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追不捨 & 反覆跳針 之 NHS英國健保的玩法
懷胎40週的產檢,在英國如果沒有特殊問題,基本上是看不到任何婦產科醫生的,一切產檢就是由Midwife(產婆)團隊來受理。
40週內只有兩次的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到寶寶,第一次是在12週、第二次在20週,就是台灣所謂的高層次超音波。這兩次的超音波也是由超音波師經手,不會看到任何婦產科醫生。
習慣在台灣產檢都由婦產科醫師經手和隨時隨地花個100-150塊台幣掛號費(在澎湖才50塊)就能看到醫生,在英國懷孕就是要接受「整個孕程看不到醫生」的自然派。
想當然地,網路上出現了許多英國地區生活的華人在網絡上分享各種恐怖的故事。例如生產前產婆手摸一摸就說胎位ok直接生起來,生超過24小時生不出來,胎兒窘迫心跳驟降,然後緊急照超音波發現胎位完全不正只好立馬剖腹,吃了好大的一套全餐。還有許多各種「堅持」自然派和達爾文派的狀態,導致產程過長或是使用產鉗造成胎兒缺氧造成不可逆的併發症。
上一胎娜娜我回台灣生產的,還是在禾馨,經驗實在是太美妙,醫療服務太令人安心了,要什麼有什麼,各種基因檢查自費做好做滿。這一胎在英國全程產檢和準備生產讓我徹底體驗「什麼叫做心臟大顆」。
這一胎懷孕過程前期、中期、到後期,我都有許多狀況,加上工作壓力大,其中最慘的是失眠和從六月初到現在的莫名乳腺炎,一口氣拖了六個多禮拜,途中經過兩支Covid疫苗和百日咳疫苗,免疫系統過載,全身到處發炎。
禍不單行的是,從前天開始我的左腳跟開始出現足底筋膜炎的症狀,一著地就痛到不行,昨天一整天就是坐在搖椅上發呆和看書。今天清晨更是腳刺痛痛醒,到底是為什麼要這麼慘?
幸好上上週我和產檢團隊的心理師大哭一小時說我這胎懷得太淒慘,好不容易過了便秘關、來了胃食道逆流,過了孕吐的關,來了偏頭痛,過了失眠的關,來了乳腺炎,現在又來了腳底痛。
產檢團隊心理師聽我電話哭訴一小時後,幫我寫了一封長長的信給醫院的婦產科團隊精神科醫生,終於預約到他的線上門診。(在英國兩週內預約到專科醫生都是奇蹟!反觀台灣還聽過兩小時病人家屬就破口大罵出手打人的例子)
接到電話後,他問我問題了解我心臟病狀況和乳腺炎,他說心臟部分一年追蹤一次還算輕微,乳腺炎就繼續給乳房專科跟進,產前產後憂鬱和疼痛管理部分繼續讓心理團隊跟進。
至於我想盡辦法要求的「催生」也終於核准了。他說39週可以讓我直接打點滴催生同時直接打無痛,還答應讓我去有有醫生駐守的醫院產房。(因為英國很多人喜歡居家生產或是去Birth Centre只給產婆接生)
我還苦苦哀求他們可不可以37/38週足月就讓我解脫,要不然寶寶在我肚子每天吃一堆抗生素止痛藥也沒比較健康,醫生說再觀察看看然後評估要不要提前。不管怎樣,這個結果比我想像的好太多,不然無後援的狀態,無法等到41週,還要一邊陣痛一邊半夜打給保母來顧娜娜,去醫院反覆被產婆用手摸然後退貨。
最後醫生安慰我說:「我們在英國每年接手多少健康的寶寶,你在台灣接受的醫療我們都可以提供給妳。」雖然我不知道到時候生產的狀況如何,但至少我「堅定反覆的跳針堅持我要的催生和無痛分娩」已經先得到允許了。
在英國使用NHS的一切生產或就醫是完全一毛錢都不用的,但因此要熟悉他們的玩法,那就是「堅定反覆跳針直到勝利」以及「使用心理和精神狀況受影響的關鍵字」。
如果提前到39週,弟弟可能會跟娜娜同一週甚至是同一天出生。奶爸也說我這一胎太辛苦了,生完之後就他全權接手,因為乳房專科醫生說我現在乳房高危險,我連餵奶都不用了。
現在的我,再度接到主治醫師的電話回來做右邊的乳房切片手術,上週我來白跑一趟,接手的同事說沒收到我主治醫生說要做切片的交代。(無言)看來,也不用想著要去哪裡渡假走走了,孕後基本上都在醫院度過,就讓我祈禱剩下的四個禮拜能夠安然度過,不要再出現什麼其它的怪症狀了🙏🙏🙏
圖為英國分科超精細,我自己整理好我的病程紀錄給不同的醫生參考。我還自己讀醫學期刊跟醫生說有美國和新加玻指出施打Moderna 和輝瑞疫苗後病患出現乳房腫塊和乳腺炎的案例,好累的孕婦😭
#在英國什麼都要靠自己
#每次分享完英國醫療都有讀者朋友說才發現自己在台灣好幸福
#這一胎的經驗讓我身心靈都更加耐痛和抗壓
PS朋友剛剛在台灣無痛快速充滿恩典的快速生產成功,說是朋友們的集氣金鐘罩大發功,拜託我也需要好運接棒,金鐘罩接起來🙏🙏🙏
歡迎大家給我打氣跟我說二胎會生很順的故事🙌🙌
「腳底腫一塊看哪科」的推薦目錄:
腳底腫一塊看哪科 在 CJ PAPA 西街阿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J MAMA聊日常|關於最近的事
去完最後一趟回診
想來好好總結一下這一路病程的發展狀況!
