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好文選讀
「體驗彭博的倫敦新總部」
〜〜克拉克:彭博創始人是我欣賞的那類富翁,他把錢花在了氣候變化等腳踏實地的問題上,而不是迷戀另外一些過於瘋狂的想法。
皮利塔•克拉克 報導 2017-11-02
麥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是我欣賞的那類億萬富翁。他從大學畢業,白手起家打造了一個媒體帝國,使紐約市更加宜居,並且有一位年齡合適的女友。
不過,在參觀了他最近啟用的倫敦新彭博總部後,我覺得他或許還會因一些更為平凡的事情被世人銘記:廁所。或者說是沖馬桶所需要的水量。
這是因為彭博喜歡把自己的大把資金花在氣候變化這類腳踏實地的問題上,而不在進入外太空的瘋狂想法或其他億萬富翁所熱衷的項目上燒錢。因此,當他聘請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來設計他的辦公樓時,他說自己想要展示出可能實現的最綠色、最環保的建築。這差不多就是他得到的建築,據報導為此花了10億英鎊。
結果遠遠算不上完美。由於彭博對於無門、開放式辦公的執念,樓內沒有一間私人辦公室,很多辦公桌局促地擠在一起。但在其他方面得到了彌補。“感覺這就是未來,”我在大樓啟用典禮上見到的一位元記者不禁說道,此人對這棟樓的大量綠色功能驚歎不已。
最顯而易見的部分不是最能讓人振奮的地方:數以千計的LED節能燈裝點在天花板上,大樓外牆上裝有巨大的黃銅葉片,可在天氣合適時讓新鮮空氣流入樓內,從而降低對非常耗能的空調的需求。
更有意思的是大樓內隱藏的二氧化碳感測器,它們可以嗅出人在哪裡呼吸,據此向最需要空氣的地方送風,在不需要的地方關閉通風設備。此舉可以節省能源,此外,位於地下室的迷你發電系統也可以節省能源——該系統可以吸收多餘熱量,使其可在樓內回收利用。不過,我在洗手間體驗的新功能,或許是彭博為可持續大樓發展史冊作出的更大貢獻。
在你沖馬桶時,你會聽到熟悉的聲音,因為這裡的真空系統和飛機上的一樣,利用空氣迅速抽走排泄物。這種裝置需要的用水量只是普通馬桶的一小部分。
這大大節約了整棟大樓的用水量,只需要利用屋頂收集的雨水——以及洗手池和淋浴的回收水——來沖馬桶,而不需要市政自來水。這也可以減少排水費用。
據承建的工程公司Sweco介紹,這是英國同類規模的辦公樓首次使用真空沖洗馬桶系統。這或許不會是最後一次。Sweco已經接到節水意識很強的傲澳洲人打來的電話,預計還會接到更多詢問。
如果真空沖洗馬桶由此得到推廣,彭博可能為節水科技的又一個大進展鋪平了道路,上一次突破還是20多年前問世的雙沖水馬桶。
也可能不會。儘管該系統令人印象深刻,但它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援。給排水帳單上的節省意味著,它最終可以收回投資,但這很可能需要至少20年——對於當今多數商業地產開發商來說太長了。成本應該會降低,特別是如果系統安裝在比龐大的彭博大樓更緊湊一些的建築內。但是何時能實現不得而知。該大樓內其他很多環保設施也一樣;它們都很重要。一般來說,建築物通常使用大量能源為使用者供暖、輸送空調和照明——往往效率非常低——以至於它們在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中佔據了約三分之一。
如果所有新辦公樓都像彭博總部(由兩棟相連的建築組成,可以容納8000名員工)一樣環保,它們消耗的能源將減少35%左右,用水減少70%。這種情況可能不會很快實現。正如彭博在上周典禮上在談到諾曼•福斯特勳爵時所說的那樣:“有人說我們用近10年時間建這棟大樓的原因是,這是一位想成為建築師的億萬富翁和一位想成為億萬富翁的建築師之間的合作。”很高興看到此類合作能夠實現的結果。如果不是億萬富翁也能做到的話,就更好了。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4896
畫面來源:Inside Bloomberg頻道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