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事知多D】刺激性瀉劑:多吃壞肚皮?
〈便秘藥愈食愈……?〉
《莊子》在〈人間世〉裡說:
且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大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大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
簡單說,便是「好的開始最後往往可能會走向壞的結局。」好心未必做壞事,不過好事往往可能會演化成為壞事。
在用藥上,其中一個例子便是刺激性瀉劑(Stimulating Laxative)。
首先既然稱為「瀉劑」,自然便是一種便秘藥。
一般相信刺激性瀉劑主要有以下三個作用原理:
一、抑制腸壁內的鈉鉀泵(Na+/K+ ATPase),阻斷鈉質的吸收,因為「水跟著鈉走」,所以水分便可能會累積在腸腔內,從而可能會增加大便的體積、水分,軟化大便,促進排便。
二、透過作用於腸壁黏膜的環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刺激腸道黏膜分泌水分,從而可能會增加腸腔內的水分,軟化大便,並可能會增加腸腔內的壓力,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三、直接刺激大腸平滑肌的神經叢,加速腸道蠕動,加速大便跑完整條消化道的時間,避免逾期居留,KO便秘。
至於常用的刺激性瀉劑主要有番瀉葉(Senna)、Bisacodyl兩種。
在劑型上,番瀉葉主要是藥片;Bisacodyl主要則是腸溶片(Enteric-coated Tablets)、肛門栓劑(Rectal Suppositories)兩種。
在時效上,口服刺激性瀉劑一般會在使用後大約6至8小時內發揮藥效,所以一般建議睡前服用,目的在希望用藥者翌日早上起床後便能夠在家裡排便,從而減少藥物所帶來的不便,至少讓用藥者在外出的時候不用到處搜尋洗手間。
至於因為肛門栓劑會直接刺激肛門黏膜,誘發排便,所以藥效較快,一般會在使用後大約15至60分鐘內發揮藥效,所以一般建議早上使用。
在副作用上,刺激性瀉劑一般主要如下:
一、因為刺激性瀉劑可能會加速腸道蠕動,所以可能會誘發腹痛、腹瀉。
不過說真的,腹瀉其實是「正」作用而非副作用,不然的話,這些便秘藥用來幹什麼?
二、因為刺激性瀉劑可能會減少水分、電解質的吸收,同時可能會增加水分、電解質的排泄,便可能會造成大量水分、電解質流失,從而可能會誘發脫水、電解質紊亂(Electrolyte Imbalance)。
其中大量水分流失便可能會銳減血液容量,便可能會刺激腎上腺皮質(Adrenal Cortex)分泌醛固酮(Aldosterone)促進鉀質(Potassium)的排泄,加劇鉀質的流失,從而可能會誘發低血鉀症(Hypokalemia),誘發心律不正。
三、因為刺激性瀉劑可能會直接刺激大腸平滑肌的神經叢,長期使用便可能會擾亂腸道蠕動的正常功能,從而可能會讓腸道對藥物產生依賴性,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用藥者需要不斷增加藥物的劑量,才能維持藥效,直至腸道完全喪失正常的蠕動功能為止。
所以最初KO便秘,最後卻可能會惡化便秘。
「始乎陽,常卒乎陰」、「始乎治,常卒乎亂」,此之謂也。
除此之外,因為番瀉葉含有蒽醌苷(Anthraquinone Glycoside)這種天然色素,經過腎臟,透過尿液排出體外,便可能會讓尿液呈啡黃色,甚至棕紅色。
同時因為Bisacodyl可能會對胃壁構成刺激,所以大多是腸溶片。
顧名思義,腸溶片是指「在腸道溶解的藥片」,目的在讓藥物能夠繞過胃部直達小腸溶解、釋放、吸收。
所以在用法上,必須整粒吞服,避免咀嚼、咬碎,並且在服藥前後1小時內避免進食奶類製品、服用胃藥,避免讓胃部趨向鹼性,避免腸溶片提早在胃部釋出藥用成分對胃部構成刺激。
至於因為肛門栓劑可能會直接對肛門產生刺激,便可能會產生一種灼熱感。
在使用上,因為刺激性瀉劑可能會產生「愈用愈無效,愈無效愈用」的惡性循環,所以一般只會視為次選,偶一為之,偶爾用來KO偶發性便秘,一般盡可能會留下來做最後殺著!
