀》最早記載其人其事,稱之名為「#廄戶皇子」(574-622),冠以「#聖德」,是後世對他的尊稱。他是日本文化基礎的奠基者,包含律令、法制、技術的引入與建立,也是日本佛教的開創者。因此,在10000円日幣上,曾有28年的時間(1958-1986),是由聖德太子作為肖像。可見後人對聖德太子之景仰。
.
▓ #神奇的太子
.
不過,《日本書紀》的景仰中寫道:「生而能言,有聖智。及壯,一聞十人訴,以勿失能辨,兼知未然」。聖德太子剛出生就能說話,成年以後能同時聼十件訴訟案件而不會聼錯,還強大到有預知未來的超能力。你不會覺得這太扯嗎?這種「聖化」的神異修辭,將「聖德太子」形塑成一種「#信仰的王權」(武田佐知子,1993)。
.
我們可以發現,飛鳥時代實際發生過的聖德太子史跡,經過後世論述層層修飾、添賦神異怪誕記述後,聖德太子的真實面容逐漸虛幻不清。早在奈良時代時,就已經有太子化成菩薩的傳說。這些論述的成立皆與古代至中世逐漸增強的「#聖德太子信仰」相關聯,並且伴隨這些太子傳的傳播對聖德太子信仰亦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莊兵,2014)。
.
▓ #太子之謎
.
聖德太子之謎,多從「#歷史」與「#聖化」的虛構與真實展開系列的爭辯,甚至在當代形成一塊專門在研究太子信仰的研究領域。自1999年開始,太子研究有有4大問題面向:一、每個時代太子信仰的實像,並予以斷代。二、從政治、文學、美術、民俗等領域中找出與太子信仰之間的關聯。三、太子信仰所展現的視角是甚麼太子(英雄、天才、聖者等)。四、太子信仰在各時代高漲的型態與原因(高橋庸一郎,2009)。
.
▓ #作為聖者的太子
.
在40年的當代研究後,聖德太子分裂成為兩種存在,一種是真實歷史中充滿解謎色彩的政治人物,另一種則是宗教民俗中被崇拜的神聖人物。人們一方面逐漸理解史實中聖德太子被作為權力鬥爭的籌碼,但在崇拜行為中,太子早已化身成各種神聖象徵(如黑駒太子、太子童等),被深刻地內化在文化心靈中。
.
在參觀法隆寺時,十分明顯地,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對聖德太子的好奇與尊敬,在御影堂裡,日本人們虔誠地五體投地跪拜,但又探頭探腦地偷望聖象。安靜莊嚴地欣賞太子的各種圖繪,卻又流露出孩子般地興奮對古物低聲讚嘆。這就是太子帶著論述性的奇妙的存在。
|
📚 #延伸閱讀-「信仰的王權」系列
.
〈#法隆寺結界裡的怨靈〉: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8%81%96%E5%BE%B7%E5%A4%AA%E5%AD%90&epa=SEARCH_BOX
.
〈#王寺町的久度神社〉: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4%BF%A1%E4%BB%B0%E7%9A%84%E7%8E%8B%E6%AC%8A&epa=SEARCH_BOX
.
〈#風的崇拜與奈良三鄉的龍田大社〉: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4%BF%A1%E4%BB%B0%E7%9A%84%E7%8E%8B%E6%AC%8A&epa=SEARCH_BOX
-
📌 #參考文獻
.
1. 武田佐知子(1993)。信仰の王権。中公新書。
2. 田中嗣人(1983)。聖徳太子信仰の成立。吉川弘文庫。
3. 莊兵. (2014). 日本近代以來關於聖德太子之研究-從 [聖化] 向 [歷史] 的轉變. 止善, (17), 91-120.
4. 高橋庸一郎. (2009). 聖徳太子信仰成立の歴史的基盤と環境. 阪南論集. 人文・自然科学編, 45(1), 42-54.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大和之路 ] 信仰的王權(二):#王寺町的久度神社 / 李長潔 . 以前都覺得近鐵奈良線比較方便,也受限於關西周遊等票卷,從沒運用過JR大和路線。這次聚焦於聖德太子的旅行,反倒是JR該線較有優勢,可以直接穿越由三鄉、王寺、安堵、斑鳩所組成的「#太子の里」。 . 這一帶歷史遺跡眾多,年代幾乎都起源...
