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抽獎活動🎁#SportsAT粉絲回饋🎉
上一篇大家敲碗的肩夾擠症後群續集來囉!
讓我們再一次深入肩膀一探究竟!
完勝肩夾擠疼痛👊
-
💥肩夾擠症候群類型
肩夾擠症候群是常見的肩痛原因,夾擠類型主要分為兩大類
(1)原發性(2)次發性 ; 其中又數原發性的肩峰下夾擠最為常見
👉原發性多半是由於肩峰下空間機械性變窄,而次發性則是由於功能障礙,
導致肩胛骨產生異常位移而擠壓到軟組織。
💥症狀治療與處理
🌈急性期:
* 冰敷,減少負重/活動
* 口服消炎藥
* 儀器治療(例如:超音波、電療...)
* 貼紮輔助肩關節穩定
🌈亞急性期/慢性期:
* 熱敷
* 軟組織放鬆
* 運動訓練
* 動作修正
隨著坐式生活越來越頻繁,駝背、圓肩、烏龜脖子已成為文明病的代表
頭部佔重身體的8%,錯誤的姿勢將對肩膀產生很大的負擔�所以要打擊肩痛最重要的就是「放鬆緊繃的肌群」+「運動與姿勢矯正」
💥運動訓練動作
旋轉肌訓練:
手肘彎曲成90度,將毛巾夾於腋下,肩膀向外旋轉到底回來,重複10次/組,3組/回合,可使用啞鈴或彈力帶增加阻力。
肩胛平面訓練:
雙手大拇指朝上,手臂打開後向前約略15度,雙手向上平舉至135度,與耳朵平行後放下,重複10次/組,3組/回合。
💥該如何降低夾擠風險?
錯誤的動作很容易引起夾擠症候群,快來看看這些地雷你是不是踩到了?
🏋️♂️常見健身錯誤動作🏋️♀️
📍啞鈴肩推:
⭕️正確動作:
肩膀略向前35度
❌錯誤動作:
肩膀與手肘位於額狀面
📍啞鈴側平舉:
⭕️正確動作:
手肘抬至肩膀下方
手腕與手臂保持水平
❌錯誤動作:
肩膀聳起
手腕向下
❌錯誤動作:
肩膀聳起
手肘高於肩
-
肩夾擠症候群簡單可以很簡單,複雜可以很複雜
建議尋求醫師與專業治療師找到病根
對症下藥,持之以恆
才是最快的恢復之道喔!
*---- 。---->抽獎福利<---。----*
|書籍介紹|
這次感謝#方言文化 邀請我來跟大家分享這本書!
這本書內容潛顯易懂,富含大量的圖文
就算是對解剖不熟的健身初學者也可以輕鬆上手
如果是已有健身底子的人
也可以從中暸解更多的動作分析細節
是一本全方位的健身工具書🔧
博客來專書連結🔗
https://bit.ly/3u47Tqi
💮獎項:
共將抽出7位幸運粉粉
2本實體書籍『【重訓】肌群解剖X機能分析教練書』
5張超值購書優惠卷
-
💮抽獎條件:
❶至ig 追蹤 @yang_srt 和 @babelbook2021
❷在文章下方標記1位朋友+「防疫在家多看書」
❸分享此文限時動態
❹一人不限一次留言,但朋友標記不可重覆
嚴禁假帳號或人頭帳號!!
