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找到日本工作後才到日本的Peggy除了分享自己的日本求職故事外,
現在在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的他也研究台灣人在日本職場的趨勢與分析。
台灣人最不適應日本職場的是哪些指標?
外國人在日本職場要怎麼樣才比較能如魚得水?
快來聽聽日本職場觀察家這位勇者Peggy的故事與研究分享吧!
EP42【WIJ日本職場轉機】我與日本的職場情緣-日本職場觀察家Peggy Chang
歡迎光臨WIJ日本職場轉機!
這是一個與Worklife in Japan(WIJ)的合作節目。
在這裡跟你介紹在日本工作的勇者們,以簡短訪談的方式分享他們的職業,生活或者轉職故事。訪談中也會提到他們認為在日本工作/生活最好要具備的特質與建議。
如果你也打算到日本工作,或者你也是在日本工作的勇者們,我猜你會喜歡的!
還聽不夠Peggy的職場研究內容分享嗎?
10/24(六)台灣時間下午兩點,日本時間下午三點,不要錯過這個線上研討會!
【日本職涯研討會】理科 / 文科 日本職活&東京工程師圖鑑首度合辦!
★本次內容重點:
🔸你知道在日本發展的台灣人有多少嗎?
🔸台灣熱潮!我們在日本的優勢是什麼?
🔸文科理科背景,觀察 IT 業界心得。
🔸在日工作外國人的職場最真實體會
🔸深入探討日本的職場文化、薪資級距
🔸東京工程師圖鑑第一手的疑問回答
★活動詳情&報名: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97710820761100
※Peggy的聯繫方式(FaceBook臉書頁)
貝吉的外人觀察誌
※閱讀Peggy在WIJ的相關文章
(1)日本新卒就職心法 – 找工作之前,先找到自己
https://reurl.cc/q8nE0R
(2)一個念頭,一張機票,一間SHAREHOUSE:我的日本求職過程分享
https://reurl.cc/EzgA1a
更多Peggy的文章:
https://www.worklifeinjapan.net/author/peggy-chang
Special thanks @worklifeinjapan
■【Josie的候機室】音頻節目收聽平台:
https://linktr.ee/missjosie
■【Josie的候機室】IG: hi.missjosie
www.instagram.com/hi.missjosie/
#音頻 #音頻節目
#podcast #台灣podcast
#日本生活 #在日台灣人
#播客 #個人成長
#職場觀察 #日本轉職
#日本職場 #在日工作
#人物訪談 #WIJ⠀⠀⠀⠀⠀⠀⠀⠀⠀
#日本找工作
#準爆紅PODCASTER
———
#missjosie
#josie的候機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個工程師的愛恨情仇-2020全球資訊工程調查看一看 Stack Overflow ft. Wei Chen | 10 Preferences of Software Engineers - 誰說工程師沒有情感?這次就來揭露工程師們的各種愛恨情仇。 同樣是工程師,但是人人各有所好。這次邀請到工程...
職業訪談心得工程師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御姊愛徐豫之"在家工作"書評及贈書抽獎活動 【已截止】
最近我收到寫樂文化的邀請閱讀 MissAnita 御姊愛 (徐豫)的最新大作: 在家工作。 因為近來工作有點忙, 有些猶豫, 但後來考量到: 1. 目前美國疫情嚴重, 加州已經從 3 月開始居家隔離長達半年之久, 許多科技公司 (包含敝司) 都宣布到明年 7 月讓員工遠端工作,我想要學習人氣作家是如何建議、提升在家工作的效率及品質。 2. 之前看到 矽谷,Bonjour!Nicole 訪談徐豫的文章,我從那篇訪談學習許多, 因此好奇想要閱讀完整的書籍內容。 3. 我也姓徐, 幾百年前是一家,現在是遠房親戚!XD 😆 4. 我也是御姊愛的粉絲,分享同時也可以蹭知性網紅作家的人氣,說不定還可以藉機認識一下知名作家 XDD 😝。 綜合以上考量, 我決定接受邀請閱讀並且寫下我的書評啦。
這本書已經於 8 月初上市,並且在暢銷排行榜上, 相信許多朋友都已經看到不同的介紹, 今天我用自身在美國的工作經驗來分享我的書評心得。
