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康優惠請看到最後
#購課連結請看這 👉🏻 https://ps.yottau.net/3a5sla
剛接觸烘焙的人啊,猶如飄蕩在茫茫大海當中的孤帆,
容易迷失方向心神不寧。
這時候就需要一座燈塔,那種越大越亮的更好!
常言道『名師出高徒』
『好老師帶你上天堂,壞老師讓你心徬徨又加錯糖』
今天要介紹的名師其實我也不用講太多,
經常在北中南開立實體課程,本人也跟我一樣幽默,
在烘焙的暢銷排行榜也是獨佔鰲頭,本本一刷再刷。
拿一本放在廚房猶如九陽神功護體加持,
麵包要他發就發,海綿要膨就膨,餅乾要脆就脆!
絕對沒有第二句話。
這位就是『烘焙匠人-呂昇達老師』
啊我不就不一一列出他的經歷了,因為族繁不及備載,
寫出來大家會覺得我在湊字數!
但最值得信賴的就是,呂老師是數家原物料商行的烘焙顧問。
好了光是這一件我就是心服口服好嗎。
麵包的製程比起一般甜點要注意的眉眉角角非常多,
數種變因也會讓過程難以掌握最後影響成品。
例如發酵時間環境的掌握,麵粉筋性的特性變化,
麵團整形的手法熟練度等等。
沒有人在旁邊幫你真的會撞得頭破血流。
像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最專業的麵包達人相助!
呂老師目前的線上課程募資,
『呂昇達師傅的烘焙聖經| 14 款經典麵包不藏私』
打破實體課程的時空限制,可以時時刻刻一直複習。
麵包最著重的手法可以一看再看,
小孩沒在旁邊亂的時候看,老公男朋友打遊戲的時候看,
豈不妙哉?
在課程當中我最期待的就是,
呂老師獨家研發的超級酥軟人氣冠軍溫泉吐司,
拉開吐司追求的那個完美瞬間!我的天這都能學到。
另外還有『酥脆可頌』跟『美式肉桂卷』。
兩種經典食譜學起來走路都有風,
親朋好友聚會愛死你,另一半的胃也緊緊被你抓牢。
學了兩種在烘焙的路上就能打遍無敵手,
何況這個課程有十四種!!輕輕跳都能越過牆了吧!
線上影片的好處在於,不懂的地方可以重點重複觀看,
近距離看呂老師如何用靈巧的雙手讓麵團好好聽話,
在細節處與最常遇到困難的地方,溫馨提醒一定讓你學到會,
跟呂老師手把手一起朝完美邁進灑花轉圈!
最後,
終於在麵點烘焙的汪洋中找到避風港,
穩健安心愜意的在家吹冷氣就做出美味麵包,
吃得健康學得踏實烤得完美,棒妙絕讚!
最後主辦單位有夠好,
提供有興趣的你專屬現金折價券,只要在結帳時輸入優惠碼「energydessert100」,即可享有粉絲專屬優惠!
課程介紹影片:https://ps.yottau.net/3a5sla
課程特色:
➤ 14 款人氣麵包一次學:運用 2 種發酵法延伸製作多款熱銷品項
➤ 近距離學習專業手法:多角度鏡頭拍攝名師級細緻手法與操作
➤ 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可隨時隨地無限次觀看,一定學到會
➤ 線上課程少見可頌丹麥專修課程:線上就可以學習到最細緻的道地美味
募資期間:2021/04/08-2021/04/27
想要無憂無慮做麵包的你,趕快手刀購入!
優惠券折扣碼:energydessert100
#購課網址 👉🏻 https://ps.yottau.net/3a5sla
YOTTA友讀 呂昇達老師的烘焙市集 Professional Bread/Pastry Makin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聖經 靈 修 專 卷 在 Ariel Pang龐雅文的插畫記事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限量50本作者手繪簽名繪本
上回直播的限量100本簽名書已經銷售一空,
這次我跟『兒時記趣-育兒好物/桌遊/拼圖/繪本/生活用品』臉書社團再推出第二批限量簽名繪本,上回錯過的朋友這次還有機會得到超級用心的簽名繪本喔!
