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後,回到運動場:復健的各個階段】
.
從完全斷裂的阿基里斯腱,要可以跳起來灌籃。這當中需要許多專業的協助,從0分(嚴重受傷)到100分(頂尖運動表現),每個專業擅長的區塊不同,例如醫師擅長0分到30分的過程,像是骨科手術、注射、影像學檢查等。而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擅長30分到70分的過程,透過徒手治療、運動治療,讓受傷處恢復到足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強度,能走、跑、跳等狀態。最後的70分到100分,則由肌力與體能訓練師/技術教練,設計能更近一步提升體適能的訓練,並精進運動專項的技術。
.
我們可以將上述的過程,細分成幾個步驟,讓大家更了解從受傷到恢復運動表現。
.
🔸 結構損傷/疼痛的產生(0-30分)
意外發生時、剛受傷時,身體特定的部位大多有明顯的損傷。例如腳踝扭傷就是「踝關節附近的韌帶裂開」,或是跑步時大腿拉傷,可能是「大腿後側的膕旁肌被過度拉開而撕裂」。像是一台電腦被摔壞了,要把不能用的部分拿掉,能修復的部分簡單清理,準備重新安裝。
.
因此,在這個階段的目的是「避免患部再傷害、增加患處修復、減少疼痛」等,例如避免會疼痛的動作(可能拉扯到撕裂的組織)、打針或超音波治療(促進組織修復)、吃藥或徒手治療(減少疼痛)。此階段主要由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進行治療或醫療處置。
.
🔸 患部功能的重建(30-50分)
當受傷的部位恢復到一定程度,疼痛會減少,但是許多功能會受到限制。例如腳踝扭傷,剛開始走路容易軟腳、或感到特別僵硬等。此時的目標在於「重新建立基礎的功能」,對大部分的運動傷害來說,所謂的基礎功能包括:關節活動度、柔軟度、穩定性、本體感覺」等。有點像是重新組一台電腦,要準備好「硬體設備」如主機板、硬碟、顯示卡等,因為有足夠的硬體設備,接下來安裝的「軟體」才可以使用、熟悉操作。
.
因此,這段期間會進行徒手治療如關節鬆動術、筋膜放鬆、伸展運動、本體感覺訓練、運動治療等,來提升活動度、穩定性等,或者說關節或肌肉應有的功能,這個主要屬於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的範疇,並配合部分醫師的協助。
.
🔸 動作控制/神經肌肉控制(50-60分)
當受傷處有基本的活動度、穩定性,但身體能不能「控制」、「指揮」這些肌肉或關節是另一回事。這是大家最常疏忽的地方,也是最常有的「亞健康問題」。
.
當過去有受傷經驗、肌肉失衡、不適當的使用身體,「原先各司其職的肌肉、各個身體部位,可能會變成部分罷工、部分非常勤勞」。我們又稱為「肌肉失能」、「不理想的動作控制」等。由於這類的問題,時常不會有一個明顯的「結構損傷」,但好像又有點困擾生活,因此大多人會忽略。也就是去診所給醫師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回去重訓、跑步,還是會覺得膝蓋、屁股緊緊怪怪的,有時候還會有一些痛。
.
這段期間需要的是「正常化肌肉的使用方式、出力順序、神經反射能力等」,包括:動作控制訓練、肌肉再教育、本體感覺誘發技術、姿勢反射等,主要是由復健專長背景的物理治療師執行。就像給新的電腦安裝開機軟體、驅動程式,讓電腦能基本的運作。
.
🔸 基礎動作能力/體適能(60-80分)
在這個階段,受傷處應該痊癒,並且在日常生活、運動都無疼痛或不適。但就像久坐的上班族、沒有運動習慣的大學生,不是他們想跑10公里的路跑,就可以輕鬆完賽。因為「身體沒受傷、疾病」只是一個最基本的籌碼,但有沒有「基礎體適能、動作能力」如肌力、心肺適能、肌耐力等是另一回事。就像組好電腦,灌好軟體,接著要學基本的word、excel、怎麼上網等。
.
因此,若想要更輕鬆的生活,包括上下樓梯、偶爾爬個山、打個籃球等,若有基本的肌力、肌耐力,以及跳耀/落地的技術、正確的做出蹲、推、拉等動作,是這個階段的目標。並不是以「專項運動員、頂尖運動員」為目的,而是「更健康的身體、預防傷害、延緩失能/老化」,或者具備「玩任何一種運動的基礎能力」。這部分的運動訓練包括:重量訓練、肌力訓練、體能訓練等,主要屬於教練、肌力與體能訓練師的範疇。
.
🔸 專項動作能力、運動表現(80-100分)
此階段已屬於「專項運動員、職業運動員」的部分,選手需要能舉更大的重量、跑進一定的秒數、靈活的腳步,「維持、促進健康」變成次要目標,「頂尖運動表現」才是王道。需要的能力包括:專項技術、爆發力、敏捷、協調性、轉變方向、速度等能力。專項技術指的是該運動項目需要的動作技巧,例如網球的發球,手腕應該要扣多少、雙腳需要一起發力、身體要比手更早旋轉等。
.
這部分需要的運動訓練包括:重量訓練、體能訓練、運動專項訓練、技術訓練、奧林匹亞舉、敏捷訓練等,各式各樣能增進運動表現的訓練方式。這時,從原本摔壞的電腦,已經變得可以透過「操作各種電腦的功能」讓你能當厲害的會計師、工程師、Youtuber、醫學研究員等。
.
最後,從受傷後回到運動場上,不同的專業擅長特定的階段,專精於光譜的其中一個範圍。當中許多角色都會用「運動(exercise)」的方式來介入或處置,因此相似的名詞「XX運動、OO訓練」,可能代表著不同的功能及對應到的需求。確立自己的病患、學生處在哪個階段,才能給予最適當的治療或訓練方式。重點是專業合作,發揮自己專業的長處,由其他專業補足自己的短處。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
#exercise #training #therapy #health #motorcontrol #physicaltherapy #strength #conditioning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athletictrainer #returntosports #rehabilitation #運動 #訓練 #治療 #復健 #健康 #動作控制 #運動表現 #物理治療 #肌力與體能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運動防護員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00的網紅りされも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医学部に通う女子大生です。 変なコンテンツと真面目なコンテンツが混じってます! 是非チャンネル登録お願いします🍋 -------- @明日の縄文人 明日の縄文人さんのチャンネル→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bUpVcxryByDwZb6DQ-shGQ 明日の縄...
