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中醫要人少吃冰?】
最近天氣開始熱起來,有些患者朋友會問天氣這麼熱到底能不能吃冰?
古時候的中醫是不是都叫人不要吃冰?會濕氣重?還有人說婦科容易感染是不是吃太多冰造成?
要知道到底這樣的說法是從哪裡來、有什麼根據?
我們需要重新還原時空背景,大家才能夠更明白理解!
▎古代的生冷冰品這麼可怕?
在唐宋時期,其實就有賣冰的商人和冰涼甜品製作的歷史紀錄。
根據《宋史》記載,宋孝宗曾經跟臣子有一段對話:「朕前飲冰水過多,忽暴下,幸即平復。」
白話來說就是:「我前陣子吃冰太多,突然狂拉肚子,好險後來好了。」
看來就算是當朝皇帝的龍體,恐怕也抵擋不了「可能有超高生菌量的大腸桿菌挫冰」。
宋朝雖然有冰可以吃,但是當時夏天能吃到的冰品,大多是在「前一年冬天」用生水製冰磚或是從天然冰川取得,然後長時間放在「應該沒有殺菌消毒」的冰窖裡儲存。
歷經半年的冰窖熟成,完整保存生水裡面大量細菌的高級冰磚就能在隔年的夏天享用了。
你各位敢吃嗎😂
於是在當時各種「忌食生冷冰品、貪涼飲冷易引濕邪」的相關醫囑便如此誕生。
畢竟生病的時候免疫力下降,如果還想用生菌貿然挑戰腸胃,簡直不要太危險!
其他生冷食物其實也是類似的道理。
因為沒有經過烹調煮製,表示食物本身沒有經過有效的殺菌過程。
加上當時並沒有很好的保存食物技術(只能醃製、曬乾),生冷的食物有更高的機會滋生細菌,導致痢疾、腹瀉等「脾胃虛弱、濕阻中焦」等症狀表現。
▎吃冰影響女生帶下問題?
吃冰到底會不會影響女生婦科帶下問題?
為什麼古代中醫文獻會有類似的記載呢?
我們把時空背景拉到古代,當時人們的飲食營養並不如今日,因此可以推測古代人的「腸道菌叢穩定性」可能較差。
而女性婦科感染發炎問題便是與「腸道、陰道菌叢穩定性」有很大的關聯。
(之前有寫過,忘記的可以回去複習一下)
在當時大量的攝食生冷冰品,因為致病生菌數過高,有很大的機會造成急慢性腹瀉,又因為營養不均衡,導致如果沒有服用中藥,腸道菌叢很難建立恢復。
而導致腹瀉的致病生菌也可能移生陰道,加上衛生習慣不良,便有很高的機會間接造成陰道感染發炎(白帶異常問題)。
所以在古代,飲用高生菌冰冷生食,是有可能造成女性帶下問題的。
那麼在現代是否有可能相關?
還是吃乾淨的冰就沒關係了呢?
現代來說,確實可以排除飲食生菌,間接導致婦科感染的問題。
但是如果有些人有腸躁敏感問題,或是本身慢性腹瀉、腸道菌叢不良,還是有可能逐漸造成陰道菌叢改變,比較容易有復發性陰道炎的問題。
當然復發性陰道炎問題大多不是只有與腸胃道狀態有關,與其他可能影響陰道環境的因素關聯較大。(之前有寫了)
▎所以現在大家能不能吃冰呢?
這部分至少我們很幸運的,在現代不太會吃到「高濃度大腸桿菌挫冰」。
如果不小心吃到,食物中毒或許還可以申請店家賠償(誤)
不過太過量吃冰還是有可能導致一些不適感受。
像是腸胃不好的朋友,大量接觸冰品可能因為低溫刺激,出現腸胃痙攣、腹痛、腹瀉,或是影響消化食慾。
氣管敏感的朋友也可能因為低溫刺激咽喉食道,導致增加痰液分泌與咳嗽的機會。
太長期大量食用,還是有機會造成身體的不適感。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適量即可、自行評估喔!
#最近小七出了GODIVA聯名雪糕
#吃了一隻草莓黑巧克力實在超爆好吃
#太罪惡了只好多做幾組伏地挺身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氣溫差大!當心胃潰瘍發作! 最近變天,因為溫差太大而胃痛的人,比平日增加1成!當天氣變冷時,低溫會讓胃部平滑肌收縮劇烈,容易引發胃痙攣、胃痛... 播出時間:11/23(六)晚間七點 ★節目來賓★ 外科教授 江坤俊醫師 肝膽腸胃科醫師 許秉毅 中醫師 蔡宛妤 營養師 黃淑惠 氣功名師 彥寬老師 ...
腸胃痙攣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些常見蔬果吃起來有異常苦味,應趕快停止食用⚠如果已吃下肚,3步驟處理🆘
腸胃痙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預祝……開工愉快》
快樂 + 耍廢的時間咻一下就過了!明天就要開工囉!雖然孩子依然放寒假當中,媽媽也是廢一點而已,三餐照煮,家事照做,該罵的還是要照罵!但是知道"放假中",心情跟身體都會放鬆一點,不會在有僵直頸椎,腸胃痙攣……哈哈!
祝大家在2021年都可以是一隻狂犇的牛!
照片是蔥蒜小末末 + 火鍋必備的調料區。
腸胃痙攣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天氣溫差大!當心胃潰瘍發作!
最近變天,因為溫差太大而胃痛的人,比平日增加1成!當天氣變冷時,低溫會讓胃部平滑肌收縮劇烈,容易引發胃痙攣、胃痛...
播出時間:11/23(六)晚間七點
★節目來賓★
外科教授 江坤俊醫師
肝膽腸胃科醫師 許秉毅
中醫師 蔡宛妤
營養師 黃淑惠
氣功名師 彥寬老師 白雁時尚氣功
料理人 Ayo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7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腸胃痙攣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孩子生病,父母在家如何幫忙?
「醫生,寶寶除了吃藥外,我們還可以幫他做什麼?」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趕快恢復健康,所以會想辦法要幫忙孩子,做點事情。但是可以做什麼呢?
咳嗽、鼻涕、發燒、腸病毒、嘔吐、抽筋等症狀,在家父母可以如何協助呢?
延伸閱讀:
跟我這樣做 減少孩子感冒🎥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videos/740576012775249/
腸病毒重症的徵兆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posts/829582437207939
發燒如何處理?🎥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videos/755397507959766/
熱痙攣:不再嚇壞🎥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videos/752564608243056/
腸胃炎的飲食原則🎥
https://m.facebook.com/drblackeye/videos/616750041824514/
夏天發燒常見的原因 🎥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videos/831841196982063/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08286/
https://www.phoenixchildrens.org/sites/default/files/health-information/the-emily-center/child-health-topics/handouts/CPT-55b.pdf
http://www.msdmanuals.com/professional/pulmonary-disorders/pulmonary-rehabilitation/chest-physiotherapy
http://www.pediatr.org.tw/member/bedside_info.asp?id=11

腸胃痙攣 在 胃腸痙攣怎麼辦?中醫說按摩1個穴位,調理腸胃功能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