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總質詢大綱
#陳其邁市長全面允諾
今天的市政總質詢我針對以下議題要求 陳其邁 Chen Chi-Mai 市長承諾:
🔸盤查目前高雄市施工區的工安狀況,並嚴格要求落實SOP
昨日,三民區九如二路人行道改善工程發生一起工安意外,工地砂石車在進行倒車時不慎輾過一名路過的先生,導致該名先生傷勢過重慘死輪下。
工地施工的過程中,車輛進出卻沒有人員進行指揮,也有民眾在PTT爆料,之前行經該路段差點被工程車突然打開的後車門打到,也未見有人員指揮交通,這突顯了承包商的草率,市府也未盡到監督之責,阿洳要求市長與工務局、勞工局,針對目前高雄市委外的工地進行全面性安檢,並輔導施工單位改善!
🔸加速三民區肉品市場及屠宰場的遷移
隨都市的發展,位在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上的屠宰場暨肉品市場,影響居民生活品質已久,原本預計112年將完成肉品屠宰場與批發市場的遷移,進度卻再次延宕!
肉品市場及屠宰場退出三民區是必然的結果,阿洳要求市長承諾,不管是遷移或是整併,傾聽在地居民的意見,在今年底前盡快擬定解決與改善方案,將相關計畫給本席與市民朋友知道,並加速完成肉品屠宰場的遷移計畫。
🔸正視兒童、老人受虐問題 社會安全網向下延伸
日前衛福部公布今年1-6月兒少受虐通報案,比去年同期成長10.8%、老人受虐通報案成長36.5%,我們的社會安全網應加強防範,並且多數老人遭受虐待的態度較為消極,因為傳統觀念較為保守,可能會認為被自己撫養的兒女施暴覺得丟臉或是家醜不外揚的情況,導致長輩不願意對外尋求協助,因此阿洳要求市長與社會局,社會安全網應該更積極的協助這些長輩,並且找出這樣的黑數,讓長輩遠離暴力與恐懼。
🔸檢討寄養家庭制度並擬定精進寄養政策
「讓所有兒童都能在家庭環境中成長」,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的宗旨,但台灣目前所面臨的情況是近7成失家兒都被送到安置機構,到寄養家庭安置的兒少比例極低,寄養家庭的老化與沒有新血加入導致能承接寄養的家庭能量逐年減少。
因此我要求市長檢討目前的寄養家庭制度,具體要求(1)強化評估留下優質高齡寄養家庭,鬆綁65歲上限。(2)提高寄養家庭安置費用。(3)推動寄養家庭的喘息制度。(4)利用社會住宅組成類家庭安置照顧弱勢兒少。
🔸鼓勵企業設置托兒設施
少子化已經是國安問題,出生率逐年降低的情況下,政府積極改善托育環境,減輕家長的托育、養兒負擔,高雄市政府每年也都有編列72萬元的經費補助企業新設托兒場所與設施等,但高雄推動成果有限,部分原因是企業要設置托嬰中心或是幼兒園可能門檻過高,不易推動,因此中央最近也放寬補助標準,將「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也納入托兒設施補助範圍,並且開放工業區也可設托嬰中心。
因此我要求市長要針對本市的補助辦法進行調整,研擬是否擴編相關經費,並且針對未來高雄的產業園區規劃托兒場所。另外要求勞工局與社會局合作,積極輔導企業設置微型托育或是教保服務中心,鼓勵企業打造友善育兒職場環境,讓孩子可以就近照護。
🔸捍衛身障者運動權 打造身障運動中心/健身房
「運動權」不是只屬於一般大眾的權利,身心障礙者即使身體上有些不方便,仍享有運動的權利,高雄去年(108 )高雄市身心障礙者為 143,508 人,佔本市總人口數約 5.17%,在政府廣設國民運動中心的同時,不應該忽視身障朋友的權益。
阿洳要求市長與運發局,在打造國民運動中心的同時,應該把身障朋友需求也納入,例如提供身障朋友也能使用的體健設施,並把身障朋友的運動空間社區化,就近提供可讓身障朋友使用的運動設施。
🔸打造室內潛水空間 活化高雄市立國際游泳池
今年六月八日是聯合國所設定的「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也是我國在立法通過「海洋基本法」後的第一個「國家海洋日」,台灣自詡或期待成為一個真正的海洋國家,今年中央甚至大力推行「向海致敬」政策,鼓勵人民「知海、近海、進海」。
高雄身為一個港灣城市,更應該要鼓勵市民朋友親近海域、海洋,先前在部門質詢,我就有針對海洋局與觀光局,多開放水域遊憩與體驗,鼓勵市民朋友參與。
今天我也提出,應該鼓勵市民朋友參與水上活動才能更認識海洋並愛惜,例如逐年增加的潛水活動,台灣四面環海,本島兼離島海岸線長達1,567公里,自然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發展觀光休閒潛水活動,根據相關研究統計,台灣經常潛水人口約10萬,擁有潛水執照人口約30萬,每年新增執照人數約4千-5千人,藍海商機年年擴大,身為港灣城市的高雄也應該不落人後,目前台北有兩座可供潛水的室內深水游泳池、台中也有一座可供潛水的國民運動中心。