我在美國東岸首府華盛頓都會區,以及西岸加州於不同大小的科技公司工作, 一般來說, 不時在家工作是很正常的, 畢竟對於軟體工程師, 只要有電腦, 可以遠端連線,實際在不在辦公室都沒有差別,當然辦公室的面對面溝通還是比較有效率的, 許多溝通的肢體語言也是遠端無法完全克服。在這次疫情之前,我在家工作最長的紀錄是 12 月下旬到過新年,我有幾次連續 2 周多完全沒有進到我辦公室座位上的遠端工作體驗。
但今年 3 月以來, 加州 (以及美國) 被迫要 100% 遠端工作, 我和親愛的老婆第一次一起在家工作,真的體會到一天 24 小時生活, 工作都在一起的時候有什麼酸甜苦辣。
在家工作這本書首先也從這次的疫情,美國宣布緊急狀態及加州在家工作帶出這次全世界的在家工作大實驗,過往的在家工作可能侷限於自由創作者、創業家、或是比較接案性質等比較特殊的職業, 但今年的情況, 讓不是醫療人員、實驗室人員、或是工作有地點局限性像硬體工程師等的職業都開始全速在家工作。
我這半年的體會是, 在家工作一開始的效率是提高不少, 因為一天省下了大約 2 個小時的通勤時間, 多餘的時間可以投入到工作上。 但過了一開始的蜜月期後, 我發現因為工作地點就是家裡, 沒有工作及生活的轉換, 我工作的界線變得模糊, 我晚上也會處理工作上的事情, 而白天因為長時間的工作, 不時會被其他生活上的事情影響分心。
徐豫也從自己及她的先生的情況, 帶出在家工作的一些歷程及看到的問題,為了每天有好的開始,她建議每個人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儀式感,過往上班通勤提示讓我們的頭腦清楚了解要開始工作, 在家工作的時候, 也可以用像是好好吃早餐、準備個熱飲、打扮成比較專業上班的服裝、使用工作專屬香氛、關閉電腦及手機通知等方式, 讓身心準備工作模式。 以往我搭 shuttle 聽 podcast 及在公司吃早餐算是我的轉換工作模式的儀式,我常在這個過程思考一天的優先事項,目前在家的情況,我個人的練習儀式就是早上帶女兒去保母家, 幫家裡的植物澆水, 並且泡杯熱咖啡或是熱茶放到我的位子上來做心境轉換。
書中也有好笑有趣的例子, 比如說藉由她時尚雜誌朋友的貼文, 寫著: “今日國際線上視訊最讓我困擾的事: 右下德國小帥哥的光是如何打的那麼完美又柔和?” 🤔 帶出視訊會議的各種技巧, 從技術面、環境面、個人面,面面俱到的把遠端工作的必修專業呈現給大家。
我覺得御姊愛徐豫是作家 + 創業家, 她的工作型態如同目前很紅的數位遊牧民族 Digital Nomad, 而不是一般上班族單純遠端工作不進辦公室的形式。 她因此在許多篇幅提及數位遊牧民族的概況、及一些適合 digital nomad 的國家介紹。 因為她的工作型態, 讓她可以工作 6 年玩遍海外 30 趟。 但一切要成功的關鍵因素, 是因為她有成功的個人品牌及社群經營。
許多文章最近介紹御姊愛徐豫是會用“從月薪 5 萬到月入百萬”的吸睛標題 (的確是超厲害!這比許多在美國工作,甚至矽谷軟體工程師還要高呢!),要從上班族轉變成在家工作, 除了專業能力,還要依靠強大的個人品牌,書中舉例, 從早期接案時期她發現知名部落客的業配貼文的報酬極高,但分析後不是因為文字的能力的差異, 而是因為她個人品牌的魅力、累積的粉絲,及高質量的互動, 才能達到更高的報價能力。
看完這本書後, 我理解到御姊愛徐豫對目前在家工作者提供她過往經驗的昇華總結,更對於有興趣發展自我品牌的個人,開展自己事業的朋友, 有一系列的準備介紹及個人心法。我從工程師角度開始看這本書, 但看完後不僅多吸收了在家工作的一些秘訣, 也對於我個人部落格粉絲頁分享及發展, 有更多的思考。
對於目前在全世界各地因為疫情需要在家工作的朋友們, 或是和我一樣未來幾個月還會持續被關在家 (😭),在家工作的讀者, 以及有興趣朝向在家工作、發展個人品牌及事業的讀者, 這本“在家工作” 可以提供給你許多不同面向啟發及準備建議, 所以推薦給你們閱讀。
最後,感謝寫樂文化提供 3 本書給我的讀者抽獎, 讓大家閱讀學習,提升在家工作的能力,發展這個疫情時代不可取代的關鍵能力。
以下為抽獎辦法:
✅ 為「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粉絲頁按讚
✅ 按讚這篇文章、留言寫下你為什麼想要閱讀這本書, 寫的越個人化或是詳細的話越有機會被抽中!謝謝矽谷,Bonjour!Nicole 的引薦,這次會邀請御姊愛徐豫和我一起抽出中獎的讀者歐!
