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的朋友,常常感覺腳底不舒服
活動起來不順暢嗎?
一起來認識身體可能發生什麼情況
_
如果你對肌肉不熟悉,一定也有聽過核心肌群,但是核心肌群不只在腰椎骨盆區域,
其實腳底也是有核心肌群的🦶
足底的核心肌群,總共有四層,最主要支撐
足底的穩定肌群是第一、二層的外展拇肌、
外展小指肌、屈趾短肌、蹠方肌,他們從跟骨(腳跟)連接到蹠骨頭(腳趾骨)🦴
_
足底的穩定肌群看似不起眼,其實他們的工作
卻很重要,會控制走路時,腳著地時的時間,
讓足部適當的旋前(足弓下降)以及有
吸震的功能,幫足底筋膜分憂解勞⚙️
除此之外會透過足底的本體感覺回饋來提供
足部的穩定,以及與脛前肌、脛後肌
、腓骨長肌一同穩定足弓⛰
_
當足部穩定肌群失去功能時,會讓一同支撐足弓的脛前肌、脛後肌、腓骨長短肌過度使用,
進而讓肌肉過度緊繃,同時也可能會讓
足底、大腳趾的壓力過大,剛開始會
感覺到走路的時候大腳趾、腳底不
舒服,腳活動起來不順暢,後期
可能衍變成拇趾外翻、扁平
足、足底筋膜炎等問題💥
除了腳會受到影響以外,也會因為足部過度
的旋前,讓下肢排列改變進而
影響到髖、膝關節🏚
_
當『足部穩定肌群』出問題時,可能會
1️⃣感覺腳底、大腳趾不舒服
2️⃣腳踝活動起來不順暢
3️⃣感覺足弓塌陷,看不到足弓
上面哪一個是你有出現的情況呢?
可以在貼文下方留言👇🏻
我會在後續的貼文,分享給你改善方法
來幫助你提升生活品質💡
祝福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_
這幾天使用仲安家的抗菌噴霧發現很順手,就看
了一下成分發現不是用酒精、次氯酸,而是用
檸檬酸、檸檬酸銀,難怪用起來比較不刺激,
而且回到家要清潔隨身物品像是鑰匙、皮夾
都可以直接噴,不怕傷到,很實用💡
口罩是一定要有衛署字號,戴起來才會安心,
除此之外戴起來好看舒服也是我會選擇的,
這幾天都帶著仲安家的口罩錄影,發現
鼻子的地方不會壓的不舒服,
而且也不會很悶🫁
抗菌噴霧,可以在底下連結找到
https://shp.ee/d274354
口罩,可以在底下連結找到
https://myship.7-11.com.tw/cart/confirm/GM2106015995259
_
#腳底 #腳底按摩 #足底 #足底筋膜炎 #核心訓練 #核心 #核心運動 #核心肌群 #健身 #健身女孩 #健身教練 #訓練 #徒手訓練 #重量訓練 #扁平足 #足底筋膜炎 #足 #膝 #膝丸 #膝痛 #膝痛改善 #骨盆前傾 #腰 #腰痛 #腰痛改善 #瘦腰 #腰酸背痛 #脊椎 #姿勢 #姿勢改善
腳小指外翻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0 #亞瑟士足部講座
如何讓孩子從「第一步」就走對! 😘
睽違1年半又來到亞瑟士旗艦店
今天也是滿滿的爸爸媽媽還有小朋友們
一起來學習足部發展,
看到現在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健康
阿庄酥酥備感欣慰~ 🤗
0~7歲左右是小朋友腳部發育的關鍵期,
不同時期常見的問題也不一樣~
例如:
1歲O型腿、2歲生理性扁平足、3歲X型腿等
還有常見的內八足、墊腳走和足跟歪斜等
最後再帶到小孩鞋子該怎麼挑,
以及認識穿上不合腳的鞋子後容易造成哪些問題:
拇指小指外翻、錘狀指、香港腳、細菌病毒感染等等
一項一項討論~
讓家長們可以知道甚麼樣的情況可以觀察
在家裡能怎麼改善 以及 什麼時候需要盡快就醫~
✨挑鞋小叮嚀✨
剛開始學走的孩子可在裸足的情況下行走,
去刺激腳底連接腳指頭的肌腱~
等到可以連續走10步以上後,可以考慮穿鞋
1歲半~2歲之前: #學步鞋階段 👶
地面較滑或外出時地面粗糙穿學步鞋
㊙️原則: 大小適中、軟底、止滑
長度 站立量 腳根留約1cm
寬度 愈厚的腳,就要愈寛的鞋
穿著鞋子時,#用食指伸進去腳背與鞋內確認有充足空間
腳跟 高筒型為優先考量
底部 軟、止滑
#超過兩歲或孩子可以跑步衝刺時🏃,改穿 #童鞋
有足夠的支撐及避震來保護小腳ㄚ
#鞋子就不能過軟,但要有適當的彎曲才能讓腳底的肌肉和神經活化
有較硬且穩固的後腳跟設計預防足部過度翻轉。
其實亞瑟士這個品牌從阿庄酥酥大學時代打排球就是愛用者了
他們開始發展兒童鞋款真的很不錯
不只美觀大方也注重各種功能性
且價格也相當親民~
如果爸爸媽媽最近有要幫孩子選鞋的需求
可以考慮看看唷~
#asicstw #asicskids #asicssportstyletw
腳小指外翻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深蹲時膝蓋與腳尖的關係】
「深蹲膝蓋要對準腳尖方向」、「深蹲時髖膝踝要同一平面」、「深蹲時髕骨沿著第二隻腳指頭的方向推出去」...
這些是許多人在學深蹲時,可能會聽到的說法。然而,你可能會發現,事實上我們在深蹲時,其實根本沒辦法只從眼睛或鏡子判斷膝蓋有沒有「真的對準腳尖」。原因就在於:我們的視線跟膝蓋連到腳尖的線不是平行的。如果你想要做到平行,就得把眼睛移動到一邊膝蓋的正上方,但這樣又會造成脊椎側屈,尤其有負重的時候,顯然不是個好方法。
所以....如何確認自己的膝蓋是在正確的位置上呢?女大生以經驗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做深蹲的全程,如果你直直往下看著你的腳,你應該要看得到整個腳掌在膝蓋裡面。站距窄一點時(例如:與肩同寬),看起來腳掌外緣剛好會跟膝蓋黏在一起,甚至膝蓋稍稍蓋住小指頭。如果是更寬的站距,則會看到整個腳掌,甚至會看到腳踝的內側。
以解剖構造看來,深蹲時的膝蓋內夾是很多初學者甚至是進階者的困擾(比較嚴謹的說法是膝蓋外翻,不過外翻兩字好像很容易讓人搞混,所以我會講內夾)。上面這個方法,可以幫助絕大多數動作還不熟悉的人,避開最基本的錯誤。
延伸閱讀:
深蹲膝蓋到底可否超過腳尖? https://goo.gl/AE7EHZ
腳小指外翻 在 成大醫院- 「拇指外翻」怎麼辦?...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拇指外翻」怎麼辦? 扁平足、常穿窄鞋或高跟鞋都有可能造成拇趾外翻,嚴重的易產生腳趾畸形,腳趾嚴重交疊,甚至影響上游膝關節及腰椎關節的正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