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一整天在做心臟檢查,現在仍然感到很疲倦,這個星期的QQ聊天室暫停一週哦。
QQ患有先天性二尖瓣膜脫垂,是指心臟瓣膜在收縮的時候無法緊密關閉;無法完全閉合,造成血液逆流的情形。
小時候並沒有特別的症狀,直至23歲那一年(24年前)入職空服員的時候身體檢查才發現我有輕度的心律不整。
當時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心臟科醫生說不會影響工作,這才正式被航空公司錄取。
這麼多年來這個身體狀況沒有為我帶來太多的困擾,直至三年前感覺越來越強烈,常常會想深呼吸,然後心跳凌亂搞到整個人好像很慌的感覺⋯。
然後經常覺得疲倦,當心情不好或者受刺激的話會覺得心胸悶悶的,心悸不舒服,感覺好像有很多條金魚在我的胸口亂跳。
年紀漸長,症狀越來越明顯,有時候壓力大胸口就好像被一塊石頭壓著不是很舒暢,偶而會覺得好疲倦,沒有動力工作。
通常心臟功能不好的人會感到疲倦,下肢很容易水腫,我就是這個情況,有一陣子看中醫,醫生說我的脈搏很弱,跟快死的人沒有分別🙄給我開補氣行血的藥方,喝了之後感覺很不錯,除了覺得氣色好之外,人也沒有那麼累。
然而我總不能365天天天喝中藥吧。
今天醫生說我的心臟功能只有56%(低於50%就是不合格)⋯老娘才49.7歲,這樣子不是辦法,我要好好思考如何提高我的心臟功能,也要跟醫生商量有什麼可以做的。
所以說大家一定要聆聽自己的身體,定期做身體檢查,就算你很年輕,也值得做一次全身體檢,看看身體有沒有一些隱藏性的疾病,在身體沒有變得很差之前要提早行動,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沒有強健的體魄,什麼色班皺紋下垂鬆弛便會變得不重要。
期待下星期見面。❤️❤️❤️😘🙏🏻愛你們愛你們。
也祝福大家和大家的家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喔。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為什麼你動不動就感冒?風邪‧情緒‧壓力‧作息失調(二版)」介紹 專訪作者:楊素卿 中醫師 內容簡介: 搞懂體質+對症調理=百病不侵好體質! 很多人都認為感冒是小毛病,就算不看醫生,大概七到十天,身體就會自然復原,所以不用太在意。但,──真的沒事了嗎? 「奇怪...
胸悶心悸中藥 在 男神媽媽生活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平時就算瞓得好瞓得夠都好容易攰,試過睇中醫,中醫話我血氣唔好所致,長期服用中藥又苦又要煲,又好難會有恆心持續堅持。
最近試左 #血管通 能有效溶解血管沉積的廢物,有助平衡血液纖溶系統,抑制廢物在血管中積聚,令血流暢通,保持心腦血管健康。
主要功效:
🌟暢通血管功效比一般納豆素高100倍🌟
溶解血管廢物、暢通血管、改善心悸、頭痛、腦血不暢 、 活血化瘀 、遠離三高、改善手腳麻痺、維持心臟健康、減低血液黏性、令血液更流動 。
🌸服用方法:
保健食法:每日1次,每次2粒。
改善食法:每日2次,每次2粒。
▪️▪️▪️▪️▪️▪️▪️▪️▪️▪️▪️▪️▪️▪️
💁♀️男神媽媽心得分享
食左血管通兩星期,覺得自己精神好左,又無咁易攰,我會keep住一路食落去。
▪️▪️▪️▪️▪️▪️▪️▪️▪️▪️▪️▪️▪️▪️
🏵了解更多:
https://www.facebook.com/iWellnessHongKong
https://www.facebook.com/tenwahealth/
銷售點:
香港萬寧
https://www.shop-iwellness.com
#日本天和保健 #血管通 #三高 #溶解血管廢物 #血管堵塞 #通波仔 #心臟 #肥胖 #高血壓 #心臟病 #胸悶 #心悸 #納豆 #納豆激酶 #血管清道夫 #降脂 #降膽固醇 #中風 #缺乏運動 #iwellness #愛健樂 #萬寧 #mannings
胸悶心悸中藥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那種不能自由呼吸的痛苦,我連想像都不敢。
但只要旋轉測試能改善呼吸,就還有救。
為什麼肺纖維化要針「腎經」而不是「肺經」呢?