✅ 公開分享這篇文章的話可以多一次抽獎機會!
因為疫情關係, 紙本書只能寄送到台灣的地址歐。 加州時間 9/28 教師節晚上 9 點截止!
P.S. 徐豫提到職場上班族的白領三寶: 團購、韓劇、KTV, 因為都不是她熱愛的活動,在辦公室的社交也會面臨一些問題。我也是內向型的人格,但因為沒有在台灣工作過, 不是很了解台灣職場文化, 在美國科技業算是個蠻國際化的行業, 各國人才都有, 大家也都蠻尊重每個人的喜好。 而在矽谷, 軟體工程師的組成很大部分組成都是內向性的人格, 所以我好像也沒碰到什麼太極端會強迫每個人參加的活動。 就算敝司員工平均年齡 29 歲,有許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每天在公司的時間超級無敵長,但像我時間到就要下班回家照顧小孩的同事也是很多, 我也沒有收到不平的對待 (希望不是我的遲鈍,已經被排擠還不知道 🤣)。你有什麼辦公室文化的體驗、爆料、或是甘苦談呢? 歡迎也在留言分享, 很精彩的話也比許會被抽中呢!
如果你有興趣直接購買的話, 以下是書籍連結
博客來書籍連結: https://bit.ly/3hPsJ6A
Amazon Kindle 版連結: https://amzn.to/302iFRE (竟然美國的 Amazon 也有了!)
P.S.S. 感謝御姊愛徐豫特別親筆手寫鼓勵讀者的話! 百忙之中很有誠意的寫給大家的祝福, 我也附上一開始的 NG 版本, 我想除了我親愛的老婆, 大概每個人都無法正確的講/寫出我的部落格/粉絲頁名稱吧!😆
職業訪談心得工程師 在 野放上班族-野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7個出社會你一定要知道的事:給「應屆畢業生」的良心建議!|職場大人學】
-
一年一度,令人既感傷又興奮的畢業季剛剛結束,即將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朋友們,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出社會闖蕩一番了呢?
.
身為曾經親身體驗過「上班族職場」數年,到後來勇敢從朝九晚五的職場離開,快樂的成為獨立接案「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並「繼續攻讀行銷博士中」的野獸派工作者,對於「出社會進入職場」這件事情,其實真的有滿多體悟的。
.
回想當年,我在職場上遇到了很多「拉著我成長的貴人」,學到非常多「帶得走的能力」,同時也獲得了許多「寶貴的人脈」。這些都造就了現在的我,也是我後來出來自己獨立接案成為「自由工作者/SOHO族」後的生涯,之所以能進行得如此順利、開心又愜意的一大主因!😻🍻🍻
.
我出社會後的「第一份全職上班族工作」,其實也是我的「最後一份全職工作」。
.
大家看我爽快離開職場,開始獨立接案「做自己的老闆」。可能會以為我是因為「無法適應職場」所以才夾著尾巴出逃的。哈哈哈哈!殊不知事實上,我可愛我以前的同事、主管、老闆和公司了!
.
哈哈哈!這真的不是客套話,當上班族的那些日子,我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是很熱愛自己的工作的。私下在朋友之間不經意的都快變成公司的代言人了。當時之所以會離開,只是想追求「更適合自己」也「更自由、自主」的工作模式罷了!
.
最近很多認識的年輕朋友們都陸續畢業進入職場,心裡想著,又是一波「熱血的烏魚潮」要出社會了呢!🐟💕所以便決定來好好整理自己當年初入職場時的心得,寫一篇給「應屆畢業生」的「良心建議」。每一項,都是我在無數踩雷、試錯、糾結、崩潰的過程中慢慢領悟出來的。其實這些也是我很想對「當年即將出社會的自己」說的話!
.
以下「7點」「給職場菜鳥的良心建議」,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對「初入職場」或「即將出社會」的年輕朋友們有一些幫助。如果你已經出社會多年,身邊正好也有即將畢業的朋友,也歡迎分享給正在緊張、徬徨的他們喔!💕
.
.
1.不要侷限於科系出路,以終為始的去補強自己的目標工作職能吧!
.
大學的時候,我也一直以為「科系讀什麼,以後就一定要做什麼」。
.
這對「出路選項比較明確」的「理工科學生」、「技職學校學生」,或「本來就有明確夢想的人」來說,可能都沒有什麼問題。
.
但對於「出路相對廣而不明確」的「文組學生」,或「興趣多元、還沒有明確志向的朋友們」來說,就很頭痛了!