-
💮活動時間:
6/28~7/5 21:00pm
PS:抽獎過程會放置限時動態
24小時內如沒留言將視為放棄。
@yang_str保留變更一切活動與獎勵之權利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留下一顆❤️讓我們知道吧❗️
你的支持是我們繼續的最大動力
#sportsyang#workout #sportsrecovery #yang羊#athletictrainer#fitness#exercise#sports#shoulder
#coach #muscle#肌力訓練#運動傷害#運動#健身#重訓#健身房#健康#解剖#健康#肌肉#肩膀痛#肩夾擠症候群#復健治療#抽獎活動#送書
肩夾擠症候群電療 在 相太醫的復健門診-陳相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膏肓痛]
首先跟大家解釋一下定義🔍
即是「肩胛骨內側有不舒服的痛點」
但為什麼平白無故會痛起來呢❓
大部分都是因為肩頸姿勢不良或是長期滑手機看電腦導致:
1️⃣頸/胸椎退化
2️⃣肩頸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3️⃣背肩胛神經夾擠
那該如何去治療呢❓
我們推薦三大方向:
1️⃣增生療法💉(超音波導引-精準注射)
✔️將生長因子注射在
🔅頸胸椎退化的關節或韌帶上
🔅沾黏的肌筋膜
🔅發炎的背肩胛神經
2️⃣物理治療🙌
✔️徒手治療
✔️矯正性運動
✔️儀器治療(牽引、電療、熱敷、磁場、震波、超音波)
3️⃣運動訓練🏋️
✔️放鬆胸椎
➡️找一張椅子(椅背不要太高)
➡️外套或毛巾披在椅背上
➡️雙手抱脖子身體往後折(背頂著椅子)
➡️吸氣往後,吐氣回來🫁
✔️背肌訓練(划船運動)
➡️找一根彈力繩/棒、Cable滑輪機
➡️雙手握兩端背往後夾
➡️重複10-15下
(使肩胛骨內側菱形肌有一定張力)
————————————————————————
若以上做完仍有不舒服,建議各位來找專業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做更詳細的評估哦👍👍👍 @ 台北大安-宏康復健專科診所
肩夾擠症候群電療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的醫療保健單元邀請輝馥診所 許嘉麟醫師來到空中,和各位朋友導讀書籍《自己的肩痛自己救:圖解五十肩保健與治療》/ 時報出版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rK2y8ot-YkI
▶飛碟聯播網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http://www.uforadio.com.tw/app
◎內容介紹:
˙勤甩手或多拉單槓,真的就能治好肩痛?
˙五十肩「擺著不要理,自己會好」?
˙內視鏡、關節囊鬆動術、肩關節囊擴張術,哪一種治療好?
五十肩會造成生活不便、睡不好、肌肉會萎縮,甚至連腦部都會退化!五十肩、夾擠症候群、肌筋膜症候群、肌腱炎、肌肉拉傷、退化性關節炎……你的肩膀痛,到底是哪一種?從認識肩膀、正確判斷肩痛原因,到清楚明瞭的居家保健動作示範,並介紹最新的「肩關節囊擴張術」治療方式,許嘉麟醫師將徹底破除肩痛的種種迷思。原來,「活動角度受限、扳不動」與「睡眠壓痛、休息不會好」是五十肩兩大特色,真正的五十肩復健不是熱敷與電療,而是實實在在的全關節角度伸展運動。只有對症才治得好。徹底根除病源的第一步,就從正確分辨你的肩痛種類開始!
◎來賓介紹:許嘉麟
曾經擔任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暨住院醫師。現今自行開業位於台北東區的 輝馥診所 專門治療肩頸、50肩,是一位對人體肩關節情有獨鍾的醫師,肩關節為人體擁有最大活動角度的功能。曾擔任2016年壢新醫院「腓長肌肌腱作為膝關節韌帶重建自體移植體對下肢關節動作肌力的影響」研究、2012-2013年教育部「培育優秀青少年運動人才之運動醫學檢驗暨追蹤專業」計畫、2012年國科會「社群型健康體適能促進平臺建置與導入」與2007-2009年經濟部「學界科專高齡者照護醫材研發計畫」主持人。
學術著作見於《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Neuroengineering》、《長庚醫誌》、《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臺灣復健醫學雜誌》等,並多次接受電視如TVBS「健康2.0」、南桃園,平面媒體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時電子報》、《大紀元》、《ETtoday》,以及網路傳媒如早安健康、良醫健康網、Line Today、Yahoo新聞、華人健康網的採訪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