------
有個初診患者看過一次後,馬上介紹自己的姐姐來看診,是一位30+女性,一來就被我發現兩手肘手掌有異常的皮膚病灶。但患者並不是因此而來,而是被診斷為硬皮症併發肺纖維化,胸悶喘不過氣來,已經用一年以上的生物製劑了,胸悶有控制住,但沒有進步。
所有病痛中,我覺得「喘不過氣」是最痛苦的前三名,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三分鐘不呼吸就痛苦難當。
即便可以呼吸,但只能永遠吸不飽氣,你能想像說話無法一次說完、或孩子開心地往前奔跑,自己卻走兩步就氣喘的困境?
肺纖維化造成的侷限性肺病,或氣喘之類的阻塞性肺病,我認為只要 #旋轉測試 可以在某個角度時讓呼吸變順一些,#就還有救。
但的確我醫過的肺纖維化而氣短的患者,很大比例被診斷為自體免疫疾病。
雖然患者並沒有因為讓身體旋轉哪一邊而改善呼吸,反而是身體旋轉左側時讓呼吸更辛苦,這讓我學習到,旋轉呼吸更困難的方向,也可能暗示病灶。
果然在患者左大腿內側的足少陰腎經找到許多沾黏,一個個針開沾黏後,患者呼吸變得更舒服。(如影片)
我的經驗中,自體免疫疾病跟足少陰腎經很有關聯,足少陰腎經從足底湧泉穴往上延大腿內側,走到胸骨兩旁。
所以很多「胸悶」、「恐慌」、「心悸」、「心臟衰竭」……與腎經有關。恐傷腎,勞傷腎,過勞與恐懼憂慮會消耗腎的能量,也有毒素影響的可能。
患者問,為什麼肺纖維化,針腎的經脈卻有改善?
我回答,因為肺纖維化只是個「果」,彷彿肺被綁住了。
下一個問題將會是什麽東西綁住肺?
解開綁住肺的東西才是治療肺最好的方式吧。
這個案例中是腎經綁住肺,所以往腎經治療。而腎經光是針也不夠,接下來要用中藥去養才是,所以轉為內科。
我想分享的是,中醫的特色是追本溯源,在每個檢查的結果上面加一個「為什麼」,再綜合中醫的經絡學說,往往可以再突破盲點。
(比如肺纖維化、免疫指數異常、核磁共振發現椎間盤突出……這些檢查結果都是事實,但重點是為什麼,而不是結果本身)
--------
【診邊札記】記錄了特殊診療案例
阿銘師使出渾身解數的臨床經驗!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生氣茶看這裡:
https://zhenhuan.org/
#肺纖維化 #呼吸困難
#中西醫師黃獻銘 #黃獻銘 #診邊札記
#結構診療 #旋轉測試法 #阿銘師鍼還傳
胸悶心悸中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為什麼你動不動就感冒?風邪‧情緒‧壓力‧作息失調(二版)」介紹
專訪作者:楊素卿 中醫師
內容簡介:
搞懂體質+對症調理=百病不侵好體質!
很多人都認為感冒是小毛病,就算不看醫生,大概七到十天,身體就會自然復原,所以不用太在意。但,──真的沒事了嗎?
「奇怪,感冒好了之後,我就一直頭痛耶!」
「不知道為什麼,自從上次感冒後,我鼻子變得好敏感,動不動就打噴嚏。」
「感冒過後,我經常白天也咳、夜晚也咳,只是程度沒那麼劇烈,痰也很少……」
如果你從某次感冒後身體就開始出現一些變化,像是反覆感冒、感冒不容易好、小毛病不斷、身體虛弱、久病不癒、小病變大病……等等,依照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感冒沒有治好,或者感冒治錯成為「壞病」,讓外邪伏藏在體內變成「伏邪」,繼續在體內破壞的結果。因此中醫認為,感冒絕對是萬病之源,不能等閒視之!
感冒不根治,小心留下後遺症!