.
其實我也曾經為此所苦,不知道自己畢業之後到底要做什麼。打開人力銀行瀏覽著職缺,甚至當年還很老派的細讀過報紙的求才區,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卻終究還是對自己沒有把握。不知道自己究竟會做什麼?可以做什麼?
.
直到經過了一輪的職場洗禮之後,我慢慢才發現,原來我們根本就不必拿「科系背景」來侷限自己的人生。
在這個社會上,多得是「半路出家」的「各領域神級人物」。很多職場強者,其實都是自學來的!
.
舉例來說:
.
我在英國實習時的公司同事們,就是最佳寫照!公司裡的「超強工程師A」,所有寫程式的技能都是自學來的,根本從來就沒有受過一天該專業領域的正規教育。「業務經理同事B」下班後的時間都在跨界攻讀法律學位、準備各種考試,他說他的夢想是成為一位律師,因為他對夢想和目標無比篤定,從來不會給自己找太多藉口,而是以行動來體現夢想,所以你真的完全不會懷疑他是否辦得到。「社群經營天才少女同事C」,其實從來沒有學過行銷,單純就只是自己平常很愛玩Instagram罷了。
.
他們從來就不會說:「我本科系不是讀這個的,所以我辦不到」。我聽到的永遠是:「我想要做XXX,所以我現在正在學OOO」。
.
發現這其中的差別了嗎?
.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並不是你不會,而是你”現在還不會”」而已。
.
別讓科系限制了你對未來的想像。如果你想做什麼工作或想成為哪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就主動去學習該領域的相關知識、技能,然後勇敢去做吧!
.
.
2.積極探索嘗試,然後把「興趣熱情」、「專長」與「市場」放在一起,排列組合出「夢想出路」!
.
擁抱那些你喜歡做的事,也不要排斥嘗試那些你「以為你不喜歡做的事」。
.
從小到大,我們因為生活環境的薰陶,而對世界累積了許多先入為主的想法。導致每到一個人生岔路口,當我們終於可以做出選擇的時候,這些偏見就會像海浪一樣,一波又一波的襲來,淹沒一座座才剛剛堆起的小小沙塔。瞬間消融的沙塔,就好像一個個還沒機會發展成形,就被扼殺在萌芽階段的好奇心與激情。
.
但神奇的是,很多看似討厭的事,都是親自嘗試過後才發現自己有多喜歡。很多夢想許久的事,都是實際體驗過後才知道,現實和想像竟然可以差這麼多!
.
比如:
.
我小時候超恨爬山,覺得無止境的樓梯對當時只擁有一雙小短腿的我來說,簡直就是虐待兒童。沒想到出社會後偶然因為想運動而加入了一個溫馨爬山社團,竟然就此愛上爬山,還因此認識了現在的男友(這種春光明媚、極限生存、相依為命的運動,真的是天公伯仔用來逼人談戀愛的神級機制,無數認識的山友都不小心相愛、有的還結婚了呢!認證👍~~🙈被團長毆打🤣🤣),現在每個週末幾乎都會找時間上山走走。
.
再比如:
.
我大學即將畢業的那一陣子,很風行「創業開咖啡店」。當時的我也覺得「在咖啡店裡工作」夢幻得不得了,應該會每天聞著咖啡香優雅的沖咖啡給客人喝,平常就慵懶的坐在櫃檯裡看看書、聽音樂,過著文青到不行的浪漫生活。為了印證這一點,我便趁著暑假興奮的跑去複合式咖啡店打工了!然後在每天久站8小時、連續不間斷洗碗、按按鈕煮沒靈魂的微波食物,連咖啡的邊都沒碰到的情況下,悲情的和昔日的夢幻工作道別。離開時我真的真心尊敬那些正職員工同事們,因為他們成功熬過了菜鳥階段,之後每天懷抱熱情的大清早到店裡準備,而且在我工作8小時後如行屍走肉般拖著腳步離開時,他們還能挺拔的站在崗位上,笑著跟我道別。果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適合的職涯道路,在嘗試過後,刪除一條不適合自己的出路選項,也是人生中一項很有意義的發現呢!
.
說了那麼多,想強調的就是「實際去體驗一個職業」,真的比再多的幻想都強!
.
我大四的時候,就經歷了好一陣子的畢業焦慮。於是開始瘋狂研究各種「自己可能感興趣」的出路選項,透過上網搜尋該領域前輩的各種分享、看書、看影片、看電影、上課、參加社團、打工實習…等等各種方式去深入了解每一項有興趣的工作,甚至還會「想像自己就是該專業工作者」開始實際實作起來!