就讓這個我們一家都摸不著頭緒的病況
寫給大家,當成是一個故事去認識它
感想實在太多,一時之前很難全部講清楚
一件事一件事慢慢寫
就先從「我到底怎麼了?」開始吧!
-----文 長-------
7號醒來,左腳足跟感到腫痛
在下床要踩下地面的那刻,刺痛感蠻強烈的
因為身體的其他反應都還在正常的範圍內
沒有多想,只有覺得自己會這樣痛很怪,但也想不出原因
兩天過去,左腳一直都只能試著用墊腳的方式在移動
9號凌晨突然發展成痛到無法入睡
因為隔日要前往花蓮旅行,不得已吞下止痛消炎劑然後去睡一個覺
醒來後發現狀況有好轉趨勢,心中還竊喜的想也許就會自己慢慢好了吧!
一路開過蘇花公路,腳的痛感好像有一點點變多
但仍在自己可以忍受的範圍
於是,還是跟朋友日常相聚
期間大家也是不免關心我的狀況
也提醒是否要到花蓮慈濟掛個急診看看?
在斷斷續續吞下幾顆止痛藥後,感覺自己身體的狀況跟精神都還算正常
但有發現腳上的紅腫不再只有足跟的範圍
兩腳的小腿脛骨前側也出現了一些紅紅的腫塊
摸下去會痛,摸起來也硬硬的
但平常不碰到的話,似乎是沒有太大的影響
跟醫生朋友聊了一下
他請我好好觀察注意,如果不舒服可以先吃點止痛消炎
並要我回台北去掛感染科檢查一下
11號準備回台北了
回程時的腳有略顯的更紅一點
體力上稍微的下滑,但食慾跟精神都還算可以
跟朋友玩到最後一刻,才趕忙上路,希望天黑前過完蘇花
回到台北晚餐後,才跟梁媽媽交代一下明天要看診需要幫我協助顧一下蜜Mo
心情是正調整好要去查個究竟的那種
誰知道,半夜三點被自己發燒嚇醒
醒後發現膝蓋以下疼痛到不行
當時所有看過感染相關的影集畫面全部都湧上腦海
因為實在太想活命,理智立刻讓我叫醒陳勇豪
交代我要緊急就醫,並不得已的把梁媽媽叫醒陪我去一趟
等待計程車時是痛苦的
因為雙腳其實已經無力可站,每踏一步往前都覺得自己的骨頭有好多針在刺
好不容易到了馬偕急診
在發燒篩檢處一撩起我的褲管
講沒幾句話,醫生就下診斷說是「結節性紅斑」
醫生本身是風濕免疫科,所以他認為是很典型的一種症狀
但因為我的反應實在太痛苦
他同意協助我們找尋一些可能的原因
於是,在病床上
除了拍照記錄這些紅腫的症狀外
他也把跟免疫相關的抽血檢查一併都在急診抽一抽了
期間,梁爸爸還遠端來訊說擔心我是不是因為前幾天煮魚湯時不小心感染的海洋弧菌
但醫生認為不太可能
若是海洋弧菌感染,我可能早就掛了,因為那速度會非常的快
病情膠著,我的反應也算是嚴重
雖然很想回去家裡修養就好,畢竟還是心繫兩個小孩
但醫生認為我這個狀態也無法過日常生活
就讓我留院繼續觀察
期間我吃了一次退燒藥以及打了一針止痛劑進點滴裡
12個小時過去,再次抽血檢查
發炎指數有下降
(第一次抽是二點多,第二次下降到一點多,正常值要在一以下)
醫生開了藥讓我回家休息
出院時自己的精神以及腳的狀況是好的
能慢慢的走緩緩地走
我也就真的以為如他所說吃藥就會慢慢恢復
但原來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12號下午四點多出院
晚餐過後沒多久,我就略感身體疲憊
體溫一量,有些許略燒
梁媽媽為了讓我多喝一點水
時不時會到房間把正在發燒狀態中的我叫起來喝水
記得離開媽媽家是晚上九點
回到自己家坐在沙發上
才發現身體的狀況好像不如原本預期的那樣好轉
微微的覺得膝蓋疼痛感又再度出現