膝腱反射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背痛別輕忽,
小心「壓迫性骨折 」!
🌟「葡萄糖胺」無法@預防骨質疏鬆」
(復健科李醫師繪畫的日常-
骨質疏鬆和正常脊椎的骨質密度)
➡️一位65歲阿婆急性嚴重劇烈背痛來門診,
進診間時,
是被兩個女兒一人一邊扶 進來,
平時在菜園中南瓜、小黃瓜、青菜,
她表示他近期打掃家裡時,
搬完家 裡幾箱舊書後就突然發生劇烈背痛,
這背痛延伸到肚臍,
範圍像圍繞身體一圈 ,
無論休息、走路都痛,
甚至無法翻身,駝著背痛到腰挺不直,
➡️沒有腳麻及尿 失禁症狀,原本到藥房買止痛藥,
但無改善,故來求診。
(排除癌症骨轉移疼痛)她也表示近期無體重下降,無食慾變差現象,反而越 來越胖,過去無任何癌症病史。
➡️我對阿婆做理學檢查:跟腱反射、膝反射顯示下肢神經正常,
下肢肌肉力量也 無下降(排除坐骨神經痛)
➡️
X光照出來是胸椎第十一節及第十二節壓迫性骨折50%,
病人明顯全骨質密度偏 低。
疑似是因為骨質疏鬆造成。
當告訴病人阿婆以上診斷時,
她無法相信的說:她從55歲就開始吃維骨力,
每 天都很認真吃,
怎麼還會得到骨質疏鬆呢?
而且種菜時候常常都需要曬太陽啊 !
一旁女兒補充道:媽,就跟妳說不要再種菜了,
妳都不聽,
一定是妳種菜種過 頭,
還有妳全身上下包緊緊,
戴斗笠穿長袖戴墨鏡,
太陽根本沒看過媽的真面 目啊!
但是李醫生,
我媽媽真的有認真吃那個膠原蛋白跟葡萄糖胺,
這樣骨頭 應該超好的啊?
醫師妳一定要跟我媽媽說不要再種菜了!
她講都講不聽。
➡️我回答:維骨力(葡萄糖胺)其實跟軟骨補充有關,
無法預防骨質疏鬆,
它是 預防關節軟骨流失,
減緩關節退化。
骨質疏鬆是指硬骨流失,
骨頭有空洞,
只 要是一個輕微跌倒、咳嗽、打噴嚏或用力解便、突然過猛外力,
如彎腰搬運物 品,
就可能造成骨折,
在脊椎就叫壓迫性骨折,
像這x光上脊椎扁掉。
而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流失速度會加快,
脊椎壓迫性骨折及股骨骨 折機率增加。
曬太陽建議是每天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
陽光不是最強烈 的階段,
不要擦防曬乳,
曬太陽10到20分鐘,
但注意不要曬傷,
全包起來可能 真的沒有幫助。
阿婆現在這麼痛,
保守治療是穿背架在家休息,
或選擇手術治 療。
➡️阿婆病人不想開刀,
我請她買背架、補充鈣及維生素D,
使用骨質疏鬆藥物及 更強止痛藥物,
兩週後病人疼痛無太多減緩,
且有便秘及噁心等藥物副作用,
➡️而在診間時,
阿婆想快點回菜園種菜,
心心念念她近期沒澆水的蔬果。
為了避 免阿婆因疼痛長時間臥床,
加速骨質流失,
我建議她選擇微創手術,
把壓扁的 骨頭撐開,
手術後注意飲食多攝取鈣質,
及減少彎腰等日常活動,
多做運動,
好好保護骨質,預防再次骨折。
➡️ 病人阿婆在恢復之後,
每次回到菜園都穿著鐵 衣。
➡️希望六個月後阿婆的骨質密度追蹤檢查,可以越來越正常。
🌟🌟🌟🌟
關於「骨質疏鬆」:
➡️如何預防:
攝取高鈣與優質蛋白、適度曬太陽、負荷運動 在各年齡層階段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來維持骨骼健康,
更要從年輕 時就要開始「儲存骨本」,
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3及蛋白質等 ,
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黑芝麻及小魚乾及深綠色蔬菜等,
並保持適當體重 ,
不吸菸及節制飲酒,
避免過度飲用咖啡,
避免熬夜等健康生活形態。
➡️ 曾發生過骨鬆性骨折的病人,
其發生第二次骨折的機率,
是未曾發生過骨折的 人兩倍,
另外服用類固醇藥物患者其骨骼亦會變得脆弱。
停經後婦女因為荷爾 蒙變化也要特别注意自身骨骼健康。
膝腱反射 在 睛視媳婦 眼科醫師黃宥嘉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空姐的職業與想法不暸解的人請務必參考這篇。
光鮮亮麗的外表下,
也是非常有專業的。
值得我們敬重與學習
暸解了,再批判。
#不然去問媽祖怎麼辦
#媳婦除夕罷工好還是聖誕節罷工好?
