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 膽結石的危險族群】
很多人是做檢查才意外發現自己有膽結石,為什麼會有膽結石出現?通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先將可能的原因整理出來,讓大家回憶看看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這些NG行為,以免石頭越長越大。
除了年紀大和女性這兩個危險因子之外,以下族群要特別留意,得到膽結石的機率比較高,常常腹痛的話,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1️⃣高油脂飲食
有近80%的膽結石是膽固醇結石,石頭是黃色的,主要的成分是「膽固醇」,飲食中攝取過多的油和脂肪,會造成膽汁中的膽固醇過飽和形成結石。所以結石是油脂食物吃太多,不是水喝太少,水喝太少是得腎結石。
2️⃣缺乏運動、日常活動量少的人
我最常遇的職業是會計,他們必須長時間做著辦公,整天下來缺乏活動會使得腸胃蠕動變差,膽囊也跟著不收縮。另外運動會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是膽酸的前驅物,膽酸合成增加可以減少膽固醇結石形成。運動還會誘發身體釋放神經賀爾蒙,促使膽囊收縮排空膽汁。有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5小時,就會增加結石發生的機率,所以坐太久的朋友,要找時間站起來動一動!
3️⃣三餐不定時的人
長時間禁食(沒吃東西,兩餐隔太久),沒有食物進入胃和十二指腸就無法啟動「膽囊收縮素」分泌,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酸會促使小腸分泌膽囊收縮素,通知膽囊排出膽汁,這樣才能消化食物!如果太久沒有吃東西,膽汁淤積在膽囊內,結石會容易形成。所以工作太忙碌,三餐不定時的人,例如銷售員,警消,媒體從業人員,醫護⋯等,自己要找時間吃東西喔!
4️⃣懷孕、使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劑
最近我才遇到一位37歲的媽媽,沒有三高,身材也標準,但是膽結石已經有三公分,他是生完雙胞胎之後才發現自己有膽結石。統計起來,懷孕會增加膽結石的機率,因為雌激素會減少膽鹽的分泌,會增加膽固醇分泌到膽囊中;黃體素則會造成膽囊收縮蠕動減少,使膽汁淤積。懷孕的時候,大約有30 %的孕婦有膽沙,2%有膽結石。在生產完之後,60%-70%的膽沙會消失,20%-30%的膽結石會消失。懷孕時或生產完後,常常上腹痛要小心是膽結石出現了!
5️⃣體重迅速下降
特別在減重手術後會發生,這是因為卡路里攝取減少促使膽汁淤積,脂肪的溶解也會增加膽固醇分泌到膽囊中。所以瘦太快的時候,也要小心膽結石出現。
6️⃣肥胖
肥胖的人膽固醇合成的量較多,分泌至膽汁中的量也多。特別肥胖的女性,得到膽結石的機率可以高達七倍,而且比較容易出現併發症,男性的話機率就小一點。
7️⃣糖尿病和有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
血中胰島素上升會促使肝臟接收膽固醇,進一步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分泌,另外會減少膽酸的分泌。
8️⃣血脂肪異常
多數的研究發現血脂肪異常跟膽結石有關,例如三酸甘油酯過高,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非高密度膽固醇過高。不過還是會看到有些人血脂肪都正常,但仍然有膽結石。
9️⃣肝硬化
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色素結石(石頭是黑色的),有15%有膽固醇結石。因為肝臟代謝異常的關係,膽汁中的膽色素增加,膽酸分泌減少,膽囊的蠕動變差造成。
🔟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
紅血球溶血會導致膽色素增加,膽色素增加會形成色素結石。
1️⃣1️⃣膽道發炎
在膽道中有細菌感染容易造成色素結石形成(顏色是棕色的)。十二指腸有憩室也容易有色素結石產生。
1️⃣2️⃣發炎性腸炎
克隆氏症患者,常合併小腸末端病灶,影響膽酸的吸收,得到膽結石會高兩到三倍。
1️⃣3️⃣脊椎損傷
機率高兩倍,原因不明,可能跟膽囊收縮調控有關。
1️⃣4️⃣脂肪肝