為什麼中醫會這麼嚴肅看待小感冒呢?那是因為感冒除了影響呼吸系統、腸胃系統外,一旦讓它潛伏在人體中,它就會趁機對我們的五臟六腑、經絡系統、皮肉筋骨伸出魔爪。
例如感冒一開始受到外邪入侵,常見皮膚、口鼻失守,這時會出現發冷、發熱、流鼻水等現象。接著外邪向經絡前進,阻擋了氣血的運行,造成全身痠痛,並長驅直入至肺臟,引發咳嗽、痰多、慢性支氣管炎,甚至氣喘。另外,當肺功能亮起紅燈,脾和腎也會遭受波及,這時候,就可能出現消化功能不良、缺乏食慾、四肢倦懶、全身疲累等症狀。
此外,體內水分代謝也會發生障礙,若水患發生在心,就會引起胸悶、心悸、心血管疾病、風濕性心臟病等;若發生在腸胃,則引起噁心、腹瀉等不適;若發生在經絡或筋骨,可能出現肩頸痠痛、腰痛,甚至關節痠痛、肌肉無力;若發生在皮膚,或許導致搔癢、濕疹。
大多數人經過服藥、休息後,表面上不舒服的症狀解除了,以為感冒好了,但事實上,身體的防禦系統已遭風邪破壞。如果感冒沒有運用適當中藥,以及刮痧、按摩、藥膳等外治法來趕走風邪,它就會持續駐留體內,一逮到機會便伺機而動、大肆破壞,有時就算只是一次小感冒,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引起重大疾病,甚至奪走生命!
2大名中醫聯手教你終結感冒、預防百病、體質養生
有感於現代人常為感冒病根所苦,導致百病叢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資深中醫師楊素卿,與上海鼎瀚中醫院長黃宗瀚共同聯手,結合老祖宗智慧與臨床看診經驗,傾力傳授中醫4大外治法:「藥膳食療」、「口鼻薰蒸」、「泡足浴」、「穴位按摩」,以及獨家秘方耳珠療法,針對7大體質,根治疾病。教你如何緩解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腹瀉、全身痠痛等感冒8大症狀。
像是「冷底」的人容易罹患風寒型發燒,也就是怕冷、低溫高燒,這時可用荊芥防風泡薰蒸浴加刮膀胱經,如果是「熱底」的人罹患風熱型高燒,發燒時容易高燒不退、身體燥熱,鼻涕或痰濃稠且黃,可用用蘆根柴胡做口鼻薰蒸與泡足浴,或喝銀花魚腥草茶,可有效散熱退燒。
若是「冷底」的人罹患風寒型咳嗽,咳嗽時怕冷、痰清,咳到上氣不接下氣,可用熱水袋敷背、甘桔紫苑熱熏氣療,或按一按列缺穴和合谷穴,都可緩解咳嗽;一吹到風就頭痛的人,煮艾葉水熱敷後腦勺,可有效減輕頭痛……等等,每一種都是針對不同體質、對症有效的良方,而且方法簡單易上手。
除了傳授緩解症狀、根治感冒的DIY妙招,本書作者還傾囊相授杜絕流感與感冒的法寶──中藥香囊、耳珠療法和食療,幫你全方位提升免疫力、養成百病不侵的好體質。像是有助活血行氣的艾葉、補氣益血的肉桂,可做成冬季專屬防流感香囊:只要按一按耳朵穴位,就可促進氣血循環,預防感冒;龍眼乾+紅棗泡茶喝,可強身健體,特別適合銀髮族、產後婦女與體質虛弱者。本書還特別附上適用各種體質的「24節氣養生飲」,作法簡單、人人都可以飲用,讓你感冒、流感不上身!(原書名:從此不再感冒)
作者簡介:楊素卿
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針灸科主任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廈門大學針灸科結業、廈門大學中醫專科畢業、進修班漳州不孕症治療中心結業、進修班上海傳統針灸實習結業
作者簡介:黄宗瀚 Dr. Evan Huang
現任:上海鼎瀚/鼎宸中醫門診部院長
學歷: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婦科臨床醫學碩士、臨床醫學學士、復旦大學 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台灣大學 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經歷:WHO世界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理事、WHO世界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理事、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國際針灸醫師、香港註冊執業中醫師、上海市針灸學會會員、臺灣中醫診療學會會員、臺灣鼎瀚中西草堂顧問、台中市推拿學會傷科醫學顧問、上海辰新醫院中醫部 部長/中醫師、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傳統醫學事業部 副總經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研究生醫師、臺灣臺北市中心診所醫院放射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1tMiAmnQD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