答案顯而易見
文非常長,
進入後層次提高❤️
[為什麼是罷工而不是離職](個人拙見)
往年我出社會就業以後,每年母親節幾乎都是使用我的公司的職福委員會所發的餐券,到高檔牛排館去請全家飽餐一頓;今年由於我和我的母親關係不好,我沒請客送禮就算了,還在難得由哥哥作東的母親節宴席上與我的母親大吵一架,甩下眾人率先離席而去。
·
由於近日來我的公司的空服員間沸沸揚揚鬧著要罷工的事,所以遇見知道我公司職業的親朋好友,總不免要向我討問一番。那日亦是這樣,關於罷工的話頭幽幽地就在席間煙霧繚繞,先是包藏在一個親熱笑鬧的題目內部,由難得請客的哥哥問我:「你們公司今年沒發牛排館餐券嗎?怎麼妳沒要請客啊。」
·
「你這次主動要付錢當然要給你請啊。」
·
「那你們公司福利其實不錯啊,我們每次去吃那間都要上萬吧,還送你們餐券。」哥哥又道。
·
「餐券只有兩千塊喔,剩下的是我本人自掏腰包好嗎。」我揶揄:「你難道忘了我在哪間公司上班嗎?」
·
「是喔,我還以為全部是公司給的。」哥哥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
「不然你以為我們為什麼想罷工呢?」我回。
·
此時我的母親在一旁一臉嗔怪地看著我說:「妳不要別人做什麼就想去湊熱鬧,妳們罷工那大家就都不要賺錢啦。」
·
「我不是去湊熱鬧,」我一臉嚴肅地看著我的母親:「我想罷工是經過我思考的結果,不是沒有理由。」
·
「沒有公司妳們有辦法賺錢嗎?」我的母親拿出一貫的老闆大帽扣住我:「沒有公司妳們就什麼都沒有,嫌薪水少那妳們出去找別的工作啊,又沒有人硬要留著妳們。」
·
我深吸了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平靜一點,但還是忍不住故意反問了我的母親一個我知道她一定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那麼,請妳告訴我,以一個老闆的身份或是一個媽媽的身份告訴我,我該如何規劃我的人生?」
·
「我覺得妳比我厲害了,何必這麼問我?」我的母親道,語氣裡有一些風涼。
·
「如果我是一個沒有什麼特殊能力的人,我怕自己出去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也開不成一間公司,即使我認為我的公司給我的待遇不合理,我是不是就只能感恩戴德做到死,因為我就是這麼差勁的人?」
·
我的母親啞口無言,我想她也不願承認自己的女兒就是一個很差勁的人,但也想不出更好的解答。
·
「妳很厲害,妳開成了一間公司,翻身上位變成老闆,但我可能永遠沒有辦法變得跟妳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我的老闆怎麼對我,我都只能感恩戴德做到死,因為我沒有那個懶趴(我真的這麼說),對不對?」
·
我的母親終於被我激怒了,狠狠道:「妳為什麼要這樣說話!」
·
哥哥在一旁試圖打圓場,然後說:「妳們坐uber回家,比較方便,不要再轉車了。」
·
我不理會哥哥,而是繼續面向我的母親,凜然道:「老闆,我一個月薪水才六、七萬,如果我還想存錢、買房子,自己過上一點像樣的生活,我只能搭公車兩段票三十塊。妳是老闆,妳才有錢可以搭計程車,所以我就不跟妳一起了。」然後我不願維持場面的完整、表面的和平,像我在面對無理的客人、討厭的上司時的那般虛假,拎起包包就去搭親民的大眾交通工具。
·
可惜的是,我和老闆還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我不想在這樣激烈的衝突後還沒有一點迴避擺爛的時間空間,所以我在家附近的ubike站弄了一台腳踏車,一圈一圈以家為中心,繞著入夜後稍微空寂的馬路,這是平凡渺小的我所能為自己情緒噴發做的一點小小揮霍。
·
至於我為何還住在家裡,沒搬出去,畢竟和母親不合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原因很直接而懦弱的就是我想著這樣可以多存一點錢,為如果有一天我要做下什麼重大決定時買下一點選擇權。
·
我的母親像我的公司一樣,一個在我出社會前養育著我,一個在我出社會後養育著我。這是非常情感面的說法,儒家式的教育,也總令我依戀並敬畏著這樣的連結。可若一個人尊嚴的獲得,僅是依賴著上對下、老對少的結構,我想這個社會可能就過於簡潔地、甚或是完美地不需要我們再做任何努力了。
·
·
·
·
剛進入我的公司的時候,我從沒想過工會有成立的一天;工會剛成立的時候,我從沒想過會有罷工投票的一天。
·
這樣的「從沒想過」,是基於對我的公司的尊重、及對社會契約及普世價值觀的盲目信任。
·
有些人會說,我們在剛進入公司之際,就應該要熟知所有的勞動條件,不滿意就不要做這份工作,怎麼會是在「已知」且運行多年的狀況下,還要做出不服從的決定?
