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呼吸南極:在世界盡頭找一條路」介紹
訪問作者:鄭有利
內容簡介:
Addicted to Antarctica.
南極是讓人戒不掉的癮頭!
從地理上的未知探險到體能上的極限探索,
他都是讓人鍛鍊自己、看清自我的疆域,如同一面鏡子。
《呼吸南極》是跨時代旅人面對南極大陸的對照集,
向三百多年來冒險犯難的南極探險家們致敬!
更為所有嚮往南極的人,
提供一本值得珍藏的圖文大全!
南極探路――過去的地理探險,今日的極限探索
南極,是旅人的夢土。
曾經去過南極的人,都有一段被凍結的時間,那段時光所發生的故事,已被壓縮、真空在剔透的冰層裡,泛著藍藍的光,閃爍著魔幻時刻。
過去的探險家,以插下旗子作為自己探險生涯的里程碑;現在的旅人,則在已知的地理疆界,從事不同的追尋。不管是體力上的挑戰還是形式上的超越,雖然沒有地理大發現,但自我的探索源源不絕、驅使探險魂往地球最南逼近。
關於南極,隨意上網搜尋都可以找到海有多深、山有多高、企鵝可潛水達幾公尺等上萬筆資料。但南極的靈魂在於探險家與科學家們,他們義無反顧的對南極進行無盡的探索。
南極的生命力在於奇妙的野生動物,年復一年的回到棲息地繁衍後代或覓食;南極的動力在於冰的世界,那是萬年玄冰中的氣泡脫離冰的桎梏象徵,那是眼睛看不到但卻從不停止流動的冰河,那是不停的被海水侵蝕、形成美不勝收的雕塑的冰山;那是當冰山經過海水、氣溫與風,不斷的形塑之後,在海中翻滾重新找到冰山的平衡點時,充滿力與美的剎那;那是冰山爆裂後,在海面上形成一望無際的碎冰,航行在碎冰上彷彿進入時光隧道,看盡冰的歷史。
作者簡介:鄭有利(Herman Tenq)
瀚世旅行社負責人。這十餘年內造訪南極超過二十次,酷愛野生動物與自然奇景,每年都赴非洲、北極、南極進行生態旅遊。著有《肯亞:我和我的荒野朋友》。
作者簡介:黃麗如(Lily Huang)
博客來Okapi駐站作家、新活水專欄作家。著有《喝到世界的盡頭》、《酒途的告白》、《千年一問》、《極南》、《醒來在地球的一個角落》,《酒途的告白》獲得2014年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
作者粉絲頁: 呼吸南極
作者粉絲頁: 享樂遊牧民族
出版社粉絲頁: 聯經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呼吸南極:在世界盡頭找一條路」介紹 訪問作者:鄭有利 內容簡介: Addicted to Antarctica. 南極是讓人戒不掉的癮頭! 從地理上的未知探險到體能上的極限探索, 他都是讓人鍛鍊自己、看清自我的疆域,如同一面鏡子。 《呼吸南極》是跨時代旅人面對南極大陸的對照集, ...
肯 亞 生態旅遊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自製辣椒醬都不可得】
摩洛哥上午十點官方數據,武漢肺炎確診累計2820例,其中322人痊癒,138人死亡,確診人數已經超越人口更多的阿爾及利亞,僅次於南非與埃及。
台灣發生海軍罹病、確診,武漢肺炎同樣重創摩洛哥皇家軍隊,目前約有六十至七十名傘兵染疫、確診。
目前非洲已將近兩萬人確診,超過一千人死亡,世衛認為仍有機會控制疫情,不使擴大.
絲毫不令人意外的,摩洛哥政府正式宣告延長國家健康緊急狀態直到五月二十日,也就是說,境內各項封鎖與管制將延續整個齋戒月。
因武漢肺炎而受到關注的議題,除了防疫與醫療,更有喪葬,為避免疫情擴大,罹病死亡者無法得到應有的伊斯蘭葬禮,家屬無法前去致哀,遺體由全身防護衣的人員埋葬,對家屬來說,失去的親人就像死了兩次一般.
另一個不在預期內的喪葬問題則發生在海外僑民,旅居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與比利時的摩洛哥僑民為數眾多,一旦死亡者眾,僑居地公墓空間不足,此時摩洛哥已全面對外斷航,遺體無法運回國內,有些國家迅速為穆斯林準備公墓,無論如何,對家屬來說,讓親人因病驟逝且孤單下葬,都是難以撫平的傷痛,連好好說再見的機會都不可得.
