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家都還好嗎?
今天終於把迪寶功課告一段落
快放假了
應他要求
我們一起上網找地瓜球 🍠食譜
來自製地瓜球
孩子透過揉捏
可以加強小肌肉的發展唷
對肌肉張力低下的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150g地瓜蒸熟壓成泥+30g糖+60g地瓜粉混合均勻揉捏成一條
再Cue弟弟或家裡最小的孩子來切成一塊一塊的
不用再揉成球
下鍋壓一壓膨脹就會成圓球狀了
這樣可以撐1.5小時😆😆
媽媽快沒招了
聽說一路放到七月中就想哭
今年👻門也開太久了吧😂😂
歡迎各大廠商有手作遊戲、材料包、教具、鍋具、烹飪🍳
總之能撂倒孩子
不是 是能收服他們
都歡迎大量私訊我
跪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村子裡的凱莉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溫暖的一天 謝謝 目目非營利 MUVE NPO 讓我有機會跟著 #眼動老師 學習,讓我有機會為重症兒童盡一份力。 小花現在七歲,在出生6個月時即出現運動障礙 的症狀,合併肌肉張力低下與發展遲緩、眼動危象 與易怒等症狀。 上週當了眼動老師說故事給她聽,超調皮的小花時而大笑、時而用眼動告訴我不喜...
肌肉張力低下 在 白映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蜂蜜裡面有肉毒桿菌胞子,而嬰兒的腸胃道的菌叢不夠健全,無法抑制肉毒桿菌胞子生長。因此肉毒桿菌胞子會轉成肉毒桿菌,分泌肉毒桿菌素而讓嬰兒中毒。各種含有蜂蜜的製品也都不適合小於一歲的嬰兒食用!
—————
☆訂閱照護線上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KctXQ
◎免費註冊,網路掛號一指搞定!
https://www.careonline.com.tw/p/map.html
☆歡迎追蹤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urgeon.life/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https://www.facebook.com/careonlinetw
肌肉張力低下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辣椒醬媽媽方怡閔 謝謝罕病女兒讓她活出勇氣
最新更新:2020/11/25 18:01
單親媽媽方怡閔(左)開小麵攤、製作辣椒醬、網拍,憑自身力量養育2名年幼子女,籌措罹患罕見疾病的小女兒醫藥費,獲選為新北家扶自強家長。(方怡閔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傳真 109年11月25日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5日電)單親媽媽方怡閔開小麵攤、製作辣椒醬、網拍,憑力量養育2名年幼子女,籌措罹患罕見疾病的小女兒醫藥費,女兒撐過醫師判定的「活不過6歲」,她也獲選新北家扶中心自強家長。
新北市家庭扶助中心今天表示,樂觀而堅強的方怡閔其實要面對的是照顧罹患「胺基酸類脫羧基酵素缺乏症(AADC)」罕見疾病的小女兒的艱辛。
這是先天性基因缺陷疾病,患者會肌肉張力低下、發展遲緩、餵食困難、缺乏自主運動、情緒不穩,有類似帕金森氏症的嚴重運動障礙現象。
醫師判定小女兒無法活過6歲,她不辭辛勞帶著孩子到處治療,不畏昂貴手術費,陪著女兒各種課程,看著孩子一天比一天進步,不輕易放棄任何希望。
新北家扶社工師華君妮表示,方怡閔原自營小吃攤,小女兒確診罹患罕見疾病後,結束小吃攤在家自製辣椒醬並兼營網拍、家庭代工以照顧女兒,展現為母則強的堅韌力量。
面對龐大家庭開銷、孩子的醫療及輔具費用,方怡閔不怨天尤人,知足並珍惜外界的協助,也靠著自立自強的力量,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目前小女兒已8歲且就讀小學,是讓她最感恩的事。
方怡閔獲新北市家扶中心遴選為「109年自強家長」,她說,不怨嘆孩子罹病,「反而要謝謝她來當我的女兒,讓我知道要更努力活在當下。」面對經濟困境、鄰居誤解與排斥甚至異樣眼光,她依舊擁抱希望,認真的過每一天。
家扶中心主任林夢萍表示,方怡閔以更多的愛與正面能量養育孩子,展現生命韌性,是扶助家庭的堅強典範。家扶將於29日上午在板橋第一運動場舉辦歲末感恩園遊會並表揚,邀社會大眾一起鼓勵仍在辛苦環境中努力的家長。(編輯:李錫璋)1091125