電話那頭的關心完全讓我失了方寸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我怎麼了以及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如醫生吩咐吃了藥後上床休息
夜裡,依然發燒了
好不容易撐到早上醒來
昨晚朋友的叮囑還在腦海
毅然決然跑一趟三總去查個究竟
這趟路對我來說真的是超級痛苦
我幾乎已經到了只要移動到膝蓋關節就會痛到哭出聲音來
勇豪抱著我上車,我攤在他身上卻無比的難受
他小心翼翼的不要弄痛我
但無奈我已經控制不了自己的痛覺
在三總的朋友資源下
先去了感染科報到
醫生聽完我陳述的前三天症狀,就立刻請我轉診
有一種當機立斷的快速感
當然他還是有問了一些相關的問題跟檢查腳部的腫痛狀況
只是關於一般會說
「有沒有去山區野地活動?」
「有沒有去海邊林地?」
「家裡有養寵物?」
「有被什麼蟲咬到嗎?」
這些問題對我來說都好難回答
因為我通通都有,但這些都是我的生活常態
要從這個很平常的狀態中找尋一丁點可疑,就好像大海撈針一樣的難找線索
我被轉診了
到了免疫科報到
免疫醫生聽完陳述,問了馬偕開了哪些藥物
要求我再做幾項血液檢查
然後領藥回家等報告
沒了...........
期間梁媽媽很想問到底是怎麼會腫成這樣?
醫生只是微笑低頭打著電腦說
「我也不知道」
看他的反應,我心裡其實好慌
猶如待宰的羔羊,任憑上天處置的感覺
儘管朋友協助我釐清許多狀況
但我仍然也只能聽囑醫生吩咐,好好把藥吃下去等報告就對了
再次痛苦的上車
再次回家痛苦吞下了每一顆藥
我心裡期盼
能夠就低頭一次,好好吃藥然後身體好轉
拜託,就讓我順利這樣過去了好嗎?
我對自己也對老天說
14跟15號的週末,勇豪工作忙正忙碌
我嘗試自己在家顧蜜Mo
他們聲控的還可以,於是我也天真的覺得也許這樣繼續吃藥下去
某一天就會好起來了吧!
But……真的沒有耶!
我每天夜裡都還是會發燒
早上醒來要下床的那刻是一天當中最痛苦的
一整晚平躺後,要下床必須將腳放低
當血液從高處流往低處的腳底
那針扎般的痛苦讓我總是伸了又縮
瑟縮的在床邊哭喊問為什麼?
無法等到早餐後才吃藥
因為我得吞下止痛消炎藥,在床上待上個半小時等藥效發作
然後才有機會緩緩的從床邊移動到有輪子的電腦椅子上
一點一點慢慢往外面移動
開始一天的生活
週末過去,週一16號發現腳踝關節處出現了水腫姿態
先從左腳開始腫起,然後右腳也跟著腫
先從腳踝開始,然後延伸到腳背
最後上到小腿脛骨處也腫了起來
驚覺自己這樣不對勁
趕忙又再次聯絡了醫生朋友
他說我的病程一直在變化
建議我隔天一早就到醫院找馬偕老院長看看
17號上午,勇豪陪我去了這一趟
在車上我望著窗外感到絕望
彷彿這個世界全都變了形
而我,根本不該在這的感覺
悲傷的就快令我窒息了
進到老院長診間
被許多醫生討論著病況
最後還找來皮膚科主任共同會診
五個醫生交頭接耳
很努力的想替我釐清病情
但此時的我已經開始感受身體發燒的痛苦
畏寒,發抖,嘴巴不停地顫抖
我很想振作,但身體不聽使喚
醫生總結要我換藥吃
因為先前的藥物可能濃度不夠以至於無法順利的讓病況穩定下來
他們加重了劑量,並且要求每六小時固定吃
「你的病程還在加速前進,現在得讓它煞車停下來」
最後的一位溫暖醫生在我面前再提醒了我一次
走出診間,我望著小葉
眼淚不停的掉下來
他說這是最好的結果,至少不是什麼治不了的病痛
我知道他試圖讓我的心情穩定
但我真的好想問老天,為什麼要讓我變這樣?