聖德太子信仰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大和之路 ] 信仰的王權(二):#王寺町的久度神社 / 李長潔
.
以前都覺得近鐵奈良線比較方便,也受限於關西周遊等票卷,從沒運用過JR大和路線。這次聚焦於聖德太子的旅行,反倒是JR該線較有優勢,可以直接穿越由三鄉、王寺、安堵、斑鳩所組成的「#太子の里」。
.
這一帶歷史遺跡眾多,年代幾乎都起源自飛鳥與奈良時期,若步上連結大阪與奈良邊界的「#龍田街道」,老寺、舊社、古墳幾乎可以整理出一段聖德太子及其時代的人文地理觀點。這也是為何這裡稱作太子的故鄉了。
.
■ #聖德太子的足跡
.
其中王寺町,看名字也能領略,這裡有很多聖德太子生活的足跡,像是傳說中的愛犬「雪丸」,王寺的吉祥物就是雪丸,到處都可以看見牠的可愛蹤跡(前田和男,2017)。
.
不過,我想要談一個必要小的地方:「#久度神社」。太子の里周遭的建立,如同其他皇城區域一般,也暗符風水的概念,對於古代居民而言,風水就是一種地方規劃的科學方式,只要符合原則的設計,就可以帶來安定的區域發展。
.
■ #火的信仰
.
久度神社起源於奈良時期,主祭久度大神,是「#竈」的信仰,也是「#火」的信仰(竈の神・火の元の神),是蠻基礎且古老的自然原素信仰。對照著附近的龍田大社、龍田神社、春日社、廣瀨大社等,剛好有風、火、水、土的象徵性安排。與法隆寺搭配起來,好像有什麼地方信仰與土地規劃的意義。這我們待到討論龍田大社的「風神信仰」時再來深入分析。
.
久度神信仰後來被信奉今木神、久度神、古開神的桓武天皇遷到平安京的平野神社,保祐廚火安全。也有民俗學者認為,竈通常放置在屋舍後部,陰暗而有精靈的想像。現今的久度神社,安靜地座落在王寺町的小區內,社境算大,可見有官社規模。境内有一個南北朝時代(1338)石灯籠與石犬,值得看看。
|
#參考文獻:
.
1. 前田和男. (2017). なにわ路上観察紀行 (第 50 回) 奈良県王寺町界隈 聖徳太子の愛犬・雪丸を道案内に. 市政研究, (197), 50-5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3o3UBtBeKU/hqdefault.jpg)
聖德太子信仰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和之路] 信仰的王權(一):#法隆寺結界中的怨靈—聖德太子 / 李長潔 🗾
.
原本信誓旦旦地要處理三鄉、王寺、斑鳩三地區與聖德太子之間的信仰關係,行前的史料準備與行後彙整閱讀,都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聖德太子實在太深奧了。所以我打算拼拼湊湊地將龍田街道到法隆寺一行的所見,分別呈現與詮釋。先從一些奇奇怪怪的軼事開始,以免觀眾跟我自己被巨大的歷史嚇跑。
.
神聖空間,時常是我分析一個宗教性地方所依賴的概念。也就是去了解與詮釋所謂「聖地」這種文化心靈,是如何被地形、氣候、水文、景色、歷史發展、建築設計等主客觀因素所影響與建構(正木晃,1992)。起源於飛鳥時代的法隆寺,無論從什麼角度來體驗,都帶著非常奇妙、萬分寧靜的氛圍,完全相異於京都寺廟的華美奪目。
.
▓ #隱藏的十字架
.
對於「法隆寺」的興趣,當然,各種觀光文宣上都會描述:這是聖德太子建造的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也是日本第一個登錄的世界遺產。
.
但真正引起我注目的,是從日本學者梅原猛開始。梅原猛是位涉略廣泛的哲學家,他寫了一本關於法隆寺的著作《#隱藏的十字架》(#隠された十字架),這個名字實在太好聽,充滿奇異的幻想。
.
《隱藏的十字架》(1972)的副標是「法隆寺論」,是梅原猛在雜誌《すばる》裡的三次專門論述,隨後集結成冊。這本書論證,法隆寺不僅是宣揚與保存佛法聖地,更重要的是,「法隆寺是為了鎮魂聖德太子的怨靈而設置」。這個論述主要試圖釐清法隆寺是「#聖德太子建立的」還是「#藤原氏再重建的」。
.
▓ #翻轉的法隆寺
.