·
我們在進入我的公司的時候,大多是大學剛畢業的年紀。我的公司成立的早些年,有些被暱稱為「寶寶」的學姐,更是在高中畢業後就進入這個職場工作(我至今仍不知道為什麼要叫做寶寶)。
·
試問,一個剛出社會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擁有多少成熟的行為能力及思考認知?即便是已經超過三十歲的我,都不敢說自己有多少了解關於這個世間運作,及我該如何應對社會與我之間。
·
大學時期,我曾在國際知名冰品的實體店面打工。當初去應徵,純粹是因為覺得制服很可愛、挖冰做聖代好像很好玩、而且外商品牌給的時薪優於本國勞基法最低限度。但我在應徵時不知道的是,原來執勤時一次排班要站四到八小時,客人多時更要忙碌走動、點餐、做餐、送餐、結帳、收拾;關店時清理店面、整理冰品、消毒⋯⋯是多麼累人的事。有時品牌做活動,單點冰品兩球免費再送一球,站在外帶吧台區的工讀生可以一天之內挖冰挖到肌腱炎。
·
每個職場本就有難以言喻的內情及辛酸苦楚。我當時的店長人很好,我相信在我應徵當時她就有大概告訴我這份工作的內容。但僅僅是大學的打工,從零到上手,應該也花了我一到三個月的時間。
·
作為一個理性的個人必須明白的是,從「知道」到「完全掌握」之間,有很大一段差距。就像和一個第一次搭乘雲霄飛車的人說:「等下會很可怕喔。」我們僅能從「可怕」二字中得到一個大約是負面的概念,卻無法完全掌握那到底會是怎樣的感覺。
·
相對到我的工作亦是。
·
我的工作是在普遍社會觀感中算是福利優渥且不那麼辛苦的高價值工作。亞洲社會對空服員隱晦的外貌上的期待,更造就這個工作於愛美的女性而言是夢幻職業。我在進入我的公司之前所感知到的就是這樣,和社會大眾相差無幾。即便大概知道會有時差、長時間站立、排班不定的問題,但將優缺點兩相考慮過後,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優點大於缺點。且出外賺錢,本就是付出自己一部分的身體機能去換取生活所需。
·
再者,我的公司是如此知名的國際企業、我的國家是以最為尊重基本人權的民主法治突出於亞洲社會、我們剛剛立法通過了同性婚姻,我們會直覺相信,我的公司的壯大,是因為在合乎法理的情況下,做出一次次正確的市場博弈判斷才有的結果。依著對公司、對國家的「品牌信賴度」,剛出社會的我們一開始幾乎不理智的全情投入,沒有質疑,亦是情有可原。
·
·
·
·
空服員的工作究竟辛不辛苦?有沒有比你的工作還要辛苦?我沒有做過你的工作我無從比較。
·
我片面地說,剛飛完十幾個小時的航班、身體力量感覺要到臨界點,時差來襲時躺在床上卻怎麼樣都睡不著;或是另外一種,在最想睡覺的時候要強撐起精神於客艙中來回走動、回應客人需求、注意機上有無異常⋯⋯是多麽操勞的事,相信你也只能像是第一次搭雲霄飛車的人一樣,得到的僅能是一種概念,而不是全面的體認。
·
工業化過後,我們進入了全球化。這樣的時代能茁壯、不斷創造新財富,是因為我們逐漸把工作細分到極度的專精。在此我想以我所具備的專業告訴你,為什麼在普遍低薪的台灣社會我仍舊值得我所爭取的更好的薪資水平。但在那之前,我想先來談談為什麼空服員感覺起來都像白癡公主。
·
前述曾經提過,由於亞洲社會對空服員隱晦的外貌上的期待,這個行業尤其容易吸引對外表有堅持、有自信的人前來應徵。而人性軟弱傾向隱惡揚善、對美好的事物更有本能上的追求。我的工作即便有辛苦及我所不認同的不公平之處,如果我能藉著職務之便比一般大眾更有機會獲得關注、討拍,在個人虛榮心作祟及觀者曖昧期待的相互加乘之下,這樣的結果不難理解。
·
但我們不會叫你不爽不要看,除了因為的確已經被圈養地在精神上難以超脫,成為隱形需求之外,我們也知道,人性本來如此。
·
再者,空服員的工作於群眾觀感中十分不利之處,在於我們所被人看見的都是「服務」。服務作為一種專精職業,當然有其價值與藝術。但當眾人大約了解一般服務業的行情過後,再來看我們的薪水及營造出的生活氛圍,相信多數人都會覺得我們過太爽,甚至認為我們才是應該被撻伐的一群。
·
不過各位千萬別忘了,在服務之外,我們的核心價值其實是維護飛行安全。
·
但我們在地面所學、每年複訓、每次飛行前小考關乎最重要的飛行安全那一套,說實在話是枯燥乏味至極,我們在私底下根本不想拿出來討論,在平時無事時想說想玩的一定是關於生活的情趣。兩個RD在一起時討論的或許是使用哪一個廠牌的電池於產品壽命更長、哪一條電線材質電阻更小、哪一種排列設計散熱效果更好⋯⋯(上述我亂掰,我根本不知道兩個RD在一起時會討論什麼),但人基本不會看見兩個空服員在一起時討論今天飛機的載重平衡,所以應該要請哪位客人坐回哪裡,或是如何簡化口訣以加速艙門操作速率、海水染色劑的使用即便是為了救人,其材質是否有引發生態危機的可能。
·
人看見的,就是我們自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各個方位與巴黎鐵塔的自拍、比佛利山莊Paul Smith粉紅牆前的閨蜜宣言、只要有兩天休假就跑到首爾東京亂吃亂買、任何一片屌打沙崙海水浴場的沙灘(蘇美島、夏威夷⋯⋯)性感比基尼⋯⋯。
·
這些東西,看似愚蠢無腦,卻也實際就是視聽群眾熱愛捧場的項目。而身為空服員,不可諱言地有較一般人更大的優勢去經營操作。我們隱藏起職業辛勞,創造自身與受眾的雙贏局面,看起來就是過太爽的白癡公主沒錯,但這無非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也就是會去熱烈追捧這種生活樣貌的大多數人的心理反射。
·
·
·
·
全球化時代,在被機器取代以前,若想最大化使用人力資源,拆解工作步驟便是提升效能的最佳方式。簡單來說,身為脆弱的現代人類,我不需要自己狩獵、生火、尋找水源、搭建庇護所⋯⋯,這些事情都被分工到其他所有人類身上,我們僅需付出自己工作的專業賺取酬勞,以共同同意的貨幣作為價值轉換的手段,來購賣其他生活所需。
·
我們來談談於高空危機時,終於用得到的空服員的「專業」。
·
客艙失壓時,可能會聽見巨響、氧氣面罩脫落、溫度降低、空氣中出現飛塵。我們必須迅速提醒客人戴上氧氣面罩,並於航機飛抵安全高度後,進行巡視,背起氧氣瓶尋找因為客艙失壓而出現昏迷症狀的乘客,並即刻使用氧氣瓶給予新鮮空氣。氧氣瓶分散在機艙各處,一般來說,大約都位於空服員座椅的附近,使用方法如下:
·
Remove the mask from plastic bag, turn the control knob as far as it will go. Make sure the oxygen is been released (the indicator will turn from red to green, the bag will be inflated). Take note of starting time. Cover the nose and mouth with rubber band and make sure the pressure gauge can be seen.