今天心情很沉重,因為海軍染疫,記者會上,發問時,不斷有記者使用「隱瞞」這兩個字,陳時中部長的回應更讓我慶幸是這樣的人在帶領台灣防疫團隊,發生這樣的事情,任誰都不願意,我很同意陳時中部長說的,停止獵巫,「台灣現在疫情能控制住,靠的是信任。」
武漢肺炎爆發以來,我發現自己對酸民愈來愈不耐,各國醫療專家尚在研究病毒特性,特效藥與疫苗都尚未問世,偏偏有人自以為厲害,依據新聞訊息,進行各種推演,罵政府、找戰犯,明明台灣確診人數都尚在控制內,就硬要講是因為檢驗量不足,肯定有社區感染但是沒抓出來.稱讚南韓與越南防疫成效,還要順道酸台灣政府:「除了口罩,還能做啥?」
此時全球災情慘重,台灣人還能過著這樣的日子,真的是太幸福又太幸運了!而這樣的幸福與幸運不是平白而來,建立在無數人的付出甚至是犧牲上呀!
眼見疫情不止,恐讓沙漠生活愈形不便,氣溫明顯飆高,蒼蠅愈來愈多,伴隨足以逼瘋人的沙塵暴,實在不知接下來怎麼渡過漫長酷熱的沙漠盛夏?更不用說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完全沒收入,只能吃老本,很挫辣~真的。
每次在臉書看到有人嫌台灣,說啥台灣很危險,罵啥小孩口罩要排隊、怎麼只有粉紅色,忍不住想回:「啊不然我們來換位置啊艮!」
照片上是貝桑今天幫我買的「椒」.
人在沙漠,之前全靠台灣遊客好心幫我帶「醬」之類的東西,平添一點點故鄉味。眼見珍貴庫存即將耗盡,短期內,難有補給,就想自己試做辣椒醬或大蒜辣椒醬。
今天貝桑要進城載我們訂製的鐵門回來,我要他幫我買辣椒,因為我們村子連辣椒都買不到,等他回來,我打開購物袋,啊,怎麼是這種的?沙漠人的用法是在煮塔吉或couscous 的時候,放一條,不會整鍋辣,而是想吃辣的人,就自己把煮熟的辣椒挖點來吃。
我把照片PO在臉書,臉友回應後,我才知道原來這種椒類似台灣的青龍椒或者糯米椒,不辣,我剛去生吃一口,呃,不管紅的綠的,通通都不辣!本人自製辣椒醬的夢想正式宣告破碎嗚嗚!但,這可是我抓住貝桑難得進城的機會,特地託她買的呀嗚嗚!
PO出這張照片,只是想說,瘟疫當前,有人處在相對舒適的位置,有人極度辛苦,但不變的是,我們全在同一條船上.
活在一個啥醬都買不到,就連想自製辣椒醬都不可得的沙漠地帶,我能做的,是盡量把每一天的日子過好,將自己保持在正向樂觀狀態,轉化自己的心態,就能轉化能量,去面對武漢肺炎下,愈來愈不容易的日子.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摩洛哥
#撒哈拉
#沙漠團
#深度導覽
#生態旅遊
#武漢肺炎
#武漢肺炎撒哈拉日誌
肯 亞 生態旅遊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受疫情波及的文化藝術】
忽地,摩洛哥武漢肺炎確診已迅速來到兩百廿五例,目前尚無緩和跡象,照這速度,離超越台灣那日不遠,然此時醫療系統已相當吃緊.
除了封關鎖國並限制人民出入,摩洛哥政府嚴陣以待,出動軍警維護秩序,亦增設數所專門治療武漢肺炎的醫療空間.近來,最受關注的藥物堪稱治療瘧疾的老藥奎寧,摩洛哥比法國更早將奎寧列入治療武漢肺炎藥物,並徵收國內生產的奎寧以及所有庫存,然而此舉卻可能排擠原先用藥者.
武漢肺炎對一個國家的衝擊,不會只是檯面上的死亡人數.
國家發布健康緊急命令,封閉餐廳、澡堂與清真寺等集會性場合後,無數靠著打零工維生者,生活頓時陷入困境.
政府鼓勵各種行業能將服務改為線上,減少人群流動與接觸,火速禁止報章雜誌出刊並販售,而是改以線上提供資訊,這對摩洛哥長期體弱的出版業來說,堪稱雪上加霜.
最讓我揪心的,是所有行之多年的藝術與文化節全因武漢肺炎而取消.