.
哈哈哈!說來好笑,我會買一台最便宜的單眼相機,假裝自己是「野生動物攝影師」,跑到山上、動物園裡面,去蹲點埋伏拍攝動物。也會想像自己是「配音員」自己錄製各種情境的配音Demo,還把音頻寄到配音公司去應徵,而且竟然順利錄取了!徵選過舞團、應徵過新聞台小小主播,還曾經跑去當網路媒體的訪談編輯,寫了好幾篇有趣的藝文新聞。
.
這些因為「畢業焦慮」而啟動的「人生試驗」看似瘋狂,但我確實到現在都一點也不後悔!因為尋找「興趣熱情出路」的過程本來就不容易,而「夢想工作」真的值得你傾盡全力的去追尋。
.
職涯太長,不要勉強。
.
職涯不一定要「一直痛苦、忍耐,然後期待著未來可能的快樂」。「工作」是用來享受、用來讓我們體現生命的意義與追求的。
.
所以盡量多留一些時間給自己,行有餘力就透過所有自己知道的方式來探索「興趣熱情職涯」,找尋自己最喜歡也最熱愛的職涯道路吧!
.
「職涯探索」是一條有趣而漫長的路,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在人生不同階段裡自我探索,所發現的結果也會很不一樣喔!
.
在探索的過程中,也別忘了把自己的「興趣熱情」、「專長技能」羅列出來,去和目前的「市場需求」做排列組合。
.
比如:
.
「寫作興趣」+「演說、行銷能力 & 理財知識」+ 「渴望了解更多生活理財知識的朋友們(市場)」➡️ 可以想到的出路就包括:理財部落客/自媒體經營者、理財講師、理財作家…等等。
.
發揮想像力,你就會發現更多自己「喜歡、適合、有能力做又有市場」的潛在出路囉!
.
.
3.現在就培養「自信」、學會「自我行銷」超重要!
.
以前在英國實習工作時,所受到的2個最大的震撼就是:「原來台灣教育下的孩子能力那麼棒」,還有「原來沒自信、不懂得行銷自己讓我們在職場上這麼吃虧」!
工作中,外國同事總是可以很有自信的用簡潔有力的方式說出自己的專長與經歷亮點所在,輕易的贏得大家的信任、爭取到很棒的案子,也更容易受到老闆的賞識。即使後來發現他們的工作能力不見得比較強,有時甚至還不及我們,也不能改變他們可以獲得更好機會和待遇的事實。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他們的「自信」與「自我行銷軟實力」!
.
反觀自己與其他台灣朋友們,則因為從小所受的文化和教育影響,而常常習慣「過度謙虛」,總是喜歡害羞的默默埋頭苦幹。往往都要經過好一陣子的努力,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才能讓同事、主管與老闆發現自己閃亮的價值。
.
每每終於被世界發現時,外國老闆、同事們都會很驚訝的說,原來你這麼厲害,台灣來的年輕人真的很不一樣,專業能力強、有想法,又肯努力、能吃苦,我們以後都要找台灣人!這種評價真的聽過好多,很多身邊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有類似的經歷。
.
殊不知要這樣艱辛的被人發掘,需要多少的幸運和機緣巧合呀!如果運氣不好,可能等到自己花都謝了,還繼續被埋沒在茫茫人海中怨天尤人。🙈😂😂🤣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啊!
.
而初入職場要行銷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履歷/自傳」&「自我介紹」這兩件事情了。
.
趕快檢查一下自己的「履歷/自傳」,有沒有把所有的人生得意事蹟都用最吸睛的方式寫上去?有沒有盡量用條列式、數據化、故事化的方式清楚呈現?有沒有埋入該職缺最重視的「職能關鍵字(能力關鍵字)」?…等等。
.
趕快回想、檢視一遍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人生,然後試著學習用簡短又吸引人的方式「介紹自己」,讓人能夠快速的認識你、記住你,甚至欣賞你、喜歡你!
.
另外,也別忘了,「自信」是建立在「實力」與「充足的準備」上的。如果你發現自己再怎麼偽裝自信,也隱藏不住內心的自卑和心虛的話,就是時候該趕快把握時間學習,補足能力、做好準備啦!
.
.
4.勞資平等:學習彎腰、學著堅強,但永遠擇善固執!
.
大家都習慣抱怨環境,罵完「工資低靡」罵「慣老闆」,罵完慣老闆再罵「政府」、罵「世界不公平」、罵「自己不懂投胎」。
.