以下是出版社與我的訪問內容
————————————————————————————-
Q:為什麼會寫小狗阿疤這個故事?
華人的社會缺少讚美文化,甚至許多老一輩的,更囑咐父母不能讚美孩子。他們認為,你稱讚孩子乖,他就變壞。我看見大多數的台灣人是自卑的,包括我自己。 小狗阿疤就是代表一個看不見自己特質的孩子,他羨慕別人擁有的長處,他總是看見自己的短處,周圍的人用世俗的價值觀來斷定他,他也相信眾人的評論,認定自己是個長得醜也一無是處的狗。
我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但我在寫這個故事時,並沒有特別預設立場,只是無意間畫了一隻像羊又像狗的角色,突發其想讓他成為想變羊的狗。為什麼想變羊?肯定有個不想當狗的原因,於是我在他額上畫了一道疤。這條不符合世俗審美觀的疤,成了他心中的傷痕,否定自己的身份,而想成為別人。我也是一個常常羨慕別人,看不見自己長處的人。故事寫完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也是這隻小狗阿疤!
Q: 可以跟我們分享創作小狗阿疤想變羊這本繪本的背後故事嗎?
小狗阿疤是我在美國留學時期的畢業作品,在美國留學時,我的文化衝擊很大,其中一個衝擊就是西方社會的讚美文化!過去高中在台灣學畫時,學校老師通常都是挑不好的地方來評論作品,甚至會退件要我們重畫,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我失去信心,我記得高中畢業時,我對畫圖的熱情完全消失,不想再提筆畫圖。 之後到美國,我發現老師總是挑好的地方來評論學員的作品,有一次我畫了一張自認很糟的圖,老師竟然還能從中挑出優點肯定它,而這影響我最大的在於,我開始看到自己的優點,而不是專注在缺點上,這讓我因為想要做的更好而更加努力,也重拾我對創作的熱情,我的作品也愈畫愈好。 但如前面所說的,當時寫這個故事時,我沒有特別想要傳達什麼訊息,我只想寫一個有趣的故事,但也許因成長的背景與個性,不自覺把自己的經歷畫成故事了。
Q: 畫這本書時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可以跟讀者分享嗎?
這本書是我在大學第四年的畢業作品,我記得第一版草圖畫出來時,我拿給指導教授看,她一邊看,我一邊在旁跟她說明每一頁的故事,講到第三頁時,教授突然要我stop talking。接著她說了一句至今還深深影響我的名言。她說,如果你的繪本需要語言的輔助別人才看得懂,那就是失敗的繪本。教授的箴言是我創作繪本的真理,每一次畫繪本,我都會請大人跟小孩幫我看草圖,如果他們能單看草圖就能說出來故事的大綱,我才會開始上色。如果他們在某張草圖卡住,或是偏離故事本意,我則會修改到他們能完全看圖說出故事為止。 格林出版社總編郝廣才先生也曾提醒我,他說,繪本的圖畫像是一座橋樑,每一頁的圖都要有足夠但不超過的訊息,讓孩子用想像力跨越那座橋,串連出一個故事,這就是繪本最美之處!
『小狗阿疤想變羊』改版後與舊版有什麼不同呢?
作者想藉由新版對讀者說明什麼嗎?
小狗阿疤想變羊出版了18年,這期間我看到許多可以重新調整的地方,除了文字與版型的調整,最特別的是最後一頁新畫的圖『小狗阿疤防狼訓練班』,他讓整個故事進入一個全新的結局,也多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有了孩子之後,我常常接觸到很多家長,用開玩笑的方式形容自己的孩子,動作慢,很幼稚,很頑皮,很雞婆。這些形容詞就如同小狗阿疤的那道疤,深深烙印在孩子的心理,但其實動作慢可能是有耐心,幼稚可能是純真,頑皮可能是熱情,不守規矩可能是有主見,雞婆可能是體貼,鑽石總是隱藏在石頭裡,如同小狗阿疤,最終發現自己的鑽石,重新認同自己的身份。因此,這次在『小狗阿疤防狼訓練班』這張圖中,我想讓孩子看見,阿疤不但認同自己的身份,還當起大師,訓練羊兒趕跑野狼呢!我自己非常喜歡這張圖,裡面有許多細節可讓孩子閱讀!