因此我具體要求市長,高雄有現成的市立國際游泳池,在與選手練習不衝突的情況下,應該開放作為室內潛水訓練池,提供要學習潛水、初學潛水的朋友使用。
#今天總質詢的相關影片與詳細內容待補XD
「職場衝突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Re: [討論] 是不是當員工起衝突,慣老闆就會現出原形-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職場] 逃避不是辦法,6個解決職場衝突的技巧- careerlady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心得] 職場黑暗面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面對同事推拖、惡老闆責罵…日本PTT戰神教你3招痛快反擊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鄉民看老闆遇到的狀況] 為什麼孕婦在 ...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鄉民看老闆遇到的狀況] 為什麼孕婦在 ...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問題] 跟同事的距離PTT推薦- Salary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人際] 常跟同事吵架怎麼釋懷? - 看板CareerLad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職場中,與他人起衝突怎麽辦?就這3招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工作被欺負ptt的推薦與評價, 網紅們這樣回答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懷孕面試「要主動講嗎?」 PTT狂戰成兩派…職場暗黑真心話全 ...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2022新北市勞動部職場霸凌申訴電話,在PTT/Dcard/Yahoo上 ...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2022新北市勞動部職場霸凌申訴電話,在PTT/Dcard/Yahoo上 ...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Oversea_Job - [北美] 職場人際關係處理?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閒聊] 與高衝突人格應對的讀書心得- 看板pay_home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職場倫理的八個領域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職場倫理的八個領域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職場倫理的八個領域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心得][抽書]《我的同事很有事》人際關係/職場-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請益] 和同事起衝突- Tech_Job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難過] 原來這就是職場的黑暗面 - PTT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用打遊戲策略「玩」成工作,擁有一千萬用戶的日本PTT創辦人 ...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Dcard狂推!大一新生最愛6個「高CP值」平價包包品牌不到 ...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心得] 職場黑暗面- Salary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PDF) 公務人員關注議題之文字探勘:以PTT公職板為例A ...