心裡很苦
分不清是因為對這樣的處置已經沒有信心
還是對我自己的恢復能力沒有了信心
擦乾了眼淚,我還是得回家繼續面對
記得臨走時的醫生叮囑,要我記下我身體的變化
於是,我仔細的記錄每一次吃藥後的體溫變化以及身體反應痛感
原本只是低溫燒的我,似乎慢慢在轉變成高溫燒
中間有一度有量到36度多的體溫
心理雀躍的以為藥效來了,可以順利好起來了
沒想到,那只是曇花一現
從18號一早開始,我每六小時內必燒一次
從原本的38度多,開始往39度攀升
我甚至等不到吃藥的時間就會開始身體發抖發冷
然後,只能癱軟躺下等待高燒退去
每燒一次,衣服就全濕一次
頭昏脹痛,全身無力
腫痛繼續加重,我毫無招架之力
19號的凌晨,我進入最讓我恐懼的高燒
藥物已經無法讓我身體穩定下來
躺在兩個小孩旁邊
他們和祥睡著的稚嫩樣,完全對比我的人間地獄
我們像是兩個世界
溫度不停上升
每上升0.1度,痛苦都是翻倍的加劇
我像是在火爐裡被大火燒著
無論是那些紅腫痛處還是其他關節
又刺又麻又熱又燙
期間勇豪進來替我量了三次體溫
強迫我喝下大量的水
每一次他進來我都有擔心自己再也見不到他的可能
他比我心急,但也無能為力
此時的高燒對我心裡造成的恐懼完全來自於那些未知
這不像平常傷風感冒的高燒
因為那起碼給自己信心說免疫系統在作戰著
提高溫度是一種機制
當自己免疫提升到某個程度,撐過去後,就可能是一場勝仗的到來
但這個時候的我,完全沒有這把握
我無法相信自己是快要瀕死的燒還是正在作戰的燒
這個燒過去後,我會存活還是離開?
半夜三點,我活下來了
身上的衣服換過三件
一時的清醒,也讓我立刻下了去住院的決定
跟勇豪討論安排孩子的計畫
我平穩的睡下
20號一早
到馬偕免疫科報到
醫生看完立刻答應收住院
並要求再切片與抽血,以及照一張胸部X光
他認為還是偏向結節性紅斑
但需要確切知道是什麼,所以還是建議我到皮膚科切片
因為結節性紅斑也有可能跟結核病有關,於是要求我要照一張胸部X光
離開皮膚科,因為整院都滿床
醫生原本希望我回家等後通知,有病床再入院即可
但我實在不願意再這樣來回奔波了
就是鐵了心一定要住院
於是我獨自留在急診等後病床通知
在急診等待真的是滿辛苦的
急診醫生為了再徹底檢查雙腳,要求做腳部X光
這趟X光照的超級難受
我的雙腳已經腫脹到不行
關節的移動幾乎不聽使喚
我躺在床上,試圖扭動每一個角度來達到醫護人員的要求
但我真的可以動的角度小又慢
低溫加上關節疼痛
我總共照了六張
每換一個動作,我就會忍不住的掉下眼淚
短短的幾分鐘,對我卻是漫長到此生都不願再經歷
在急診等候
我的床位剛好在斷層掃描室前面
門開開關關人來來去去
夜班的醫護人員交班後
拿著一張紙來跟我核對
強勢的要為我打下抗生素
我問了原因,他說下午抽血報告顯示發炎指數太高
(正常在一以下,我已經是二十二)
打吧!那就打吧!
等吧!那就等吧!