肌肉張力低下 在 村子裡的凱莉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溫暖的一天
謝謝 目目非營利 MUVE NPO 讓我有機會跟著 #眼動老師 學習,讓我有機會為重症兒童盡一份力。
小花現在七歲,在出生6個月時即出現運動障礙 的症狀,合併肌肉張力低下與發展遲緩、眼動危象 與易怒等症狀。
上週當了眼動老師說故事給她聽,超調皮的小花時而大笑、時而用眼動告訴我不喜歡我講的故事,但是小手又緊緊握著我的手。
忍著眼淚💧把今天的影片拍完,看著小花媽媽的堅強,和哥哥洋洋的成熟,真的很想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
#重症孩子 無法自己控制肌肉、行動,但是思考和眼睛卻表達了想學習的意願。
台灣目前只有3位眼動老師,全台灣跑透透幫助重症孩子,可以用科技讓孩子們繼續學習,讓長者可以用眼睛表達自己想說的,如果有想當志工意願歡迎請洽詢 目目非營利 。
慢飛天使不是不飛,只是還沒準備好,需要大家的幫忙。
期待六月影片完成。
#世界因你們更美好
#小花一定會越來越好
#ootd #公益 #重症兒童
#支持花東重症兒童教育認養 https://bit.ly/2AjdqmI
謝謝目目非營利,讓我擁有這個機會。
謝謝所有幫忙影片拍攝的人,謝謝alino 、Jenny找我、Sky❤️
肌肉張力低下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懶❓沒力❓肌肉張力低⁉】 你家的孩子會不會看起來懶懶散散的, 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 走沒幾下就要抱、站姿坐姿歪七扭八? 孩子真的是懶惰嗎? ... <看更多>
肌肉張力低下 在 醫生說我的寶寶肌肉張力低(低張),這是什麼意思呢? 的推薦與評價
先來討論一下什麼是肌肉張力。肌肉張力是指肌肉在休息時,本身所有的張力。沒錯…字面上解釋就是這樣,可是到底是什麼意思勒?我們拿髮圈來解釋, ... ... <看更多>
肌肉張力低下 在 [寶寶] 肌肉張力不足的評估與治療經驗-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網誌版:https://goo.gl/VMcFUf
最近貓王(我老公)偶然看了一篇文章,講到肌肉張力不足,
結果驚訝的發現,大女兒妞妞竟然頗為符合它的許多特徵:
1.孩子平常總是感覺容易累,
2.走路時都拖著地走,
3.總是駝背、
4.喜歡躺著或趴著、
5.席地而坐時不愛盤腿坐、會用雙手撐著地板、兩腿向前伸或採W型坐姿等情況,
5項中了4項!
我們猛然想到,
妞妞嬰兒期學爬行時,手其實無法完全撐起來,手臂總是貼在地上像鱷魚那樣的爬。
前陣子寫了一篇紀錄乾女兒毛毛的復健文章後,我才知道這是手臂肌肉無力的表現。
幼兒園的園長也提醒我,妞妞穿室內鞋時,腳板都往內側顛,
她懷疑是鞋子的設計或妞妞妞的腳有狀況。
我跟一個長期帶孩子復健的媽媽聊,她說這可能代表大腿肌肉比較沒有力氣。
我跟一個長期帶孩子復健的媽媽聊,她說這可能代表大腿肌肉比較沒有力氣。
以上總總跡象顯示,我們家的妞妞姐姐是隻小弱雞,需要加強肌肉的訓練。
3-8歲是黃金期。於是我為這件事忙碌了一陣子,首先幫她登記去做復健評估,
復健科醫師的評估後,
賓果!是肌肉張力不足。
知識真的是力量,貓王大大跟園長大大太厲害,這麼難發現的狀況都被他們揪出來。
醫生在講評估結果時,我真的是卯起來抄筆記,一堆專有名詞滿天飛啊!
現在就來重現筆記女王(自己封)的厲害。
首先講妞妞走路姿勢為何會腳板向內顛。
原來她有功能性平板足。功能性平板足是個狡猾的傢伙,
因為你光看外觀,完全是正常的看不出任何平板足的跡象,
必須要等走路時,腳接觸到地面,腳板才會瞬間變平,有夠奸詐狡猾吧!!!
那造成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是她的足弓歪掉了,足弓有沒有歪要怎麼看?從以下這張照片就看得很清楚
這是復健師在做測量是做的標記,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紅色點點連成的線是歪掉的。
因此妞妞走路時,腳板就自然會向內顛並且變扁平,還好有被園長大大一眼識破!!
此外,經過測量,她還有輕微的長短腳的問題,
一般兩隻腳的長度差距在0.4-0.6公分是正常可接受的,
但經過測量,妞妞兩腳的差距達到0.8公分,這也是造成她走路姿勢不良的原因。
但經過測量,妞妞兩腳的差距達到0.8公分,這也是造成她走路姿勢不良的原因。
另外治療師也順便測量她有沒有內八的問題,測量儀器真的好特別,
結果她有一隻腳角度太過,另一隻腳的角度不足,但狀況都非常輕微,在接受範圍之內。
其實到8歲之前,足弓都還在發展,所以矯正的方式就是訂做足弓墊!