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SOUFEEL索菲爾珠飾】英倫925純銀《雪紛飛》琉璃串珠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Re: [問題] 有沒有建議能幫助解決不耐煩?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PTT轉錄]職場小心得--與同事相處之道 - New Life in Taipei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Re: [問題] 新鮮人被資深同事冷落問題 - PTT brain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一線三的日常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世界是無法窮盡的文本: 社會學想像與電影的對話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社區發展季刊147期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愛情必修學分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職場衝突ptt 在 犢月刊-NO.94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職場衝突ptt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是《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出版滿5個月的日子。
『終於有人寫出真實的東京!』
『這本書解除了很多我對日本人的疑惑!』
『好久沒有做得這麼精緻用心的書了!』
出版至今,我收到了許多正面評價;我相信這是一本非常非常特別的書,有讀過的人應該就能理解我對東京的愛恨情仇…但講真的,『說實話』並不完全討人喜歡,最近的一則讀者迴響更令我一度覺得不安。
「因為讀了妳的書,我決定跟日本男友分手了,謝謝妳讓我了解有些文化差異是不可能被輕易改變的。」
前幾天我在IG收到了某位讀者的DM,簡稱她為A小姐好了…因為這則令人震驚的私訊而讓我跟她聊了許久。(非常感謝A小姐願意匿名提供自己的故事讓我公開🙏🏻)
她一年前到東京的餐廳打工度假,在職場認識了當時的日籍店長而交往。她說男友去台灣玩過好幾次,對台灣人本來就非常有好感,常常讚賞台灣美女多、食物又好吃。
「雖然我日文還不好,但覺得很投緣,交往沒多久後就決定搬到他家住了。」
A小姐本來住在語言學校附近,個人空間僅5坪大,月租卻要台幣兩萬多塊的分租套房。
她打著如意算盤:心想跟男友同居確實能減少不少開銷負擔,因此立刻答應…沒想到同住第二個月,狀況就開始發生了…
「出去約會時我們都各付各的,因為我也不習慣讓男友請客,所以無所謂…結果某天他突然拿出帳單跟我收房租跟水電瓦斯費,我們在剛同居時他根本沒提到這件事;他甚至計算我待在家裡的天數、跟他在家裡的天數差異…結果是我要分攤比他更多的房租跟水電,因為他待在公司的時間比較長…」
一算之下A小姐每個月要分攤約台幣一萬五,但其實很合理,只是覺得男女朋友這樣算起來有點尷尬罷了。
⚠️【台日文化差異:日本並沒有『由男方出錢』的文化,很多年輕雙薪夫妻所有開銷都是各付各的,除非有一方沒收入。此外,東京人認為『請客』會造成被請另一方要回禮的心理壓力,所以分開付帳反而是一種體貼。】
又過了一段時間,A小姐因為不適應東京的寒冬而感冒發燒,沒辦法上班,只能躺在家裡休養。這個月結束後,男友要求她負擔更多的房租,因為她待在家的時間更長。
「我很生氣地對他說自己生病沒辦法上班耶!他卻說:生病還不是因為妳自己不注意受涼造成的?」
男友甚至怪罪她請病假造成公司人力不足、帶給其他員工很多困擾、如果不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狀況還不如辭職算了。
⚠️【台日文化差異:即使是情人也要公私分明。職場戀情本來就不被允許,如果一旦發生,處理起來就要更加冷酷無情了。總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能影響到工作表現。】
漸漸的,A小姐的『台式公主病』被磨掉了,她慢慢開始能接受日式戀愛的被虐模式;包包自己提、車門自己開,趕電車時男友總頭也不回地走在自己前面。
直到今年夏天,A小姐看了我的書。
「台灣朋友把妳的書帶來東京給我看,我看著看著就哭了…妳寫出了真相,不只跟男友的文化差異,還有整個無法融入東京的感覺…」