·
每個氧氣瓶具有三百一十公升的氧氣,有兩種釋放氧氣的速率。在較高的速率下一分鐘大約釋放四公升、較低的速率下則是一分鐘兩公升。
·
客艙失火時,空服員要進行滅火。滅火的用具有滅火器、防火手套、防煙面罩。這些東西同樣大概能在每個空服員座椅旁能找到。若發現火源,首要就是使用海龍滅火器滅火。海龍的使用方法如下:
·
Pull out the safety pin, hold the extinguisher upright. Direct the nozzle at the source of fire, squeeze the lever firmly.
·
一支海龍滅火器的射程是二點五公尺,使用時間是十秒鐘。
·
若失火的地點在廁所,且發覺門板發燙,表示內裡焚燒情況嚴重,為免貿然開門大量新鮮空氣灌入而火勢更為嚴重,我們需要使用斧頭於門板上鑿出一個小洞,用海龍滅火器於洞口進行第一次滅火。而斧頭的配置在駕駛艙內。
·
若要進行緊急迫降,我們必須先行從機長處得知要進行的是水面迫降還是陸地迫降。若是水面迫降,在開門程序之前,需要指導乘客穿上救生衣。每個座椅下方皆有放置一件成人版型的救生衣,若有嬰兒同行,機上配置有嬰兒用的救生衣,每架飛機放置的位置不同,但反正我們就是知道在哪裡。
·
不論是水面或是陸地迫降,迫降前我們必須告知每排乘客分散逃生的逃生門是哪一個,及指導迫降前飛機衝擊時的安全姿勢。一般來說是彎腰雙手環繞膝蓋並將頭埋在雙腳間,但若有過胖的乘客及孕婦搭機,做不到彎腰姿勢,要另外指導他們將雙手交疊搭在前方椅背上。若有盲人搭機,因為他們看不見我們指示的逃生出口方向,要口頭告知最近的逃生出口在幾點鐘方向。
·
迫降後,開啟艙門前,需要判斷艙門狀態能不能開啟。陸地迫降時,門外不能有火或障礙物;水上迫降時,艙門必須在水面之上。每個空服員具備有飛行四種機型的資格,每種機型開啟艙門的方式不盡相同,甚至一架飛機上的每個門也不見得適用同一種方法開啟。以下是簡略版的波音七七七機型三號門於水面迫降時的艙門開啟方法:
·
Shift mode select lever to fully disarm position, pull the handle toward open, push the door open manually. I inflate my life vest here. pull out the escape strap and fitting on the wing.
·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必須知道escape strap的位置(在機頭方向的門框上),然後率先跳到機翼上連結這條逃生索於機翼上的一處勾環,令乘客可以扶著這條逃生索逃出機艙。
·
上述這些都很簡單,所有心智健全、多益超過五百分的成年人,經過三個月的高強度訓練,都能獲得和我一樣的知識能力,不用刻意回想即能侃侃而談。雖然這還只是我們訓練的冰山一角,我尚有遭遇劫機、機上爆裂物、迫降後的救援程序、逃生艇物品的使用方法⋯⋯還沒有羅列,不過我想各位客人應該也不想要知道得這麼詳細。
·
試想,若是航空公司為了樽節成本,機上再也不配置經過特殊安全訓練的空服員,而只配置單純發餐、發飲料的空姐,給的薪水也和地面上的服務生一般,因為做的事也差不多。但由於民航法規規定,航空器使用人有義務令乘客知悉安全相關規定,所以在旅客購買機票時,發給旅客一份安全須知,告訴你機上氧氣瓶、滅火器、急救箱的位置,你所乘坐的這架飛機的艙門開啟方式、你迫降時安全姿勢、起飛降落時的規定(繫緊安全帶、打開窗戶、收起桌子、電子用品調整至飛航模式並關閉wifi功能、隨身物品收至前方座椅下)、客艙失壓時的應對方式、每個艙門逃生筏的載客數、迫降後如何使用發報器發出求救信號⋯⋯,洋洋灑灑大約一百頁。
·
因為你是客人,你就算完全沒讀沒看,上機後連最基本的起降規範也不屑遵守,也不會有任何只會發餐、發飲料、發毛毯、發入境表格的空姐來指正你。且由於飛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你完全可以抱持僥倖心態就這樣在空中飛行。
·
但若發生了那個萬一呢?
·
當你卡在機門邊進退兩難的時候,會不會突然很想念你在IG上追蹤的那個受過訓練的白癡公主,不再只是意淫她的身材、臉蛋、刻意營造的生活樣貌,就是希望她能正確迅速替你把門打開就好?
