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真想 ] 時尚的速度
.
快流行迫使「奢華」讓位,最重要原因還是在於速度。一旦高級精品的流行速度趕不上需求速度便會顯得「老梗」。快流行世界已不復是Karl Lagerfeld、Jean-Paul Gaultier或Hedi Slimane這種頂尖設計師獨領風騷的菁英世界。相對於奢華而保守的貴婦風,輕熟女寧可跟隨快流行的混搭風走在個性化的時尚尖端,因為「這讓她們看起來顯得年輕、且具有自我風格」。快流行當道,直接將時尚的伸展台搬到大街小巷,如今「街頭」才是流行的戰場。從巴黎到紐約,全身高級名牌成衣的貴婦逐漸被認為是假掰的「俗麗」(gaudy)或過氣的「慫咖」(tacky)。要跟上流行,不能只靠名牌成衣的當季新品,更要懂得融入時尚元素以成就個人特質。瞬息萬變的美學風格成為快流行的前提與結果。從根本上說,快流行背後的「資本主義的目標,與其說是要生產審美的對象,毋寧說是要捕捉審美的口味」(Assouly , 2007)[5],那麼「混搭」不啻就是「口味2.0」的升級版。最簡明的原則是:品牌大廠與其標榜特定口味,不如提供儘可能多樣的服飾讓顧客DIY選搭。在此,服飾的精緻感雖非無足輕重,但確實已不再是關鍵。
.
快流行當道,其關鍵在於滿足不同消費者對於「流行DIY」的想像,並藉由各種低價商品促銷活動,不斷刺激消費者購置不必要的服飾配件,以充實個人的「流行庫存」(fashion stock)。在「穿出個性、跟上流行」的環境刺激下,在「高貴不貴、買到賺到」的商品誘惑下,快流行的慾望邏輯為當代資本主義提供了完美的妝扮。短短幾年內,快流行不但執掌流行速度、改變市場形態,更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美學想像中。據2012年的估算,快流行當道後,全美流行時裝銷售一舉創下200億件單品的歷史紀錄,換算年均國民服飾購買數量竟高達64件(Cline, 2012),由此足可窺見快流行背後的龐大商機。很難想像,如此龐大商機竟然是建立在看似混亂無序的飽和消費中。既然「混搭美學」強調的是「個性化/個體化」的風格,那麼在風格解放之後,人們究竟為何需要這麼多的衣服?這個問題,顯然無法單就剩餘消費的面向來思考,而必須從美學的角度尋求解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