一夜過去,整夜沒睡
在抗生素和止痛劑的加持
我的溫度有明顯趨緩
早班的護士替我量了體溫
從三十八點多降到三十七點多
終於接近中午,廣播了我有病床的消息
我可以脫離這裡
好好的靜養休息
安排好住院事宜
醫護人員照三餐給藥量血壓體溫
這是第一次
我終於過了一個沒有發燒的夜晚
我終於睡過一個沒有發燒的夜晚
我終於有回到人間的一點點感覺
住院期間,藥物照三餐睡前吃
抗生素每天打一罐
終於在21號醒來
看見雙腳的消腫
我心裡歡呼大叫,有那麼一點看到曙光的跡象
22號過了難忘的生日
心理滿足也開心
知道自己被大家用各種方式愛著,是一種無以倫比的幸福
大聲用力許下身體健康的願望
也真心期望所有我愛的與愛我的人都平安健康
23號一早等到醫生查房
想說碰碰運氣問問看能不能回家休息
在醫生抽血看過報告後,我被通知可以回家了!!
這真的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我,真的可以回家了!!!!!
回家後依然不敢大意
畢竟這是一個會有復發可能的病
我不鐵齒的按時吃藥
儘管每天兩顆抗生素一下肚就會讓我反胃想吐
終於等到26號免疫科回診看病理報告
切片確切寫出「結節性紅斑」
醫生叮囑回去如何減少藥量以及觀察自己身體狀況
若有遇上什麼問題時必須立刻回醫院就診
我問:
「究竟什麼原因會造成這樣?」
他說:
「這個只有上帝才知道」
27號感染科回診時也確認了身體狀況
醫生堅信抗生素施打後讓身體回穩
總結兩個醫生的內容
其實,沒有任何人斷定了是什麼治療好我
我的發炎,有可能來自感染有可能來自免疫
在醫院的這段期間,為了避免錯失治療的時機
沒人敢大意做取捨
於是
免疫的治療我服類固醇了
感染的治療我打抗生素了
至於到底是哪一個有效治癒了我
還真的只有天知道
這一趟病程,目前還不算到達終點
雖然感染的部分是暫時解除了
但免疫這條路我仍然得繼續面對
醫生提醒引起的原因不明
仍然必須注意自己狀況
藥物還是得服,但可以斟酌自己身體狀況逐量減少
最後可以減到不吃最好
一直以為自己身體強壯的很
這下栽了這回,還真的滿讓我錯愕與驚訝
但我也真的算是上了好大一課
有些事,真的說來他就來了
也未必會給你一個交代或理由
沒什麼必然與絕對
但這次面對這樣的無常與莫名
我也重新審視自己生活
環顧周遭
原來真的會害怕的那些失去
是你發自內心想愛的一切
但也真實看到
那些你願意奮不顧身所保護與愛的一切
同樣願意全然付出所有,力往狂瀾保住你的一切
此生有這幸如此感受,已足矣
身體的痛苦,願能漸漸隨時間淡去
但心裡被富足的感動
我會永遠記得
珍惜這些在身邊包圍著各種愛與關懷的樣子
腳底腫一塊看哪科 在 放棄22k,蹦跳新加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艾兒莎十幾年的爛臉抗痘辛酸史之小小心得分享。
(因為後來發現,不只我,連曼文和幾個朋友來新加坡,皮膚都會變差!!!!!!!!!)
我自己的超油和粉刺肌膚,在剛來新加坡時,一直惡化,常常會因此不想出門,記得那時候試過去看當地的皮膚科,因為沒健保真的很貴,可是全部都只會開給我抗生素,拜託......小女子我從國中二年級到大學,對痘痘的抗爭是快傾家蕩產、什麼藥都幾乎吃過,幾乎全台北、新北、台中的知名皮膚科都看過,中藥也試過,所以真的不要肖想用抗生素打發我。
你也知道,我想解決一個問題時,是多不顧任何代價,當時還甚至飛去韓國,想試打一種針,是可以抗痘、抗粉刺的,但是當時年紀還太小,錢也不太夠,我媽也真的帶我去遍各種地方試,還喝過那種廟裡的水= = ,也曾為了吃痘痘藥簽過多次切結書那種,為了治好,我當時真不care任何代價(現在想想真的有點太極端惹,小朋友不要學好惹~)
_________________
總之,後來我懂了治療的科學方式,也知道哪些藥真的有用,還有怎麼治才最快有效,不一定都是最好的方式,但至少都算是一個方式,就不是過去那種根本不對的對策。
幾個我認為一定要跟大家分享的抗痘邏輯:
1. 不要以為真的是臉不夠乾淨才會長痘痘,因為臉不乾淨而長痘痘的機率根本太低,想看看你手和腳底板髒成怎樣,為什麼沒大量長痘痘粉刺?