有脂肪肝的人同時有膽結石的比率較高,有多1.5倍。兩者也許沒有直接因果關係,我想應該是跟少活動和飲食有關。
1️⃣5️⃣使用特定藥物
特定的降血脂藥、抗生素、全靜脈營養注等會增加膽結石發生率。
1️⃣6️⃣膽結石家族史
有些家族不只一位成員有膽結石,可能跟家族的飲食習慣有關,或是遺傳性肝臟酵素缺損,使膽酸合成不足所致。
㊙️之後我會在將「膽結石形成的機轉」和「膽結石患者的注意事項」跟大家說(我一次寫不完😅)。真的沒空我就拍影片好了。
歡迎自由分享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
腎結石原因女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體內結石是現代人很容易出現的狀況,男人容易腎結石女性容易膽結石,而對現在台灣進步的醫療而言這些都是很容易醫治的疾病,如果真的有因為體內結石而導致的不適症狀或者是懷疑自己有體內結石,你該做的不是這些偏方去排石,而是去醫院檢查看自己的結石狀況是什麼?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依照醫師根據結石的大小及專業的判斷去選擇手術取出、震石、吃藥化石等治療方式,體內結石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如果瞎搞還是可能引起急性的敗血病而致死,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前陣子就因為膽結石發炎引起的急性敗血,差點魂歸離恨天。
至於現在被推廣的肝膽排石法,本身就是一種很危險的模式,可能導致狂拉狂瀉,如果是身體不好的人影響會更大。
偽科學為什麼會讓人深信不已,就是其中加入了部分科學的概念,讓人覺得合理,但其中的科學仔細思考有些根本不可能,有些是部分吻合,就造成了許多覺得有效的人出來吹噓與推廣。
肝膽排石法說要喝好幾天的蘋果汁,原因是什麼?因為蘋果汁裡面有蘋果酸,蘋果酸可以軟化結石。
這就是一種偽科學,蘋果汁裡面有沒有蘋果酸?當然有,但蘋果酸真的能軟化結石嗎?或許可能有,但是如果把蘋果汁算喝下去,蘋果汁裡面的蘋果酸根本碰不到膽結石。
我們從網路隨便抓一張膽結石的圖,膽結石往往會在幾個位子,一個是膽囊,一個是膽管之間,一個是膽管跟十二指腸的交接處,請問你喝下去的蘋果汁經過胃到了十二指腸怎麼逆流而上去碰觸到膽囊、膽管的結石?
你說可以軟化卡在膽管跟十二指腸的結石?別鬧了,如果卡在那邊快點去找醫生治療最實在,不然如果有後續的併發症會更慘。
人的腸道都會有本來的菌群,激烈的改變飲食方式腸道的菌相根本無法配合,對一般人來講只是增加狂拉的情況,但偽科學就可以把這種狂瀉的現象說成是排毒,試問你讓自己虛弱、狂瀉好幾天之後恢復正常,誰不會覺得自己的精神跟體力變好了?
至於喝瀉鹽的步驟,瀉鹽就是硫酸鎂MgSO4為主的鹽類,瀉鹽的特色就是難溶解身體不易吸收,到了腸道會吸收腸內的水份增加腸內壓力促進排便,除了這個以外還會引起膽囊收縮素的釋放,增加釋放膽汁到腸內。
喝瀉鹽就是增加腸內膽汁量的一個步驟,最後再喝下橄欖油及葡萄柚汁的混合液,就完成了人體鍊皂的步驟。
大量的喝下橄欖油跟葡萄柚汁的混合物就會促進膽汁大量的分泌到腸道內。
大家在過去的國中生物學過膽汁是協助脂肪消化,但對於其中的原理往往是快速帶過,膽汁的功用是乳化油脂。
有熱量的營養成分中,蛋白質跟醣類都是以聚合物的形式存在,所以需要一個一個拆解變成小分子吸收,但油脂不是,油脂是分子之間的疊合,這種疊合一大團的情況很難達到消化的效果,所以透過膽汁達到乳化的效果去分散油脂分子,才能進行後續的消化。
喝了瀉鹽水清空腸胃促進膽汁分泌再腸道中,再喝大量的油、果汁混合物,這樣腸胃中就滿滿的是膽汁跟油還有鈉鉀離子在腸中進行皂化,除此之外瀉鹽跟膽汁中的無機鹽類還有一個協助皂產生的效果,就是鹽析,如果有做過國中做皂的實驗可能有印象,後面會加入氯化鈉(食鹽)去協助皂的形成。
而偽科學應用的原理就是使身體大量分泌膽汁,利用這些膽汁將膽結石衝出來,這種原理在部分人有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效果。
如果你的膽結石在0.2cm以下,或許真的有機會這樣排出來,如果你的結石比較大,如果超過0.4公分,靠這樣排很容易卡在細小的膽管更容易產生急性的狀況。
如果你真的沒有結石,那你還有這些人體鍊皂,你也會很開心自己有把結石排出,前面幾天的苦不是白受。
愛莉莎莎在她的影片下面的解說處還給了一個連結
https://youtu.be/Yq2dpdGm6Bg
這是2011年57健康同學會第375集的內容,這裡面連他自己也說,如果真的是膽結石怎麼可能在空氣中幾天就化掉了?