A小姐是『哈日族』,熱愛日本的流行時尚文化,所以滿懷夢想赴日打工度假,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定居在日本;但一年過去,A小姐的交際圈只有語言學校的台灣同學,連男友的朋友都對她愛理不理。
「男友的日本朋友聊天時都在講ラグビー(澳式足球)、搞笑藝人的梗…我根本沒辦法進入話題,他們也只會問我哪家珍珠奶茶好喝而已。」
⚠️【台日文化差異:台灣人的成長背景受到日本文化很大的影響,例如動漫、日劇、J-POP,但其實略與時代脫節。而日本人雖然喜歡台灣,但講到台灣,他們大多數人其實只知道珍珠奶茶、鄧麗君、九份,還有小籠包。】
秋天到了,A小姐的簽證也快到期了,她試探男友有沒有結婚的意願?但其實男友早就察覺她的格格不入,要她考慮清楚;這份體貼看在想被慰留的女方眼裡異常冷酷。之後他們便分手了,A小姐也在幾天前回到台灣。
「除了文化差異,其實重點是對方不夠愛妳。」我這樣對A小姐說。
我自己花了四年去磨合與日本男友間的價值觀隔閡,發生過無數次衝突(就像我在《裏東京生存記》裡提到的那些),但所幸雙方都有在付出心力改變自己,所以我的東京愛情故事還在進行式之中。當然我也認識嫁到日本去結果很幸福的朋友,但異國婚姻最大的關鍵還是雙方都願意溝通。
我一直跟A小姐道歉,我並不知道我的文字會居然造成一段感情離異,但A小姐一直跟我道謝,她說因為看了我的書,才戳破了自己天真的粉紅泡泡。
要經營感情本來就不容易,異國戀的確是會有段蜜月期,雙方因互相探索彼此的成長背景而覺得新奇…但當蜜月期結束,就必須抉擇『誰要去妥協誰的文化』,如果女方選擇遠嫁它鄉當個外籍新娘,就必須抱有更大的覺悟,反之亦然。
我男友是名攝影師,因為工作忙碌根本大部分時間都不在日本,卻也讓他比較有機會接觸大和民族之外的生活模式,而我們在爭執時很重視溝通,如果氣頭上說不了、或是語言隔閡,我就會寫信給對方;書信是靜下心理解問題的好方式,推薦給所有正在經歷跨國戀情的朋友們。
我跟A小姐說;前幾天看到PTT版上的男網友稱自己女友為『女王』,就知道台灣男生有多體貼了。但A小姐有點M屬性,她說未來可能還是會交日本男友,因為日本男生真的比較時髦帥氣,而且她也逐漸能接受那種『嚴以待人、嚴以律己』的日式邏輯了。
我在《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裡曾寫道嫁到東京的台灣朋友說過的話:「人家說女人是水做的,我們根本就是水泥做的!」
還有好多故事想告訴大家,所以我正在著手於新作品,希望大家的『生存記』都能繼續下去。
📸PHOTO BY https://instagram.com/rkrkrk?igshid=um3u5sglu0p4
📚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http://rebrand.ly/20085
・・・
#裏東京 #裏東京生存記 #大塊文化
職場衝突ptt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是《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出版滿5個月的日子。
『終於有人寫出真實的東京!』
『這本書解除了很多我對日本人的疑惑!』
『好久沒有做得這麼精緻用心的書了!』
出版至今,我收到了許多正面評價;我相信這是一本非常非常特別的書,有讀過的人應該就能理解我對東京的愛恨情仇…但講真的,『說實話』並不完全討人喜歡,最近的一則讀者迴響更令我一度覺得不安。
「因為讀了妳的書,我決定跟日本男友分手了,謝謝妳讓我了解有些文化差異是不可能被輕易改變的。」
前幾天我在IG收到了某位讀者的DM,簡稱她為A小姐好了…因為這則令人震驚的私訊而讓我跟她聊了許久。(非常感謝A小姐願意匿名提供自己的故事讓我公開🙏🏻)
她一年前到東京的餐廳打工度假,在職場認識了當時的日籍店長而交往。她說男友去台灣玩過好幾次,對台灣人本來就非常有好感,常常讚賞台灣美女多、食物又好吃。
「雖然我日文還不好,但覺得很投緣,交往沒多久後就決定搬到他家住了。」
A小姐本來住在語言學校附近,個人空間僅5坪大,月租卻要台幣兩萬多塊的分租套房。
她打著如意算盤:心想跟男友同居確實能減少不少開銷負擔,因此立刻答應…沒想到同住第二個月,狀況就開始發生了…
「出去約會時我們都各付各的,因為我也不習慣讓男友請客,所以無所謂…結果某天他突然拿出帳單跟我收房租跟水電瓦斯費,我們在剛同居時他根本沒提到這件事;他甚至計算我待在家裡的天數、跟他在家裡的天數差異…結果是我要分攤比他更多的房租跟水電,因為他待在公司的時間比較長…」
一算之下A小姐每個月要分攤約台幣一萬五,但其實很合理,只是覺得男女朋友這樣算起來有點尷尬罷了。
⚠️【台日文化差異:日本並沒有『由男方出錢』的文化,很多年輕雙薪夫妻所有開銷都是各付各的,除非有一方沒收入。此外,東京人認為『請客』會造成被請另一方要回禮的心理壓力,所以分開付帳反而是一種體貼。】