·
因為人類的渺小,所以我們無法令每個人都習得在這個世間過活的所有技能;但也因為人類的偉大,我們知道我們可以藉由分工合作,來創造價值最大化。這些我懂但是你不懂的地方,就算再簡單,只要你尚且無知且需要,就能成為我營利的專門。相反的,你一定也有我無知且需要的地方,所以我們一起構成這個世界的繁華。
·
而空服員的薪水組成結構,除了你能看見的發表格、發毛毯、發餐、發飲料;你大概知道的長時間站立、時差、工時長且不固定、需要時常出外與家人朋友聚少離多,最貴的部分,是你們在買我們這些你不知道的專業。雖然人平安時幾乎不可見,但這關乎性命的東西,只要民航法規認定依舊有存在的必要,我們就有吃這一口飯的權利。
·
每當我們備受質疑根本不值得領取這樣的「高薪」的時候,我會感覺十分無力,因為發出這樣質疑之聲的人根本不理解自己的花錢買的機票究竟價值什麼;再推及到我的公司給予空服員的薪資水準和其他國際航空公司、甚至只是友航都有一段望塵莫及的落差的時候,除了忿懣,我心底的角落會幽幽響起一個聲音:這真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世界,當有人說重視安全卻不願意給予安全相對的報酬,且明面以身為員工的道德義務、暗面以員工害怕失去工作的恐懼雙面操弄,安全不過是被雞毛當令箭,在唯利是圖的世界裡其實一文不值。
·
·
·
·
說到民航法規,就不得不提起勞基法84-1條。
·
雖然勞基法規定一般勞工一天工時為八小時,最多加班四小時至十二小時,但由於航空業有不能中斷的長程航線,性質特殊,因此雇主需要另和員工簽訂勞基法84-1條,由勞雇雙方另行約定工時、例假、休假,雇主不須理會勞基法原有對勞工的保障。
·
當時我們在和公司簽訂工作合約的時候,我們一群白癡公主能完訓上線已經很不容易,誰也沒有想過要去研究這些法規內容。我的公司也只說,因我們有長程航線,所以勞工一定要簽這個,才能讓我們工作飛行。已經熬過三個月的地獄(公主)訓練,就是為了要得到這份看似是羨煞眾人的工作,到嘴的肉不能讓它飛,所以我想我們人人都是滿心歡喜地簽下了大名。
·
我們相信公司、相信這是一個法治的社會,沒想到卻反被這一條「法規」強暴了。
·
年假放不完,且無法指定日期,因為我們簽了勞基法84-1條。
·
春節、國定假日、颱風天工作沒有雙倍薪資,因為我們簽了勞基法84-1條。
·
在之前友航罷工要求除了長程航線適用84-1條,短程航班全面回歸一般勞基法之前(當天來回工時會超過八小時但在十二小時以內的航班必須給予加班費、會超過十二小時的航班給予過夜),我的公司很長一段時間無限延用這條法規。北海道、新加坡、峇里島⋯⋯沒有過夜。這些地方當趟飛時就有四小時以上,當天來回加上起飛前報到準備、降落後送客,每班工時都超過十二小時。因為我們簽了勞基法84-1條。
·
而由於受過訓練的白癡公主不知是幸還不幸,在飛機中的配置是民航法規的規定,且其精神狀態與航機安全息息相關(再說一次我們是來注意飛機有無異常幫你逃生的,不是吃不到雞肉飯給你罵的),所以民航法規中也特別規範了我們的休息時間。
·
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但這套民航法規也是幽默得可以。
·
前陣子我有一組同事,飛了十四小時到休士頓以後,機場因為雷雨關閉,只好先轉降鄰近的達拉斯等待機場重新開啟。地停達拉斯的一小時,當然無法坐下休息,還是要不斷應付乘客各種需求、提問。終於休士頓機場雷雨小了一點,開放他們飛回,在空中服務照舊。
·
不料飛抵休士頓後,因為適逢機場關閉,海關人員只留下四位特意為了他們加班。休士頓機場是我飛過唯一沒有機組人員快速通關的機場。四位海關人員要消化近三百位旅客,而機組人員排在乘客之後。最後他們排了兩個小時才通關完畢,一共工作近二十個小時。
·
這二十個小時之間,空服員在機上有輪休,一人大約四個小時。這四個小時,不論有沒有睡著、睡得好不好,就是算有休息到了。但這就是工作,也沒什麼好說嘴的。
·
這組空服員終於回到飯店以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問:「我們這樣算有超時工作嗎?」
·
沒有,「依據民航法規」,沒有超時。只要機上有輪休到一個小時,就能持續工作到二十四個小時。
·
我想,身為空服員個個都能工作成這樣,什麼守護飛安也真是貽笑大方的幌子(喔,你要雞肉配飯嗎?我馬上去殺雞)。
·
或許之後台灣的航空公司為了再度降下高昂的人事成本,真會使鬼推磨地令只做服務不負責安全的空服員「合法」上線。反正飛機失事率如此低,比中六合彩頭獎機率還低,為了這麼低的失事率做萬全的準備也真是沒有道理。台灣的民主法治若再想突出國際視野,同婚合法過後,這樣的做法或許能再創法治高峰。反正現在有這個法跟沒這個法也相去不遠。
·
受過訓練的白癡公主們成本太高,就叫她們不爽不要做好了。
·
·
·
·
合法的部分說完,再來說說可能遊走在法律邊緣的部分。
·
我的公司在職災的核定上一直都令空服員難如登天。發生職災過後,要先用自己扣薪的病假請假,待勞保局核保這是職業災害以後,才能核改為不扣薪的工傷假。而勞工保險為法令規定雇主一定要為員工投保的社會保險,職災發生核定過後,受傷員工工傷期間薪資的百分之七十,將由勞保支出。
·
上述聽來合理,但我的公司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貓膩就在於,不論勞保局核保與否,若員工有依照公司流程看醫生、請病假,依法規定雇主還是必須直接核放工傷假給受傷員工。我的公司卻總要等到勞保局核保過後才令我們改為工傷假,有時甚至不給放工傷假,要人腳受傷那手可以動來做些文書作業、右手受傷那左手還可以動來幫忙接電話。
·
空服員是高強度的體力活工作,不令人在家好好休息,要人物盡其用尚可動的半壁江山,這種效用最大化追求,合法、創意十足、盡顯經營管理者的智慧。
·
·
·
·
我是一個領錢辦事的員工,我深刻知道靠著多益六百多分的證書及一紙大學文憑再加上一些莫名的運氣,能夠得到一份安穩的工作是一件多麽幸運的事。可是在我因為工作累了、痛了、受傷了的時候,我時常發現我情感上依戀的該稱作為「家」的地方,卻處處以法條、管理辦法刁難自己。
·
然而當我們要求依法行事的時候,又將我們打入沒有道義良心的窠臼。
·
在這次我們對我的公司的訴求之中有一條「增設勞工董事」,被抨擊地最為猛烈,認為這是空服員想分一杯羹、進入權力核心決策的貪婪,而且放眼台灣也沒有民營企業有這樣的制度。
·
我剛開始亦是一頭霧水,但在聽了工會的說明會之後,才明白,雖然勞工董事的確目前沒有法源依規,不像勞保一樣是政府使用公權力強制要求,但不代表這項訴求不能成立。而勞工董事的「勞工」,是由所有基層人員推選而出,並不只有空服員能夠坐上這個席位,機師、地勤人員也可以。
·
這個不支薪、沒有股份的勞工董事,就算進入了董事會和其他真正擁有股份的股東們一起舉手表決決策動向,也起不了撼動作用,但勞工董事的存在能使決策者真正聽見基層的心聲,一些在第一線工作才知道的甘苦,也能上達天聽。
·
這實際就像是一個家長,願意相信孩子的獨立能力的作為。
·
·
·
·
那天我離開了尷尬的母親節大餐現場後,我的母親告訴我,她始終無法回答,以一個媽媽的身份或是一個老闆的身份,我該如何規劃我的人生。
·
媽媽當然希望我好,希望我能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合理的報酬;但以一個老闆的角度而言,開公司是為了賺錢,她不認為她有責任義務去在乎員工是否感覺壓榨,因為只要她知道員工沒她這份薪水不能活,她就有大聲說話的威風。
·
我們這群人,在我的公司工作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人都有。或許三、五年的人真的不喜歡我的公司的管理制度,還有比較大的機會成本離開。
·
但超過五年以後,如果人真的能夠明白我們的價值不在服務,而是在機上種種危機應變能力,應該也能發覺,這些應變能力,出了機艙後,在地面上要能受人重視很難,因為在地面的世界根本用不到。而且非常悲哀的一點是,即便是現在我們仍在職,人依舊不是很重視,才會認為我們無理取鬧。
·
當我們已經將畢生精華都傾注在一個事業,我們怎麼有辦法輕易離職?