梅原猛透過「#法隆寺的七個不思議」的分析,推敲出法隆寺建造的目的,是為了封印聖德太子怨靈的說法。也就是說,現在看到的法隆寺是後世重建。建築學家武澤秀一(2006)也認為,法隆寺現在的「大講堂」,原本應該並非在寺院境內,而法隆寺整體空間也由「南北向」(#縱列)轉向「東西向」(#橫並),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對稱的「五重塔」與「金堂」(#伽藍配置)是再建的結果。而梅原猛所謂的「隱藏的十字架」,系指出如同神一般神聖的聖德太子,其實是背負著陰謀權力與歷史重力的揹負者。
.
我們從法隆寺的傳說與空間開始,打開了聖德太子之謎,其實也指出了日本傳統美學空間的原點,佛教風格的空間設計,中國傳來的美學視野,混合著聖德太子的野望,孕育出法隆寺獨特的靜謐。梅原猛的歷史詮釋,讓偉大的聖德太子的形象更有戲劇性了。看完 #黑化的聖德太子,或許另外要問的是:#聖德太子是如何被聖化的?下一集再來談談。
.
#參考文獻:
.
1. 正木晃. (1992). 聖空間の自然 I. 日本研究, (6), p11-33.
2. 梅原猛. (1972). 隠された十字架--法隆寺論.
3. 武澤秀一.(2006). 法隆寺の謎を解く. ちくま新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Hx1vrRpwOU/hqdefault.jpg)
聖德太子信仰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境內。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
1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陳列著明代古燈,外牆有垛口,內側牆低矮無垛口。作戰時可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裡,只能束手就擒,有“甕中捉鼈”之意,因此得名甕城,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守大神真武廟,廟內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2 古炮:在居庸關南券城和北券城城牆之上,分別陳列5門古炮。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米,炮口口徑8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1.7米,炮口口徑15釐米;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徑7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徑為14釐米和8釐米。明代是我國古代大炮製鑄和使用最興盛時期。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和州人焦立向他呈獻十支新式武器“火銃”。用火藥發射鐵彈丸,當時稱為“火龍槍”。明朝建立以後,專門設有兵仗軍器局,研製鑄造大炮。大炮被稱為“神威大將軍”。在軍隊中,設有使用大炮的軍機營。京城衛戎,長城關口要衝,配備神機營。明成祖時,下令在長城沿線安置大炮。還“佛郎機”“神槍”“鐵銃”等。《明史.兵志》記載,到了明代中葉,大炮的鑄造工業逐于精良,製造出的“紅夷大炮”長可二丈有餘,重三千斤。發之洞裂石城,聲震數十裡。這種炮,有照門和準星用於瞄準,射程可達500多米。在修復居庸關北關城時,發掘出土石炮彈23枚,最大直徑為15釐米,鐵炮彈6枚,最大直徑5 釐米。
3 雲台石刻:堪稱一絕,券門內兩側右壁及頂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動,雕刻技藝高超,六種文字的石刻經文、咒語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資料。據專家考證,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薩迦教派的特徵。進入券門兩壁刻四大天王像。天王身軀高大,怒目圓睜,並有厲鬼在其左右,是護持佛法,鎮守國家四方的尊神。據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朱厚燳微服出遊,夜間騎馬偷偷混出居庸關時,他的坐騎見到四大天王像,嚇得不敢前行。無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煙火把像熏黑了,才得以出關。券門兩壁四天王的空間處,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兒、西夏、漢等六種文字鐫刻的《如來心經》經文、咒語、造塔功德記等,西夏文是紀錄我國古代黨項族語言的文字,創制於西元1036—1038年間,當時約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然必烈命其帝師八思巴創立的蒙古新字。它脫胎於藏文,採用拼音的方式書寫,並於西元1269年頒詔推行。以上兩種文字流傳時間很短便廢棄不用,而保存下來的石刻文字對破譯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歷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券門頂部刻有五個曼荼羅,即五組圓形圖案式佛像,佛界稱其為壇場。壇場的設立有保護眾佛修煉鐵,防止魔眾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羅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為: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菩薩形)、阿佛(菩薩形)、金剛手菩薩、普明菩薩。其中除釋迦牟尼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薩在此顯現,則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羅連同其他佛像,共197尊。