在用法上,一般不建議5歳以下的小童使用,同時一般不建議連續使用超過一星期,盡量避免長期服用,減少腸道產生依賴性的風險。
所以這種藥真的可能會「多吃壞肚皮」!
💊💊💊💊💊💊💊
BLOG➡️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gashadraymak/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OMojMd6q7XnESMWwldPhQ
📕📕📕📕📕📕📕
著作➡️藥事知多D、用藥知多D、藥房事件簿、家居用藥攻略(各大書店有售)
自然風熱泵原理 在 Hot Drive / 熱駕 - 經典90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Dr_iF改車學知識
#Part2_改裝雙片浮動碟盤 #老塞叫動阿ㄆㄨㄚˊ
★煞車原理解說★
強化煞車的方法,按照「改裝花費」順序大概可分成,「煞車皮→加大碟盤→多活塞煞車卡鉗」的改裝階段。
換煞車皮~就是改換摩擦係數較高的皮,增加煞車皮和碟盤的摩擦力達到更佳的減速效果。
加大碟盤~因為加長碟盤直徑,也就加大制動的力道(就像玩翹翹板,坐得離中間越遠、力臂越長、力量也越大)。
多活塞卡鉗煞車~我先來破除一下在玩改裝10多年觀察很多人迷思!假設今天有款直徑350mm的碟盤,一組是單活塞卡鉗,另一組是多活塞卡鉗,兩者煞車皮尺寸和效能都一樣,誰表現比較厲害?答案其實是不一定!
從「總泵→煞車油→卡鉗活塞→煞車皮→碟盤」的作動方式來看,多活塞的目的,是推動卡鉗內的活塞(越多活塞卡鉗內的活塞,大小配置越不同,越小顆越容易先被推動)營造線性的煞車推力。
反觀單一顆大尺碼的卡鉗活塞,就「有可能」踩起來沒那麼線性,但制動結果並不一定會比多活塞卡鉗差,這點可從先前BMW M Car向來少採多活塞卡鉗(但超大顆)的配置得知。
這樣就代表多活塞卡鉗的煞車不好嗎?答案也是不一定!因為多活塞除了給予線性的制動,也可以更均勻的貼附在煞車皮,與碟盤接合摩擦效果更全面。同時多活塞卡鉗的煞車對應的碟盤尺寸多半比較大,煞車自然也更為出色。
所以改裝前,除了看荷包厚薄,還要先搞懂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多活塞卡鉗94王道(#但我承認還是會選擇豪帥氣的多活塞啊啊啊)
★改裝品特點★
好了~前面落落長的說多活塞卡鉗煞車,主要是為了這次我的改裝鋪梗。
這些年來因為車輛性能逐步變強,原廠配置多活塞煞車也算常見,像是我上部的M.Benz A45 AMG,還有現在 #ㄤ咪 的JCW煞車,都是四活塞卡鉗配置。
試想想,如果你車原廠就配置多活塞卡鉗,若要再升級的話,不是用一些更厲害的品牌,那倒不如維持原本架構,然後換煞車皮還來的實際(我用Endless MX72+金屬油管),要不然就選擇效能更好的雙片浮動碟盤。
這款改裝碟盤尺寸,與原廠尺碼相同,不過主要重點,是將原廠「一體式」碟盤,改為外鐵盤、內鋁合金盤的雙片設計,不僅可以減少重量(10.7 → 9.4KG)同時也可藉著「碟盤浮動」,當活塞推動盤面的時候,讓盤面兩端與煞車皮更均勻緊密結合,強化制動效能。
考驗碟盤散熱的設計,它在外內盤的交界處,設計了散熱孔洞,連同外盤部分的通風口也予以加大,大幅增進散熱功效,再將排除煞車粉屑的劃線從五條加到八條,算是蠻全面的提升制動效能。
★改裝心得★
坦白說,由於取決「煞車利度」的煞車皮和盤徑都沒有改變,剛改完、最有感的差別,反而是兩端各輕了1.3KG帶來的起步和「轉起來」的輕盈直接反應。
不過~在這些日子的「用力操駕」,我覺得改裝後的煞車比先前來的穩定,踩踏煞車帶來的降速感受變得實在、準確。可能散熱效果提升、減少過熱變形的關係,即便我連續16格重煞到9~10格,或是劇烈減速入彎的催殘,比起原廠同樣方式的鼓催然後煞車減弱的情形,有著蠻有感進步,#然後我可以改後加大碟了 。
自然風熱泵原理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期繼續有藥罐子在大銀跟大家講藥~😁😁😁
?送藥宜忌:餐前 vs 餐後?