最後,作者還有什麼要跟讀者說的話嗎?
你的孩子是那隻唯唯諾諾,害怕被指責,沒有自信的小狗阿疤嗎?或是你看自己的孩子像阿疤?總是看到孩子的缺點卻忽略肯定他的優點呢?也許您的孩子還小,還沒這方面的問題,但藉由一個有趣的故事,將肯定自我的觀念深植在幼小的心靈中,有一天,當他遇到問題時,心裡的聲音會提醒他,可以像小狗阿疤看齊! 聖經裡詩篇139:14說: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I praise you because I am fearfully and wonderfully made! 希望這本繪本能讓您的孩子,看見上帝創造他是如此奇妙可畏!
--------------------------------------
《內容簡介》
善良的阿疤,能不能解救好朋友呢?小羊們會發現阿疤的真實身分嗎?
如果有機會進入「超級變身機」,你會想變成誰呢?
故事從「羨慕他人」的常見情緒出發;
描繪主角阿疤如何經過「模仿與偽裝」混入羊群;
卻仍以最真實的自己,獲得友誼與信任。
我們並非一出生即能了解自己的天賦與能力,
「認識自我」更是一趟持續「發現」與「調整」的旅程。
本書引導孩子學會認識、欣賞並肯定自身特質,
進而理解每個人不一樣,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生命。
沒有朋友、無家可歸的阿疤是隻孤零零的小狗。因為額頭上還有一條又大又醜的疤,常常被其他小狗嘲笑。阿疤總是遠遠的望著綿羊村和樂融融的羊群,看著他們一起吃草玩耍,快樂的模樣令他羨慕不已。要是能成為他們的一分子就好了,阿疤心想。
沒想到,狐狸店裡的「超級綿羊變身機」能達成他的心願!狐狸讓阿疤變成了一隻羊,但是聲音卻改不了,牠只好帶著咩咩牌錄音機混入羊群。他和羊兒們,一起遊戲、生活,享受從未體驗過的快樂!然而,幸福可沒來得那麼容易。狐狸店裡的新客人,正一步步接近純真的羊群…
本書特色
★ 故事結構簡潔,內容貼近孩子與朋友、同儕的相處經驗,結尾寓意深刻。
★ 引導孩子梳理「自我懷疑」的情緒,探索自身特長,建立自信心。
★ 風格亮麗飽滿,人物逗趣可愛,畫中隱藏的小細節,令人會心一笑。
★ 再版加入最新結局,快來一探究竟!
得獎紀錄
★ 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入選作品
*適讀年齡:學齡前及國小低年級學童
*有注音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
龐雅文
舊金山藝術大學插畫系畢業,擅長使用綜合媒材創作,作品風格活潑靈動,色彩亮麗飽滿。曾入選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亞洲插畫雙年展、金鼎獎最佳圖書插畫,並獲頒國內漫畫金像獎最佳兒童繪本獎,及中國時報開卷獎最佳童書。
除了在台灣的插畫創作,雅文也與國外出版社合作,目前在美國出版的童書有P Is for Pumpkin: God's Harvest Alphabet、Mongoose, Mongoose, Stop! Don't Run、The Outfoxed Fox: Based on a Japanese Kyogen和My Favorite Bible。在格林出版的作品有《小狗阿疤想變羊》、《獅子燙頭髮》、《狐狸孵蛋》、《看見了!》和《黑面琵鷺來過冬》。其中《小狗阿疤想變羊》入選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並獲頒國內漫畫金像獎最佳兒童繪本獎;《狐狸孵蛋》獲頒中國時報開卷獎最佳童書。
如果大家對作者有興趣可以追蹤她的粉專跟社團喔!!!
