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積水 處理及治療]
以下狀況會有反覆性膝關節積水
1. 退化性關節炎
2. 急性運動受傷
3. 慢性運動勞損(過度使用)
換言之,會膝關節積水,就表示『膝蓋內構造』出了問題。
除了可以抽水緩和症狀、復健治療之外,還要針對膝蓋內做關節內注射治療。
為何膝關節會積水?
其實膝蓋每天都有正常的關節液(黃色透明液體)循環,自然生成與吸收。若是受傷了,就會導致
人體關節液:生成速度>>>吸收速度。
於是就積水了。
==========================
膝關節構造
*膝關節內構造:關節內軟骨、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內側半月板、外側半月板。
*膝關節旁構造:膝內側韌帶、膝外側韌帶-->位處關節邊緣,我將之視為「一半的關節內構造」。
膝關節外構造:髕骨、髕骨韌帶、髂脛束、鵝掌肌腱、股四頭肌腱
關節內的問題與關節外的問題必須分別清楚。因治療方向差很多。
==========================
詳細介紹看這裡
https://goo.gl/nZ2jS1
膝蓋外側韌帶受傷症狀 在 物理治療師臨床治療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48. 攀岩者的膝蓋損傷
最近幫我的好友做左膝關節的治療,他從大學時期就開始爬百岳,就他所說已經爬了60幾座,後來轉戰到攀岩界,挑戰更高的技術。
他的左膝蓋因為攀岩時所需使用的技巧,使用膝關節夾住岩石(如圖 一),導致內側半月板損傷以及內側復韌帶受傷(如圖二),因此進行了左膝關節內視鏡修補手術修補內側半月板,術後需休息一段時間,導致左大腿肌肉整體性的萎縮無力。
目前的症狀如下:左大腿前外側股四頭肌肌肉萎縮,後側股二頭肌肌肉萎縮,蹲下時膝關節內側會疼痛,膝關節內側輕微浮腫,膝關節前方有手術留下的疤痕組織(如圖四),臏骨不穩定容易位移。
治療過程,先處理內側副韌帶的部位,在觸診過程發現韌帶纖維不平順,所以先用一指刀的手法來處理不平整的韌帶纖維,然後重新對疤痕進行破壞和建設,讓未來疤痕組織可以更平整,更淡化,不去影響膝關節的活動,最後放鬆股四頭肌的股內側肌,因為內側肌肉比外側肌肉有力,在蹲下的過程中將臏骨向內拉扯,導致髕骨內面與股骨摩擦而產生疼痛,最後使用順法將造成輕微腫脹的組織液,推回膝膕窩淋巴節幫助消腫。完成徒手治療後,貼上肌內效貼布,維持治療療效。
治療完成後,請我的好友做蹲下的動作,疼痛感消失,交代他回去要做肌肉力量訓練,以維持大腿肌肉平衡,減少臏骨位移產生的疼痛,並建議他購買護膝(如圖五),在攀岩時可以保護膝關節,並且可以購買復健用的空氣枕墊(如圖六),進行膝關節本體感覺訓練,以及大腿肌肉訓練。
膝蓋外側韌帶受傷症狀 在 岱宇跑健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跑步小辭典】跑馬新手常患的「跑步膝」
跑步膝,膝蓋運動傷害的俗稱。受傷部位通常是膝蓋前軟骨或膝關節外側,屬於強度大且高度使用膝蓋運動容易發生的症狀。
當從事跑步、登山、自行車等運動,下肢肌力不夠,而跑鞋又無法提供適當的支撐時,便會磨損膝關節上的軟骨或韌帶組織,導致發炎,進而患有「跑步膝」。此外,運動過量、體重過重、腳步內八字、柔軟度不足和暖身不夠也都是發生的原因之一。
情況不嚴重,只要多休息並服用消炎藥就可痊癒。若想預防,則建議於運動前多做伸展運動來增加組織韌性!
膝蓋外側韌帶受傷症狀 在 膝蓋啪一聲--談『前十字韌帶損傷』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的推薦與評價
受傷 當下,有前十字韌帶損傷的症狀及徵象,應儘速就醫。膝關節是由骨頭、肌腱、韌帶及其他相關組織共同組成與作動的關節,受到傷害應儘速釐清及診斷其嚴重 ... ... <看更多>
膝蓋外側韌帶受傷症狀 在 K03_K20b - 急性內側副韌帶撕裂的診斷與治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