又過了一段時間,A小姐因為不適應東京的寒冬而感冒發燒,沒辦法上班,只能躺在家裡休養。這個月結束後,男友要求她負擔更多的房租,因為她待在家的時間更長。
「我很生氣地對他說自己生病沒辦法上班耶!他卻說:生病還不是因為妳自己不注意受涼造成的?」
男友甚至怪罪她請病假造成公司人力不足、帶給其他員工很多困擾、如果不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狀況還不如辭職算了。
⚠️【台日文化差異:即使是情人也要公私分明。職場戀情本來就不被允許,如果一旦發生,處理起來就要更加冷酷無情了。總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能影響到工作表現。】
漸漸的,A小姐的『台式公主病』被磨掉了,她慢慢開始能接受日式戀愛的被虐模式;包包自己提、車門自己開,趕電車時男友總頭也不回地走在自己前面。
直到今年夏天,A小姐看了我的書。
「台灣朋友把妳的書帶來東京給我看,我看著看著就哭了…妳寫出了真相,不只跟男友的文化差異,還有整個無法融入東京的感覺…」
A小姐是『哈日族』,熱愛日本的流行時尚文化,所以滿懷夢想赴日打工度假,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定居在日本;但一年過去,A小姐的交際圈只有語言學校的台灣同學,連男友的朋友都對她愛理不理。
「男友的日本朋友聊天時都在講ラグビー(澳式足球)、搞笑藝人的梗…我根本沒辦法進入話題,他們也只會問我哪家珍珠奶茶好喝而已。」
⚠️【台日文化差異:台灣人的成長背景受到日本文化很大的影響,例如動漫、日劇、J-POP,但其實略與時代脫節。而日本人雖然喜歡台灣,但講到台灣,他們大多數人其實只知道珍珠奶茶、鄧麗君、九份,還有小籠包。】
秋天到了,A小姐的簽證也快到期了,她試探男友有沒有結婚的意願?但其實男友早就察覺她的格格不入,要她考慮清楚;這份體貼看在想被慰留的女方眼裡異常冷酷。之後他們便分手了,A小姐也在幾天前回到台灣。
「除了文化差異,其實重點是對方不夠愛妳。」我這樣對A小姐說。
我自己花了四年去磨合與日本男友間的價值觀隔閡,發生過無數次衝突(就像我在《裏東京生存記》裡提到的那些),但所幸雙方都有在付出心力改變自己,所以我的東京愛情故事還在進行式之中。當然我也認識嫁到日本去結果很幸福的朋友,但異國婚姻最大的關鍵還是雙方都願意溝通。
我一直跟A小姐道歉,我並不知道我的文字會居然造成一段感情離異,但A小姐一直跟我道謝,她說因為看了我的書,才戳破了自己天真的粉紅泡泡。
要經營感情本來就不容易,異國戀的確是會有段蜜月期,雙方因互相探索彼此的成長背景而覺得新奇…但當蜜月期結束,就必須抉擇『誰要去妥協誰的文化』,如果女方選擇遠嫁它鄉當個外籍新娘,就必須抱有更大的覺悟,反之亦然。
我男友是名攝影師,因為工作忙碌根本大部分時間都不在日本,卻也讓他比較有機會接觸大和民族之外的生活模式,而我們在爭執時很重視溝通,如果氣頭上說不了、或是語言隔閡,我就會寫信給對方;書信是靜下心理解問題的好方式,推薦給所有正在經歷跨國戀情的朋友們。
我跟A小姐說;前幾天看到PTT版上的男網友稱自己女友為『女王』,就知道台灣男生有多體貼了。但A小姐有點M屬性,她說未來可能還是會交日本男友,因為日本男生真的比較時髦帥氣,而且她也逐漸能接受那種『嚴以待人、嚴以律己』的日式邏輯了。
我在《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裡曾寫道嫁到東京的台灣朋友說過的話:「人家說女人是水做的,我們根本就是水泥做的!」
還有好多故事想告訴大家,所以我正在著手於新作品,希望大家的『生存記』都能繼續下去。
📸PHOTO BY https://instagram.com/rkrkrk?igshid=um3u5sglu0p4
📚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http://rebrand.ly/20085
・・・
#裏東京 #裏東京生存記 #大塊文化
職場衝突ptt 在 [職場] 逃避不是辦法,6個解決職場衝突的技巧- careerlady 的推薦與評價
[職場] 逃避不是辦法,6個解決職場衝突的技巧 · 1.不迴避,不當取悅者心理學家Harriet B. · 2.先解決情緒真正需要暫時迴避的,是已經引起情緒反應的激烈衝突。 · 3.重覆和暫停 ... ... <看更多>
職場衝突ptt 在 [心得] 職場黑暗面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已經就職約13年了也算有點中年鳥慢慢地看出職場黑暗面關鍵在於政治例如非我族類必殺無疑然後精神虐待冷暴力不講話默默做事沒人理總是要拼命在主管 ... ... <看更多>