Ariel粉專
#龐雅文插畫記事簿
Ariel經營的社團
#媽媽心臟好大
聖經 靈 修 專 卷 在 On8 Channel - 岸仔 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抗爭一年.評論系列】社運變形記
2020/6/8 — 10:17
Ovid 是古羅馬三大詩人之一,全名是 Publius Ovidius Naso,公元八年五十嵗的時候被羅馬帝國始皇帝奧古斯都流放到黑海之濱,在那裏終老,原因一説是因爲揭露了皇帝的私隱。2017 年,羅馬市議會替他平反。他的最重要著作是神話史詩 The Metamorphoses,中譯《變形記》,全詩五六百頁,我大學畢業之後那年讀過一半長的簡本,印象深刻。中文維基這樣介紹:
「全詩共十五卷,取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轉回』理論,變形,即人由於某種原因被變成動物、植物、星星、石頭等。這一線索貫穿全書,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大匯集。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由宇宙的創立、大地的形成、人類的出現開始,直至羅馬的建立,凱撒遇刺變為星辰和奧古斯都建立統治為止。」
今年世界醖釀巨變,去年下半年在香港發生的事乃不可忽略的元素,香港成爲了二次世界冷戰的 ground zero,而這座名城裏的人,也在經歷著意識板塊潛移。格局如此宏大的現世史,非我這支禿筆可以描述萬一,我只能懷著對詩人的敬意寫下一點心得。
2019 年香港的抗爭史無前例,社運脫胎換骨,一如《聖經》所説,年輕人憧憬異象、老者做新鮮的夢,儘管槍林彈雨血肉模糊硝烟吹滿城,還有那處惶恐與勇毅之間的九千手足正在思考著坐穿牢獄的心理準備。
然而運動最令我驚詫的,除了那每一震撼人心的無數細節本身,就是所有那些細節共合衍生出的一種前所未見的浪漫,從 6.12 占領立法會「去罩示真身」那一幕到後期理大留守戰飛索求生,那一筆一筆濃烈超現實,都是香港近四十年民主運動裏從來未有過,不是在文學藝術裏創成而是自生活本身釋出,並不需要巧匠加工。分析這浪漫的出現,對比一直以來的缺無,或者是理解這場運動的一個有效切入點。
我大膽地指稱,之前三十多年的民主運動基本上不是内在產生、即不是在香港人文化 DNA 裏孕育成;而是個別先行者從外國經驗和理論裏學習得,加上來自中國的專制主義外力造成民衆心中的恐懼與排距,兩者於是結合,生成了八十年代至本世紀一十年代的代議民主運動。這個民主運動予以自己的使命,就是尋求《基本法》似有若無地許諾了的真民主雙普選。然而,就是連《基本法》這部讓民主運動元老領導及參與者安身立命數十年的文件,也是外來的;香港人當時要求的「三腳櫈」並未能實現。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文化意識兩大來源 - 中國傳統文化和英國殖民文化,儘管包含這些那些好東西,卻幾乎都沒有民主成分 。孫文的民主革命活動在香港一掠而過,而且在中國失敗了,只留下淡淡一抹苦澀,再從外面引進因此必要;否則香港人只承襲那兩種舊文化的話,近年的中國專制主義入侵必定勢如破竹。因此,香港民主運動的先行者還是功不可沒。
可是,如此引進而非與生俱來的民主觀念還只是一種理性認知,民衆知道要取得要實現還得付代價,因此會猶疑。這就好比一個小市民心儀一部在櫥窗裏看見的高端凌志,看看叫價,就會覺得自己的老爺豐田還不錯,便是有問題,修補一下還可以多用幾年。況且,文化引進還有一個水土問題,便是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也不可能 plug and play。當年流行歐美的肯德基初度來港銷售卻鍛羽而還,因爲接受它的文化條件不具備;烤鷄如此,況乎民主。
因此,在量的方面,香港人對單純民主的需求有限度,加上中國的專制主義本性並不願意給予太多讓步,這個供求關係決定了在歷次香港選舉投票中觀察到的「六四黃金分割率」,而這個比率平衡,前幾年還因中國國力上升等因素而有輕微下降。在質的方面,老一輩的民主追求止於付出體力和時間參與大體平和的靜坐與游行。這種質與量的民主訴求,顯然生不出多少浪漫。