就是這個傢伙!
它是個不便宜的東西,材質是硬的,治療師量過尺寸之後,再用特殊的儀器做些微的塑形
,
最後在其中一腳加貼0.4公分的貼片,平衡兩腳的差距
(一開始只會先增加一半的高度,以免不適應)
足弓墊在使用時,需循序漸進,
第一天先穿1小時,第二天增加到2小時,第三天4小時,第四天以後就能穿上8小時了。
我問治療師,妞妞適合穿哪種鞋呢?除了要選擇包覆性好的鞋子,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鞋子包覆腳踝得部分,不能是軟的。
所以球鞋是最好的選擇,治療師說市面上比較推薦的是NEW BALANCE的球鞋。
而上幼兒園若需要穿室內鞋怎麼辦呢?室內鞋幾乎都是軟的,所以有人會用另一雙球鞋代
替,
但我們有點心疼小孩的腳整天被悶在球鞋裡會不舒服,
找了許久終於找到Moonstar有一款室內室外兩用鞋,
它的後腳跟處是硬的,材質透氣又好穿脫,完全符合標準。
價錢真的不便宜(建議找不同管道多比價,價差可以很大!!!)
整個搭配起來長這樣。搞定這雙鞋,我安心不少。
除了足部的問題之外,
醫師也檢查了妞妞的手腕,將她的手指朝上向後扳。
妞妞的筋看來非常的軟Q,不是武學奇才,就是適合練瑜珈的體質!
錯錯錯!這是無知的媽媽的幻想。
醫生說,這個叫做先天性韌帶鬆弛症,
另外,醫師聽到我描述小孩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地上,
就判斷這是小兒軀幹肌耐力不足。
聽起來是不是超恐怖的!
但其實也不用太驚慌,簡單來說,從腳、到手、到軀幹的種種症狀,
都是肌肉耐力不足的表現。
我問醫生,如果我們一直沒發現小孩有這些症狀,那她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問醫生,如果我們一直沒發現小孩有這些症狀,那她會發生什麼事呢?
首先,腳會比較容易扭到 (你可能就罵她,走路都不好好走,東張西望才會一直扭到);
其次,她的手會因為肌力不足,所以學習握筆寫字時容易覺得累(你就會說,怎麼這麼懶
,寫幾個字就喊累,開啟親子衝突模式)
再來,脊椎容易側彎,且有駝背現象。
醫生說,肌肉張力不足並不罕見,只是看你有沒有發現!
後來,我問了一個笨問題:
那妞妞原本那雙室內鞋,可以給她妹妹繼續穿嗎?
(本人還不辭辛勞地把室內鞋扛去了)
因為這一般都跟遺傳有關,雖然沒付妹妹的掛號費,但醫生還是讓妹妹也走了一次台步給
她觀賞,
果然,妹妹啵啵也有這狀況,但程度較輕微!
舊室內鞋被判出局!!
Tip:園長大大後來建議我,兄弟姊妹的鞋子不要互穿,因為鞋子穿久了,是會被腳塑型的
,
對第二個穿的人來說,非常不好。該花的錢不能省!!
妞妞的狀況,復健師認為只能算中度,只需要多做運動增加肌耐力,
妞妞的狀況,復健師認為只能算中度,只需要多做運動增加肌耐力,
另外她還建議了幾個居家復健動作,要我們再她黃金期每天勤做。
針對腳部,可多做抓地訓練(一天約30次),
以及讓她多練習走不平/不穩定地面(如排列數個軟墊、平衡木、大型軟積木),透過維持
平衡,訓練腳部的肌肉耐力。
針對軀幹,做大熊趴撐(正反)、小飛機等動作,訓練軀幹的肌耐力。
一次維持10秒,一天三次。
針對手部,也可多做投接球的動作,
投球時手舉高過肩往前投擲,有助於手部耐力的訓練。
以下為我在網路上找到的示範動作 :
https://goo.gl/56Q00m
於是我在課後安排了每週一次的體能課,透過大量的攀爬、跳躍等動作強化她的肌力;
周末只要天氣好,就帶她們到公園、小學玩體能設施,吊單槓、走平衡木都是絕佳的活動
另外也入手了滑板車跟腳踏車讓她多騎,練體力
有時我常在想,在公園裡、河堤上、學校操場,
那一個個不怕太陽曬,陪著孩子騎車、丟球、走路的父母,
是不是有很多都跟我們一樣,是為了陪伴孩子的某個小小的不完美。
我們真的是幸運的,
身邊有許多俯拾皆是的資源幫我們發現小孩的狀況,
雖然有些是熱心過度的建議,
但也不要用「我不聽,我不聽 ,我不聽(摀耳),你的小孩才有問題勒」的態度面對,
理性的觀察、判斷後,ㄧ定要積極面對處理。
今天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都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的禮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53.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93661756.A.78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