摩洛哥文化多元豐富,是極為珍貴的觀光資產,觀光旅遊業更是國家經濟命脈之一,養活無數大小業者,長年來,政府與民間有志之士戮力推動各項文化節與藝術活動,除了文化傳承、活化傳統、提供演出舞台且促進交流機會等文教意義,更具吸引觀光客、刺激地方經濟與創造就業機會等功能.在多年苦心經營後,少數幾場文化活動漸打響名號,吸引遊客前來,今年因一場瘟疫而全然暫停,在文化與經濟各層面,恐發生長遠不良影響.
對我來說,最可惜的堪稱Essaouira的gnaoua藝術節,在政府與民間長年努力爭取下,去年十二月中,gnaoua音樂好不容易通過嚴格審查,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多大的榮耀啊!舉國歡慶!原本今年可望擴大活動,刺激旅遊與經濟,也讓摩洛哥在地獨特的傳統藝術文化及歷史得以被理解、被看見!
一旦因武漢肺炎而停辦,著實錯過國際宣傳的絕佳時機,也讓眾多仰賴gnaoua藝術節的表演者及商家苦不堪言.
不可諱言,摩洛哥許多文化活動及藝術節多具有觀光與經濟上的意義,不是那樣「純粹」.
臉書上恰巧有人分享英國學者David Harvey文章Anti-Capitalist Politics in the Time of COVID-19,文中提及在新自由主義發展下,數十年來,全球已過度消費,包括旅遊及文化表演,產生「即時體驗的消費主義」(instantaneous experiential consumerism)模式,泛指經由旅遊業而來的所有基礎建設,從機場、酒店、餐飲至文化景點等,循此大量建造且過度操作的經濟路線,隨之而來的是各項藝文活動,吸引大量多方人群移動,美其名是文化與經貿,實則無數資源消耗.
各國、各地、不同時間、不同藝文活動,肯定有差異,我沒有仔細爬梳David Harvey的論述,但就我個人對文章的理解以及在摩洛哥的觀察,只能部分認同這樣的論點.
沙漠生活讓我多了很多「現實感」,愈來愈能接受「水清無魚」,以及世間沒啥「純粹」之事,畢竟我們很真實地就是活在一個「物質世界」.
我不反對文化活動裡的商業性,甚至扮演活絡經濟的功能,畢竟人活著就是要吃飯,一場無法帶來任何實質利益的文化活動,很難吸引鄉親父老的支持,沒了在地參與,只剩熱熱鬧鬧的空殼,大抵只有外地文青感興趣.
再者,傳統文化與藝術有其誕生、延展及演繹脈絡,一旦生活方式、經濟模式與大環境已然改變,若不願讓傳統文化佚失,一定程度的改變、更新與「活化」是必然的,而各項藝術文化節恰巧提供展演、對話與新的演藝空間,讓傳統得以延續,甚至找到新觀眾.
更何況,傳統文化的誕生及存在,從不為「純粹的藝術」,往往有著凝聚社群、標示時序或生命歷程、宗教祈福甚至經濟貿易等實質功能,當然過度消費甚至毫無意義的資源耗損,都不是好事,但不能因此而全盤否定文化活動對地方經濟所能扮演的正向功能.
多年前,當我還在摩洛哥人權組織服務,因工作而前往一個沙漠偏鄉進行訪談,恰巧當時部落正隆重舉辦一場遊牧文化藝術節,除了文化傳承,更希望能吸引觀光客,振興委靡不振的沙漠經濟,讓年輕人有工作,可以留在故鄉.
說實話,那場藝術節非常local,鄉土味濃重,整體氛圍與形式較接近部落慶典,難以吸引國際觀光客,就一場鄉土自嗨.因緣際會,我認識一位非常期待藝術節舉辦的遊牧老人,他養了幾頭專門載觀光客的駱駝,藝術節多少讓他增加些許客人,錢是不多,對偏鄉老人來說,只要都還能拿錢回家,就是一件讓他極度開心的喜事!
是這樣的「見錢眼開」的「單純樸實笑容」,慢慢洗去我身上因堅持某種「純粹藝術」而憤世嫉俗的文青調調(當然現在也還是脾氣不是說太好啦我也承認).