但其實除了企業、政府與大環境之外,我認為一個國家的「勞動環境好壞」是人人有責的。慣老闆要壓榨勞工,也要有奴性堅強的我們願意被壓榨,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循環 (🙈再次被毆打🙈🤣🤣)。
.
換個角度想,我們雖然很難一下子改變世界,卻可以從改變自己開始做起!何不從「工作者」出發,由下往上的去帶動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呢?
.
簡言之:沒有奴性堅強的員工,就沒有慣老闆,沒有慣老闆就沒有低靡的薪資和非人的待遇,收入水平提高後消費水平就會跟著提高。在地經濟開始活絡起來後,大部分的本土企業也就更有能力當個好老闆,提供更棒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了。
.
出社會後別忘了,「你和企業是平等的」!你需要企業所提供的「工作機會和薪水」,企業也一樣需要你所貢獻的「專業服務和勞動價值」。
.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
當你小看自己,企業就會小看你。我們必須先學會重視、尊重自己,別人才會重視、尊重我們。
.
這邊說的,並不是要叫大家都當草莓族,眼高手低的「沒有實力還挑工作」、「受到一點壓力就崩潰離職」。
.
而是鼓勵大家「充實自己的能力」,然後「勇敢篩選工作」!離開那些不尊重員工的惡質公司、拒絕那些壓榨勞工的不合理待遇。
.
別忘了,有多少的「實力」,就有多少的「話語權」和「選擇的能力」。「重視自己」的人也會重視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與「產出品質的要求」。而「輕視自己」也包括,不求進取、不敬業、不重視自己的工作…等等喔!
.
另外,「面試談薪水」時也建議大家可以試著把握機會。不要永遠只會說「依公司規定」,而白白浪費了自己的薪資待遇商談機會。就算是社會新鮮人,也是有權力為自己爭取更棒的合理待遇的。職場上薪水有談沒談是可以差很多的,有時比較誇張一點甚至能相差到一倍以上!
.
建議大家在面試之前可以先做好功課,了解目標產業和職務的「平均薪資」,看看該地區薪資水平為何,了解該職務不同「年資」和「學歷」的平均薪資行情怎麼樣。然後訂出一個符合自己「學經歷」和「能力背景」的「期待薪資範圍」,不要獅子大開口,也不要妄自菲薄的委屈了自己。(例如:104職務大百科、104薪資情報、各種線上薪資揭露網站、詢問相關領域前輩、上網爬文、看書…等等,都是了解平均薪資行情的有效管道和方式喔!)
.
接下來就可以帶著自己事先預想好的「期待薪資範圍」來跟企業談薪水啦!切記,「先聊你可以為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與價值」,最後再來談錢。重點是要讓企業「欣賞你的才華」、「信任你的能力」、「喜歡你的為人」,而不是讓對方看到一個「眼中只有錢的冷漠談判對手」。
.
此外,在「談薪水」上,「裝可憐」或「語帶威脅」都是沒有用的,展現實力、熱情、價值與對該企業真誠的用心,才是最好的薪資談判籌碼喔!
.
.
5.不要總是「習慣浪費別人的時間」,願意「花費自己的時間」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那種「問人狂魔」?或者想想發現自己好像就是!!哈哈哈哈哈!
.
別擔心,我學生時期也一直是個熱愛問問題的煩人女子,還因此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
只是出社會後,這種模式就要稍微調整一下了。因為職場非學校,每個人的時間都是非常寶貴的。
.
不要「習慣性的浪費別人的時間」,認為別人都有義務要來教你、幫你。就算他那時候很閒也是一樣,說不定人家就是想要閒閒沒事幹的發一會兒呆呀!
.
在剛進入職場時遇到一些流程、規範或者無法自己解決的事情時,你當然可以問人,而且是一定要問人,以免自己完全搞錯方向或者捅出大亂子。但是問問題時,務必尊重對方的時間,然後懷著感激的心情謝謝對方願意花時間來告訴你。
.
剛進入一份新工作,初來乍到,必須快速了解公司的運作模式、產品服務、行政規章、企業文化、文書流程、例行公事、各種產業基礎知識…等等,要學習的東西爆炸多,你一定不可能記得所有的事情。所以對新人來說,有一本「筆記本」或「記事APP」,把所有重要事項都記下來,實在太重要了!因為在職場上你問人家一次,對方會熱心教你;問兩次,人家還覺得你可愛;問第三次,大家就要開始懷疑你的能力和用心程度了。
.
事實上,職場非學校,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自學」和「自己找答案的能力」。
.
因為實際痛過、辛苦過、嘗試過,所以透過「實作」與「自學」所獲得的知識與能力也會更加扎實。
.