職場衝突ptt 在 Re: [討論] 是不是當員工起衝突,慣老闆就會現出原形-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wanderer80 (Skyice)》之銘言:
: 公司的權力分配也很簡單,最上位者就是boss,公司的所有決策都由他來宣布
: 好處是員工要申請些什麼,程序非常簡單,只要boss同意就好
: 但是相對的,如果boss做了錯誤的決策,員工通常也是第一線受害者
各公司都會有這樣的情況
決策如果不當 很容易是第一線人員面對直接的反饋
差異是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 怎麼把現況傳遞給管理層
還有公司賦予第一線人員處理問題的權限和支援
: 除了boss外,其下有分會計、經理、副理,以及基層員工、製圖師
: 但除了會計及製圖師外,其他都是必須出差的調查人員
: 那時在公司,我有三位仇人
除非很明確的重大惡行
不然不要在職場抱持跟誰有仇的心態
這心態容易在你和對方互動(或沒有應該的互動)洩漏
久了真的會變成仇人
很多時候工作會因為某些事情雙方不愉快
這是很正常的事 人都會有情緒
但盡量讓時間可以淡化這不愉快
你可以不喜歡對方 但仍能共事
不過帶著有仇的心態 做事上會產生很多問題
當你又處於新人 非主管 非重要技術人力時
你會讓自己居於弱勢
: 一位經理A,兩位副理B、C
: 經理A及副理B都是我在職時升職的,在此之前是副理A、基層員工B
: 而C就特別了,他到職半年後就被升為副理
: B是最早仇視我的人
: 原因是,當時公司有個公用書櫃(後來已移除)
: 我到職約第3天,不小心把B後方的雙層櫃中的書當成公用的
: 然後很順手的去翻了一下書,B見狀立刻用有點惱怒的情緒,告訴我這是他自有的書
: 雖然我當下也立刻道歉並歸還
: 但可想而知,「有點」只是外表的表現,實際上內心根本不是這樣
: 從那天開始,他就凡事都針對我,並且用很不屑及嘲諷的語氣在壓榨我
: 幾經無效溝通,除了一些非交談不可的事(通常是他主動找我)
: 後來與他已經是拒絕往來的狀態
這情況不同人處理的方式和結果會有很大的差異
有些人善於應對 而且對人抱持較開放的心態
面對這種小衝突 反而會變成熟識的轉機
不善於應對的 如果心態對 通常對方反應也不會變成如此
(除非他對其他人也很苛刻)
另外跟你上一層有業務相關的主管拒絕往來
真的會自找死路 (除非這是你要的)
: 至於A,是在我到職初期,被boss派來帶我的
: 許多案子也讓他跟我配合,殊不知這便是惡耗的開始
: 因為這是我第一份工作,加上公司工作氣氛好像不太好,前輩都有點冷淡
: 因此剛報到的時候,幾乎沒什麼同事教我做法,很多做法都是靠我自己摸索、自學
: 也因此出差時,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太好
: 但A就是最不能忍受做不好這件事了
: 因此剛配合不久,他就開始無時不刻對我暴怒
不同類型主管你求救的方式也得不同
但通常時間到沒把事做好 除了少數的主管
(知道得提早在某些停留點檢視新人成果 但多數小主管還沒這觀念)
多數人會在這時候生氣
: 中間我曾嘗試跟他溝通、解釋
: 但他好像嗑了藥一樣,就是會不斷壓榨以及言語霸凌我,根本聽不進我的想法
: 即使我後來所有工作都已經上手了,這種態度卻依然未間斷
: (中間有一小段時間我以為他改善了,後來才發現根本是我的錯覺)
: 更誇張的是,全公司他似乎只會對我這樣
: 我曾經跟其他同事出差時,聊到有關A的惡行
: 很多人聽完後都覺得「怎麼可能」「他人滿好的吧」「我從沒看過他這樣」
: 我甚至也跟boss提過此事,boss也無法相信,日後還升了他的官位
: 於是我便儼然理解,A對待我跟對待其他人,根本就是差別待遇
這狀況可能也代表你的互動表現 跟其他公司的人相比
也是在A的預料範圍外 而且是負面的位置.....
: 百般考慮後,我終於向A提出我的內心想法
: 我請他目前與我搭配的案子,我的部份請同組其他的同事做,我可能無法跟你合作
: 一開始他有點不願意,但過了約2週後,他便告知我,他已經徵得boss同意換人了
: 所有的案子他都已經找到同事接班了,我可以不用再繼續做了
: (事後我發現接班的同事就是B)
: 而我也高興著終於可以跟這個仇人一刀兩斷
: 後來有一天,boss把我叫進他的房間
: 跟我說我就做到下個月就好
: 我並不意外,畢竟我大概料得到這種事會發生,只是我沒想到會是以這種形式發生
你跟A和B都不合 而你自己想切斷和他們的搭配
才剛進公司沒多久 這種狀況再往上傳 上一層主管自然會認為你不適任
(除非同時有多位同事也有類似反應)
另外你文字的傳遞 會讓人覺得你找A討論時
你認為你和他是平起平坐的 但這時A已是副理
你的態度可能會讓他覺得你很不受控......