·
我是在二零一零年八月進入我的公司受訓。在我進入公司以後,我的公司在各項福利制度方面已有漸漸改善。但時至今日過了將近十年,許多地方依舊陳腐緩慢地令人不勝唏噓。那些在這裡工作了二十年,真正和我的公司共體時艱過的,一些人或許早已麻痺也不抱什麼希望、一些人卻能更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卑微。
·
·
·
·
曾有位學姐告訴我,在過去我的公司成立後最艱苦的一年,沒有賺錢發不出年終獎金,已故的老總裁依舊自掏腰包給每個員工都發了一萬塊的紅包讓大家好過年。
·
在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我們匍匐在地,如果想要打進世界市場,一開始的確只能靠大量低廉的人力成本、島國港口優勢,做一些出口加工,慢慢站進環球之鍊。
·
台灣賺錢了,開始注重教育、注重人民素質、注重硬體之外的軟實力。但這麼多年過去,我們的薪水沒有令自己像個值得重視的「人」,還是苦苦像在乞討一般,懇求至少生活溫飽的憐愛,所以我們發揮不出創意、笑不出來,呈現高度的空轉。
·
我們曾經很辛苦,是為了更有尊嚴的未來。在最艱苦的時候,老總裁尚且有這般照顧員工的慈悲心腸,那麼現在的因循苟且,究竟是誰為了什麼而無法看透的愚昧?
·
·
·
·
我的姐姐原先在我的母親的公司工作,後來因為和我的母親在經營理念上的不合,最近自己出來開了一間公司。
·
姐姐的公司目前仍在草創初期,所以除了老闆身份以外,她一人身兼業務、會計、收發小妹幾乎所有職位。她說很多客戶知道她的妹妹我的公司職業以後,總會有些挑釁似的問她:「妳現在自己也是老闆了,如果妳的員工也要罷工,妳怎麼辦?」
·
「我當然會覺得很煩,我也是在自己當了老闆之後,才了解做生意有那麼多難處,利潤的拿捏有多考驗人心。」姐姐道:「可是,如果我知道他們會罷工,那麼我想我也會有個警惕,一開始就不會做令他們想要罷工的事。」
·
曾經我以為我的人生只有嫁個有錢人才是上策,我相信在我的母親不知道該如何替我規劃人生的倉皇當中,隱隱然不肯說的也是這個答案。在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當中,人的尊嚴不可諱言地有一部份確實來自於你賺了多少錢。
·
我的公司非常傑出的一點,是我們雖然不是這個世界上航點最多、票價最貴(但也不便宜了)、硬體設備最豪奢的公司,卻屢屢在服務與安全上於國際大獎中名列前茅。試想,當今世上最厲害的一間公司,比如說蘋果好了,裡頭的員工集思廣益,開發出了這個世界上最棒的產品,受到眾人稱頌,但薪水卻只有微軟的三分之二,員工會不會希望自己的尊嚴與價值得到相對應的提升?
·
當然員工可以不爽不要做,或是跳槽去微軟,但若他畢生的心血都凝結在這間公司,他不想離開,也不是要弄垮老闆,就是希望可以得到合理的對待呢?我如果可以從我的工作中獲得自信與尊重,並且貢獻一己之力以公司的名義推進世界市場,這不是仇恨,而是勞資關係中一再需要被拿出來探究的本質。
·
·
·
·
附圖為任職於這個世界上最豪奢航空公司的空服員好友,提供給我的她去年全年度的薪資單,及我個人去年度的扣繳憑單。她在她的公司工作四年,我在我的公司工作九年。她的薪資貨幣單位為迪拉姆,1迪拉姆大約等於8.6067台幣。她去年一共賺了148625.62元迪拉姆。
·
我們兩個的薪資單都沒有算不扣稅的日支費。但我就算加了日支費,也沒有比她不加日支費的薪水多(我每月平均block hours是200小時*90元台幣日支費*12個月=216000)。
·
她特地請我千萬不要告訴她到底賺了多少錢,她怕她知道以後會懊悔不知道把錢花到哪裡去 ,所以就請大家自己算吧。
·
台灣的環境當然和我好友任職的環境不同,但同樣一份工作,賺的都是世界的財富,差距如此,究竟如何才符合公義與道德良心,這是我們大家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膝腱反射 在 りされも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医学部に通う女子大生です。
変なコンテンツと真面目なコンテンツが混じってます!
是非チャンネル登録お願いします🍋
--------
@明日の縄文人
明日の縄文人さんのチャンネル→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bUpVcxryByDwZb6DQ-shGQ
明日の縄文人さんの動画に私が出演しているもの→
久々の動画になってしまいました!
明日の縄文人さんにお誘いを受けて神戸大学を背負って(?)動画を撮ってきました!