另外,在自己學習、摸索過後,帶著一定的「知識背景」和「做好的功課」,去問你想學習的人一個「有意義的深入問題」,不只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用心和尊重,也能把握機會學到更多更深入的知識和經驗喔!
.
就像我讀博士班之餘偶爾在大學幫忙當助教時,也很常會回答同學們的問題。其實不管什麼樣的問題,我都是很樂意回答的,但還是很鼓勵學生問出「有經過思考、做功課」之後的問題。因為像是那種「隨便Google搜尋一下就能跑出數百個解答」的問題,我當然可以回答你一百次,但在這個知識如此易得的科技時代,「沒有主動自己找答案、解決問題能力」的你,到底該如何生存?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擔心的事情呀!所以一起加油,好好訓練自己吧!❤️
.
.
6.讓未來的選擇極大化:累積「可移轉技能」、經營「個人品牌」!
.
成為上班族後,你讓自己越安逸,未來就會越危險!
.
出來自己獨立接案,成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之後,我回頭看看自己原本的上班族生活。才發現當初看似安穩的生活,其實竟然暗潮洶湧,潛藏著許多隱藏的風險!
.
比如:單一收入管道、過度細分的工作職掌、缺乏自我行銷的能力、忽略經營個人品牌、慢慢失去離開的能力、逐漸遺忘了選擇的權利…等等。
.
上述這些都是很危險的,因為企業可以相對無痛的替換掉你,而你卻很難快速的離開、找到下一份不錯的工作。
.
所以建議「社會新鮮人」朋友們,從進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慢慢鋪路,盡量去選擇那條能讓自己「未來的出路和選擇極大化」的選項。就算會比較辛苦,也很值得。
.
比如,從現在開始好好經營自己的「人脈」與「個人品牌」,有自己的「自媒體網站平台」更好。積極累積耀眼的經歷、作品和成績。然後把公司當成「免費學習寶庫」,把自己當「吸血蟲」一樣抓緊機會快速成長,累積「帶得走的工作能力和經驗」!
.
現在回想以前在公司時,真的挺幸福的,我都會毫不客氣的把公司的所有「學習資源」利用到極致!哈哈哈哈哈!真的「免客氣」,這對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很棒的事情呀!
.
有員工教育培訓資源、免費的講師專業課程,就上爆它!公司舉辦「黑客松」或其他之類的有趣競賽活動,就給他參加下去,訓練自己的創新和跨部門合作能力。身邊有厲害的前輩、想學習的人,就像變態一樣的好好觀察人家是怎麼做事情、怎麼待人接物、怎麼學習、怎麼面對工作的。🤣🤣💪🔥
.
重點是學到什麼,就馬上應用出來,放入到你的工作中,然後在過程裡持續修正、進步。你就會發現自己能力晉級得非常快速!
.
而培養「可移轉技能」、累積「寶貴的經歷」,絕對會是你職涯中最棒的投資!這些帶得走的能力、經驗與事蹟,會讓你變得更加自信,也大大拓寬了你的未來的出路與人生選項!
.
.
7.不要成為當初那個「自己討厭的大人」!
.
這真的太重要,也太可怕了。不要以為你不會!職場就是這麼的幽默🤣🤣,有時一不小心我們就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
很慚愧的說,我最近還真的有一次被自己給嚇到,在做完某件事情的時候驚覺此刻的自己實在討人厭無比。哈哈哈哈哈!天啊!!發現的時候還很搞笑的氣哭了,羞愧得無地自容,生氣自己怎麼會變成這種自己最討厭的大人。然後才趕快修正自己的行為和態度,重新找回當初那個真誠的自己!
.
所以直到現在我還是時常提醒自己:
.
▪️不要對世界冷漠。
▪️別忘了感謝身邊所有一起努力的夥伴,和幫助過你的人。
▪️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勢利眼。
▪️永遠把自己當成對世界的初學者,虛心向身邊的人學習。
▪️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永遠保持開放的心態去瞭解、請教自己還不明白的事情。
▪️不要失去好奇心和活力。
▪️做個有智慧的人,人生不用太過聰明,但可以永遠選擇善良。
▪️永遠對人、對世界溫柔。
▪️自信但不驕傲,明白世界之大,學無止境,然後更理解什麼是謙卑。
.
.
不知不覺又說了好多,以上七點建議分享給大家,真心的祝福初入社會的職場菜鳥朋友們,都能有個美好又充實的精彩職涯喔!
.
-----
.
🔻我出第二本書啦!🔻
《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easymall.co/2h1Fx
.
↓↓【哪裡可以買到】↓↓
.
「各大電子書平台」都可以找得到喔!