: 至於C,他其實不是整件事情的核心人物
: 但我會被資遣,有一部分的因素是他,所以還是稍微提一下C的事蹟好了
: 首先,前面有提到,C一進公司沒多久就變成高層員工
: 當時我對這點就已經覺得很奇怪了,但奇怪的還不只這樣
1.副理在任何公司都不算高層 就算三人公司也是
2.有些公司會讓本來要接某管理職的人先在下一階職位一陣子
類似試用期概念 而且可以熟悉一下之後要管的業務範圍
甚至先熟悉之後要帶的人
(因為如果一進來就是主管大家很多事反而不會跟他說 舉動也會不一樣)
3.這件事只會有少數人知道
: 簡單說明一下,公司在每個月會開一次會
: 在C來到公司之前,以往的月會都是大家各自說明一下手上案子的執行情況
: 最後再由boss說明新接的案子,以及一些雜項,月會就結束了
: 但當C來到公司之後
: 月會開到最後,boss經常會宣布
: 「C的XX案子的報告寫得很好,所以頒發1X00的績效獎金給他」
: 我覺得很困惑,以前的月會從來沒頒發過報告寫得好的獎金(至少從我報到開始是這樣)
: 而且在C到職的一年內,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月會都會宣布C寫得好並頒發獎金
: 此外,公司以往有一些次要的工作,例如辦講座
: 基本上都是boss在做,雖然有時候會帶製圖師去幫忙
: 但調查人員幾乎只能做調查跟寫報告的工作
: 可是當C來到公司後,boss竟然開始慢慢派給他演講的工作
: 在案子的分配方面,一些有特殊意義的案子也會派給他
: 種種的差別待遇,讓我慢慢覺得C是不是跟boss有什麼關係
不管有甚麼樣關係
很明顯公司有意拔擢他
: 不過以上畢竟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對我並不至於有影響
: 我可以把這些都當成可能是C真的有哪些優秀的能力,所以才受boss重用
: 然後下班就忘掉它
: 真正讓我對C感到惱火的,是以下的事情
: 前面提到,調查人員的主要業務就是出差
: 出差的地點要依公司接到的案子而定
: 原則上全台縣市都有案子,離島的也有但很少
: 而單次出差的人數也不盡相同
: 從多車多人,到一車一人的出差都有
: 有一次boss派給我一個南部的案子,並指定我一個人去做
: 我雖然照辦,但我有一個小缺點,就是我不耐開長途車
: 也因此,我在第一天可以不休息直接開到目的地
: 但第二天回程就會因為疲累,經常每逢休息站,就得開進去小睡半小時再出發
: 必須如此一開一停的休息,才有辦法在回程中確保安全
: 但相對的,回到公司的時間往往都晚了
特殊狀況也得提前跟公司報告
不然公司怎麼知道你那麼晚回來?
: 這個案子的出差執行多次後
: 有一次在公司,C突然問我
: 「喂,你那個案子,第二天全部的工作做完,大概要多久?」
: 「大概2到3小時吧...要看現場環境情況跟調查到的物種而定,怎麼了嗎?」
: 「那你在早上應該就會回程了吧?」
: 「你忘了加上收拾裝備跟用餐的時間」
: 「那你應該至少可以在中午就回程了吧?」
: 「是這樣沒錯,所以呢?」
: 「那你從那邊回來要花多久?3小時應該夠吧?」
: 「所以你到底想問什麼?」
: 「那你為什麼常常都在下班後才回來?」
: 後面因為C一直不斷用質問的口氣,加上我還有要事,我已經不想再跟他辯下去了
: 我是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一個人開長途車有多累
: 但是既然是同公司的員工,就應該是同條船的夥伴,有必要這樣質疑?
看來你還是沒跟他具實告知啊
而且他的推斷也沒有錯的地方
直接說因為開車途中感到疲倦 所以多休息一下
回公司有把休息時數扣掉或補回來不就好了
(當然這種情況事前告知或當天告知才比較好)
: 後續他還曾經把我在公司說過的一些敏感性的話,跟boss打小報告
: 我想這可能也是促成boss資遣我的原因,細節我就不多說了
: 被boss通知資遣後,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 我的問題是,如果可以不要再跟A合作,代價是我必須離開,我能接受嗎
: 那我想我還是會答應的
: 畢竟我相信,大家來上班肯定都是為了賺錢,沒有人來上班是想跟同事起爭議
: 今天我在公司被霸凌,我一定有權力可以主張自己的人身尊嚴,並要求霸凌者停止此行為
: 可是我卻是被資遣的那個人,好像被害者才是錯的人一樣
目前聽起來你在回應和回報的部分可能有很大的問題
多數台灣的小型公司因為考核機制不明確
所以這部分的回饋不會那麼直接
如果是因為你工作習慣和態度和多數人不合
導致職場大家不喜歡也不願意和你共事
那不算職場霸凌 只是你無法融入團體而已
: 或許站在boss的立場,解決1個人絕對比解決3個人來得省事
: 但主張反霸凌,明明是正確的事
: 好的老闆應該是要懂得化解員工間的衝突問題,而不是直接消滅問題
: 是不是當公司員工發生人際衝突的時候,慣老闆就會現出原形?