そちらが公開されたらURLまた貼ります✨
りされもんさんの方でも動画撮りたかったらどうぞと言われて、
膝蓋腱反射をテーマに撮ら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
大体の人はこう言われると断るそうです。
あら不思議!
編集:さんぽさん
--------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からお願いします!
http://www.youtube.com/channel/UC2W9dvPyxuS1D6IEVUwwtTQ?sub_confirmation=1
🍋Twitter🍋
https://mobile.twitter.com/risalemon5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salemon5/
🍋Tik Tok🍋
https://vt.tiktok.com/ZSJmJ5Jre/
膝腱反射 在 山野井孝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いいなと思ったらチャンネル登録お願い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user/leonblade4
日本体療協会公式ホームページ
http://japan-tairyo.com
日本体療協会公式フェイスブック
https://www.facebook.com/japan.tairyo/
【日本体療協会認定 押せば緩む筋膜反射点リリース】
https://xn--mdki1ec4579albbc20bevewt1c79o2yf78f.com/tairyo/
↓
体質改善テクニックと誰でもできる治療テクニックを
無料で公開中!
【自己紹介】
山野井 孝志Takashi Yamanoi
柔道整復師 / 31歳
はじめまして!
日本体療協会の山野井孝志です。
ご縁を頂きまして、嬉しく思います。
私は現在、腰痛や肩こり、頭痛や貧血、不妊症などで悩んでいる方を対象にセラピストとして活動している他、自身のアレルギーが良くなった経験をもとに、同じような悩みで悩んでいる人に諦めなくてもいいんだ!と実感してもらうためにyoutubeやメルマガを通して紹介しています。
また、体質改善をサポートできるセラピストの育成にも力を注いでおり、現在では3000人以上の方が私から学び、資格を取って、体質改善や治療の世界で活躍しています。
このたび、
「アレルギー治したいけど、どうしたらいいの?」
「私も自分を変えたい」
という質問やリクエストにお答えするために、あらためて動画を撮ることに決めました。この動画では、あなたの憧れである異常のない身体を手に入れるための方法をじっくりとお伝えしていこうかと思っています。
さらには、私たちの体質改善で必要不可欠なオーラやエネルギーの魅力についてもお話ししていきます。動画を見終わった後には、あなたも体質改善の魅力に気づき、「やってみたい!」ときっと思っていただけるはずです。
僕の今があるのも藤井先生と出会ったからです。
僕は藤井先生に出会い、人生が変わりました。患者さんの抱える悩みを解決するためには、テクニックだけを極めても意味がないことがわかりました。
この事実をもっと世に広め、より多くの痛みで悩む患者さんを救うために、
体療と体質改善、気門療法で疼痛治療の常識に革命を起こし、世界を変えたい。
体療を取り入れることで感覚がよくなり、より正確に痛みの原因や悩みの根本を見つけ出し、施術出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そのことで患者さんにも、正確に悩みについての説明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り、より信頼さ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そして患者さんからもらい、自分の体がしんどくなることがなくなりました。僕はこの協会のテクニックや体療を広め、セラピストの体質を変えることでより多くの患者さんを救えるという事実を広め、治療院業界をもっと活性化したいと思っています。
ーーー《紹介》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藤井 翔悟
・日本体療協会創始者
・株式会社藤井翔悟事務所代表取締役社長
・日本疼痛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協会・日本運動器徒手・医科学研究学会 創設者
経歴
理学療法士。これまでに類を見ない超音波画像診断装置を使った徒手療法のstudyを展開し、学会発表と研究に意欲的に取り組む。医師と連携し運動器画像を根拠にfasciaを中心に徒手治療アプローチを展開。安価でありながら高品質の治療内容を多くの患者様に提供。
海外medical doctorに推薦をもらうほどの実力者。経営者としては登記3年目の若干29歳で年商10億を超える事業に成長させる。日本全国の医療従事者10万人に多大なる影響を与えている。経営者ながらも治療に対する探究心は尽きることなく、研究対象は中医学にまで及ぶ。
研究の結果、治療には治療家自身の精神と肉体の健康が必要不可欠であると答えにいたる。精神を整える座禅と肉体を整える棒体操を自ら考案し、体療として世に広める活動を行う。治療家が心と体を整える最適な場所として台湾という場所を見出し、台湾に支社を構える。現在台湾支社は次世代の医療を担う治療家を育成する場として提供している。
論文:徒手療法前後での筋硬度の変化に対する超音波エラストグラフィを用いた定量的評価の試み
英論文:Quantitative evaluation using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for the assessment of changes in muscular rigidity after manipulative therapy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by using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for the muscular rigidity change by manipulative therapy.
体質改善への思い
なぜ僕が体質改善して治療がうまくなりたいと思ったのかというと、それがセラピストの使命だからです。例えば、痛みだけではなく便秘、冷え、生理中に腰が痛いとか頭が痛いという悩みをセラピストとして僕はすべてを改善したいです。
これは僕の欲でしかないです。僕の整体院には西洋医学では結果が出ていない人がとても多いです。僕の患者さんの話をすると「先生ならなんでも治せますよね?私の腰痛をこんなに改善できたのなら私の旦那のアトピーも改善できますよね?」 とよく言われます。
ならば、もっと深い悩みも改善できるようにと決意し勉強しました。例えば、内臓治療、頭蓋治療、オステオパシー、カイロプラクティック、中医学、東洋医学全部勉強しました。
なので、あなたも西洋医学だけしか学ばないのではなくもっと広い視点で学んで、患者さんに「ありがとう」と言われればセラピストとして最高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なので僕は、目の前の患者さんにもっと総合的に結果を出せるようになるため、カラダの深いところも学んでいったわけです。日本体療協会は、セラピストの体質改善をして技術を劇的あげていこうとうのがコンセプトです。頭蓋とか内臓のテクニックも大事です。
しかし 、それよりも大事なのはテクニックを使うセラピストの体質です。 僕はまずそこから改善していきたいと思っていま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