是皂化物才會這麼不穩定。
最後還是重申,你如果覺得自己有結石的問題,該做的是去看醫生去檢查,依照自己的情況使用正確的治療方式,在台灣相關的治療都很便宜,有健保就全部解決,去大醫院治療結石可能看個三四次就處理好了,掛號費連2000都不到。
不要再迷信偏方進行人體鍊皂,輕則腹瀉,重則引起其他的併發症,失去更多。
腎結石原因女性 在 SZkok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貨 #南半球寶物
_
💎利尿💎緩解痛風💎世界知名保健品牌💎 無添加任何防腐劑
_
痛風是很多中老年人會出現的問題~
但近年也容易好發在青壯年身上是關節炎的一種!
尿酸結晶聚集於關節~對關節刺激引起針刺般疼痛
就容易引起痛風!
_
#G2089BlackmoresCelery3000西芹籽精華
#容量:50粒
#售價:直播揭曉
尿道清道夫美稱!預防腎結石!
對💚膀胱炎💚腎功能紊亂💚女性尿路感染有很好的幫助!!!
含有大量✅西洋芹✅水芹具有解毒作用~幫助排除尿酸!
_
🔥西芹籽是一種傳統草藥~
具有散氣👍消腫👍利尿👍開通阻滯👍降血壓👍等功效!
用於✔臨時關節炎✔風濕痛✔痛風癥狀
#是一種溫和的抗痙攣和利尿劑喔!
_
⚠成分
✅西芹籽精華:3000mg
✅西芹籽油:2mg
💎促進新陳代謝
💎具有解毒功能
🥰芹菜籽是極佳的利尿劑!
🥰含有大量維生素B,多種礦物質
膽鹼、單分酸、鎂元素、鉀離子、配糖體纖維
✅利用輕度利尿協助體內廢物的排除(是慢慢代謝不是刺激猛攻!)
👉利水功能排除體內多餘的尿毒
👉抑制尿酸的形成促進尿酸的排泄
👉減輕✔痛風✔關節炎症狀
👉對高血壓人士有幫助的喔!
- 幫助緩解痛風⭐⭐⭐⭐⭐
- 減輕關節疼痛⭐⭐⭐⭐⭐
- 風濕痛⭐⭐⭐⭐⭐
- 促進新陳代謝⭐⭐⭐⭐⭐
- 具有解毒功能⭐⭐⭐⭐⭐
- 促進體內尿酸排出體外⭐⭐⭐⭐
_
有效成分中的
塞勒爾托酸酶
👉「脫酸」
高效嘌呤阻酸酶
👉「降酸」
有效的利尿功能
👉「排酸」
#加強尿酸毒素排出體外阻止形成尿酸
西芹籽所含✔降壓✔降脂成分是芹菜的50倍😱😱😱
短期服用➡起到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長期服用➡遠遠優於其他中西藥品,無任何毒副作用!
#是成份非常天然的保健預防食品壓!
_
#G2089BlackmoresCelery3000西芹籽精華
可帶來的功效
✅輔助降低血壓
✅減少關節炎,風濕,纖維肌痛和痛風引起的疼痛
✅有助於調節神經和激素功能
✅減輕肌肉痙攣陣發性絞痛,壓抑
✅減輕炎症及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
✅雙向調節血壓血脂及膽固醇,以致血栓性腦疾病
✅抗腫瘤,增強智力
_
⚠適宜人群
1. 關節紅腫、熱痛反復發作
發病典型部位為拇指、大腳趾關節
(包括膝、腕、肘和掌指關節等部位)
2. 飲酒,傷口感染,創傷和手術誘發的痛風病症
3. 平時怕冷飲、容易疲勞、關節活動不靈活、行走不便
4. 家族中有痛風病史、血尿酸含量明顯高於正常水平
5. 原因不明泌尿系統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或雙側腎結石
_
⚠使用方法
每日1~2片隨餐服用>避免晚間服用
➡由於小便對睡眠的影響不推薦在妊娠或哺乳期間使用
_
體內產生過多尿酸~腎臟不能很快排泄尿酸
容易產生腎結石!腎結石很要人命的!
快跟生小孩一漾痛了!v爸有得過真的很可怕壓😱!
趕緊+1預防!爸爸媽媽老公一起預防起來!
腎結石原因女性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腎結石原因女性 在 【腎結石症狀】10個人就有1人生腎結石腰痛要提防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有統計指,10個人當中有1人在一生之中受腎結石困擾。到底哪類人士容易患上腎結石?又有何治療方法?一起問問泌尿外科專科鄭冠中醫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