已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個人對柏柏爾婦女傳統手織地毯極感興趣,愈深入了解,就愈喜歡!爾後我們終於找到真正的地毯生產者:深居亞特拉斯山上,尚有能力進行傳統編織的柏柏爾婦女們,與她們訪談,感觸很深:這些婦女編織的地毯品質極佳又獨一無二,絕對是值得流通的商品,只是缺乏適恰販售管道.若真心希望地毯編織與柏柏爾圖騰文化有所傳承,就必須讓這項技藝是「活的」,讓編織依然活在婦女手中,而不是逐漸成為收藏在博物館裡的「骨董」,商業販售恰是那最能讓女性傳統編織藝術代代相傳的動力.
也是因為這樣,我跟貝桑開始少量地幫這些婦女代售她們的手作品,然而一切才剛起步,便因一場瘟疫而全然暫停.
摩洛哥對外斷航後,手織地毯難以販售給外國觀光客,全國交通管制後,她們的作品甚至無法帶出山區,地毯一旦無法進行商業販售,便是全家吃老本.
武漢肺炎帶來的衝擊與傷害,絕對不會只是檯面上的死亡人數.
瘟疫蔓延時,人們被禁止流動、聚會與接觸,無聲無息間,緩緩流失的,極可能是傳統文化延續與再新的機會,年老藝者頓失舞台,年輕一輩少了在節日慶典裡,得到文化薰陶的機會.連帶的,亦是文化展演與藝術活動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與對年輕人來說,尤其珍貴的工作機會.
而這些,都未必會是檯面上可見的「數據」.
照片上是我們之前到亞特拉斯山上帶回來的柏柏爾婦女傳統手織地毯,優雅、細緻而獨特,配色極佳,不僅是傳統藝術手作品,更是山區居民一家大小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
啊,希望很快就有機會幫他們把地毯賣出去啦~!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摩洛哥
#撒哈拉
#沙漠團
#深度導覽
#生態旅遊
#武漢肺炎
#武漢肺炎撒哈拉日誌
#地毯
#柏柏爾
#編織
#柏柏爾地毯
肯 亞 生態旅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呼吸南極:在世界盡頭找一條路」介紹
訪問作者:鄭有利
內容簡介:
Addicted to Antarctica.
南極是讓人戒不掉的癮頭!
從地理上的未知探險到體能上的極限探索,
他都是讓人鍛鍊自己、看清自我的疆域,如同一面鏡子。
《呼吸南極》是跨時代旅人面對南極大陸的對照集,
向三百多年來冒險犯難的南極探險家們致敬!
更為所有嚮往南極的人,
提供一本值得珍藏的圖文大全!
南極探路――過去的地理探險,今日的極限探索
南極,是旅人的夢土。
曾經去過南極的人,都有一段被凍結的時間,那段時光所發生的故事,已被壓縮、真空在剔透的冰層裡,泛著藍藍的光,閃爍著魔幻時刻。
過去的探險家,以插下旗子作為自己探險生涯的里程碑;現在的旅人,則在已知的地理疆界,從事不同的追尋。不管是體力上的挑戰還是形式上的超越,雖然沒有地理大發現,但自我的探索源源不絕、驅使探險魂往地球最南逼近。
關於南極,隨意上網搜尋都可以找到海有多深、山有多高、企鵝可潛水達幾公尺等上萬筆資料。但南極的靈魂在於探險家與科學家們,他們義無反顧的對南極進行無盡的探索。
南極的生命力在於奇妙的野生動物,年復一年的回到棲息地繁衍後代或覓食;南極的動力在於冰的世界,那是萬年玄冰中的氣泡脫離冰的桎梏象徵,那是眼睛看不到但卻從不停止流動的冰河,那是不停的被海水侵蝕、形成美不勝收的雕塑的冰山;那是當冰山經過海水、氣溫與風,不斷的形塑之後,在海中翻滾重新找到冰山的平衡點時,充滿力與美的剎那;那是冰山爆裂後,在海面上形成一望無際的碎冰,航行在碎冰上彷彿進入時光隧道,看盡冰的歷史。
作者簡介:鄭有利(Herman Tenq)
瀚世旅行社負責人。這十餘年內造訪南極超過二十次,酷愛野生動物與自然奇景,每年都赴非洲、北極、南極進行生態旅遊。著有《肯亞:我和我的荒野朋友》。
作者簡介:黃麗如(Lily Huang)
博客來Okapi駐站作家、新活水專欄作家。著有《喝到世界的盡頭》、《酒途的告白》、《千年一問》、《極南》、《醒來在地球的一個角落》,《酒途的告白》獲得2014年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
作者粉絲頁: 呼吸南極
作者粉絲頁: 享樂遊牧民族
出版社粉絲頁: 聯經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ncfnVfRhj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