▪️博客來電子書:https://easymall.co/2h1Fx
▪️Rakuten kobo樂天:https://pse.is/TCNLQ
▪️Readmoo讀墨:https://pse.is/SMJWG
▪️Google Play Books:https://pse.is/TBM5J
▪️udn電子書平台:https://pse.is/T88DM
▪️讀創故事:https://pse.is/SU9YA
.
▪️其他上架中平台:TAAZE讀冊、myBook台灣大哥大、momo購物商城、BOOK WALKER台灣漫讀…。
.
(撒花~特別感謝「聯合線上」協助我電子書出版的編輯與相關同仁們,尤其是超罩的厲害芷葳!)
.
🔻歡迎追蹤🔻
▪️Facebook:「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dmmy
▪️Instagram:「freelance_mkt」https://pse.is/DQJGH
▪️YouTube:「野放上班族-野羊」https://pse.is/vwxa3
.
▪️Medium:「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4mkj
▪️官網Blog:「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usspu
▪️Blink佈告欄:野放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野羊 https://pse.is/w9yvg
.
🔻我的音頻節目🔻
▪️Apple Podcast:「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th437
▪️Spotif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xs27
▪️Firstor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wahs
.
🔻我寫的書🔻
▪️出版實體書籍:《不只找工作,幫你找到好工作》
https://dreamstore.info/2Yx-K
▪️最新電子書:《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dreamstore.info/2h1Fx
.
——
.
➡️目前正在嘗試著把一些「自由工作者試驗心得 & 野放上班族生活故事」做更有系統的整理和分享,如果你感興趣、也希望未來能接收到更多相關資訊的email,歡迎填寫一下這個表單,加入我的「特別分享好朋友email群組」哦!🤣🤣🤣💕💕💋
➡️ https://forms.gle/JkQhzZoQNcxu6oVy8
.
.
職業訪談心得工程師 在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0個工程師的愛恨情仇-2020全球資訊工程調查看一看 Stack Overflow ft. Wei Chen | 10 Preferences of Software Engineers
-
誰說工程師沒有情感?這次就來揭露工程師們的各種愛恨情仇。
同樣是工程師,但是人人各有所好。這次邀請到工程師Wei Chen 一起回答10個survey中的問題,並根據 Stack Overflow 在2020年對於2019年的資訊工程調查結果,做討論與分享我們的看法。
1. 最受歡迎/熱門/常用的程式語言 The Most Popular Programming Language 0:35
2. 最喜歡的程式語言 The Most Loved Programming Language 1:48
3. 最討厭的程式語言 The Most Dreaded Programming Language 3:30
4. 最想學/嘗試的程式語言 The Most Wa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4:51
5. 最有錢途的程式語言 The Highest Paid Programming Language 5:51
6. 最有錢途的資訊工程相關職位 The Highest Paid Developer Type 6:50
7. 女性工程師參與度 The Percentage of Female Survey Respondents 8:28
8. 最看重的工作條件或要素 The Most Important Job Factor 9:37
9. 面對面 或 線上交談?IRL or Online Chat? 10:55
10. 鳳梨披薩?Pineapple on Pizza? 12:07
好奇「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是如何誕生的嗎?
來聽聽學吧少女的訪談 👉https://youtu.be/bZXGuZoYDWA
#工程師都愛StackOverflow #今年女工程師會更多 #鳳梨披薩萬歲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是你想認識的程式語言唷!
每(隔週)週六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相關連結】
2019 資訊工程調查 Stack Overflow Developer Survey: [https://insights.stackoverflow.com/survey/2019]
【What I used to make this video】
個人電腦:Apple MacBook Pro [https://amzn.to/2HKgI2T]
拍攝錄音錄影: iPhone X [https://amzn.to/3c0s6Fu]
相機: Canon 80D [https://amzn.to/2VVmiYz]
錄音: Rode [https://amzn.to/3aqnzL2]
鍵盤: Logitech MX Keys Wireless Keyboard [https://amzn.to/3awqi5L]
【愛屋及烏】
Facebook 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ntyped/]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untypedcoding/]
合作邀約 👉 untypedcoding@gmail.com
-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 There are so many data types in the world of computer science, so are the people who write the code. We aim to UNTYPE the stereotype of engineers and of how coding is only for a certain type of people.
凱心琳: 一個喜歡電腦科學邏輯推理,在科技圈努力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女工程師。
-
This video contains affiliate links, which means that if you click on one of the product links, I'll receive a small commission.
圖片影片音效:[giphy.com] [pngwave.com][freesound.org]
Walk Around by Roa https://soundcloud.com/roa_music1031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BliFmtMGq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