這不算慣老闆
頂多是公司缺少某些管理考核的反饋
但有這樣反饋的公司 你可能會更難接受
另外更糟的公司直接用更糟的方式把你逼走
連資遣和非自願離職都不會給你
: ******************************************************************
: 感謝大家願意回覆這篇文
: 說實在這篇文長到連我自己都有點驚訝
: 雖然回的人不多,但對於能把它讀完並且給予回覆的人,小弟由衷感謝
: 大家的意見我都看了,做個簡單的意見回覆:
: 1. 我發現很多人對於文中的故事有個迷思
: 很多人好像都覺得我會被霸凌,原因就是「我做錯了」
: 老實說,我認為這是很嚴重的認知偏差
: 要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被霸凌的理由」
: 我知道我在前公司做事很常出包,開車的精力也沒有其他同事好
: 但這不代表我就必須全盤接受其他同事對我的霸凌
: 整串回覆讀下來,很多人表達的意思好像是
: 「因為我事情做不好,所以我被霸凌是天經地義」
: 不是這個樣子的吧!?
: 霸凌在群體中,本來就是不該發生的事
: 很多人卻用事情做不好這個理由來把霸凌這件事合理化
: 我認為,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觀念
: 今天,你見到同事事情做不好
: 你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表達你的不滿
: 但,這個方法,絕對不會是霸凌
: 如果板上的風氣,傾向於事情做不好的人就該被霸凌
: 那不好意思,小弟對板上的各位可能還不夠了解
: 以後會盡量多聽多看多發問的
你自己也在心中把對方列仇人 甚至認為自己可以切割和對方往來....
有時你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會在言語和互動中流露而不自知
另外台灣的職場 大家不喜歡直接對對方的表現給意見
所以你得從同事或主管給你的反饋推敲自己的表現和做法
如果上層主管多數欣賞也認同你的做法 給你很好的評價
而你也沒對其他同事做批評或不配合
但同事卻冷淡甚至私下隨意批評你 這情況才或許算是霸凌
: 2. 有些人覺得我前公司的boss會資遣我的原因
: 是因為成本最低而且留住我不能對公司帶來太大利益
: 這點我並不完全同意
: 一間公司,除非是多人共同創立
: 否則員工跟老闆,一定是相輔相成的兩個存在
: 老闆失去員工就無法使公司運作,員工失去老闆就會群龍無首
權力一定不對等
老闆就是老闆 員工就是員工
各有各的責任和角色
: 但是,只要是群體,不可能始終都是和諧的狀態
: 一定會有衝突、有意見分歧
: 我想這是國高中公民課本都有教的事,我就不多解釋了
: 就好比要當老師,一定要學習如何化解學生間的紛爭,是一樣道理
老師和學生角色 完全不能類比到老闆和員工
公立學校更不能類比
無論是法律上契約關係或是雙方角色 相差太多了
: 身為一間公司的老闆,也一定要懂得化解員工間的紛爭
: 如果老闆見到員工不合,只知道撲滅問題(資遣員工),卻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
: 那這間公司的流動性必定會變高,而且員工間的信任感也會難以建立
: 我覺得,這樣的老闆是失格的
如果某位員工 老闆和主管都判斷他某些心態和處事方式短期難以改善
那麼會選擇資遣是很自然的
而且從你的個案來看
把你資遣 反而對公司穩定性可以提升
1.讓其他基層員工理解甚麼樣的人跟公司文化不合 嚴重者會離開
2.讓主管A B C感受到他們有一定權力 而且老闆挺他們的判斷
3.通常員工和主管爭吵 多數上層主管還是會挺主管居多
這涉及到公司權力的運行
4.你在公司看起來沒有和其他資深員工或主管建立較好的互動
讓你離開恐怕真的沒甚麼損失
公司沒做到的事 可能是沒當著你的面明講資遣你的原因
這部分在管理較完整的公司(尤其歐美外商) 比較會直接告知
(但也就告知 你多數時候也只能接受 除非該告知違反工作合約)
在台灣 除了很情緒化的主管會當面把你做錯的事直接罵給你聽
不然多數時候資遣僅會模糊告知
------
感覺你個性也是不容易聽勸的人
或許某些對話 對方已經間接表明一些他對你的評價
但你也沒有妥善的應對
這種個性很容易吃虧 況且你的起步似乎也只能從基層開始
這情況對你更加不利
你當然可以繼續抗議屢次遭受霸凌
但恐怕你未來仍然會走不出這樣的處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30.2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24546160.A.6C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