然而,深刻的轉變大約在五六年前首先在戰後第三代香港人當中出現了。這新生代有第二代無意中爲他們種下的前世命定、與生俱來的香港人認同,很快擺脫了先輩單薄無所恃的地球村觀念和那遠看很優美、愈近愈恐怖的大中華主義。這種籠統地稱作「本土」的意識,也同時把外來的民主觀念本土化、感性化。
本土化了的各種政治訴求,已經不限於那其實處處隱藏殺機的外來《基本法》。港人治港和真民主雙普選並不需要什麽法源,更不是什麽中央恩賜、剩餘權力,而是不正自成的,所有須要法源和恩賜的東西都是假的;先輩要經歷三四十年生聚教訓才得出的結論,在新生代中凴直覺取得。繞過《基本法》達至民主,唯有通過自決、獨立。這種認知是感性的。
本土意識是發自内的、防守性的,比先輩的進取性拿來主義的民主訴求性質不一樣。你向北京要時間,北京給你五十年;你向北京要民主,北京不給你哀怨,卻僅止於哀怨。但新生代不這樣:你要來奪走我的 birthright,我就跟你拼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前世命定、與生俱來,所以不知所起。去年的運動,原原本本就是這種先前以爲只在文學藝術裏才有的浪漫。但它不生於文學藝術,而源自新生代抗爭者的生活和生命本身,因此連他們的口語和想象也都是浪漫的。
他們以「手足」互稱,這個先輩們只會在文言文學裏碰到才不覺得生硬的詞語,他們卻是那麽自然而然地用上;但是,那些在前綫電光火石之間以自己的軀體抵擋警棍和子彈的抗爭者,除了用這個詞語互稱,沒有更合適的。這個用法,已經超越先輩們的生活經驗。前綫不願「送頭」,卻欣然「攬炒」,突破了先輩們的語言習慣、抗爭道德和安全底綫。他們願意捐棄生命,卻堅持要勝利、要幸福,為互勉而創造出「煲底相認」的童話,悲涼凄美艷麗盡在其中,更不是我們這些乾癟得早已滲不出荷爾蒙的老一輩能夠想象出。「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香港的新生代要跟民主自由戀愛,反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演了自己編譜的《牡丹亭》,湯顯祖那兩句話,卻恰好是新老民主運動的分野。
方法論
去年的運動期間,還有一個常用詞:「進化」。這個詞既指抗爭路綫觀念上的轉化,特別指和勇結合、新派不駡老派,老派支持新派,起碼不割席、不語「鬼」,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但用得更多更頻繁的,是在抗爭的手段方面,包括宏觀與微觀。
第一代民主派的抗爭方法論師承共產黨馬列毛,教頭是司徒華。華叔在七十年代的教師工會抗爭中,取得成績;其後他有份領導的民主運動,戰績卻未如理想。這套方法論强調統一領導,分清主次矛盾,訂定階段性目標,搞統一戰綫,團結一大片打擊一小撮,注意有理有利有節的運動節奏,靈活交替使用和平的群衆運動和武裝鬥爭(最後這招華叔當然沒有使出)。
毛的方法論,在一個訊息高度流通、兩極化歸邊完全明顯而且已經達至相當穩定平衡的系統内部很難有所作爲。要大幅改變六四黃金分割率,必須强力衝擊改變影響這個平衡的某些關鍵因子,這點過去十多二十年的實踐證明做不到。但是,就算做得到,也是無效的了,因爲如果單純玩選舉游戲,中國使出 DQ,民主派便是支持度大幅增加,也是徒勞。
因此,在選舉游戲以外實力懸殊有利中國的情況底下,民主派唯一出路便是作不對稱抗爭。其一表現,便是以無臺博弈政權的超大臺,在抗爭期間發展出以 autonomous cluster為單位的分散式動員。這種動員和運作方式特別有利於試錯和進化。誠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民衆起碼爭取到某程度的主動權。E 世代的抗爭方式顯然不必和以往的一樣。
毛的抗爭方法論在他那個時代可謂登峰造極,但有兩個原因不能適用於香港的群衆運動。其一是徒弟打不過師傅,任憑你華叔的《矛盾論》讀得怎樣通,人家對你的思路和招數瞭如指掌,打壓用的資源卻比你多強無限倍,你怎麽可能不被對方壓倒?其二是施展毛的那一套需要搞三刀兩面;統一戰綫裏的「同路人」,一早認定是最終要一刀幹掉的。毛在 49 年後説過一句有名的話:「以我的估計,鲁迅如果活到今天,要麽是関在牢裏還要寫,要麽是識大體不做聲。」能夠玩這樣的手段,需要特別骯髒的人格。年輕世代連世故也未懂,以其少艾純真的德性,怎能夠接受那種鬥爭方式?