2. 酸類是分解粉刺與治療痘痘的絕佳方式(呈現效果的比例來看),但是鐵定會讓皮膚某種程度的被刺激到,一定要斟酌。
3. 各種治療痘痘的藥如果本質上是讓皮膚變乾(減少出油量),大多會有效果,例如調經片、口服A酸、減少出油的各種利尿劑或是相關利用其副作用的藥,但是只要停藥,皮膚出油量回歸,還是會開始長粉刺,只是回歸本來出油量的延緩時間長短,以及後續的當下保養與作息影響等。(那些藥我全都吃過太多次,而且多次為了他們破產嗚嗚~)
4. 防曬防曬放曬!防曬是根本,因為只要一曝曬,就是讓肌膚發炎的開始,發炎時痘痘粉刺會惡化、出油量會增加、肌膚自己防禦力降低,等等都會讓皮膚本來的問題或粉刺痘痘惡化。所以我到新加坡後,一定會常戴帽子、一定擦防曬、一定會用陽傘、盡量不再11-3點在外面走動。
好了,所以知道了這些後,在我之後都在新加坡工作,很難一直回台灣拿藥吃藥,我救找出了些方法作為平常的護理與治療,以下兩條藥是我認為最最最有用。
第一個其實就是很有名的A酸,但是因為我皮膚已經在過去打雷射和用多次的酸類治療,有酒糟肌與敏感問題,所以以前不管怎麼用這個藥,都沒用,且甚至惡化,但後來,我發現一個非常有用的用法,就是每次晚上洗完臉,擠出非常一點點,然後隨便配三倍左右的量的市面上任何單方的氨基酸那種保濕精華液,擦全臉或是粉刺出油量大的地方,真的皮膚完全變好!!
第二個,我每次用刺激度都高一點、家人朋友試了也一樣都覺得刺激度高一點點,但都有用。所以,有時我過量也會不小心就紅腫,要小心使用。我用這款時,會治療比較嚴重的痘痘,方法是,洗臉時,千萬就不要選洗淨力太高,我一定都選氨基酸有在20-25%的洗面乳洗臉,然後用一點保濕乳在臉上,過了一兩個小時,靠一點點出油量包覆在皮膚表面,才擦非常薄(要非常非常喔,甚至可以在手上塗開,輕拍臉部)在臉或著有偶爾長痘痘的胸前和背部!有用到發瘋,而且真的跟一堆三、五千塊的抗痘精華液是一樣的道理顆顆~
但要記住,使用這兩個東西,隔天早上一定要洗掉、記得防曬,千萬不可以白天使用、也不可以兩個同時使用!!!!!這在藥局還是皮膚科拿真的台幣150元還是300元一條吧,完全可以用一年,划算到瘋掉~~~~~徹底救了我在新加坡臉爛掉的宿命。希望能救到各位有同樣困擾的小朋友歐~~~
也有看過一些沒有痘痘困擾的人,用同樣方式超科學的縮小毛孔和減低出油、緊緻皮膚減少細紋,也是真的文獻資料上、皮膚科醫生基本都認同的方法喔!
**啊要注意口服A酸和外用A酸,孕婦和準備懷孕的人都萬萬不要碰喔!**
PS.我以前真的因為皮膚爛沒自信到不敢照鏡子,所以洗澡、洗臉都是關燈,然後這習慣不小心延續到現在,所以每次我在廁所的黑暗中洗臉時 曼文是塊寶真的會瘋狂被嚇到,一直氣炸說:「艾兒莎你到底多愛在黑暗中啊!!!!!煩死惹~」阿可是已經改不掉惹啊哭哭~
腳底腫一塊看哪科 在 一分鐘診療室: 特別的腱鞘囊腫... (腫塊、筋結、足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 Hearing & Balance: Crash Course A&P #17 · 《前脚疼痛》你知多少?- 赖以强,足科医生(Dr Michael Lai, Singapore Podiatrist) · 腱鞘囊腫VS神經節囊腫. ... <看更多>
腳底腫一塊看哪科 在 當下我就懷疑是足底纖維瘤,要她吃點消炎止痛藥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了慎重起見,皮下腫瘤還是給皮膚科過目一下比較好。 ... 過了兩週,老婆的腳底不痛,也摸不到腫塊,做個超音波追蹤檢查,囊腫已消失,只剩下稍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