【送藥宜忌:餐前 vs 餐後】
文:小小藥罐子
服藥跟進餐有甚麼關係呢?藥罐子先列舉一些跟進食相關的服藥指示,幫助說明!
一、餐前服用
「餐前」指「餐前一小時、餐後兩小時」,即是:
1) 服藥後,至少一小時後才進食。
2) 進食後,至少兩小時後才服藥。
餐前服藥,主要為了避免藥物與食物同時進入消化系統,在消化道相遇,影響藥物吸收。餐前服藥的原因可細分成三個:藥物會跟食物的成分結合,減低藥物吸收,削弱療效,如骨質疏鬆藥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 藥物對酸性敏感,進食會刺激胃壁分泌胃酸,讓胃部偏向酸性,藥物會被分解,削弱療效,如胃藥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藥物與食物同服會增加藥物吸收,加強療效, 但藥效愈大,副作用愈大。一些毒性較強的藥物,如治療癌症的標靶藥Erlotinib,餐前服用能減少副作用出現。
二、餐前15分鐘(或者30分鐘)服用
有些藥物會明確指示餐前服藥的實際時間,目的在讓藥物在進食後,立刻發揮藥效,達到最佳效果。
舉例說Domperidone,這種藥適用於治療餐後的消化不良症狀,例如積滯(俗稱「飽飽滯滯」),餐前服藥能讓藥物在餐後發揮藥效,迅速紓緩不適。理論上,餐前15至30分鐘服用,藥物可達到最高濃度,發揮最大藥效。
三、餐後服用
「餐後」指「餐後半小時至一小時」。
有些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或會刺激腸胃、削弱胃壁的自我保護機制,破壞胃壁的黏膜,增加胃潰瘍、胃出血的風險。餐後服用可減少這類藥物對胃部的刺激,降低對胃壁的傷害,減少令腸胃不適的副作用。
四、隨餐服用
「隨餐服用」指「進食的時候,同時服藥。」主要為了配合藥物作用原理。
例如減肥藥奧利司他(Orlistat),其作用原理在抑制消化道裡的胰臟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抑制脂肪分解成脂肪酸(Fatty Acid)、單酸甘油酯(Monoglyceride),阻止脂肪在腸道被消化和吸收,減少熱量攝取,從而減輕體重。
不難想像,奧利司他要發揮藥效,必須擁有作用對象——脂肪!說到脂肪,自然離不開食物。所以沒有進食,就不用服藥。一言以蔽之,「隨餐服用」就是「吃飯,吃藥;不吃飯,不吃藥」。
五、進食第一口食物後立刻服藥
這種服法也是為了配合藥物作用原理。
例如血糖藥阿卡波糖(Acarbose),其作用原理在延緩碳水化合物消化、水解成葡萄糖,減慢葡萄糖吸收,減低血糖升幅,拉平血糖水平,幫助穩定血糖。在開始進食時服藥,可在消化食物過程中發揮藥效,達到理想療效。
最後:「如果沒有特別服藥指示,應該在甚麼時候服藥呢?」
大部分藥物可以餐後服藥,相較餐前,餐後服藥的藥物吸收一般較佳。
----------
關於小小藥罐子
註冊藥劑師,致力推廣藥物教育與宣揚用藥知識。
想知道更多藥事知識,請看倌到各大書局購買小小藥罐子的著作:
《藥事知多D》:www.starrynight.com.hk/book/2
《用藥知多D》:www.starrynight.com.hk/book/8
《藥房事件簿》:www.starrynight.com.hk/book/32