券頂兩側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圍還分別刻有小佛102座,共計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這些小佛,是明朝正統年間,修建泰安寺(1443—1449年)時,由鎮守永寧(今延慶縣境)的太監谷春主持補刻的。連同十方佛下的菩薩、比丘,券項兩側部共有刻像1060尊。券門的南北券面上,雕刻著造型獨特、別具一格的一組造像,其中有大鵬、鯨魚、龍子、童男、獸王、象王等等,佛界稱其為“六拿具”。大鵬寓意慈悲鯨魚為保護之相,龍子表示救護之意,童男騎在獸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資在天,而象王則有溫馴善師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紋飾為交杵,又稱羯魔杵、金剛杵。原本為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在此為斷煩惱、伏惡魔,護持佛法的法器。鑒於雲台刻石造像的歷史與文物價值,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雲台刻石造像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4 真武廟(1996年修復):明洪熙元年(1425年)建。真武廟所祀主神為真武大帝。真武即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道教所奉的神。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朗名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時尊為“鎮天真武靈應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元朝時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神。明代對真武信仰達到鼎盛。朱棣稱帝后,特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將其所謂修煉之地──武當山賜名“大嶽太和山”。相傳,洪武初大將軍徐達北征“屢有真武靈助之”,因而在關內修建此廟。修復的廟內有道教真武神八大元帥、六丁六甲神將、水火二將和青龍、白虎等神像。
5 城隍廟:這組廟宇規模較大。城隍是道教所傳守護城池的神。中國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據說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除夕要祭祀八種神,其中就有城神、隍神。以後兩神合二為一,就成為城池之神了。道教認為城隍是剪惡除凶、護城安民之神,能應人之求,旱時降雨,澇時轉晴,以保五穀豐登,百姓安泰。最早是三國東吳時,在安徽蕪湖建城隍神廟,以供拜祭。到了唐代,祭祀城隍逐漸普遍,人們把一些在地方有功的開明人士死後奉為城隍神,希望他能繼續福佑鄉土,保護百姓。宋代祭祀城隍更是遍行各鄉。到了明朝,明太祖元璋即位不久,就下令在都城南京修建規模宏大的城隍廟,並頒佈城隍神的封號爵級,敕封京城城隍為帝,開封臨濠等地的城隍為王;府級城隍為威靈公,官居二品,州級城隍為顯佑伯,官居四品,並按照級別,配製服飾。另外,城隍還管領亡魂。朱元璋還為城隍組織了一套機構,設有判官和衙役,道教乘機聲稱“城隍老爺”有權拘捕活人到陰間,死人的陰魂也都首先到城隍廟去接受審問。新官上任必須齋戒沐浴去祭祀城隍廟後,方得進衙理事,每月初一、十五還得前往祭拜。
朱元璋如此重視城隍神是有他的目的的。朱元璋曾對大學士宋濂透露過心裡話:“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說穿了,大肆鼓吹神鬼的威力,不過是震懾臣民,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居庸關的城隍廟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7年)。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在這裡建置城隍廟除為了護佑關城外,還有約束軍民的用意。這次修復是1996年,廟內塑有城隍、閻王、山神、地神等神像。
6 水門:居庸關地形險要兩側高山,中間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貫穿關城。長城與河道交叉之處,建有雙孔圓拱水門,水門上有閘樓,內設水閘,借此控制門內外水量。洪水季節打開閘口,瀉洪,枯水季節,儲備河水供關城使用。水門橋墩為南北尖狀,以利於減少洪水對水門的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毀壞,延長使用時間的作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0aBRbj3Hk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KiZGjGf-ayPkNIi5haxl-K9VgCg)
聖德太子信仰 在 轉世皇家的聖德太子,是佛教神僧?東京奧運的舉辦地日本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未解之謎#輪迴轉世#轉世奇緣00:00 日本 聖德太子 的轉世奇緣01:00 王妃奇夢神僧相告寄宿03:46 聖德太子 憶前生06:35 太子攝政憶前生弟子08:20 出使中國使 ... ... <看更多>
聖德太子信仰 在 #聖德太子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宮寺位於奈良縣的斑鳩町,是與聖德太子淵源深厚的寺院。在正殿中,安置著被譽為飛鳥雕刻最高傑作的國寶-菩薩半跏像。據說是以聖德太子的母親為原型製作的佛像,臉上帶著 ... ... <看更多>
聖德太子信仰 在 [KERO] 宗像傳奇之哈雷路亞... - 看板Yup98-09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話說這個部份我一點都不擅長XD
不過蜈蚣與龍那一段實在太沒力了,反而這一段比較有意思。
(也有一部份是因為忌部神奈跟宗像傳奇兩個人的鬥爭
讓我想到神南火裡面,那個戴假髮的偽宗像...)