歸根到底,方法論不是 value-free 的,什麽樣的道德體系就會發展出什麽樣的方法論與之匹配。去年的抗爭方式,與老一輩民主派的認識南轅北轍。當時,一位民主派老朋友見抗爭完全不按毛當年證實有效的章法,擔心會吃虧,我就以這兩點給他解釋。
殺機條款
《基本法》是中國法律,基本上不可信賴,裏頭隱藏的殺機太多 - 幾乎每一則看似開明的條款,都有起碼一則相應的殺機條款。舉例說,第 22 條第一款申明中央和其他中國的政府機構不能干預香港内部事務,但第二款馬上說,如果中央政府有需要在香港設立機構,經...中央政府批准便可。還不止此。這樣寫成的一部法律,條文有爭拗,作最終解釋的是人大常委會;殺手鐧不夠用的話,還有附件三。
如此危險的一部法律,視之爲定海神針,而且豪無準備當北京露出真面目、合法地動用那些殺機條款打壓香港的時候該怎麽對應,是民主派先行者的一個失誤。這個失誤,直接導致一衆同情香港的西方國家至今也視《基本法》為寶典,要求中國尊重它,真是一大諷刺。
導致這個失誤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以爲中國不懂法律,輕視了四千年的中國式法治傳統,未曾深刻認識到中國沿著這個專制法治軌跡慣性運行乃無可避免的事。大家知道,中國歷史上的法家,一開始就説明白了是為專制君主服務的,代表人物韓非子論法、術、勢,其中的術,就是帝皇術,專門保護君主對付心謀不軌的臣子;其所謂法,則是對付人民的,説白了就是鎮壓機器。西漢自武帝以降,實行的管治是「儒表法裏」,只有宋朝的某些皇帝表現好一些,卻被中國史家譏為積弱。文革後期搞「儒法鬥爭」,法家更上層樓。《基本法》就是這個專制的法治傳統主導下的產物。
民主派先行者的第二個失誤是以爲九七之後的一段時間裏英殖時期的法律實踐大體上得以延續乃《基本法》發揮威力,殊不知那不過是中國的韜晦計加上國際大形勢底下的產物。這個錯誤看法加深了部分香港人和很多外國政要對《基本法》的美麗誤會,以致遲遲未能瞭解到在這部中國法律的控制之下,香港的危機早已深植不明白原來裏頭的開明條款非常脆弱,最後不堪一擊,而香港在法律層面基本上無險可守,要靠其他非常困難、代價非常大的辦法。如果早一點明白《基本法》的終歸不濟事,民主運動的策略和抗爭手法會有早一點的進化。幸好,去年的矛盾爆發,終於暴露了這個真相,不僅香港人知道,全世界也知道了。
上面三段文字,分別從情、理、法三方面回望去年的香港,所發生的事,其影響所及,俯拾即是,上周六四悼念表現出的質變,便是其中之一。面對中國的步步壓迫,香港的社運,從爭取民主向追求獨立的更根本層次進化、變形。那是民主派自己無意也無法做到的,習縂、林鄭和他們的高官黑警勞苦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