基本上我覺得毛果已經把重點都抓出來了。
假設身為基督徒的聖德太子,有什麼理由去大力推動佛教?
六世紀的大和朝廷產生嚴重的集團鬥爭
大伴氏倒台之後,蘇我與物部兩氏興起並產生對立。
587 年物部被鬥垮,五年之後崇峻天皇被暗殺下台
由推古天皇繼任,命聖德太子為攝政。
雖然我不敢說崇峻天皇親物部派
但是繼任的推古天皇、聖德太子以及蘇我馬子合作掌握政權。
這一點很難不讓人感覺他們同一掛(最起碼有利益同盟)
604 年,聖德太子立憲法十七條
雖然現存的法條是來自百年之後日本書記的記載。
但是第二條很明確的指出「崇敬三寶,三寶即為佛、法、僧」
以宗像的說法來看,他認為藤原不比等為了鎮壓聖德太子的冤魂。
所以利用羊太夫,將耶穌基督的神話套在聖德太子身上
一來佛法盛行,一般人也看不出破綻。
二來聖德太子為基督徒,想必也會歡欣鼓舞不再為亂 Orz
如果照宗像的說法,暫時先想像聖德太子的輪廓。
一個為了權力鬥爭而被拱上台的基督徒
當時由於隋朝盛行佛法,為了學習文化制度建立大一統政權
聖德太子不惜每晚以淚洗面,向主懺悔他白天竟然推行佛教
最後蘇我一族又跟他們鬧翻,聖德太子含怨而終
在奈良以怨靈之大神通力興起禍害
百年之後藤原一族為了安撫他,將他比喻為耶穌基督
-------------- 假設結束 -----------------
以上假設出了什麼問題?
1.秦氏一族
根據宗像之前出生入死差點被逼入死門來說
秦氏一族應該是善於陰陽五行之說(印象中是吧?手中無書、心中有書)
但是最起碼絕對不會是基督徒...
2.聖德太子為什麼推行佛教
關於這一點,以上的忍辱負重假設也許可以凹的過去。
說不定也像毛果所說,為了對抗其他政敵的神道教而推行佛教。
原則上我認為當時佛教一定跟傳統宗教起衝突。
自然信仰雖然是神道教的起源,但是我認為當時神道教必定沒有結構。
才會像第一部宗像的大力宣揚:日本書記、古事記是用來維護皇室正統
雖然這一點沒辦法擊倒宗像的硬凹,但是也帶出第三點
3.藤原為什麼要把聖德太子用基督的形象套用
關於這一點,宗像很狡猾的用了「怨靈說」(當然神奈也很用力的幫忙推)
怨靈說就像放無雙一樣,施放下去根本無懈可擊
怨靈說根本就是一個沒辦法去證實的東西
很難去打擊一個沒有實體的說法....
但是藤原不比等影響之下,古事記成書(712)年代
佛教已經開始跟原本的宗教信仰融合在一起
也就是所謂的「神佛融合」
後來天台宗、真言宗與山岳信仰結合,產生修驗道文化
直到「本地垂跡說」,認為日本的神明就是佛的化身
從此日本神佛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在藤原的時代,既然神佛合一已經是一種趨勢
他大可以宣揚聖德太子推行佛教是一種真知灼見
又何必要另設經典安撫聖德太子?
話說冤有頭債有主
聖德太子的仇家蘇我氏早已經被中大兄皇子跟中臣鐮足(藤原鐮足)暗殺
可以說藤原家可是幫聖德太子報仇的大功臣。
加上後來藤原一族排擠其他朝臣,跟天皇結姻親控制皇室。
藤原與聖德太子結為後世親家,藤原一族有什麼好畏懼聖德太子的地方?
如果聖德太子怨靈已經不分敵我,整個以魔掌進行無條件虐殺
在神奈所說的百年戰亂時代,首都歷經難波、近江大津、飛鳥淨御原、藤原京
都已經連夜搬家逃債了,聖德討債集團也沒這麼神吧...
---
毛果是我社團同學,這一篇是回應她的文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20.2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